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仇!
這是在兄長格卡伊犧牲後,被深深烙在維塔利格心中的一個信念。
他無法接受,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兄長在敵人無恥卑劣的偷襲中戰死,他也無法接受自己因為失去一隻眼睛而不得不遺憾離開海軍,從而沒有機會為兄長複仇。
為此,他隻能日複一日的在公開場合,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搖旗呐喊,希望政府能夠重組海軍,在敵人引以為豪的海軍上戰勝敵人,一雪前恥。
而現在他的機會終於到來,由於有經驗的艦長基本在那場海戰中戰死,而那些剛從軍事學院畢業的海軍學員們的能力哪怕再強,在沒有真正的實戰之前,都不足以擔任艦隊指揮官這一重任。
新近下水的那些戰艦是他們憋了好幾個月才終於造出來的戰艦,寄托著未來帝國海軍的希望,也承擔著為在偷襲中被殲滅的海軍主力一雪前恥的責任,若是這支艦隊因為新人指揮官的事務而導致戰敗,那麽帝國海軍將在誕生初期就背上恥辱的罵名,成為帝國之恥。
不僅如此,在陸地戰場不斷取得優勢,打開局麵的情況下,若是帝國海軍在這一次同樣戰敗的話,那他們以後恐怕就再也沒有洗刷恥辱的機會了,戰爭的發展不會再等海軍五六個月的建造時間,在這五六個月的時間裏,光是依靠無敵的帝國陸軍,就足以直接將恩克蘭共和國征服。
……
在維塔利格和佩蘭趕往南方的同時,在恩克蘭戰場上,深入敵後的第四軍三個師也成功打開了局麵,他們依靠投誠參謀偽造的文書成功騙取了恩克蘭第三軍的信任,在一次突然襲擊之後,成功拿下了第三軍與第一軍交界處的那數座據點。
而在他們發起襲擊的同時,和他們提前取得聯係並做好響應的帝國第五軍也對敵人第一軍的防線發起猛烈進攻,這場戰鬥中第一軍的防守部隊遭到了敵人的前後夾擊,隻堅持了一個下午便全線潰敗,整整一個師外加一個旅的兵力,死的死逃的逃,幾乎被打光了建製。
幾乎是在第四軍與第五軍的聯合行動獲得成功的同一時間,軍部被摧毀的噩耗也隨著逃跑的第五師傳令兵的腳步傳遍了恩克蘭第一軍的整條防線,防線上的各師師長在聽見這個噩耗時的第一個反應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一致——他們不相信敵人能夠突破嚴密的防線,直接對安全的軍部下手。
但隨後,他們就各自派出了偵察兵前往軍部所在的據點,希望能夠打破疑是間諜的第五師傳令兵傳達的“謠言”,盡管在同時,他們的心裏已經做好了接受這一噩耗是事實的準備。
隨著各師派出的偵察兵將在據點看見的場景匯報迴去後,這一噩耗才終於被證實,各師師長不由得陷入隱隱的驚恐之中,在前線沒有被突破的情況下,敵人到底是怎麽到達安全的後方對他們的指揮中心下手的?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答案——這些答案是從那些被帝國軍隊釋放的戰俘口中得到的,盡管大部分戰俘都選擇了逃往安全的後方,但還是有許多對這個國家忠誠的士兵逃到了前線,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情報都告訴了前線的部隊,這才解開了恩克蘭人們心中的謎團。
而在數天後,來自托德斯王國的消息也證實了這一點,托德斯王國公開了與波爾斯蘭帝國簽訂的保護協議,宣布成為帝國的受保護國。
結合起托德斯王國與帝國突然簽訂的協議,敵軍部隊為什麽能從托德斯王國方向發起進攻的原因,也就自然而然地說得通了。
盡管理順了這一點,但恩克蘭師長們對此也是無能為力,他們隻能一邊唾罵著托德斯人的無恥和懦弱,一邊不約而同地做出了收縮防線的決定,現在還不知道敵軍會不會再從托德斯王國過境,攻擊他們的後方,他們隻能一邊收縮防線,一邊分兵防備後方。
托德斯王國方向會不會有敵軍出現的問題還沒得到解決,另一個大麻煩就冒了出來——那便是被敵軍切斷的第一軍和第三軍的聯係。
在兩軍防線的交接處被突破後,帝國軍隊以最快的速度切斷了第一軍能夠撤退的所有道路,並開始大規模調動部隊,同樣收縮對恩克蘭第一軍的包圍圈,希望能夠一舉將這支群龍無首的軍團全部消滅。
