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雙夫人雙喜臨門德高趁機離王廷
滇海挽狂瀾,鄉村定風雨。
蒼茫古今事,唯想安穩日。
東覺看準了德高,接下就是想辦法把他弄到身邊。但不能太過於明顯和張揚,不然杜良不讓人,也盯住,過於關注,就適得其反了。
東覺沒把計劃告訴德高,對德高說:“麥溪離王城太近,我也不會常來,給你選了海晏村寨,兩個選擇,要麽和你父親一起去,要麽你和唐婉先去。
德高知道東覺要調動自己了,既然大人沒說具體細節,德高也沒問,而是想著怎麽告訴父親,父親好像在這裏過的很爽心。對於離開杜良,德高求之不得,最好能離開王廷,樹挪死,人挪活,終究有取舍,棄暗投明智者所為。
德高沒有對唐婉說,也沒有告訴父親,而按照東覺的安排找到海晏的淩空,看了海晏寨的房子,方磚混石磊切,四合院,四周散落同樣的房舍,不遠處有一青龍湖,傳言湖心為龍潭直通大海。
這裏遠離王廷,水陸連撫仙通西山島,小隱山林,大隱隱於市,自己不是隱士,隻為躲避王廷,新起點,新征程。不顯山,也不漏水。
唐婉雖有孝心,但自由自在慣了,身心難受約束。德高告知東覺大人安排此地,唐婉差點蹦起來,想到有公爹在家,瞬間齜牙咧嘴的尷尬,小聲說:“爹爹一起去,海晏離這裏百裏之外。”
德高知道唐婉的心思,兩人求同存異而結合,家庭地位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接人待物不同,這些不同形成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包括認知觀,她所有的言行符合功德良俗,但不能用自己主觀去衡量她所有的一切,有容乃大,夫妻也如此。
德高說:“我問一下父親,如果他去,我們就一起,如果他不去,就暫時在這裏,並且勤裏老爺近在咫尺,還有一經熟悉的鄉鄰百姓,這裏雖然臨近王廷,但民風淳樸,友愛互助,父親或許喜歡這裏。”
唐婉被德高看出來自己的心思,很是沮喪,不過,他知道丈夫體貼自己,並且這幾天心情一直不好,神情恍惚,還想嘔吐,她不想告訴德高,強忍著不適,但心裏一直想發火,她想自己病了,害怕自己的壞情緒傷害了家人也傷害自己,就想找玲瓏說說,並且玲瓏臨產,也需要照顧,就對德高說:“夫人臨產,我想去看看。”
德高也明顯感覺唐婉不自然的神情,他謹小慎微,但如讓妻子生氣,所以搬家這件事一直到現在才說,東覺大人不常迴來,自己父親身體康健,能自理,不需要照顧,也早該讓唐婉過去,德高說:“什麽時候去,我送禮過去。”
唐婉順口說:“我能走。”唐婉說完就後悔,自己到底是怎麽了,並非無意傷人,但說話的口氣總讓人感覺不舒服。德高確是這樣認為,他以為是自己搬家的事情,或者是讓父親一起去的原因。
德高還是耐心的說:“我拿些雞蛋之類,送過去雞鴨鵝,他們也沒有時間飼養,又弄的院子很髒,這邊寬敞,又有小溪。鴨鵝戲水,我們飼養了,送給他們使用就好。”
唐婉沒再說話,點頭答應。
玲瓏和公婆住在一起,是老人不放心,保護和照顧媳婦。德高把唐婉送到玲瓏身邊,放下東西,給勤裏夫婦問好,羅錫說:“別再拿這麽多了,距離鳳凰城這麽近,讓你阿爹去買些,多些收入。我這也沒事,讓爹教授我和幾個家丁,一起多飼些,我們也經商。”
玲瓏和唐婉異口同聲的說:“這主意好,我們做買賣,或許能成為富可敵國的商賈。”
勤裏說:“扯遠了,如果滇政純民安,這能做到,這村王廷侍衛也來過幾次,燒殺搶掠,德高,也告訴你爹,如若強賊來了,舍財保命。”
德高答應,父親掩藏後山的路就是做了防備,並且這麥溪村也是因勤裏將軍和東覺大人在此,王廷賊兵才有所忌憚,得以保全。
人怕出名,豬怕壯,風雨飄搖的滇海,朝不保夕,誰知道他們什麽時候獸心大發,東覺大人未雨綢繆的對的。
勤裏在此以安王廷,自己離開這裏以防王廷,這些都是自保的措施。
德高也不會說客套話,寒暄了幾句就離開了。
玲瓏看唐婉強顏歡笑,就問玲瓏:“感覺你們兩個都怪怪的,吵架了?”
