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機甲外,飛船上的其他技術都是在中級文明技術科技樹以下的一些內容。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艘飛船的能源係統,除了傳統的光能捕捉轉換係統,也就是太陽能係統以外,還配備了可控核聚變裝置。


    這點,讓包括楊宇在內,不管是前麵來的科學家還是後麵從藍星前來支援的科學家都興奮不已。


    盡管楊宇馬上就要解鎖三級係統技術了,那裏麵也有可控核聚變引擎技術。


    但這並不代表楊宇就看不上現在的這個飛船所自帶的可控核聚變裝置。


    藍星上的很多人都知道,目前主要的幾種可控核聚變方式主要有:超聲波核聚變、激光約束(慣性約束)核聚變、磁約束核聚變(托卡馬克)。


    除此之外還有人提出冷核聚變、重核聚變等方式。


    而據楊宇所知,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方式遠遠不止這些。


    在宇宙中,無數種族發明了很多可控核聚變的實現方式。


    當然,這其中肯定也有以上幾種方式。


    而每一種實現可控聚變的方法實現之後的能量轉化效率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限製著很多文明的發展進程。


    有些文明靠著高效率的可控核聚變實現了很多的彎道超車,比如有些可控核聚變裝置能量轉化率很低。


    那麽,他們所發明的一些用於星際航行的引擎技術就會受到限製,航行速度很慢,這樣大航海的進程就會受到阻礙。


    文明的發展,自然是非常的緩慢。


    而有些文明運氣比較好,找到了正確的道路,所實現的可控核聚變能量轉化率很高,文明的發展就會很順利。


    當然,如果這些文明又發明了一種更高效的新能源,比如反物質核心反應堆裝置等的話。


    那麽,自然也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而楊宇感興趣正是這艘飛船所使用的核聚變裝置的實現方式。


    雖然,係統以後三級技術解鎖之後提供的是一種能量轉化率很高的核聚變。


    但是,這也不完全是什麽好事。


    不管是建造難度,還是成本都超出傳統核聚變很多。


    據楊宇觀察,這艘飛船的核聚變裝置所使用的正是比較傳統的慣性約束方式,而這種方式的製造難度,成本什麽的相對係統提供的核聚變來說低了很多。


    由此可見,這艘飛船雖然等級達到了中級文明的程度,但是估計也是墊底的。


    那麽,如果楊宇研究出這艘飛船的核聚變實現方式的話,在未來建造出新型大型飛船探索宇宙的時候。


    在一些能量需求較低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用這種供能方式取代,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


    而飛船呢,就可以使用係統提供的核聚變裝置以及引擎技術,來快速發展和壯大。


    除了核聚變和機甲以外,飛船的其他地方倒是沒有給楊宇多大的驚喜,很多技術和係統三級解鎖之後的技術差很多。


    就連飛船使用的重力方式也一樣逃脫不了旋轉重力的方式。


    以飛船300多米的寬度,在飛船中段的區域,旋轉重力艙就緊緊的貼在飛船表麵的軌道上麵旋轉。


    和‘精衛號’以及天工空間站旋轉重力裝置的區別也就在沒有那麽多的支撐通道而已。


    不過,誰叫人家體型龐大的,300多米的寬度,在重力區域的直徑更是達到了300以上。


    這代表著,用更慢的旋轉速度,達到同樣的重力效果。


    就連楊宇的三級係統解鎖的飛船也是這種方式實現的重力係統。


    別看小說中說的重力反重力很容易,其實如果要真的無中生有實現重力,而不是旋轉重力的話,比實現可控核聚變還要難。


    不過,這一切等楊宇四級技術解鎖之後,估計就可以真正意義上的實現重力反重力吧。


    把飛船交接給國家之後,楊宇並沒有馬上參與到飛船的研究工作中。


    而是又拷貝了一份外星飛船的數據硬盤迴到了‘精衛號’上自己的科研實驗室當中。


    至於原數據,當然是交給國家啦。


    當然,這也是楊宇的一種打算。


    如果和國家的研究院一點點的分析破解的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要知道,楊宇的三級技術馬上就要解鎖了,他可沒那麽多時間在這裏浪費。


    所以楊宇才以習慣單獨研究的借口把數據拿迴來。


    在楊宇看來,如果破解係統破解的數據內容裏麵沒有發現威脅到藍星的內容。


    那麽,就可以晚個一兩年再把破解內容報上去。


    但,如果飛船數據裏麵發現威脅到藍星的內容的話,那麽也好提前做準備。


    到時候再根據自己是否可以解決的情況決定是否報告上去。


    迴到‘精衛號’上的科研實驗室中,楊宇找來了飛船上自帶的備用數據服務器和硬盤。


    單獨連接上實驗室的電腦,斷開飛船的網絡連接,再把外星飛船的數據和破解係統導入到上麵。


    由於數據過大,就算是係統提供的破解係統功能強大,還是花了半個多小時才解析完成。


    最後,飛船的數據呈現出文字數據以及視頻兩種方式。


    文字數據上麵,楊宇發現大部分內容都是飛船從首航一直到墜落之前的航行數據。


    比如發現什麽、坐標什麽的一係列飛船的軌跡記錄。


    剩下的就是一些船員的工作記錄,執行任務戰鬥的一些記錄等等。


    這當中,提到過一個叫做‘無妄之域’的地方,這艘飛船從首航一直到墜落之前,總共去了這個地方好幾百次。


    而數據中提到這個地名就有好幾萬次。


    最後,經過分析,楊宇覺得他猜測的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叫‘無妄之域’的地方,應該就是係統所提到的那種三不管地帶。


    那麽,這艘飛船應該就是在那裏建造並賣給這艘飛船的主人。


    而這艘飛船的主人的身份,,應該就是海盜、或者雇傭兵之類的人。


    至於殺手或者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的概率就小很多,畢竟殺手基本上都是獨立,如果有那麽大的團隊就不叫殺手了,而是雇傭兵。


    至於那些失去家園的喪家之犬,基本上都是一些窮鬼,也買不起這種飛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都市開始當機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真的好慌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真的好慌啊並收藏從都市開始當機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