“我也有些想法。”勞笑開說。
“那你先說吧。”溫故應說。
“那我就先說了。”勞笑開清了清嗓子,說:“我這幾天聽下來,還有一點也是明確的,便是池麟和人族是對立的。”
“這沒錯。”李川說。
勞笑開繼續往下說:“神人的詛咒帶來漫長的白夜,是試圖絕了上古妖獸三次大劫之後複興的可能。就是說,白夜對上古妖獸有害,對人族有利。”
“未必對人族有利。”溫故應說。
“至少是無害吧”勞笑開擺擺手,說:“就算有害,也有限對吧我們先別太糾結細節了,就是對妖獸有害,對人族無害,這樣。”
“你繼續說。”李川說。
勞笑開說:“神族那個池麟,他對妖獸是什麽態度,我覺得大概率沒什麽態度,他們來的時候,已經沒有活著的上古妖獸了。但他對人族,肯定是仇視的。他跑到幽曦穀,搞這個搞那個的,一定是想幾萬年後報複迴去。”
“那他放出白夜這個東西來,就有點矛盾了。”
李川思索了片刻,說:“你是說,白夜的出現是一種意外”
“有幾個可能,”勞笑開侃侃而談,“他要達到某個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可能必須先要解開白夜的封印,也可能是他中間犯了錯,或者算錯了什麽,導致白夜出現了。”
“不是犯錯,”李川否認了第二個可能,他說:“白夜能出現和苔蘚凝聚幽光,有著必然的聯係。”
“還有第三個可能。”勞笑開說:“那就是此時的白夜,與那時的白夜,其實不是一個東西了。他改變了它的一些性質。”
“這也有可能。”李川說。
“那我就想啊,他到底打算怎麽報複人族呢”勞笑開也給他自己倒了杯酒,“三次大劫後上古妖獸得到複興。那妖獸複興了,人族不就衰落了池麟顯然是應該幫上古妖獸啊。可現在,人族沒受什麽影響,受到影響的是半妖。”
勞笑開喝了口酒後問:“神族就死剩他一個了,是吧”
“應該是。不過也可能真正的神族隻有他一個。”溫故應迴答。
“要我是他的話,就等著上古妖獸複興後,再醒過來,坐收漁利。”勞笑開說。
“不一定是上古妖獸,半妖,妖類,都有機會。”溫故應摸了下公二的脖子,說:“我覺得上古妖獸是最沒可能的。都死絕了。沃池下是還封印著幾個,之前玄門過去加固了封印,也順便查看了他們的狀況,都處於瀕死的狀態中。”
“可那隻是怎麽出來的”李川問。
“池麟的布置吧,他可能破壞了一部分封印,將天柱中的靈力引入其中,用以溫養那隻妖獸的軀體神魂。於是,三萬年後,他……他有了後人。”溫故應放下酒杯,語氣玩味,“所以他押注的,是半妖。”
“你們在說什麽”勞笑開直言詢問。
溫故應看了他和羽塵一眼,說:“在說那位半妖女子,她的妖獸血脈。”
“她第一次出現在蒼梧之野的時候,她告訴我們,還有活著的上古妖獸。”羽塵向溫故應確認,“所以她沒有騙我們。”
溫故應點了點頭,他看向李川,說:“李兄,她的事,你來和他們說吧。但如今,也沒什麽遮遮掩掩的必要了。”
“你說吧,我累得很。”李川不太願意。
“行吧。”溫故應沒有強求,便將與半妖女子相關的信息,簡單地說了一遍。
“所以……”羽塵若有所思,說:“她也是一顆棋子。”
“是一個意外。”溫故應說。
“為什麽”羽塵問。
“她原本沒有可能走出沃池的,”溫故應輕聲說:“已經有太多事被改變……包括我們現在,在白夜完全降臨之前,來到這裏。”
羽塵又問:“所以雲逸仙人殺的人,都是該死的”
“那倒也未必,”溫故應再次給自己杯中倒滿了酒,說:“我曾與雲逸仙人論道,對他的行事作風略有所了解,他不是因為有什麽利益或者好處去殺人,有好處他大概率會動手,沒有的話他想殺也會出手。”
