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憑心而論,對於十八禁,他還真的想再闖一次。衝擊狠禁,獲得一禁德念。衝擊義禁,獲得三禁德念。他現在隻是儒俠級的儒者,而八大將則是儒將級的儒者,很顯然,他們的德念,他不可能全部調用,每一位儒將隻能吸收到作為儒俠等級的一禁德念,這樣他體內全部的德念,加起來,也隻有十二禁德念。而據姚大龍說,若想撼動這塊神石,至少十三禁德念。因為公羊儒師曾衝擊十禁三大境,累積起來,至少在十三禁德念。
其次,上兩次都是在善惡園的指令之下衝禁,一切都是在被監控下實施的,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然後就是……嘿嘿,自己好歹是執事了,不管怎麽說,自己長這麽大,還沒當過這麽大的官,該去找一找優越感,帶著一隻“老虎”到林子裏轉一圈去。
“是啊,為了大龍,我願意,再次衝禁。”
“還是憨喜哥靠得住。”姚小娥立刻興奮地跳起來,抱住他,在他臉上親了一口。
看到這一幕,站在一旁的荀七十二驚呆了,半天才緩過悶來,一把扯過憨喜:“虧你還是我兄弟,幹麽跟我未婚妻親熱!”
憨喜不以為然,跺著腳:“是她親的我好不好,你說她是你未婚妻,現在你把精神損失費賠償給我。”
荀七十二聽了,嘴巴撇得跟稱勾子似地。
說走就走。
姚小娥哭著喊著要跟他一起去。不過,憨喜不同意,憨喜說你走了大龍怎麽辦,你打算讓荀七十二繼續給大龍當男保姆嗎,他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他能照顧好大龍?
“可是你一個人——”
“沒事的,咱一定衝禁成功,迴來救出大龍哥。”
說罷,憨喜一拍龍吟寶篋,一隻木劍嗖地飛出,他學著仙俠劇裏的主角那樣,一腳踏上去,兩手一伸,像一隻鷹躍入空中,飛將起來。
十二禁的德念,已經完全可以駕馭一隻木劍了。
“拽人燈。”
姚小娥望著憨喜,淚眼婆娑,她不知道他此行吉兇,為他擔心。
荀七十二抬眼瞅著憨喜的背影,兩手筒在一起,默默地蹲了下去。“拽人燈!——有本事整輛奔馳寶馬哎!”
荀七十二嘴裏咕噥了一句,忽地一下子從地上站起來,朝前走去。
“荀七十二你去哪裏?”姚小娥在後邊喊。
荀七十二不應答,隻顧往前走。
“荀七十二我問你話你敢不答應!”
“我去善惡園,去修行,去學禦劍飛行術,不行嗎?”
都走了才好,清靜。姚小娥收迴自己的目光。瞅了一眼仍在神石下麵的哥哥。姚大龍現在身體虛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姚小娥往琴劍書箱裏摸了半天,才摸出一粒春陽丹,塞進大龍哥的嘴巴裏。一粒春陽丹,閉關的時候服下,可以保三個月的生命之息。盡管大龍哥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生命之息不會停止,她也不敢離開他太遠太久。
因為他半躺在那裏,動彈不得,保不準有壞蛋跑過來,照著他的腦袋揳上一石頭,他不就完了完。就算沒有那樣的壞蛋,要是一隻禿鷹瞅見了,以為是一隻鴕鳥蛋,一個俯衝下來,也給叨碎了。
因此,姚小娥須臾不離。自不多言。
且說憨喜,離開呴呴嘍山,飛臨善惡園上空,見下麵風平樹靜,啾鳴泉嘩嘩啦啦地淌著。大殿安祥地臥在高大的鬆林下麵。一派太平景象。
他一邊前行,一邊琢該去哪禁。前兩次是義、利、狠禁。從懷中掏出《人需冊》翻看十八禁,從頭到尾念了一遍,突然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說他前兩次衝禁是從後往前衝的,倒著衝的。既然如此,就繼續倒著衝下去。那麽,接下來的禁地應該就是——怒禁。
怒禁之地龍須山,瀑布流泉,雲海霞光,禁主赤日。憨喜快速地查到,這個叫做赤日的禁主,其實是一個老頭,人稱赤日翁,德念九禁。老頭雖老,但他有一套拿手的絕活,叫做一怒烏、二怒雷、三怒陰陽易。
隻消一日,憨喜就趕到龍須山下。龍須山為何叫龍須山,據說,黃帝騎龍上天,臣民抓住龍的胡須也想上天,結果半空中而斷,斷掉的龍須飄落入地,成為龍須山。
憨喜想到這個傳說,心裏嗬嗬,一拍大腿,有了。原來,他想出了一個前往龍須山,接近赤日禁主的理由。
上來就打,總不好吧,再說那老頭的尺木劍也不是吃素的。有了這個主意,憨喜心裏踏實了許多。
龍須山不過九百七十八米,比前幾座禁地的山脈矮多了。不多時,即見前邊一座巍峨的宮殿。那必定是怒禁忌軒了。
憨喜像一位真正的到訪的客人那樣,大搖大擺地走進怒禁忌軒。不僅如此,前後還有三位儒生飛快地前往禁忌軒,報告憨喜的到來。
怒禁禁主赤日,正斜躺在禁忌軒門前曬太陽。赤日老了,脾氣不好,倚老賣老,就算有人不得不經過怒禁,也是繞道山腳下,絕不掠山而過。否則,惹怒了這個赤日翁,走都走不脫。
就在憨喜前往怒禁之時,古香師太和船山儒師也來到了十八禁,他們就是從龍須山下折轉而過的,前往羽山去了。
赤日翁聽到儒生的飛報,心生疑惑,這怒禁已經好久沒人來了,今天這是怎麽了。於是,整理了一下衣衫,準備迎客。
好久沒有客人來,他竟然有些期待。
憨喜走近禁忌軒,十米之外就拱手問候。
赤日翁一聽說是尤執事遠道而來,精神頭立刻來了。因為,他早就聽說這個尤執事,德念強大,且連衝三禁。威震十八禁地。以至於其他禁忌軒聽到他的名字,都十分謹慎。嗬嗬,話說利禁也被衝了啊。
“憨喜老弟!久仰大名!”
