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要說張明偉的思想要有多崇高,那倒也未必。隻不過眼下做的這幾個事情,對他來說,是順手而為的事情而已。
剛來到這個時代,幾乎可以說是光棍一條,捐出去的這些錢糧多少,並不會影響他的生活。再說了,他不是還有豪宅,還有那麽多店鋪和糧田麽!
因此,把難民急需的錢糧拿出來,剛好可以用上,能救很多人,他就捐出來了。完全可以說,他這種做法,對於後世的普通人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幾乎都會這麽做的。
也因此,張明偉就覺得自己隻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而已。
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真得很不容易了。
難民們聽到這份新的告示之後,特別是李若璉等人忍不住,偷偷地把情況說了,說這幾乎是張明偉的全部身家時,難民們就激動了。
麵臨絕境之時,有人做這種雪中送炭之舉,特別是在如今這種人心敗壞的環境下,真得是非常刺激他們。
這一刻,張明偉在他們的眼裏,不再隻是青天,而是活菩薩!
在張明偉忙著安置這些難民,統計他們的信息以便於下一步行動時,城外這些消息,也以非常快地速度在京師城內傳開了。
“什麽,皇上封他為京畿之地難民安置使,還賜了尚方劍?”
“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的王公公親自陪同,還聽他的話行事?”
“……”
不用說,這些消息,再次證實了那人的受寵程度,讓很多人都是嫉妒羨慕恨!
人比人,真是太氣人了,那人到底是什麽來頭?
城外的動靜,也讓京中很多人都往那邊派人,繼續去探聽消息。
“你說什麽,廖國遴被他抓了?”
“他真把尚方劍當迴事,連巡城禦史都當場給抓了?”
“這人什麽意思,以前沒做過官麽?”
“……”
隨著消息進一步傳開,張明偉在難民營的一言一行,都傳到了有心人的耳朵裏。張明偉這種毫不猶豫,不給一點情麵的做法,頓時就刺激到了不少人。
這不,內閣內的幾位,都不辦公了,開始討論這事。
“首輔大人,這人管嘉定伯府的閑事也就罷了,如今竟然還一言不合就把巡城禦史給抓了,這是不是過了啊?”輔臣魏照乘皺著眉頭對周延儒說道。
他們和皇親勳貴就不是一夥的,因此之前看到張明偉和嘉定伯府的衝突時,都是看熱鬧的心態。可巡城禦史是文官係統的,張明偉竟然抓了廖國遴,這就讓他們很不快了。
另外一位輔臣張四知也同樣冷聲說道:“看他這樣子,比首輔都要威風,似乎京師就沒人他不敢抓了!”
周延儒聽得一臉陰沉,很不高興地說道:“持寵而驕,小人而已!且先看著,城外那些難民,又豈是容易安置的!等過幾天之後,自有好戲可看!”
明麵上,他是首輔,可是,他這個首輔做得憋屈啊!
剛上任的時候,張溥就是他背後的主子,不但給出名單要他提拔誰誰誰,而且還逼著他上奏皇帝,重新廢掉廠衛。
要知道,是他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初舉薦了駱養性成為錦衣衛指揮使,因此雙方的關係好著呢!可他的那封奏章一上之後,他就感覺關係有點冷下來了。
如今,張溥突然病亡,原本他覺得可以鬆口氣了。可沒想到,另外一人又跳了出來。總之,這讓周延儒感覺,他這個首輔就是傀儡。
而且就算不說這些,朝臣中不少人也不敬畏他,甚至還算計他,讓他這個首輔一直當得有點戰戰兢兢,那還敢憑著心中想法,想做什麽事就做什麽事!更不用說,去得罪什麽人了!
說實話,此時的周延儒,那是真得有點嫉妒張明偉了。
“先生怎麽看?”
“先生以為如何?”
“……”
如此種種,昨天文華殿內的一幕,曆曆在目,那人真得太受皇帝寵信了!
可以說,不但周延儒了,內閣中其他幾人,全都對張明偉沒有好感。此時聽到周延儒這麽一說,頓時都是附和。
“首輔說得對,沒錢糧看他怎麽個安置法?”