“這樣……”羽塵低下頭,說:“你和他論道的事,我很久前便知道了。玄門修士尚能與他坐而論道,而半妖根本沒有見他的資格。”
一時間,無人說話。
“溫道長,你的猜測呢”終於,李川打破了沉默。
“神樹。”溫故應說。
“神樹怎麽了”李川問,他埋怨說:“溫道長你別老說半句藏半句的,這天都快亮了。”
遠處的夜空已經開始發白,棲鳳峽上的鳥兒層層疊疊。
“知道了,”溫故應說了下去,“神樹孕育出了最初的九隻上古妖獸。池麟在三青河中重新種下神樹的枯枝,用修士的血澆灌它,讓它發芽。蒼梧之野的秘境,會張開裂隙,吞噬人類的血肉。半妖的祭祀,是火祭與血祭。李兄在地底的最深處,看到了裂隙,看到了裂隙之中的血池。”
“神樹,還有血池,這兩者之間的聯係,也是很明確了。”溫故應看向羽塵,說:“半妖覺醒血脈後的當年,或者下一年,會參與祭祀,也是血祭嗎”
“對,但和這次是不同的。”羽塵一邊迴憶,一邊說:“祭祀時,靈師的念咒結束後,她會捧著一個石盆走到我們麵前,我們便將我們的血的血,滴進去。那個盆,可能從有這個儀式以來的所有半妖,都往裏麵滴過血。”
“祭祀結束後,你感覺身體有什麽變化嗎”溫故應問。
“血脈會穩定下來。”羽塵說。
“夢中的三青河,也都是血……”李川說:“最後的時刻,上古妖獸的血,染紅了整個三青河……他們是借此,舉行了一次最後的祭祀”
“沒錯。”溫故應又倒了杯酒,說:“地底的血池,才是我們最終要麵對的。還有十天,它就要出世了。”
“啊它不是陷入沉睡了我也剛安撫了它。”李川說。
“兩迴事。”溫故應說。
“那你先說吧。”溫故應說。
“那我就先說了。”勞笑開清了清嗓子,說:“我這幾天聽下來,還有一點也是明確的,便是池麟和人族是對立的。”
“這沒錯。”李川說。
勞笑開繼續往下說:“神人的詛咒帶來漫長的白夜,是試圖絕了上古妖獸三次大劫之後複興的可能。就是說,白夜對上古妖獸有害,對人族有利。”
“未必對人族有利。”溫故應說。
“至少是無害吧”勞笑開擺擺手,說:“就算有害,也有限對吧我們先別太糾結細節了,就是對妖獸有害,對人族無害,這樣。”
“你繼續說。”李川說。
勞笑開說:“神族那個池麟,他對妖獸是什麽態度,我覺得大概率沒什麽態度,他們來的時候,已經沒有活著的上古妖獸了。但他對人族,肯定是仇視的。他跑到幽曦穀,搞這個搞那個的,一定是想幾萬年後報複迴去。”
“那他放出白夜這個東西來,就有點矛盾了。”
李川思索了片刻,說:“你是說,白夜的出現是一種意外”
“有幾個可能,”勞笑開侃侃而談,“他要達到某個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可能必須先要解開白夜的封印,也可能是他中間犯了錯,或者算錯了什麽,導致白夜出現了。”
“不是犯錯,”李川否認了第二個可能,他說:“白夜能出現和苔蘚凝聚幽光,有著必然的聯係。”
“還有第三個可能。”勞笑開說:“那就是此時的白夜,與那時的白夜,其實不是一個東西了。他改變了它的一些性質。”
“這也有可能。”李川說。
“那我就想啊,他到底打算怎麽報複人族呢”勞笑開也給他自己倒了杯酒,“三次大劫後上古妖獸得到複興。那妖獸複興了,人族不就衰落了池麟顯然是應該幫上古妖獸啊。可現在,人族沒受什麽影響,受到影響的是半妖。”
勞笑開喝了口酒後問:“神族就死剩他一個了,是吧”