“赤日前輩見笑。”
憨喜說完,心裏依然擰得像麻花一樣別扭。盡管來到玩儒世界已經一年多,這樣的江湖上的客套話,聽起來還是疙瘩榔球地。
赤日翁命儒生泡上一壺上好綠茶,親手端給憨喜。憨喜呡了一口,環顧禁忌軒四周,見窗前廊後,盡是蜘蛛網。地麵上鋪滿一層灰塵,似乎好長時間都沒清掃了。
“嗬嗬,我這兒,是有點兒清靜,不過尤執事,您不是到怒禁查衛生的吧?”
“啊不。”憨喜立馬迴道。“我今天來,是有個問題請教。”
赤日翁一聽,立刻眉飛色舞。“不是我吹,尤執事,在這十八禁,就沒有我赤日翁不知道的事,天上天文,地上地理,雲林仙境,鏡月水花,您盡管問。”
憨喜問:“黃帝升天時,騎在龍背上,他的群臣、妻兒紛紛往上爬,據說一共上了七十多人。龍升上天去,剩下的臣民就抓住龍的胡須,結果龍須承受不了重量而斷了。是為龍垂胡須一說。果有此事?”
赤日翁聽了,手撚胡須,道:“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獨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
赤日翁背書一樣誦讀了一遍,大概也有賣弄他的才學的意思吧,語調抑揚頓挫,麵露得意之色。
“後來呢?”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這龍須山,就是半截龍須變成的。嗬嗬!”
“聽說龍須山上隱有一棵尺木樹,已逾千年,得益當年龍須之脈長成,赤日翁把它做成了一把尺木劍,憨喜可否一飽眼福?”
其次,上兩次都是在善惡園的指令之下衝禁,一切都是在被監控下實施的,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然後就是……嘿嘿,自己好歹是執事了,不管怎麽說,自己長這麽大,還沒當過這麽大的官,該去找一找優越感,帶著一隻“老虎”到林子裏轉一圈去。
“是啊,為了大龍,我願意,再次衝禁。”
“還是憨喜哥靠得住。”姚小娥立刻興奮地跳起來,抱住他,在他臉上親了一口。
看到這一幕,站在一旁的荀七十二驚呆了,半天才緩過悶來,一把扯過憨喜:“虧你還是我兄弟,幹麽跟我未婚妻親熱!”
憨喜不以為然,跺著腳:“是她親的我好不好,你說她是你未婚妻,現在你把精神損失費賠償給我。”
荀七十二聽了,嘴巴撇得跟稱勾子似地。
說走就走。
姚小娥哭著喊著要跟他一起去。不過,憨喜不同意,憨喜說你走了大龍怎麽辦,你打算讓荀七十二繼續給大龍當男保姆嗎,他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他能照顧好大龍?
“可是你一個人——”
“沒事的,咱一定衝禁成功,迴來救出大龍哥。”
說罷,憨喜一拍龍吟寶篋,一隻木劍嗖地飛出,他學著仙俠劇裏的主角那樣,一腳踏上去,兩手一伸,像一隻鷹躍入空中,飛將起來。
十二禁的德念,已經完全可以駕馭一隻木劍了。
“拽人燈。”
姚小娥望著憨喜,淚眼婆娑,她不知道他此行吉兇,為他擔心。
荀七十二抬眼瞅著憨喜的背影,兩手筒在一起,默默地蹲了下去。“拽人燈!——有本事整輛奔馳寶馬哎!”
荀七十二嘴裏咕噥了一句,忽地一下子從地上站起來,朝前走去。
“荀七十二你去哪裏?”姚小娥在後邊喊。
荀七十二不應答,隻顧往前走。
“荀七十二我問你話你敢不答應!”
“我去善惡園,去修行,去學禦劍飛行術,不行嗎?”
