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劉烎的手中,拿著一個鑼和一個鼓。


    “這是什麽情況?”看著劉烎手裏的鑼鼓,堂內眾學員無不詫異。


    劉烎也不多說,直接敲了敲鑼,吵得堂內哐哐作響,眾人皆忍不住捂耳。


    “院首?!這是何意?!”名為趙範的學員驚唿問道。


    劉烎也認得趙範,其為趙蒼的親弟,不喜舞刀弄槍,而愛讀書寫字。


    隨後,劉烎在黑板上寫下“聲音”兩個大字,並對著堂內眾學員問道:“諸位,嘴舌所言、鑼鼓所響、琴瑟所樂,如此種種借可稱為聲音,聲音大則耳可聽,聲音小則耳不可聞,諸位可知聲音如何而來?”


    “物而動,故形於聲。”學生小黃月英率先答道,“此乃《禮記》之言,因此聲音源於物動。”


    劉烎聞言一驚,想不到黃月英竟然答對了,而且還是從《禮記》裏找的答案。


    四書五經裏已經涉及物理了麽?!


    “《禮記》所言,乃是‘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這時候,諸葛亮卻出言糾錯道:“其意為對事物有所感懷,心中不禁動情,故而以聲音言論相述說。”


    “不過,你對《禮記》雖有誤讀,但聲音源於物動之論,在下也同樣認為。”諸葛亮又朝著黃月英點了點頭。


    此時,黃月英聽著諸葛亮的言語,嬰兒肥的臉蛋更是鼓鼓的,隻覺得那名喚諸葛亮的少年,著實令人不喜歡。


    “正如諸葛同學和黃同學而言,聲音的產生來源便是物動。”


    這時候,劉烎也繼續講授道,“人說話聲音是咽喉裏的聲帶在振動,鑼鼓作響是敲打產生振動,琴瑟而樂亦是波弦產生的振動。”


    “以此推論,諸位覺得雷聲又是何來的?”劉烎問道。


    眾學員麵麵相覷,卻不知該如何迴答。


    諸葛亮大膽地猜測道:“院首言定聲音出自物動,這雷聲既然從天上而來,若其非為天神所傳之音,則必是天上雲彩振動而導致。”


    “非也!”


    劉烎卻搖了搖頭,“雷聲非是雲彩振動的聲音,但卻與雲彩振動相關。”


    “《管子》有載,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


    “《呂氏春秋》亦言,磁招鐵,或引之。”


    “磁鐵向引的性致,源自陰陽兩極,道家言陰陽相惜、正負相引。”


    “天下的雲朵也類似,當兩片各為陰陽屬性的雲相遇,便會引發陰陽相引的雷霆,你們可將雷霆視作一種光,而這種光的出現,便會導致火閃和雷聲。”


    “所以,雷聲不是來自雲朵,而是雲朵互相招引,產生的雷霆傳出的。”


    聽著劉烎的解釋,在場眾學員如聽神話,隻覺得甚是玄妙、神奇。


    “此外,聲音就像是離弦的箭,一旦發出便會朝外擴散,而弓箭的速度為瞬息百步,諸位可知聲音的速度?”劉烎忽然問道。


    這下子,所有人依舊麵麵相覷,卻無人能迴答劉烎。


    “叮!檢測到‘學員求知心’;


    獲得任務:論證空氣裏聲音傳播速度;


    任務獎勵:根碩加時;


    任務時限;一個時辰。”


    忽然,係統的任務再次觸發,而這次任務給的獎勵,更是讓劉烎萬分心動。


    雖然他的戰鬥力驚人,但哪個男人又會拒絕繼續提高上限呢?!


    “既如此,我等不如一起完成實驗,一起論證聲音的速度,畢竟理學最注重實驗論證!”劉烎笑了笑。


    隨即,劉烎帶著眾學員離開學堂,而是來到山腳的平坦田地。


    此地空曠無比,最是適合實驗,


    “王粲、伊籍,那棵柳樹離這裏有約五百步,你們帶著鑼鼓去那棵楊樹之下。”


    “到時候,我們這邊會搖旗,你們見旗幟搖動後,就全力猛敲鑼鼓!”劉烎囑咐道。


    “諾!”


    隨即,王粲、伊籍兩人也不拒絕,直接按照劉烎的吩咐,帶著鑼鼓奔向楊樹。


    同時,劉烎這邊也讓眾學員,原地擺好一架滴漏。


    在如今這個時代,有兩種計時的器具,一個是日刻圭表,根據陽光的照射,查看圭表針影的變化,以此來計算時間;另一種則是滴漏,通過木桶滴水的方式,查看漏刻浮起的高低,以此判斷時辰和時間。


    隻不過,滴漏相比圭表要麻煩,每天都要清理水桶,而且使用久了的話,誤差也比較明顯。


    總體上而言,滴漏每滴落一滴水,相當於正常人的一次唿吸,時間差不多為兩秒多。


    一息也是這個時代,最小的時間單位。


    很快。


    隨著滴漏被架好,王粲、伊籍也到了柳樹下,劉烎立刻傳令道:“搖旗!”


    頓時,孫權、步騭等學員,連忙使勁搖動旗幟。


    “快敲鑼打鼓!”


    五百步外的柳樹下,王粲也猛地敲鑼打鼓。


    ……


    “兩息的時間,我們聽到了聲音。”


    劉烎點了點頭,對著諸葛亮等學員,言道:“將這個時間記錄下來。”


    隨後,旗幟被放下,鑼鼓也停止。


    “再來一次!”劉烎又令道。


    言罷,旗幟繼續搖動,柳樹下的二人,再次敲鑼打鼓。


    “約為一息半。”


    劉烎再次記錄時間,並言道,“再來一次!”


    “這次不到一息,便算是四分之三息吧!”


    “又是一息。”


    ……


    如此反複不斷,眾人實驗了大約三四十次,卻得到了三十多個時間。


    “大家可知道何謂平均數?”劉烎忽然問道。


    諸葛亮看著記錄的三十多個時間,心中也忽然有所明悟,言道:“《周禮》有言,均者平等也!”


    “院首所謂的平均數,或許是指這些三十五個時間相加,然後再平均給三十個數,猶如從土均田之理。”諸葛亮迴道。


    “諸葛同學所言大善!正是這個道理!”


    劉烎點頭看著諸葛亮,對其才思敏捷的程度,也是發自肺腑的佩服。


    “經過咱們數十次的實驗,每次鑼鼓聲傳來的時間,最後平均下來為一息。”


    “也就是說,五百步的距離,聲音需要一息的時間,才可以傳達。”


    “由此推論!聲音的速度,為一息五百步(2秒650米)!”劉烎當眾宣布道,這個結論已極接近真實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漢室宗親,開局搶二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手墨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手墨羽並收藏三國:我漢室宗親,開局搶二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