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是針對流賊軍中的那些出身軍戶的,也就是以前的朝廷官軍,以及流賊中的各級頭目。


    “如今朝廷出了《大明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隻要是大明軍人,都保證軍餉,且傷殘都有保證,保家衛國才是軍人該做的事情,不要再做賊了!”


    “看看小袁營,如今剿賊之後迴家,那是衣錦還鄉,家裏人都有了保障。要是一直當賊的話,都要被鄉親們戳脊梁骨的啊!”


    “現在接受招安,那是光宗耀祖!隻有黑了心的人,才會繼續做賊,以至於天下生靈塗炭!”


    “……”


    甚至於都直接開始點名道姓,直接喊話李定國,讓他接受招安,不要再讓百姓遭受兵災之苦!


    這麽多年來,大明百姓已經夠苦了!朝廷也已經認識到以前的不足,如今正在努力改進,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每個有良心的人都會做的事情!


    …………


    如此種種之下,加上流賊內部的臥底在趁機“煽風點火”,可以說,流賊大營內部,已經相當不穩了。


    李定國對於領兵打仗,那是沒得說的,這麽多年來,成為張獻忠的四大義子之一,就已經足以證明了。


    可是,麵對朝廷官軍那邊如此淩厲的輿論攻勢,他畢竟是半路出家,沒有受過正規訓練,更沒有讀過書,哪能招架得住!


    當然,這也和他的性格有關。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領兵攻打新會的時候,二十萬人馬對陣城裏的八千滿清軍隊,按理來說,要拿下新會根本沒有問題。


    然而,滿清軍隊卻以城裏百姓為威脅,這樣的事情,真是曆史上少有。結果,李定國投鼠忌器,憂心城裏的百姓,最終以失敗告終。


    說真的,他這種悲天憫人的性格,其實真不適合亂世。


    也就是在前期的時候,基於對朝廷的憤恨,所謂官逼民反之下,他領兵打仗便沒有顧忌。


    如今這個時候,朝廷對百姓的措施已經明顯改善,李定國便對他繼續領兵打仗的信念,就又動搖起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覺得有點難以堅持了。


    但好歹他是張獻忠的四大義子之一,還沒有到張明偉這邊的輿論攻勢之下就真得投降。而是立刻急報武昌,把這裏的情況反映給了張獻忠。


    張獻忠一聽就急了,不但是因為黃州府失守的話,武昌府就失去了東麵的屏障,更為關鍵的是,李定國是他手下有名的大將,如果出現問題,連鎖反應之下,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他在走不開的情況下,便派了他最為看重的軍師徐以顯趕到黃州府這邊,前來穩定軍心。


    徐以顯在趕到李定國軍中之前,就已經想了對策,因此,一到之後,便立刻展開了反擊。


    就見他嚴肅地問李定國道:“我問你,朝廷那邊,為什麽會有變化?是不是因為我們被逼起來造反,而朝廷又無法圍剿我們,因此才不得不有所改變?”


    對於李定國,徐以顯知道,直接否認朝廷所做的事情,並不現實。因此,他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事情。


    李定國聽了,果然點點頭迴應道:“嗯!”


    “好,那我又問你!”徐以顯接著問道,“曾經有過多少義軍被招安,他們的下場如何?”


    不等李定國迴答,徐以顯就自問自答,先說了:“被朝廷俘虜的義軍將士,還有聽信了朝廷的謊言被招安的,有多少被殺了,你還記得吧?洪承疇,孫傳庭那時候殺了我們多少人,不會忘記吧?”


    殺俘,坑殺投降賊寇的事情,洪承疇做得最順手。甚至在當初時候,他的頂頭上司三邊總督楊鶴要求善待這些賊寇時,也壓根不聽。


    當然,洪承疇也是有理由的,既然朝廷沒有餘力安置他們,與其等他們迴去之後又造反,還不如殺了以絕後患。


    但不管怎麽樣,對李定國他們來說,那是絕對不願意被殺的。


    因此,聽到徐以顯這話之後,李定國便神色稍微舒展了點,點了點頭。


    徐以顯看到李定國被自己說得思想包袱似乎解開了不少,便一鼓作氣,繼續說道:“還有,就算被朝廷招安又如何,你看劉國能,白廣恩,還有如今這個袁時中,不就是隨便給他們一個官名,然後便驅使他們和我們來打仗,對朝廷來說,這就是以賊製賊,最好同歸於盡,朝廷就最省心了。”


    李定國聽了,沉默不語。


    “如果將來有朝一日,我們真得被朝廷打敗了,你信不信,朝廷就會過河拆橋,和那些投降了朝廷的人算賬!兔死狗烹的事情,可是曆朝曆代都有的。”徐以顯繼續說道,“等到那個時候,天下太平,皇帝繼續享樂,貪官汙吏又橫行,百姓就還是苦不堪言。與其這樣,還不如幫著你義父打天下,你總不可能不相信你義父吧?”


