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見此,便還是無奈地說道:“那就還是先看看先生那邊的招安情況再看吧!”


    閔洪學一聽,反而搖頭道:“陛下,如今小袁營這股流賊的兵鋒正盛,能真正招安的可能性,恐怕比建虜入關還要小。為穩重之舉,微臣以為還是要兩手準備的好!”


    其實言外之意,就是說真正招安那股流賊的可能性非常小,還是不要指望的好。


    崇禎皇帝倒比閔洪學要更多一點信心,畢竟他聽張明偉說過有關小袁營的事情。但是,閔洪學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


    招安這個事情,現在一點眉目都沒有,如果就隻是寄希望於此的話,萬一招安不成,那就真得是非常被動了。


    這麽想著,崇禎皇帝便有點意動了。


    一直看著他的閔洪學見此,便立刻向他奏道:“陛下,不如去旨山永巡撫,讓他先準備兵馬,如此萬一招安不成,也不至於措手不及。雖然會耽擱薊鎮一線的防務,可微臣還是覺得有必要的。”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考慮了好長一會之後,便最終點點頭,正要說話時,卻聽到內侍奏報道:“陛下,興國公來了。”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有點驚訝,先生不是要去忙招安的事情麽,怎麽這麽快就又進宮了,總不可能招安的事情就有眉目了吧?


    雖然覺得不可能,他還是立刻傳見了。


    “托陛下洪福,招安的事情有眉目了!”張明偉一看到崇禎皇帝,便笑著奏道。


    “……”崇禎皇帝聽得啞然,想什麽來什麽,這是真的麽?


    閔洪學聽了,卻是眉頭一皺,便開口提醒道:“國公年輕,這招安之事可是涉及軍國大事,稍有不慎,後果便是很嚴重,非其他事情可比。”


    他已經是七十多的人了,宦海浮沉,卻也沒見過朝堂上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當然,皇帝除外。


    起複之後,和張明偉交往也少。雖然有聽說張明偉之前的事情,不過那些都不是軍國大事。


    哪怕當初張明偉領兵剿滅房山縣的賊人,那是牛刀殺雞,和如今這種動輒幾十萬軍隊的事情,完全是兩碼事。


    因此在兵事上,張明偉還沒有能讓他信服的成績。這年紀又擺在這裏,他有足夠的理由懷疑張明偉不了解兵事上的嚴重性,便有了這個提醒。


    張明偉聽了,倒是點點頭,同意閔洪學的說法,然後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小袁營的人來找我了!”


    “什麽?”崇禎皇帝和閔洪學一聽,頓時失聲驚訝。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麽一個事情。


    張明偉一聽,便知道自己說得不夠具體,便又對崇禎皇帝奏道:“當初我領兵去房山縣剿賊的時候,先派了人過去探聽消息,因此那次的事情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我迴來之後就派了府裏的一個家丁去投奔李自成所部當密探,以便來日可以用上……”


    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這個事情,他聽朱媺娖給她提過。說真的,當初他是聽過就忘,覺得哪有這麽好的事情,死半路上的可能性更大。


    “……我也沒想到他在半路上就被小袁營給截了,因為是讀書人,談吐讓袁時中折服,當上了小袁營的軍師……”


    崇禎皇帝聽得啞然,竟然運氣這麽好?


    “……然後袁時中和李自成等賊寇合不來,就想去投奔張獻忠,結果半路聽到了我的名聲,便在我那家丁的勸說之下改為北上,並派我那家丁和他的一個堂弟等人到了京師,想來看看有沒有被招安的可能……”


    邊上的閔洪學聽得目瞪口呆,竟然還有這等好事,這是不是大明氣數未盡?


    不過以他的年齡,還有他的經曆,在過了最初的震驚之後,迴過神來,便明白這完全是國公的功勞。未雨綢繆,果然有了驚人收獲!


    一想到這,閔洪學又有點吃驚。重新打量著張明偉,好像又發現了國公雖然隻有二十多歲,可卻有這個年齡段所沒有的沉穩!


    看來,對於國公,還真得不能以常理論之!


    其實,張明偉一直是這樣,而是他自己心態變了。


    雖然還沒有聽完,崇禎皇帝的臉上,卻已經有了笑容,在聽著張明偉轉述有關小袁營的事跡,雖然不至於先生在後世看到的那麽誇張,卻也不會相差多少。他便知道,真正招安成功的可能性極大。如此一來,局勢就會有利於朝廷!


    等到張明偉一說完,崇禎皇帝便忍不住開口稱讚道:“先生真乃朕之福星也!”


    那可不,我好好地在爬山,結果就那麽腳一滑,就掉你麵前來了。不是你的福星,那就有鬼了!


