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楊青手裏的錢,並且基本上隻入不出,在華國銀行的存款,已經超過了七千億。


    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礦物的進一步開采,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中,越來越大。


    因為華國的空間運載能力,就跟米國一樣,雖然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卻依然擺脫不了運載火箭的範疇,最多也就跟上個世紀服役的航天飛機相差無幾。


    在反重力技術遙不可及,電推始終難以做大的情況下,液氧甲烷發動機的強大推力,就成了擺脫藍星引力的唯一的選擇。


    盡管火箭的運載能力越來越大,藍星與月球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已經突破了一百噸,但是月球的發射能力,始終沒有提升太多。


    盡管月球上麵沒有空氣,重力也很小,逃逸速度也很低,但是偏偏在月球上麵,缺乏合適的原料,充當推進劑。


    現階段,月球上能夠提供的物資,其實就是一些稀有金屬礦石,這些東西又重又浪費推力,而推進劑從藍星運送,不僅麻煩,還有巨大的危險性


    所以從月球上麵往下運輸東西,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在這個時候,楊青的月神係列,以低於成本價一多半的價格提供運輸服務,別說是華國,就算是米國也不得不腆著臉,上前請求幫忙。


    畢竟以nasa重型火箭的運輸成本,他在月球上的基地越多,賠的就更多,這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就算有歐洲的盟友撐著,也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了。


    況且經濟同樣不景氣的歐洲國家,也在抱怨米國攤派的資金太多,而從月球得到的迴報,卻遠遠不如投入。


    米國還有歐洲國家,各種財閥都有著極大的話語權,尤其是歐洲國家,因為對於航天的巨額投入,已經開始減少他們的福利了,所以最初殖民月球的興奮,已經悄無聲息地褪去,取而代之的就是對於無底洞一般的資金投入的恐懼。


    紙總歸是包不住火的,消息傳了出去,於是各種抗議活動,也有了此起彼伏的趨勢。


    在麵子和裏子之間,歐洲終究選擇了裏子,那就是和楊青和洪荒科技接觸,讓楊青給他們運送物資和人員。


    楊青對於這樣善意的接觸,同樣報以歡迎的態度。


    他又不想稱霸整個世界,隻是想讓這個世界,能夠修煉的人越來越多,這也不是什麽壞心思。


    不過這樣的運輸,顯然不能像華國那麽廉價,其中歐洲是華國價格的一倍,米國價格又是歐洲的一倍。


    米國這個定價剛好是他們火箭發射費用的一半,更別說火箭發射失敗以後,帶來的汙染還有人員物資的損失了,其實遠不到一半。


    楊青的這個價格針對性非常的明顯嗎,就是針對米國為首國家,對於洪荒科技製裁和汙蔑的反擊。


    雖然這樣的製裁,對楊青算不得什麽威脅,但是明明可以正大光明的合作,被逼得不得不采用民間合作的方式進行。


    這也讓洪荒科技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一直上不去,因為沒有任何的新聞機構,給他們推廣,就連誕生洪荒科技的華國都是一樣。


    別看洪荒科技這些年來做得都是大事,但是秉承楊青一貫的風格,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隱藏的幕後。


    所以它在業界算是知名企業,但是在民間的知名度,一向不算太高。


    別看它也算世界頂級的光刻機生產企業,但是銷路一直局限於國內,根本沒有銷售到國外的意願。


    而洪荒科技拿出頂級光刻技術的時候,已經是他們建立月宮基地,曝光於全世界以後了,華國也沒有為它宣傳的意圖。


    不過私底下的利益,卻一點都不少,價格甚至比阿斯麥的頂級光刻機的報價還高一點。


    這也是楊青準備散財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準備為未來的太空探索,訓練出一批人才。


    最初的時候,楊青選擇建立月宮基地,除了想要逃脫藍星上無所不在的監管,還有靈氣泄露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外,也跟它是距離藍星最近的星球有關。


    但是建立基地三年以來,他卻發現,就算月宮基地已經是靈氣環境了,卻始終沒法跟藍星上麵的生存環境相比。


    這並不是說月宮基地內部的生活條件不好,其實在這裏,原產於藍星世界各地的各種食物果蔬,一樣都不缺。


    艙室內部,各種模擬影像,也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但是在這裏生活,時間久了,總會有某種壓抑感。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的壓抑算不得什麽,但是對於練氣的修士來說,這種壓抑時間久了,就可能失控。


    所以一個小小的基地,其實是真的不適合這麽多人一起生存的。


    而出了門,近乎一成不變的月球景色,更讓人厭倦,更別說還要穿著厚重的宇航服了。


    楊青需要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能夠自由奔跑的那種,還可以測試靈氣對於一顆星球的影響。


    藍星發生靈氣複蘇,產生的危害,就不需要說了,很有可能靈氣複蘇以後,人類直接就滅絕了,因為沒有任何天敵的人類,已經很難在重迴蠻荒的世界生存了。


    月球改造一下,或許能夠成為一個充滿靈氣,可以在表麵自由活動的星球,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和藍星的距離還是太近了。


    三十八萬公裏的距離,在藍星人眼裏,或許非常遙遠,但是在宇宙尺度中,就跟重合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幸好在藍星的附近,還有著兩個兄弟,金星和火星。


    從大小還有距離來說,金星其實是比火星更適合改造的星球,但是或許是因為金星和太陽的距離問題,還是金星本身的地質活動太過劇烈。


    和藍星差不多的金星,大氣層底部的壓力,竟然是藍星表麵的九十二倍,溫度更高達四百多攝氏度,完全可以稱為高溫抵禦。


    尤其它本身還沒有磁場,應該跟它的超慢自傳有關,隻有太陽風形成的誘發磁場,這也造成了金星大氣,尤其是水的大量流失。


    按照對於金星的探測,其實在距離地麵五十多千米的大氣層中,就有一個跟藍星氣壓和溫度相近的地方,可以在這個位置建立像氣球一樣漂浮的殖民地。


    可對楊青來說,不能自由奔跑的殖民地,還不如不建,與其在金星大氣中,忍受每四天就要圍繞金星運行一圈的大氣環流,還不如直接在太空中,建立一座太空城市,更加方便。


    有了引力控製的能力,其實在太空中建立城市的技術已經完全成熟,就算不依靠聚變反應堆,隻用源源不絕的太陽能,就可以維持一個大型城市的運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若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若水並收藏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