    這話問出來,李定國便立刻抬起頭來,理所當然地點頭道:“那是當然!”


    看到他這樣,徐以顯就放心了,最終再說道:“你是大王手下最得力的大將,而大王當年都挖過朱家皇陵,投降朝廷,那是真得自尋死路!之前穀城招安的時候,大王就認識到這一點,兵權抓手裏不說,其實壓根就是權宜之計,根本不可能真得被招安。”


    “軍師這麽說了之後,末將茅塞頓開,不會再被那興國公愚弄了!”李定國聽了,便對徐以顯說道。


    “嗬嗬,那好,那好!”徐以顯聽了,很是高興,搖著他的羽毛扇,吩咐李定國道,“那就把我這意思傳下去,讓底下兄弟們也都認清朝廷虛偽的嘴臉!”


    李定國聽了,便立刻答應一聲,就按徐以顯的意思照辦。


    不過,在徐以顯離開之時,他卻沒有表現得那麽開朗了。而是看著對岸方向,有些事情,他其實是不認可徐以顯所說的。


    《大明軍人撫恤優待條例》,那是寫進了《大明律》的。


    鹽政革新,惠及全天下百姓,這也是正在實施了的。


    還有對麵的興國公,捐出了他的水泥配方,特別對於南方來說,最是實用。各地都有用這水泥來興修水利。


    還有朝廷官軍中成立了新兵種,衛生兵,這對打仗的軍人來說,那是救命的措施。


    ……


    如此種種,都不會是義軍沒了,就都會恢複迴去的啊!


    這也就是說,朝廷真得在變好了!


    想著這個,李定國又想起徐以顯最後的警告,便歎了口氣,心中想著那個詞:兔死狗烹麽?


    劉國能被招安之後又被義軍打敗擒獲,他卻不願再做兄弟,寧死不屈!


    白廣恩,袁時中如今還在替朝廷打仗,他們會在事後被朝廷算賬麽?


    對了,聽說李自成那邊也被招安了一個,叫李來亨,名氣也不小,但是,就沒有再聽到李來亨的消息,該不會是因為他也參與過當年燒皇陵的事情,已經被朝廷秘密處決了吧?


    想著這些,李定國又歎了口氣,最終還是認真地按照徐以顯的意思去辦了。


    還真別說,徐以顯的這些說法,多少是有些用處的。李定國軍中每天逃亡的軍卒,終於明顯少了很多。


    對於這種情況,張明偉也沒有生氣,隻是加緊輿論攻勢。


    眼前的李定國所部大軍,其實就是沙子堆起來的攔路虎而已,遲早會散。而李定國所部大軍要是被招安的話,張獻忠這股流賊,便基本差不多了。


    眼下看著似乎隻是黃州府一地的流賊而已,其實,是針對整個張獻忠所部,還有革左五營,甚至全天下的流賊,都能影響到的。


    因此,張明偉並不急著進攻,而是繼續展開輿論攻勢。


    ………………


    另外一邊,張獻忠之所以沒法衝武昌離開,是因為革左五營的問題。


    之前的時候,他稱王,按照朝廷的官職,設立六部和五軍都督府,這讓他和革左五營的合作就出了問題了。


    既然為王,將來為帝,那也就是說,以後革左五營都要臣服張獻忠一個人。可就目前來說,革左五營和張獻忠所部其實是合作關係,並沒有上下級從屬關係。


    雖然張獻忠給革左五營裏麵的頭目大肆封賞,然而,革左五營那邊,特別是為首的五個人,老迴迴馬守應、革裏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爭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他們是不服氣的。


    隻是之前的時候,張獻忠的勢力更大,又是朝廷官軍在進逼,他們不想內亂。


    如今發現,朝廷官軍的攻勢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猛烈,革左五營中的五個人就有想法了。


    張獻忠就想穩住他們,但最終,革左五營還是突然拔營西去,是去四川找李自成去了。


    這就等於給了張獻忠背後一刀,氣得他暴跳如雷,卻也沒有辦法,因為他還要應付朝廷官軍的圍剿。


    不過這個時候,北方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張獻忠這邊雖然離得遠,卻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那就是李來亨所部從遼東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掉崇禎麵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之掉崇禎麵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