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興國公一行人遠去的背影,那個中年人的眼珠子一轉,然後便擠出了笑容,對地上那布商和藹悅色地說道:“我說老劉,還跪著幹什麽,快起來,快起來啊!”


    這態度,和之前完全是截然不同的變化。就好像剛才兇神惡煞地要趕人家出府,收點利息的不是他一般。


    老劉,也就是這個布商,名叫劉敏東,見他如此,稍微有點詫異,不過還是依言站了起來,順便扶起他媳婦。


    這中年人看到他站了起來,便又笑著對他說道:“老劉,你是運氣好,竟然得興國公出手相助,我家老爺肯定是不會去得罪興國公的。不過真要說起來,欠債還錢,乃是天經地義。因此,這欠著的錢肯定是要還的。不過如果老劉你答應一個事的話,我可以做主,後麵再有的利息,就給你免了,如何?”


    “什麽事?”劉敏東聽了,連忙問道。


    現在本金加利益又欠了十萬兩白銀,如果繼續利滾利下去的話,到明年年底又是十五萬兩白銀,說真的,壓力太大了。


    因此,如果可以免去接下來的利息的話,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那中年人聽了,便對劉敏東說道:“我家和你一起販布出海,有錢大家一起賺,如此,便免去你家的利息,如何?”


    一聽這話,劉敏東便明白了。


    果然不是發善心,而是看到了更大的發財機會。


    有了興國公給的“護身符”,隻要不是遇到天災,那這一次出海必定是大賺。


    不過雖然想明白了這點,劉敏東也沒有拒絕的底氣。而且他也是商人,知道這麽做的話,合則兩利的事情,便答應了下來。


    那中年人一聽,當即嗬嗬笑著,向劉敏東一抱拳說道:“新年快樂!”


    然後便帶著他的人走了,很快消失在白雪皚皚的街道上。


    看著這群人走了之後,劉敏東媳婦忽然擦了擦眼淚,開口對他說道:“真是祖宗保佑,竟然得興國公垂憐。一定要給興國公供奉一塊長命牌位,保佑興國公平平安安,長命百歲才好!”


    劉敏東聽了,長歎一聲,點點頭說道:“我們也沒什麽能力去幫到興國公,隻能給興國公祈禱長命百歲了!”


    一般人,誰會幫他!


    興國公路過,要不是熱心的話,也就路過了。


    真得是虧了興國公出手,不然的話,不要說這個年沒法過了,很可能被趕出去之後流落街頭,想到可能的後果,劉敏東便不敢再往下想下去。


    ………………


    此時的張明偉,壓根沒想著要別人報答,隻是在想著剛才遇到的這件事。


    按照他後世所查的資料,在後世,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就屬於高利貸。拿一年期貸款來舉例,如果利率超了17.4%就是高利貸,這就是違法了。


    然而,在這古代,17.4%的利率,真不要太有良心了。


    高利貸以貨幣的形式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借貸年利率大致在50%-100%之間。


    這種賺錢的方式,來得非常容易,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有權有勢的人加入了這一行。


    到了南北朝的北魏時期,高利貸的現象非常普遍,而且利息都定的很高,許多人因借高利貸而搞的傾家蕩產。隨著破產群體的日益增大,北魏統治者認為高利貸已影響到了社會和諧穩定,於是便規定貸款年利率最高不得超過100%。


    到了隋唐時期,官府設置了一種叫“公廨本錢”的專款用於官方發放貸款,其職能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銀行。公廨本錢由各州令史經管,借出五萬本錢,每月收取利息四千文,年息約達100%。這是官府行為,民間就更不用說了。


    北宋前期的普遍貸款利率也普遍維持在100%左右,一直到王安石變法,他的青苗法規定貸款利息是20%,極大地降低了貸款利率。


    但是,王安石卻又給地方官府貸款指標,要求他們必須要完成貸款任務。於是,地方上為了完成任務,也看到了有利可圖,便成了春季強迫百姓貸款一次,秋季又強迫百姓貸款一次,這利息一下就成了40%。


    更不用說,地方上在執行的時候,往往還不是這個貸款利息,都是私自往上加的。於是,王安石的變法失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等到了元朝時候,蒙古貴族發放“斡脫錢”。年息高達100%不說,次年轉息為本,本再生息,時稱“羊羔利”、“羊羔息”。民戶一旦負債,多因不能償還而“破家散族”。


    從明朝開始,高利貸的現象才有了明顯改善。史料上記載的貸款利率多半維持在20%-36%之間。


    但是,今天張明偉遇到的這一起貸款事件,這個貸款利率是達到了50%,同樣算是高利貸。


    甚至如果和後世比起來,不管是哪個朝代,全都是高利貸!


