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邪皇的記憶,沈天賢其人,修為實力,不過中流。


    當然,按照邪皇的標準,所謂中流,其實已經是人中龍鳳。


    但至少,沈天賢及沈氏家族雖然也算名門世家,但與衍聖府比起來,相差甚遠。


    當初沈和容入衍聖府,對沈家的幫助,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能過分了些。


    但在很多人眼裏,沈家就是沈十二妹一人帶飛的,她的存在將沈家帶到他們本來無法達到的高度。


    當然,話說迴來,那時候飛得多高,沈和容離開衍聖府後,沈家就跌得有多慘。


    同樣因為沈和容的緣故,沈家那段年月日子相當不好過,比沈和容出生前更衰落得多。


    到了穀底的沈家,如何重新崛起,更在短短二十來年中,創辦九峰書院,聲勢甚至淩駕經曆重創的衍聖府?


    而且,他們的崛起,還不是因為又出一個沈和容般的蓋世天才。


    沈天賢如何老樹開新花,實力突飛猛進,成為一代文壇大宗師?


    很可疑啊……張東雲眯縫起眼睛。


    有別人在背後支撐他們?


    就像長安城治下,陳氏家族快速恢複元氣,寒山派、霹靂宗大幅提高。


    還是說,沈天賢跟沈家真是憑自己本事,大器晚成?


    九峰書院於二十年前建立。


    沈天賢與沈家真正崛起,應該還比這個時間更早。


    再早的話,距離三十年前的仙跡事變,也沒幾年了……


    張東雲目光漸漸銳利起來。


    這次心血來潮,讓血影老魔盯了一下沈和容的梢,還真沒白費。


    那位十二妹,應該知道九峰書院的事情。


    不,不僅僅是“知道”,而是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她之所以一路尋索,最終能找到遠在幾千裏之外的張中行,是因為張中行當初留在涼亭裏的題詩。


    血影老魔隻能看出,墨跡中蘊含文華才氣,乃儒家修行者所留,看不出更多端倪。


    但沈和容顯然發現更多。


    她看出了筆跡的主人,乃是九峰書院一脈,或者說,是她沈氏一脈文章經義。


    所以,她才不聲不響,離開龍北,一路尋找張中行的下落。


    隻是,她並未和張中行相認,甚至故意隱瞞自己身份。


    找到張中行,似乎隻是為了確認一些東。


    是什麽呢?


    張東雲靠坐在椅背上,隨手拿起放在旁邊的紙張與書卷。


    這兩樣儒家墨寶的功效,一進無敵城範圍,就已經被張東雲封起來。


    它們原本的主人,亦不會被驚動。


    哪怕留下見字如麵神通的那個沈浩,忽然心血來潮想要看看學生怎麽樣了,張東雲照樣能用幻象把他糊弄過去,讓他半點破綻都看不出來。


    不過,張中行畢竟不是沈家人。


    如果沈天賢、沈浩等人看見明易雪模樣的沈和容,能認出她嗎?


    沈和容,會不會給他們留下某種暗示?


    張大城主陷入沉思。


    眼前的藍衣書生,被他徹底榨幹消息,然後關押起來,先不扔去做工。


    結合邪皇的記憶,還有張中行掌握的最新信息,張東雲認真規劃以後的安排。


    第二天,沈和容就返迴長安了。


    “大哥,小妹迴來了。”沈和容神色平和,像是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仍然不存在敵意與惡意……係統加持下,張東雲很快做出判斷。


    不過正因為如此,更讓他心裏嘀咕。


    “跟之前相比,你心境有所變化。”


    張東雲看著女童模樣的沈和容,慢慢說道:“不繼續在第七境停留了?”


    “散散心,輕鬆一點。”沈和容微笑:“至於修行境界,這次小妹打算走慢點,走穩點,不過再慢再穩,也有個盡頭不是?”


    說話間,她身體周圍有濃鬱的文華才氣湧動。


    這些虛幻才氣,化為淡淡光華。


    光華起初微弱虛幻,看起來不真切。


    但下個瞬間,就變得光輝奪目,耀人眼目。


    光華在嬌小的女童頭頂凝聚,最後漸漸化為實際的物體。


    張東雲靜靜看著這一幕。


    第七境,致知境界的儒家修行者,文華才氣凝聚趨於真實,凝練為屬於自己的如椽巨筆,標誌著正式踏入第八境,治國的境界。


    一般而言,如椽巨筆,長度超過十米,越是巨大,越彰顯才氣充盈,文華富饒。


    但最短,不會短於十米,是以有如椽巨筆之稱。


    可是,此刻在沈和容頭頂光滑凝聚顯現的毛筆,不過一尺左右長短,和真實毛筆相差不大。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除了這支毛筆外,沈和容頭頂赫然還凝聚出一張一尺見方的白紙,一方純黑的硯台還有一塊一寸長短,尚未研磨的鬆煙墨。