另一邊,恩克蘭第三軍在聯係被切斷後第一時間察覺到了大事不妙,連忙調動部隊想要支援失去聯係的友軍,但他們的部隊隨即被早有準備的帝國軍隊擋在外麵,遲遲不能取得進展,反而還遭到了反擊,損失慘重。
戰局發展到這個樣子,反倒出乎了第五軍軍長維克多·克洛斯和第三軍軍長拉多米爾·沃倫兩位恩克蘭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的意料,他們一開始的打算隻是讓第四軍的三個師繞過敵軍防線,隨後配合正麵進攻的友軍部隊強行將敵軍防線打開一個缺口。
可現在……第四軍三個師的擅自行動反而給他們帶來了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戰果和戰機,兩位軍長也在得到前線捷報後第一時間改變作戰計劃,調動軍隊接應第四軍,最後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成功製造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將敵人第一軍的五萬多名士兵團團包圍。
可以說,現在被他們包圍的第一軍已經無路可逃,插翅難飛了,接下來他們就隻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麽負隅頑抗,拚個魚死網破,要麽主動繳械投降,成為帝國軍隊的戰俘。
如果被包圍的對象換作帝國的軍隊的話,那麽毋庸置疑,沒有人會主動投降,他們都會選擇負隅頑抗,然而現在被包圍的卻是恩克蘭軍隊,偌大的五萬多名士兵之中,願意負隅頑抗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還是惜命的,隻不過還沒有到他們必須投降的地步,因此他們還是會選擇繼續抵抗下去。
因此,在帝國軍隊正式發起進攻前發出的第一次勸降中,並沒有取得多少成效,在勸降失敗後,維克多與沃倫便開始下令強攻。
這是在兄長格卡伊犧牲後,被深深烙在維塔利格心中的一個信念。
他無法接受,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兄長在敵人無恥卑劣的偷襲中戰死,他也無法接受自己因為失去一隻眼睛而不得不遺憾離開海軍,從而沒有機會為兄長複仇。
為此,他隻能日複一日的在公開場合,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搖旗呐喊,希望政府能夠重組海軍,在敵人引以為豪的海軍上戰勝敵人,一雪前恥。
而現在他的機會終於到來,由於有經驗的艦長基本在那場海戰中戰死,而那些剛從軍事學院畢業的海軍學員們的能力哪怕再強,在沒有真正的實戰之前,都不足以擔任艦隊指揮官這一重任。
新近下水的那些戰艦是他們憋了好幾個月才終於造出來的戰艦,寄托著未來帝國海軍的希望,也承擔著為在偷襲中被殲滅的海軍主力一雪前恥的責任,若是這支艦隊因為新人指揮官的事務而導致戰敗,那麽帝國海軍將在誕生初期就背上恥辱的罵名,成為帝國之恥。
不僅如此,在陸地戰場不斷取得優勢,打開局麵的情況下,若是帝國海軍在這一次同樣戰敗的話,那他們以後恐怕就再也沒有洗刷恥辱的機會了,戰爭的發展不會再等海軍五六個月的建造時間,在這五六個月的時間裏,光是依靠無敵的帝國陸軍,就足以直接將恩克蘭共和國征服。
……
在維塔利格和佩蘭趕往南方的同時,在恩克蘭戰場上,深入敵後的第四軍三個師也成功打開了局麵,他們依靠投誠參謀偽造的文書成功騙取了恩克蘭第三軍的信任,在一次突然襲擊之後,成功拿下了第三軍與第一軍交界處的那數座據點。
而在他們發起襲擊的同時,和他們提前取得聯係並做好響應的帝國第五軍也對敵人第一軍的防線發起猛烈進攻,這場戰鬥中第一軍的防守部隊遭到了敵人的前後夾擊,隻堅持了一個下午便全線潰敗,整整一個師外加一個旅的兵力,死的死逃的逃,幾乎被打光了建製。