    高利貸的危害,自然不用說了,那都是劫貧濟富,是富人,是權貴最直接的斂財手段。


    想到這裏,張明偉便轉頭對劉金說道:“迴頭查一下,看看如今大明的借貸利率情況,到底是怎麽樣一個情況?”


    “好!”劉金一聽,連忙答應一聲,記下了這個事情。


    拐過兩個街道,看到紫禁城的時候,忽然,就聽到後麵有動靜傳來。


    轉頭看去,卻是一行人匆匆趕來,還有隱約的喊聲。


    “老爺,是方大人父子!”劉金是獵戶出身,那雙眼睛都是練過的,一樣就看清了,當即笑著說道。


    果然,此時,已經能聽到方以智的喊聲了:“恩師,慢走,恩師,慢走……”


    在那喊聲中,還能聽出欣喜之色。


    張明偉見了,便勒馬停住,等著他們趕過來。


    不過,他稍微有點奇怪。


    因為他進宮的時間,原本就有點晚了,然後又在路上耽擱了一下,按理來說,今天得到邀請的人,應該都已經進宮了的。這方以智父子倆,咋就比他還晚呢!


    可能是跟著張明偉的緣故,他的這兩個弟子,包括包括方孔炤在內,都是騎馬而不是坐轎子的。很快便趕到了張明偉麵前,趕緊給他見禮,道一聲“新年好”。


    “新年好!”張明偉笑嗬嗬地迴了一句,然後便順口問道,“怎麽來這麽晚?”


    聽到這話,方以智便立刻看向他爹,沒敢搶話。


    就見方孔炤當即笑著對張明偉說道:“迴恩師的話,弟子和犬子一直在忙錢幣的事情,剛才又去了恩師府上轉了一趟,因此才過來晚了。”


    聽到這話,張明偉不由得有點驚訝,當即對他們說道:“這都大年三十了,你們也不休息,竟然還在忙這事?”


    就算是普通人家,對於大年三十這一天,都是非常重視的。


    方孔炤家更是官宦世家,家大業大,肯定也會非常重視。沒想到這兩人竟然一直在忙工作,真得是太讓人意外了。


    聽出張明偉話音中的驚訝,方孔炤臉上的笑容,怎麽都掩蓋不住,轉頭對他兒子說道:“來,給恩師過目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了?”


    “好的!”方以智早就有點等不及了,連忙答應一聲,便小心翼翼地解下綁在他身上的一個布條。


    張明偉看著,有點好奇,這是什麽情況?


    忽然之間,他想到了什麽,不過覺得好像有點不可能!


    就見方以智就在馬背上解開那塊布條,露出了裏麵包裹著的一個長方形的盒子,恭敬地遞給他爹。


    然後方孔炤雙手接過之後,又恭敬地奉給張明偉,同時興奮地說道:“恩師請看,不知道這個錢幣是否可以了?”


    張明偉聽得大為驚訝,沒想到還真是錢幣來的。這麽快就搞出來了?


    按照他的預估,以為他們倆至少還要小半個月之後才會有結果的。


    於是,他心中不由得好奇起來,該不會真得可以了吧?


    帶著這個想法,他便接了過去,打開了盒子當場看了起來。


    就見盒子裏麵是綢緞層,一排麵上放著的,竟然真得是錢幣。


    張明偉隨手拿起一個銅幣看了看,然後又拿起銀幣和金幣來一個個地觀察。他發現,方孔炤父子倆果然是按照他提出的要求,真得把這個錢幣給衝壓出來了。


    雖然比不上後世的硬幣,但是,要說精美程度,卻也不是如今市麵上用澆鑄法做出來的銅錢可比。


    “不錯,不錯!”張明偉看了,很是高興,一邊看著這些錢幣,一邊誇獎道。


    方孔炤和方以智兩人聽了,互相看了一眼,都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們兩人雖然受到崇禎皇帝的邀請,參加這次的春晚。可是,他們也知道,蒸汽機上麵,還是宋應星父子他們出力最大。


    說真的,他們有點不服氣,便在這個錢幣的事情上努力,白天黑夜的,一直在趕工,才趕在了參加春晚之前,終於把錢幣衝壓出想要的效果了。


    如此一來,他們兩人,便都能理直氣壯地參加這次春晚了。


    如今又得到興國公的誇獎,兩人自然是很高興了!


    看著這些錢幣,張明偉的腦海中,便立刻有了一個念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掉崇禎麵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之掉崇禎麵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