“等迴頭沒了吃的,說不定那些刁民失望之下會鬧事也未可知!”
“老夫估摸著,今晚就可以先迴去寫彈劾奏本了!”
“……”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對張明偉有意見。這不,左都禦史劉宗周聽說之後,不由得撫掌大讚道:“好,抓得好!這種官場蛀蟲早就該抓了!”
雖然他是左都禦史,按理來說,都察院的禦史都是他手下。但是,偏偏禦史這個官職比較特殊,上官對下屬並沒有多少約束力的。而且劉宗周才剛擔任左都禦史,對那些禦史就更是沒有一點威懾力。
劉宗周早就聽說了,廖國遴是明碼標價地寫奏章。給多少錢,就能寫出多少內容的奏章,不管是彈劾誰,或者舉薦誰,隻要錢到位了就成。
像這樣的人伸手到賑災錢糧中,真是不要太正常了!
因此,劉宗周聽說廖國遴被張明偉抓了之後,自然是大喜。原本他因為張明偉給出的對左良玉的處置問題並不符合他的意思,印象並不是很好。不過此時,這印象就大為改觀了。
也是如此,,劉宗周在讚完之後就皺了眉頭。朝中難得有一個人能得陛下信任,又不和那些人去同流合汙。可他為什麽要去當什麽難民安置使?難道他不知道如今的情況下,朝廷哪還有餘力去安置難民?
如果這事辦不妥當的話,肯定會被那些人彈劾。萬一這人失去了皇上的信任,那結果就危險了!
這麽想著,劉宗周就擔心起來。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京師中的這些人還沒有做出該有的反應呢,張明偉的第一份正式公告就出來了。
“什麽,要把那些難民都退了,否則就當略人處置?”
“他瘋了麽?這個時候去買那些難民的,都是有錢有勢的人,他這一道告示,豈不是把這些人都給得罪了!他還想不想在官場混了?”
“……”
第一時間,很多人都感覺張明偉瘋了。他這是在做什麽?又不能撈好處的事情,竟然要得罪那麽多人,這不是瘋了是什麽?
就算他再受皇帝寵信,可得罪了那麽多人,就算如今被他耀武揚威了一把,等迴頭被彈劾地多了,失去了皇帝的寵信,死都會不知道怎麽死的啊!
這樣的例子,難道還會少麽?崇禎朝的首輔,哪個上位的時候不是受到皇帝的寵信,可是,如今又有哪個首輔是善終的呢?
這些,基本就是官場上大部分人的想法,而那些去買難民的當事人,卻有很多氣炸了。
“本公子就是不退,還能怎麽著?有本事,來當略人試試?”
“就是,自願的買賣,怎麽就是略人了?再說了,本公子這是救他們,給他們一口吃的,不感激本公子就算了,還要當略人處置,瘋狗了麽?”
“……”
這些人氣炸之後,很快就有人開始勸了。
“小人正得誌,犯不著為幾個螻蟻和他為敵,還是退了吧!”
“是啊,沒看到他連巡城禦史,都是說抓就抓的,指不定要是不退人的話,他真會幹出瘋狂的事情!”
“……”
雖說是如此,可終歸有些覺得憋屈的,頭鐵,就準備不理,甚至還想著上奏,彈劾這個難民安置使借權欺壓汙蔑良善,是非不分。
相比較官場上這種利益得失的計較分析,普通的京師老百姓就想得簡單多了。
大部分人聽到了這些消息之後,都是感慨,這一次的難民真是幸運,竟然遇到了一個能如此為民請命,為民做主的好官!
作為天子腳下的百姓,他們在政治上的看法,當然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更多。
張明偉的每一個消息傳出,如管嘉定伯府的不法之事,管城外難民的事情,如此種種,都讓他們對張明偉充滿了好感。也因此,大都為張明偉擔心,得罪了這麽多人,這官怕是當不長吧?
就說那難民之事,真得會如此好管麽?沒有糧食,就算他有一顆為民之心也沒有用啊!
如果他做不好這個事情,信不信,必定會遭到很多人的瘋狂彈劾,他怎麽過這一關?
說真的,京師的普通百姓都為張明偉擔心了!
