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聽見張楠不背了,李二便開口問道,現在的李二正聽在興頭上,張楠突然就閉嘴不背了,這可讓李二有些難受。


    “額,那個,臣一時把後麵給忘了,畢竟這都是小時候背的東西了,臣一時也記不起來了。”張楠笑著撓了撓頭說道,其實張楠壓根就沒有背過後麵的,能背到這裏都是張楠記性好了。


    “這《三字經》果真如其名,句句三字,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尤其是那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簡直是道盡了人要讀書識禮的重要性。”虞世南笑著說道,虞世南可不像孔穎達,對於虞世南來說,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像孔穎達,明明自己都覺得這個《三字經》很好了,但是卻礙於麵子不能誇一句。


    “必須好,虞大人呐,這個《三字經》可是取材典範,包括我們傳統文化的文學、曆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孩子就了解了常識及曆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孔大人您說這個《三字經》是不是比單純的比為押韻而作的《千字文》要好的多。”張楠笑嘻嘻的說道。


    孔穎達被張楠這麽一問,頓時老臉一紅,本來孔穎達可是《千字文》的忠實用泵,但是張楠這突然就拿出來了一本要比《千字文》好很多的蒙學讀物,孔穎達有一時還拉不下這個臉來。


    “這個,你說的這個《三字經》包含這麽多,可是老夫可沒有聽見那麽多,等你拿出來全部的文章,如果真如你所說,那老夫就承認你這個《三字經》要比《千字文》要好。”孔穎達沒有辦法,隻得這麽說,畢竟一時讓孔穎達承認,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畢竟孔穎達剛剛還是喊《千字文》的人。


    “好了好了,清泉你就說說這第二本蒙學讀物是什麽?”李二看出來孔穎達有些拉不下臉,於是趕緊給孔穎達一個台階下。


    “這第二本叫做《百家姓》,顧名思義,就是把常見的姓氏都寫了進去,隻是單純的幫助孩童識字罷了。”張楠說道。


    “那你在給朕背一背吧。”李二吩咐道。


    “是,那臣就開始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張楠背到這裏,又是停了下來。


    “完了?”李二聽見張楠又停了來,一臉無語的問道。


    “沒有,臣把後麵給忘了。”張楠嘿嘿一笑說道。


    “清泉你,這多好的蒙學讀物啊,你這光背一段頂個什麽用,朕看你啊,你以後不要叫清泉了,叫一段好了。”李二一臉無語的說道。


    “誒,張一段。有點意思嘿,好像還要比清泉好聽來著,老黑你說是不是。”程咬金嘿嘿一笑,用肩膀往身邊一撞,懟了一下尉遲恭說道。


    “那個,皇上您給臣一點時間,臣肯定是能想起來的。”張楠不好意思的說道,現在就是張楠把《百家姓》一字不拉的讀下來,也改變不了李二同誌給張楠起外號的事實了。


    “不過你這個百家姓有點問題啊,為何李姓排到了第四位呢?”李二皺著眉頭說道,畢竟在李二的心裏,這李姓可是要排到第一位才對的,要是放到現代也就罷了,主要這是在大唐,姓氏可是有關於家族榮辱的事情,所以李二對於張楠把李姓放到了第四位很不開心。


    “這個,這《百家姓》也不是臣編寫的啊,臣也隻是個學習的,不過應該隻是為了單純的為了合輒押韻吧。”張楠道。


    “不行,這個李姓要排在第一位,李姓身為皇姓,自然是要排在第一位的,這把其他姓排到前麵算怎麽迴事?”李二皺著眉說道。


    “那難道要改成李趙錢孫?”張楠一臉無語的問道。


    “不錯,朕覺得這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呢,李趙錢孫,周吳鄭王,讀起來也不差嘛。”李二似乎是很滿意這個結果。


    “不差個你個大頭鬼啊。”張楠在心裏狠狠的吐槽道。


    “嗯,這兩本蒙學讀物朕覺得都不錯,清泉你最近除了忙書院的事情,記得把這兩本蒙學讀物整理出來。”李二吩咐道。


    “臣明白。”張楠拱手應道。


    “對了,朕還對你說的那個一天能認十個以上的生僻字的方法很感興趣,清泉你就趁此機會一起說了吧。”李二道。


    “啊,要說這個臣就拿手了,臣這個可是記得清清楚楚的。”張楠一聽李二問到了漢語拚音,立馬來了精神,畢竟張楠沒有係統的學習過《百家姓》還有《三字經》但是漢語拚音張楠可是不會忘的。


    “嗯,你到說說看。”李二道。


    “那個,這個光說可不頂事,皇上您給臣紙筆,臣寫給你看。”張楠道。


    張楠此話一出,可是深深的震驚了李二,張楠這家夥根本就不會寫字,就算上次李二要求了張楠學習寫字之後,張楠好像也是敷衍了事,李二也是懶得計較這些東西,所以沒有追究,現在張楠說他要寫字,而且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寫字,這就好像是異形和鐵血戰士商量共開一家甜品店一樣不可思議。


    畢竟張楠給李二交的折子沒有一本是他自己寫的,完全都是又崔玥代勞的,現在張楠說他要寫字,這如何不讓李二驚訝。


    “來人呐,給清泉紙筆,朕要看看清泉今日想給朕寫些什麽出來。”李二坐在龍椅上催促道,似乎是迫不及待的想看見張楠的字到底長個什麽樣子了。


    很快,紙筆就放到了張楠的麵前,紙就是大唐通用的硬黃紙,雖然張楠手上有廉價紙的製造方法,但是張楠並沒有拿著它開工廠,所以大唐現在用的還是硬黃紙居多,筆也是很普通的毛筆。


    張楠一看見毛筆就犯了愁,除過小學的時候又毛筆課,張楠長這麽大,這才是真正的用毛筆寫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係統迴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慕木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慕木楠並收藏帶著係統迴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