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這樣的原料鐵一直得到華國方麵幾家特種鋼廠的追捧,一直想要讓楊青增加一些供應。


    不過楊青冶煉金屬一直都是為大型宇宙飛船的建造做準備,擴展基地也隻是順便罷了。


    畢竟鋼鐵雖然性能不錯,但是太重了,在製作飛行器方麵,很難比得上同樣儲量豐富的鋁,還有性能更強的鈦。


    並且在真空環境裏,鋁鈦的提煉難度,並不比鋼鐵更高,所以整個基地,鈦鋁的產量,一向比鋼鐵大得多。。


    隻不過要是放在地麵上的時候,終究還是質量大些的鋼鐵更好一些,尤其在小嬡攻克了鋼鐵易受溫度影響的弊端以後,在普通建築上,應用得越發頻繁起來。


    畢竟月球上麵的鐵儲量實在驚人,就連鈦礦石,也基本和鐵礦聯係在一起。


    可以說月球上的鐵礦,俯仰皆是,走幾步路,說不定就能在月壤中,撿起一塊單質鐵,運氣好了的話,一大塊金子都有可能。


    加工能力,月宮基地倒是不缺,現在月宮的各種機器人,已經突破了五十萬,遠比月球上的人還要多幾百倍。


    可運載能力就不行了,畢竟就算是飛行磨損不大,可每次往返消耗的靈石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到現在楊青也沒有繼續增加運載飛船數量的動力。


    雖然有儲物裝置的存在,並不會受到飛船大小的影響,不過每艘飛船能夠攜帶靈石都是有限的,這種儲物裝置也是楊青親自煉製,根本不可能有太多,所以單憑它來增加運力,基本沒有什麽可能。


    然而即使如此,在藍星網絡上也是謠言四起。


    一股抵製華國鋼鐵製品的浪潮正在外網上興起,理由自然是華國使用了來自月球的鋼鐵,輻射量嚴重超標,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


    經曆過核危機的人,對於輻射一向是很警惕的,提到輻射,總會讓人想起核彈來。


    其實我們頭頂的最大輻射源,就是我們的太陽,建築手機還有花草,輻射無處不在。


    並且這五十萬噸的鋼鐵,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普通的民用製品上麵,一進入國內,就被幾家軍工廠瓜分了。


    從古到今,從中到外,民眾總是容易被煽動,也是很愚蠢的,經過巧妙的引導,再加上國外對於華國根深蒂固的印象,浪潮的興起自然是難以避免的了。


    隻不過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雖然過去一年,直接出口到歐米的鋼鐵製品出現了降低,但是經由第三方貼牌轉口的,卻大幅增加。


    沒有辦法,誰讓華國已經變成了這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生產的產品質優價廉呢,想要維持國內的生活,就非得采購華國的產品不可。


    現在不僅在米國最為驕傲的芯片產業上,華國已經迎頭趕上,從設計到加工,不再依賴米國的產業鏈,自己走出了全新的一條。


    米國的另一條優勢產業,航天發射上,華國也逐漸趕超了。


    這裏自然不能計算月宮基地和洪荒科技了,他們是bug,沒有什麽可比性。


    不光米國,就連華國,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航天科技,雖然全年的衛星發射已經寥寥無幾,但是每年的重型火箭發射,卻已經上了一個台階。


    不僅天宮空間站的倉位,擴展了兩倍,去年還成功實現了月球的登陸,跟米國和歐陸各國差不多的時間,開啟了月麵基地的建設。


    穀幪


    這裏麵米國被打臉的次數確實多了一點,他們信誓旦旦提出來的反重力飛行器,確實已經製造成功了,正是絕大多數藍星人印象中的那種ufo或者說飛碟。


    但是它太小了,隻能容納一個到兩人,固然有著種種奇特的飛行特質,但是續航時間隻有兩個小時,根本不足以飛到大氣層以外。


    按照小嬡的測算,它們根本就不具有大氣層外飛行的能力。


    反重力飛行,並不意味著節省能量,月宮基地的月神係列飛船,每次往返藍星,消耗的靈石換算成能量,比火箭發動機消耗的能量更多。


    但是反重力飛行帶來的好處就是在太多了。


    沒有工質,就不用像是火箭發動機一樣,攜帶著大量的氧化劑和燃料,作為工質,進行反衝做功,所有的倉位都能提供到載重上來。


    這一點在藍星和月亮間的短暫距離還不明顯,一旦進入到星際間的旅行,就會表現出來。


    漫長以光年記的旅行,需要攜帶多少的工質,才能維持飛船的動力,而不會在遙遠的旅途中失去動力,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而且飛船的加速可以很慢,慢到讓一個普通人都能夠承受擺脫藍星引力的加速度,而不會發生各種引力過載的症狀。


    除了月球,這幾年藍星上麵也發生著各種變化,尤其是華國,正處於變革的中心。


    新的通訊技術被發表了出來,五百倍的信息壓縮,讓在歐米正在興起的5g通訊,頓時變成了雞肋。


    因為壓縮後的4g,其覆蓋範圍和下載速度,已經全麵超越了5g。


    這一點對於信號覆蓋不全,地廣人稀的米國,尤其重要。


    更加強大的人工智能被研製了出來,一出現,就迅速接管了華國國內的大部分網絡。


    這個人工智能,按照小嬡的評估,已經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其智慧,大概相當於狗的水平。


    雖然對於小嬡沒有威脅,但是這還是第一次,人工智能從數據庫應答機,擁有了真正的智慧。


    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各行各業也遭受了巨大的衝擊。


    首先華國內部,突然接到了許多無人工廠的訂單,以往作為人員密集企業的電子廠,紛紛開啟了智能化改造,隻有那些沒有資金改造的場子,還在堅持招聘,但是招聘的待遇也在有著顯著的下降。


    以往作為務工蓄水池的外賣和快遞行業,也受到人工智能的極大衝擊。


    首先是快遞分揀環節,完全取消了人工,小區內部,尤其是高檔小區和寫字樓,最後的一步,完全被智能機器車所取代。


    如果不是國家還沒有出台自動駕駛的管理辦法,恐怕就連外賣員和快遞員都不需要了,那些車完全可以直接開在路上,自動取餐,自動送件。


    可以預計的將來,華國將會有大量的人口,失去他們的工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緣若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緣若水並收藏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