都走了才好,清靜。姚小娥收迴自己的目光。瞅了一眼仍在神石下麵的哥哥。姚大龍現在身體虛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姚小娥往琴劍書箱裏摸了半天,才摸出一粒春陽丹,塞進大龍哥的嘴巴裏。一粒春陽丹,閉關的時候服下,可以保三個月的生命之息。盡管大龍哥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生命之息不會停止,她也不敢離開他太遠太久。
因為他半躺在那裏,動彈不得,保不準有壞蛋跑過來,照著他的腦袋揳上一石頭,他不就完了完。就算沒有那樣的壞蛋,要是一隻禿鷹瞅見了,以為是一隻鴕鳥蛋,一個俯衝下來,也給叨碎了。
因此,姚小娥須臾不離。自不多言。
且說憨喜,離開呴呴嘍山,飛臨善惡園上空,見下麵風平樹靜,啾鳴泉嘩嘩啦啦地淌著。大殿安祥地臥在高大的鬆林下麵。一派太平景象。
他一邊前行,一邊琢該去哪禁。前兩次是義、利、狠禁。從懷中掏出《人需冊》翻看十八禁,從頭到尾念了一遍,突然發現一個規律,就是說他前兩次衝禁是從後往前衝的,倒著衝的。既然如此,就繼續倒著衝下去。那麽,接下來的禁地應該就是——怒禁。
怒禁之地龍須山,瀑布流泉,雲海霞光,禁主赤日。憨喜快速地查到,這個叫做赤日的禁主,其實是一個老頭,人稱赤日翁,德念九禁。老頭雖老,但他有一套拿手的絕活,叫做一怒烏、二怒雷、三怒陰陽易。
隻消一日,憨喜就趕到龍須山下。龍須山為何叫龍須山,據說,黃帝騎龍上天,臣民抓住龍的胡須也想上天,結果半空中而斷,斷掉的龍須飄落入地,成為龍須山。
憨喜想到這個傳說,心裏嗬嗬,一拍大腿,有了。原來,他想出了一個前往龍須山,接近赤日禁主的理由。
上來就打,總不好吧,再說那老頭的尺木劍也不是吃素的。有了這個主意,憨喜心裏踏實了許多。
龍須山不過九百七十八米,比前幾座禁地的山脈矮多了。不多時,即見前邊一座巍峨的宮殿。那必定是怒禁忌軒了。
憨喜像一位真正的到訪的客人那樣,大搖大擺地走進怒禁忌軒。不僅如此,前後還有三位儒生飛快地前往禁忌軒,報告憨喜的到來。
怒禁禁主赤日,正斜躺在禁忌軒門前曬太陽。赤日老了,脾氣不好,倚老賣老,就算有人不得不經過怒禁,也是繞道山腳下,絕不掠山而過。否則,惹怒了這個赤日翁,走都走不脫。
就在憨喜前往怒禁之時,古香師太和船山儒師也來到了十八禁,他們就是從龍須山下折轉而過的,前往羽山去了。
赤日翁聽到儒生的飛報,心生疑惑,這怒禁已經好久沒人來了,今天這是怎麽了。於是,整理了一下衣衫,準備迎客。
好久沒有客人來,他竟然有些期待。
憨喜走近禁忌軒,十米之外就拱手問候。
赤日翁一聽說是尤執事遠道而來,精神頭立刻來了。因為,他早就聽說這個尤執事,德念強大,且連衝三禁。威震十八禁地。以至於其他禁忌軒聽到他的名字,都十分謹慎。嗬嗬,話說利禁也被衝了啊。
“憨喜老弟!久仰大名!”
“赤日前輩見笑。”
憨喜說完,心裏依然擰得像麻花一樣別扭。盡管來到玩儒世界已經一年多,這樣的江湖上的客套話,聽起來還是疙瘩榔球地。
赤日翁命儒生泡上一壺上好綠茶,親手端給憨喜。憨喜呡了一口,環顧禁忌軒四周,見窗前廊後,盡是蜘蛛網。地麵上鋪滿一層灰塵,似乎好長時間都沒清掃了。
“嗬嗬,我這兒,是有點兒清靜,不過尤執事,您不是到怒禁查衛生的吧?”
“啊不。”憨喜立馬迴道。“我今天來,是有個問題請教。”
赤日翁一聽,立刻眉飛色舞。“不是我吹,尤執事,在這十八禁,就沒有我赤日翁不知道的事,天上天文,地上地理,雲林仙境,鏡月水花,您盡管問。”
憨喜問:“黃帝升天時,騎在龍背上,他的群臣、妻兒紛紛往上爬,據說一共上了七十多人。龍升上天去,剩下的臣民就抓住龍的胡須,結果龍須承受不了重量而斷了。是為龍垂胡須一說。果有此事?”
赤日翁聽了,手撚胡須,道:“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獨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
赤日翁背書一樣誦讀了一遍,大概也有賣弄他的才學的意思吧,語調抑揚頓挫,麵露得意之色。
“後來呢?”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這龍須山,就是半截龍須變成的。嗬嗬!”
“聽說龍須山上隱有一棵尺木樹,已逾千年,得益當年龍須之脈長成,赤日翁把它做成了一把尺木劍,憨喜可否一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