與此同時,王承恩也迴到了宮中,把那份告示給了崇禎皇帝過目。
剛來到這個時代,幾乎可以說是光棍一條,捐出去的這些錢糧多少,並不會影響他的生活。再說了,他不是還有豪宅,還有那麽多店鋪和糧田麽!
因此,把難民急需的錢糧拿出來,剛好可以用上,能救很多人,他就捐出來了。完全可以說,他這種做法,對於後世的普通人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幾乎都會這麽做的。
也因此,張明偉就覺得自己隻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而已。
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真得很不容易了。
難民們聽到這份新的告示之後,特別是李若璉等人忍不住,偷偷地把情況說了,說這幾乎是張明偉的全部身家時,難民們就激動了。
麵臨絕境之時,有人做這種雪中送炭之舉,特別是在如今這種人心敗壞的環境下,真得是非常刺激他們。
這一刻,張明偉在他們的眼裏,不再隻是青天,而是活菩薩!
在張明偉忙著安置這些難民,統計他們的信息以便於下一步行動時,城外這些消息,也以非常快地速度在京師城內傳開了。
“什麽,皇上封他為京畿之地難民安置使,還賜了尚方劍?”
“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的王公公親自陪同,還聽他的話行事?”
“……”
不用說,這些消息,再次證實了那人的受寵程度,讓很多人都是嫉妒羨慕恨!
人比人,真是太氣人了,那人到底是什麽來頭?
城外的動靜,也讓京中很多人都往那邊派人,繼續去探聽消息。
“你說什麽,廖國遴被他抓了?”
“他真把尚方劍當迴事,連巡城禦史都當場給抓了?”
“這人什麽意思,以前沒做過官麽?”
“……”
隨著消息進一步傳開,張明偉在難民營的一言一行,都傳到了有心人的耳朵裏。張明偉這種毫不猶豫,不給一點情麵的做法,頓時就刺激到了不少人。
這不,內閣內的幾位,都不辦公了,開始討論這事。
“首輔大人,這人管嘉定伯府的閑事也就罷了,如今竟然還一言不合就把巡城禦史給抓了,這是不是過了啊?”輔臣魏照乘皺著眉頭對周延儒說道。
他們和皇親勳貴就不是一夥的,因此之前看到張明偉和嘉定伯府的衝突時,都是看熱鬧的心態。可巡城禦史是文官係統的,張明偉竟然抓了廖國遴,這就讓他們很不快了。
另外一位輔臣張四知也同樣冷聲說道:“看他這樣子,比首輔都要威風,似乎京師就沒人他不敢抓了!”
周延儒聽得一臉陰沉,很不高興地說道:“持寵而驕,小人而已!且先看著,城外那些難民,又豈是容易安置的!等過幾天之後,自有好戲可看!”
明麵上,他是首輔,可是,他這個首輔做得憋屈啊!
剛上任的時候,張溥就是他背後的主子,不但給出名單要他提拔誰誰誰,而且還逼著他上奏皇帝,重新廢掉廠衛。
要知道,是他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初舉薦了駱養性成為錦衣衛指揮使,因此雙方的關係好著呢!可他的那封奏章一上之後,他就感覺關係有點冷下來了。
如今,張溥突然病亡,原本他覺得可以鬆口氣了。可沒想到,另外一人又跳了出來。總之,這讓周延儒感覺,他這個首輔就是傀儡。
而且就算不說這些,朝臣中不少人也不敬畏他,甚至還算計他,讓他這個首輔一直當得有點戰戰兢兢,那還敢憑著心中想法,想做什麽事就做什麽事!更不用說,去得罪什麽人了!
說實話,此時的周延儒,那是真得有點嫉妒張明偉了。
“先生怎麽看?”
“先生以為如何?”
“……”
如此種種,昨天文華殿內的一幕,曆曆在目,那人真得太受皇帝寵信了!
可以說,不但周延儒了,內閣中其他幾人,全都對張明偉沒有好感。此時聽到周延儒這麽一說,頓時都是附和。
“首輔說得對,沒錢糧看他怎麽個安置法?”
“等迴頭沒了吃的,說不定那些刁民失望之下會鬧事也未可知!”
