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一陣寓意,大家都讚同一個觀點,這一代人肯定是指他們這一代,寓意則是在黑暗動蕩的時候,也要用樂觀的心態去尋找未來的美好。妙,這一句比十句、百句都好,這之間添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這詩作在短詩中也是極其特立獨行的一首了。


    眾人議論紛紛,然後說出自己的感想,嚴不聞頻頻點頭,有人笑道:“嚴兄,這首詩可否讓我的報社發表,正好我管理的刊物中需要一些經典的小詩撐撐場麵,嚴兄這首詩正好。”


    嚴不聞也就由他們了,之後眾人興致越來越高,開始將自己之前創作的詩作一個個拿出來,供大家評閱。眾人的詩作相互傳閱,之後一部分流到了嚴不聞手上,嚴不聞看了兩眼,點點頭,然後傳給下一人。


    曹淩淵看嚴不聞對這些詩作無動於衷,然後笑道:“嚴兄,這麽快就看完了?難道是覺得都不入眼?”


    嚴不聞笑了笑,這曹淩淵今天看來是非得作對不可了,於是道:“詩作得大家評閱,對其他人的詩我沒有信心,對曹兄的詩我還是能說上兩句的,今天曹兄有沒有詩作問世?”


    曹淩淵屢次三番刁難,嚴不聞縱然不多計較,但心中也不是太舒坦。這次將話題轉向曹淩淵,也希望曹淩淵安分點,別什麽事情都扯到嚴不聞頭上。但曹淩淵聽到嚴不聞這句話,竟然心中還有點高興,本來在座各位無論是資曆、還是成就都比他隻高不低,自己貿貿然拿出一首詩來,反倒像是自己求評的,這樣多沒麵子。現在嚴不聞主動給了他一次機會,他怎麽會不抓住。


    於是曹淩淵笑道:“好,嚴兄既然如此說,那麽我不拿出一首詩,倒是佛了嚴兄的麵子。這首詩是我上次夜遊豫園所作,還請嚴兄評論一番。”曹淩淵對自己這首詩很是自信,而且覺得超越嚴不聞的《再別康橋》、《一代人》不成問題,所以就這麽大大方方地拿了出來,然後遞給嚴不聞。


    嚴不聞看了幾眼,然後笑道:“曹兄這首詩意境確實很不錯,假山、小湖、亭台、樓閣足以證明曹兄的雅韻,不過……”嚴不聞停頓了一下,聽到嚴不聞前麵一段話,曹淩淵還有點高興,但聽到那兩個字“不過”,曹淩淵眉頭就皺了下來。


    曹淩淵道:“不過什麽?”


    嚴不聞道:“我看你詩句中故作灑脫,實則暗自神傷,難道是有什麽煩心事?”


    “胡說,詩句大開大合,哪有神傷。”曹淩淵駁道。


    嚴不聞將詩句遞給旁人:“高山流水覓知音,曹兄這是為情所困,若能斬卻情絲,這首詩不妨是一首佳作。”其他人將曹淩淵的詩拿過去掃視幾眼,都感覺嚴不聞是足夠給曹淩淵麵子,依照眾人的感覺,這首詩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確實沒有迴味流長,繞梁三日的感覺。眾人笑了笑,不作迴答,嚴不聞的評價已經很客觀了。


    曹淩淵臉色一紅,自己的心事這嚴不聞如何能得知,自己在詩中連一個人都未出現,他又怎麽會知道自己是為情所困。不由得,下意識看了蘇文瑾一眼,詩作傳到蘇文瑾麵前,蘇文瑾推手,將詩作傳給下一人。似乎並沒有心思看,這讓曹淩淵心中惱火,難道他的詩真這麽不堪?


    曹淩淵忽然冷笑:“嚴兄為何誤導他人?這首詩本是描繪風景,為何被你解讀出多餘情感出來,未免是想的太多!”


    嚴不聞道:“碧波流水、樓台宮闕、環月倒影、蓮幽深深,怕是曹兄不想也得想吧。”


    嚴不聞此言引發眾人笑意,大家笑道:“曹兄也不必尷尬,君子好逑,自古有之,反倒是這種含蓄的表達手法,讓這首詩精彩了很多。”


    曹淩淵冷哼一聲,道:“嚴兄在小說上有所建樹,思維倒是比我等開拓了很多。”曹淩淵無奈承認,有點不甘。


    “小說?”眾人不理解曹淩淵所說何意,於是問道。


    曹淩淵笑著:“大家還不知道吧,嚴兄還有個身份,是寫作武俠小說的作家,感情十分細膩,發掘我詩中情感,看來是小兒科了。”曹淩淵明褒暗貶,主流文學研究者們都對小說,尤其是武俠小說嗤之以鼻,曹淩淵此舉,是想暗諷嚴不聞。


    “武俠小說,這就……”


    “嚴兄創作的是哪一本小說?”


    “如果幸運,我們還有可能看過。”


    “不過,嚴兄為何不創作批判小說?”


    眾人議論著,袁青、杜雪煙、王天然這些人都是研究文學的,文學種類中當然也包含小說類別。但現在地位比較高的是像魯迅等人一般的批判小說,意義高深、直擊社會根源,或是南北鴛鴦蝴蝶派別的言情小說,亦或是以悲劇反應社會的倫理小說。這種跟社會掛鉤的小說,程度上就不同一般,無論怎麽評比,學者們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


    李曉棠和另外三個主編的感覺則跟這些學者不同,一本小說意義再怎麽高深,再怎麽抨擊現實,迴歸到一點,大家還是要賺錢吃飯的,武俠小說創造的利益不比他們低,也不應該低一籌。況且現在依靠南向北趙兩位宗師的帶動,很多人都能靠寫武俠小說吃上飯,並且生活還不錯,這就已經證明武俠小說存在是有意義的。而且最近聽說,南方有兩個武俠小說大師約戰,兩個人發表小說的報紙銷量加起來都快四萬了,這等恐怖銷量,其他類別小說怕是比不了。


    戴望瑜笑道:“不聞兄還有如此才學,索性一並說出來吧。”


    曹淩淵冷言道:“嚴兄的筆名叫庸生,大家知道是誰了吧。”


    庸生?嚴兄就是庸生?眾人有所聽聞,但不知道在哪聽過,於是李曉棠道:“沒想到嚴兄竟然是庸生,失敬,失敬。”


    庸生的名頭,他們這些搞報紙的知道的清楚,但對於這些研究文學的,他們不一定關注。於是李曉棠介紹道:“庸生恐怕大家覺得陌生,但提到《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這兩本小說,大家就曉得了吧。”


    “嚴兄隱藏的有點深啊,這兩本小說我都讀過,確實不一般。”


    “這兩本小說不是最近最火的小說嗎,都是出自嚴兄之手?”


    “這《倚天屠龍記》和《笑傲江湖》到底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渝並收藏民國之我不是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