    與其他第八境的大儒比起來,可謂個性十足。


    這文房四寶一成型,代表沈和容步入儒家第八境,治國境界。


    相較於其他人鄭重準備,挑選雷雨天焚香更衣秉燭夜讀,感應天地之後,文華才氣與天地之靈交匯,最終跨過門檻結成如椽巨筆的場麵,沈和容眼下就跟吃飯喝水一樣。


    配上她頭頂遠比不上如椽巨筆那麽吸引人眼球的文房四寶,簡直像兒戲一樣。


    這文房四寶化作流光,收入沈和容頭頂,她若無其事。


    張東雲也隻是淡淡問一句:“第八境,這次又打算留多久?”


    “不會誤事,請大哥放心。”沈和容答道。


    她辭別張東雲,離開大明宮正殿,返迴“明易雪”的居所。


    殿內,隻剩張東雲一人。


    他仰靠椅背,閉目養神。


    從始至終,他沒有犁過張中行和九峰書院的事情。


    不過,沈和容決定不再停留於第七境,在這個時候,相當微妙。


    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張東雲隱約感覺,有什麽正在走上正軌。


    至於說張中行在東唐地麵失蹤,會不會引得九峰書院的人來找?


    某城主巴不得有人找上門來。


    幾日之後,還當真有人找來了。


    不過,不是九峰書院的人。


    而是某種意義上的“鄰居”。


    “西周?”


    張東雲投影的烏雲先生,坐在天樞殿內,看著麵前的文虎。


    對方進入係統範圍,他就心中有數了,不過烏雲先生麵上,不動聲色。


    “稟前輩,確實是西周王室大內護衛統領。”文虎躬身道:“本派韓師伯早年曾到過西周地麵遊曆,在那時跟對方打過交道。”


    大明宮中,張東雲若有所思。


    龍北郡,位於東唐王朝西北一帶。


    向北去,就是北疆邊陲,國境對麵,乃是北齊領土。


    之前大河龍門門主“龍王”李傑,麵臨唐王追殺,就是一路向北,越過邊境進入北齊。


    唐王因顧慮長安帶來的內患,最終沒有追入北齊地界。


    龍北郡向西,倒仍是東唐地界河西郡。


    但河西郡再往西去,就是西周王朝的地方了。


    此前,西周、東唐相安無事。


    但現在西周王室大內侍衛統領,跑來長安,是什麽目的,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不過,對方是什麽目的,某位姓張的城主其實不在乎。


    他聽到消息時,腦袋裏的第一反應其實是:


    拿下!


    東唐被他擼了快一半了,他正盤算將來如何觸發隨機守護任務,這就有東唐以外的人送上門來了。


    第二反應則是:


    且慢。


    張城主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眼下自家木材生意固然如火如荼,第二條財路成功開辟,走上正軌,即將趨於穩定。


    但當初第一條財路,卻因為東唐王朝而斷了。


    大河龍門山門被毀,產業被查封沒收侵吞,連大河上的水路運輸線都難以維持。


    碧鬆石晶礦脈的銷路受到影響。


    現在步入自產自銷的狀態,大都是長安城內或周邊武者購買取用。


    當然,話說迴來,張城主當初完成係統建設任務,培養出許多第一境剛入門的修行者湊數,自家守著碧鬆石晶礦脈,幫了大忙。


    不過現在時過境遷,張東雲就琢磨著,如何再重新建立碧鬆石晶的銷路。


    在城裏他自己不在乎花銷問題,但民生自給自足,不用他操心,就最好了。


    眼下,通過西周那邊,建立一條外貿銷路,貌似是個辦法。


    正好,現在西周的人送上門來了。


    “眼下是韓哲在招待他們?”烏雲先生問道。


    文虎忙答道:“是的,前輩。”


    “帶他們進來。”烏雲先生吩咐道。


    文虎應了一聲後告退,去傳信。


    身在秦州府城的大河龍門長老韓哲,接到傳訊後,便陪同西周眾人,一起前往龍嶺山脈。


    還沒到山前,就看見平原上一眼幾乎望不到邊的城牆。


    西周眾人全都心驚。


    從東唐傳來的消息情報,關於長安還是太過籠統。


    此刻親眼目睹,西周眾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如果不是東唐王室主持,耗費公帑,大興土木,他們實在想不出東唐境內還有誰能這麽大手筆。


    關鍵是之前還半點風聲都沒傳出來。


    照這麽看來,難怪東唐王朝被這長安城整得焦頭爛額。


    不過,西周與長安打交道,會不會也是與虎謀皮?


    這地方,距離西周,說近不近,說遠不遠。


    西周王室大內侍衛總管王潛,心中不安起來。


    自家王上如果親眼見過這長安,還會派他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座無敵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飛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飛鷹並收藏我有一座無敵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