“老夫估摸著,今晚就可以先迴去寫彈劾奏本了!”
“……”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對張明偉有意見。這不,左都禦史劉宗周聽說之後,不由得撫掌大讚道:“好,抓得好!這種官場蛀蟲早就該抓了!”
雖然他是左都禦史,按理來說,都察院的禦史都是他手下。但是,偏偏禦史這個官職比較特殊,上官對下屬並沒有多少約束力的。而且劉宗周才剛擔任左都禦史,對那些禦史就更是沒有一點威懾力。
劉宗周早就聽說了,廖國遴是明碼標價地寫奏章。給多少錢,就能寫出多少內容的奏章,不管是彈劾誰,或者舉薦誰,隻要錢到位了就成。
像這樣的人伸手到賑災錢糧中,真是不要太正常了!
因此,劉宗周聽說廖國遴被張明偉抓了之後,自然是大喜。原本他因為張明偉給出的對左良玉的處置問題並不符合他的意思,印象並不是很好。不過此時,這印象就大為改觀了。
也是如此,,劉宗周在讚完之後就皺了眉頭。朝中難得有一個人能得陛下信任,又不和那些人去同流合汙。可他為什麽要去當什麽難民安置使?難道他不知道如今的情況下,朝廷哪還有餘力去安置難民?
如果這事辦不妥當的話,肯定會被那些人彈劾。萬一這人失去了皇上的信任,那結果就危險了!
這麽想著,劉宗周就擔心起來。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京師中的這些人還沒有做出該有的反應呢,張明偉的第一份正式公告就出來了。
“什麽,要把那些難民都退了,否則就當略人處置?”
“他瘋了麽?這個時候去買那些難民的,都是有錢有勢的人,他這一道告示,豈不是把這些人都給得罪了!他還想不想在官場混了?”
“……”
第一時間,很多人都感覺張明偉瘋了。他這是在做什麽?又不能撈好處的事情,竟然要得罪那麽多人,這不是瘋了是什麽?
就算他再受皇帝寵信,可得罪了那麽多人,就算如今被他耀武揚威了一把,等迴頭被彈劾地多了,失去了皇帝的寵信,死都會不知道怎麽死的啊!
這樣的例子,難道還會少麽?崇禎朝的首輔,哪個上位的時候不是受到皇帝的寵信,可是,如今又有哪個首輔是善終的呢?
這些,基本就是官場上大部分人的想法,而那些去買難民的當事人,卻有很多氣炸了。
“本公子就是不退,還能怎麽著?有本事,來當略人試試?”
“就是,自願的買賣,怎麽就是略人了?再說了,本公子這是救他們,給他們一口吃的,不感激本公子就算了,還要當略人處置,瘋狗了麽?”
“……”
這些人氣炸之後,很快就有人開始勸了。
“小人正得誌,犯不著為幾個螻蟻和他為敵,還是退了吧!”
“是啊,沒看到他連巡城禦史,都是說抓就抓的,指不定要是不退人的話,他真會幹出瘋狂的事情!”
“……”
雖說是如此,可終歸有些覺得憋屈的,頭鐵,就準備不理,甚至還想著上奏,彈劾這個難民安置使借權欺壓汙蔑良善,是非不分。
相比較官場上這種利益得失的計較分析,普通的京師老百姓就想得簡單多了。
大部分人聽到了這些消息之後,都是感慨,這一次的難民真是幸運,竟然遇到了一個能如此為民請命,為民做主的好官!
作為天子腳下的百姓,他們在政治上的看法,當然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要更多。
張明偉的每一個消息傳出,如管嘉定伯府的不法之事,管城外難民的事情,如此種種,都讓他們對張明偉充滿了好感。也因此,大都為張明偉擔心,得罪了這麽多人,這官怕是當不長吧?
就說那難民之事,真得會如此好管麽?沒有糧食,就算他有一顆為民之心也沒有用啊!
如果他做不好這個事情,信不信,必定會遭到很多人的瘋狂彈劾,他怎麽過這一關?
說真的,京師的普通百姓都為張明偉擔心了!
與此同時,王承恩也迴到了宮中,把那份告示給了崇禎皇帝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