    張明偉心中如此想著,便微微一笑道:“陛下,時間緊迫,我看我不日出京,盡快招安這個小袁營,這樣也好早日對付左良玉所部和解開封之圍!”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剛想點頭,不過卻又馬上搖頭道:“先生可不能有失,朕派其他人去便是。”


    說到這裏,他看到了閔洪學便道;“就由閔卿去招安,然後統領軍隊剿滅左良玉所部,再解開封之圍!”


    那個左良玉,竟然還敢喊出“清君側”的話來,真當朕是好欺的麽?


    “……”閔洪學聽得無語,皇帝這話的意思,就是國公這命是命,我這命就不是命了?


    不過這也隻是他內心的一點吐槽而已,就見他立刻迴奏道:“老臣領旨!”


    張明偉一見,沒想到是這個情況,便想說話。


    崇禎皇帝一見,便對他說道:“再給十個小袁營,朕也不會置先生的安危於不顧!此事,就這麽定了!”


    “……”張明偉已經張開的嘴巴,便成了“o”型,沒能說出話。


    他能理解,因為自己的特殊來曆,還有對崇禎皇帝的幫助有多大,這都是已經證明了的。崇禎皇帝說出這樣的話來,也不是特別奇怪,這應該跟男女感情……不是,跟其他友誼之類沒關係。


    轉頭看看閔洪學,都這麽大年紀了,處理這些事情的經驗肯定很豐富。他不但帶兵平定過雲貴那邊的土司叛亂,而且還在叛亂剿滅之後,改土歸流,推行漢化教育等等措施,都是做得很不錯的。


    有他出麵,又是兵部尚書的身份,應該也是可以招安小袁營的。


    這麽想著,雖然張明偉的內心,其實還是想領兵出去打仗的。可認真想想,還是算了。倒不是說怕死,而是眼下已經是大明亡國前的兩年,經過自己嘔心瀝血之下,局勢已經稍微有所改觀,可千萬不能前功盡棄!


    最關鍵的是,崇禎皇帝這次很堅決,直接就拍板了,那閔洪學也領旨了。


    於是,這事就這麽定下來了。


    張明偉在京師,開始謀劃起遠在福建的大財主,順帶著,也要和太子迴信,告訴他做什麽事情,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忙。


    而閔洪學這邊,則領著才組建不久的京營,共計兩萬人馬,出京往保定而去。


    ………………


    北直隸真定府城內,火光衝天,到處都是哭喊聲,哀嚎聲。穿著官軍服飾的軍卒,正在城內四處劫掠。


    而在城頭上,一名穿著大紅緋袍的官員,看著城內的這一切,便皺著眉頭對他身邊一個將近五十歲的老將說道:“這是不是太過火了?不開城門,殺了那知府便是。如此燒殺,我們如何能在此駐紮?”


    那老將聽了,不以為然,看著城內亂相,隨口說道:“大人這是不知道帶兵的難處啊!如今朝廷不給俸祿,又要養這麽多兵,要是讓他們喝西北風,誰還跟我?”


    說到這裏,他轉頭看了眼那文官,然後又強調道:“沒有足夠的兵力,朝廷一道旨意,我們就是綁縛刑場殺頭的下場了!不,或許還是滿門抄斬,又或者是誅九族?”


    雖然是說著這麽恐怖的罪名,不過他的臉色卻是一點都不驚慌。


    那文官一聽,不由得歎了口氣,隨後又恨聲說道:“逆子,逆子啊!”


    他的話音剛落,就聽到一個興奮地聲音迴應道:“爹是在找我麽?”


    這文官聞聲看去,卻見馬牆那邊,正上來幾個人。為首那個是錦衣後生,在他的身後,則是跟著一群家丁,竟然扛著幾個年輕女人。


    一見之下,這個文官氣得用手指著他,張張嘴想說什麽,卻一直說不出話來。


    那錦衣後生一點都沒在意,反而對那老將說道:“大帥,這還真是過癮,看到誰不對眼,一刀殺了;看到哪個漂亮,直接搶了,真是痛快!”


    說著話,他用手一指身後家丁扛著的幾個女人道:“我挑了幾個不錯的,給我爹和大帥送過來。”


    “你……”那文官氣得發抖。


    反而那老將,卻是哈哈大笑道:“侯公子是真性情,不錯,不錯!”


    這個侯公子,就是賣了歸德府的侯方夏了。不用說,文官就是侯恂,武將就是左良玉了。


    “我去找夢庚世兄了,他搶得比我還快!”侯方夏說完,讓家丁丟下那幾個女的,就又匆匆下城頭了。


    侯恂看著這一幕,一口氣沒過來,差點就暈過去了。


    就他本意來說,其實是沒想著謀反的。都是被這個逆子拖累,才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掉崇禎麵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之掉崇禎麵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