“應該是。不過也可能真正的神族隻有他一個。”溫故應迴答。
“要我是他的話,就等著上古妖獸複興後,再醒過來,坐收漁利。”勞笑開說。
“不一定是上古妖獸,半妖,妖類,都有機會。”溫故應摸了下公二的脖子,說:“我覺得上古妖獸是最沒可能的。都死絕了。沃池下是還封印著幾個,之前玄門過去加固了封印,也順便查看了他們的狀況,都處於瀕死的狀態中。”
“可那隻是怎麽出來的”李川問。
“池麟的布置吧,他可能破壞了一部分封印,將天柱中的靈力引入其中,用以溫養那隻妖獸的軀體神魂。於是,三萬年後,他……他有了後人。”溫故應放下酒杯,語氣玩味,“所以他押注的,是半妖。”
“你們在說什麽”勞笑開直言詢問。
溫故應看了他和羽塵一眼,說:“在說那位半妖女子,她的妖獸血脈。”
“她第一次出現在蒼梧之野的時候,她告訴我們,還有活著的上古妖獸。”羽塵向溫故應確認,“所以她沒有騙我們。”
溫故應點了點頭,他看向李川,說:“李兄,她的事,你來和他們說吧。但如今,也沒什麽遮遮掩掩的必要了。”
“你說吧,我累得很。”李川不太願意。
“行吧。”溫故應沒有強求,便將與半妖女子相關的信息,簡單地說了一遍。
“所以……”羽塵若有所思,說:“她也是一顆棋子。”
“是一個意外。”溫故應說。
“為什麽”羽塵問。
“她原本沒有可能走出沃池的,”溫故應輕聲說:“已經有太多事被改變……包括我們現在,在白夜完全降臨之前,來到這裏。”
羽塵又問:“所以雲逸仙人殺的人,都是該死的”
“那倒也未必,”溫故應再次給自己杯中倒滿了酒,說:“我曾與雲逸仙人論道,對他的行事作風略有所了解,他不是因為有什麽利益或者好處去殺人,有好處他大概率會動手,沒有的話他想殺也會出手。”
“這樣……”羽塵低下頭,說:“你和他論道的事,我很久前便知道了。玄門修士尚能與他坐而論道,而半妖根本沒有見他的資格。”
一時間,無人說話。
“溫道長,你的猜測呢”終於,李川打破了沉默。
“神樹。”溫故應說。
“神樹怎麽了”李川問,他埋怨說:“溫道長你別老說半句藏半句的,這天都快亮了。”
遠處的夜空已經開始發白,棲鳳峽上的鳥兒層層疊疊。
“知道了,”溫故應說了下去,“神樹孕育出了最初的九隻上古妖獸。池麟在三青河中重新種下神樹的枯枝,用修士的血澆灌它,讓它發芽。蒼梧之野的秘境,會張開裂隙,吞噬人類的血肉。半妖的祭祀,是火祭與血祭。李兄在地底的最深處,看到了裂隙,看到了裂隙之中的血池。”
“神樹,還有血池,這兩者之間的聯係,也是很明確了。”溫故應看向羽塵,說:“半妖覺醒血脈後的當年,或者下一年,會參與祭祀,也是血祭嗎”
“對,但和這次是不同的。”羽塵一邊迴憶,一邊說:“祭祀時,靈師的念咒結束後,她會捧著一個石盆走到我們麵前,我們便將我們的血的血,滴進去。那個盆,可能從有這個儀式以來的所有半妖,都往裏麵滴過血。”
“祭祀結束後,你感覺身體有什麽變化嗎”溫故應問。
“血脈會穩定下來。”羽塵說。
“夢中的三青河,也都是血……”李川說:“最後的時刻,上古妖獸的血,染紅了整個三青河……他們是借此,舉行了一次最後的祭祀”
“沒錯。”溫故應又倒了杯酒,說:“地底的血池,才是我們最終要麵對的。還有十天,它就要出世了。”
“啊它不是陷入沉睡了我也剛安撫了它。”李川說。
“兩迴事。”溫故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