幾乎是在第四軍與第五軍的聯合行動獲得成功的同一時間,軍部被摧毀的噩耗也隨著逃跑的第五師傳令兵的腳步傳遍了恩克蘭第一軍的整條防線,防線上的各師師長在聽見這個噩耗時的第一個反應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一致——他們不相信敵人能夠突破嚴密的防線,直接對安全的軍部下手。
但隨後,他們就各自派出了偵察兵前往軍部所在的據點,希望能夠打破疑是間諜的第五師傳令兵傳達的“謠言”,盡管在同時,他們的心裏已經做好了接受這一噩耗是事實的準備。
隨著各師派出的偵察兵將在據點看見的場景匯報迴去後,這一噩耗才終於被證實,各師師長不由得陷入隱隱的驚恐之中,在前線沒有被突破的情況下,敵人到底是怎麽到達安全的後方對他們的指揮中心下手的?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答案——這些答案是從那些被帝國軍隊釋放的戰俘口中得到的,盡管大部分戰俘都選擇了逃往安全的後方,但還是有許多對這個國家忠誠的士兵逃到了前線,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情報都告訴了前線的部隊,這才解開了恩克蘭人們心中的謎團。
而在數天後,來自托德斯王國的消息也證實了這一點,托德斯王國公開了與波爾斯蘭帝國簽訂的保護協議,宣布成為帝國的受保護國。
結合起托德斯王國與帝國突然簽訂的協議,敵軍部隊為什麽能從托德斯王國方向發起進攻的原因,也就自然而然地說得通了。
盡管理順了這一點,但恩克蘭師長們對此也是無能為力,他們隻能一邊唾罵著托德斯人的無恥和懦弱,一邊不約而同地做出了收縮防線的決定,現在還不知道敵軍會不會再從托德斯王國過境,攻擊他們的後方,他們隻能一邊收縮防線,一邊分兵防備後方。
托德斯王國方向會不會有敵軍出現的問題還沒得到解決,另一個大麻煩就冒了出來——那便是被敵軍切斷的第一軍和第三軍的聯係。
在兩軍防線的交接處被突破後,帝國軍隊以最快的速度切斷了第一軍能夠撤退的所有道路,並開始大規模調動部隊,同樣收縮對恩克蘭第一軍的包圍圈,希望能夠一舉將這支群龍無首的軍團全部消滅。
另一邊,恩克蘭第三軍在聯係被切斷後第一時間察覺到了大事不妙,連忙調動部隊想要支援失去聯係的友軍,但他們的部隊隨即被早有準備的帝國軍隊擋在外麵,遲遲不能取得進展,反而還遭到了反擊,損失慘重。
戰局發展到這個樣子,反倒出乎了第五軍軍長維克多·克洛斯和第三軍軍長拉多米爾·沃倫兩位恩克蘭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的意料,他們一開始的打算隻是讓第四軍的三個師繞過敵軍防線,隨後配合正麵進攻的友軍部隊強行將敵軍防線打開一個缺口。
可現在……第四軍三個師的擅自行動反而給他們帶來了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戰果和戰機,兩位軍長也在得到前線捷報後第一時間改變作戰計劃,調動軍隊接應第四軍,最後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成功製造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將敵人第一軍的五萬多名士兵團團包圍。
可以說,現在被他們包圍的第一軍已經無路可逃,插翅難飛了,接下來他們就隻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麽負隅頑抗,拚個魚死網破,要麽主動繳械投降,成為帝國軍隊的戰俘。
如果被包圍的對象換作帝國的軍隊的話,那麽毋庸置疑,沒有人會主動投降,他們都會選擇負隅頑抗,然而現在被包圍的卻是恩克蘭軍隊,偌大的五萬多名士兵之中,願意負隅頑抗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還是惜命的,隻不過還沒有到他們必須投降的地步,因此他們還是會選擇繼續抵抗下去。
因此,在帝國軍隊正式發起進攻前發出的第一次勸降中,並沒有取得多少成效,在勸降失敗後,維克多與沃倫便開始下令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