“沒有。”唐婉搖頭,被這一問,好像委屈一下子都來,低頭不語,又淚眼婆娑。著實讓玲瓏擔心起來。
勤裏心想這是年輕人的事情,給羅錫使眼色,兩人離開。羅錫擔心自己媳婦,也想知道對唐婉言聽計從的德高能讓媳婦受什麽委屈。
女人的話題,勤裏就離開,到院子裏和魏峒幾個兵丁侍奉花園裏的菜果了。
玲瓏也納悶,這妮子突然有天大的委屈一樣,玲瓏就問道:“說嘛,不要讓我著急。”
唐婉一想也不對,玲瓏是需要照顧的人,需要經驗,情緒波動不能太大。怎麽自己變成了要人安慰的人?唐婉抬起頭,擦把眼淚,笑說:“我沒事,就是這幾天,總感覺頭暈目眩,看不清楚,感覺惡心,想吃酸的,又怕德高嫌我事多。”
羅錫接話說:“這有幾天了?”
“好幾天了。”唐婉端坐正聽。
羅錫說:“德高這大男人沒有經曆過,不懂,不要怪他,不過以後可要注意了,你這好像有身孕了。”
“啊......”
“啊,什麽啊。”玲瓏想想自己以前初懷孕的狀況,如夢初醒。
唐婉張大嘴邊,半天呆滯,看不出興奮還是失望。玲瓏說:“你是不是傻了,一孕傻三年。”
羅錫把唐婉的手拿過來,摸了摸脈搏,察言觀色,之後很肯定的說:“要去道喜了,過來陪著玲瓏吧,兩個人也有伴,這孕期有反應大的,有反應遲緩的,也有不反應的,注意些辛辣冷暖,也別太嬌貴,必要的鍛煉也好,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
唐婉說:“十月懷胎,這麽折磨人啊,原以為玲瓏姐姐幸福輕鬆,滿滿的都是享受,原來是受罪啊。”
玲瓏說:“先苦後甜,這媽哪有這麽好當的?”兩姐妹說說笑笑。
羅錫提醒道:“要不請派人告訴德高?”
唐婉說:“德高可以說,我爹娘就先晚一些日子再說,等玲瓏姐姐生產的時候,雙喜臨門。”
羅溪出門把好消息告訴了勤裏,並對魏峒說:“你去德高家裏走一趟,把唐婉小姐懷孕的事情告訴他,如果不在家,就告訴他爹說照顧少夫人,多住些日子,不必掛念。”
德高明顯感覺唐婉心情不好,不管什麽原因,不能讓矛盾太激化。在夫人家多住些日子也好,兩姐妹合得來,有伴,搬家海晏可能要推遲夫人生產之後。
德高把搬家海晏的因果告訴德存善,父親說:“聽東覺大人的沒錯,咱啥命?在哪裏不能適應?我這命也撿的,比以前好上了天了,知足常樂,不能給東覺大人拖後腿。當然現在不是你一個人了,以後還有兒女,滇海不太平,萬全之計都依你們兩個。”
德高想了一下又說:“現在我還能動,耳不聾,眼不花,動走能動,如若這裏影響東覺大人全盤,我走。如若不影響,還可以和勤裏老爺為伴,你們先過去,等孩子出生,我過去看孫子。”
德高說:“如若我不認識東覺大人,不用躲藏。如若和東覺大人沒有交集,也不用躲藏。杜良耳目眾多,又多心狠手辣,不怕一萬,就防萬一。東覺大人幹大事的人,我也想跟著東覺大人幹大事,所以.......”
魏峒走路生風,滿臉歡笑的拉開籬笆門,徑直走到爺兩個麵前。德存善忙問道:“夫人生產了?是少爺還是小姐?”
德高忙給魏峒讓座倒茶,等著魏峒的好消息。魏峒接過來德高手裏的木凳子,坐下,端起茶杯,故作玄虛的喝了一口說:“這麥溪的茶,麥溪的水,隻有存善老爹才能做的香甜可口。”
德存善見魏峒賣關子,沒催魏峒,倒是促德高說:“你快去我曬好的幹菌和筍幹,還有那兩隻老母雞抓了,和魏峒大人一起送過去,吃完再來住,這現成的都是準備好了的。”
魏峒環顧四周,青山綠水間,這小院輕輕鬆鬆,雞鴨鵝分區域樹柵立欄,設籠布網,就是門前的小溪也被老漢挖了個池塘,引水,種藕養魚,如果整個滇海都如這怡然自得就好了。
德高剛要起身,魏峒擺手說:“坐下,夫人要到下個月,是德高夫人,唐婉的喜訊。”
彎腰剛要坐下的德高和德存善兩人同時站起來,他們齊刷刷的看著魏峒。魏峒笑言:“你們不要這樣嚇人好不好?”
德高說:“你倒是趕緊說啊,大喘氣,誰能受的了,唐婉什麽喜訊,身體好了?還是?”
“有喜了,有身孕了.......”
德高全身僵直的站著,滿眼的疑惑。德存善長出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口中喃喃的說:“有後了......有後啦!”
德高聽到父親口中重複的話,又問魏峒說:“真的?”
魏峒點點頭,德高再想唐婉最近的反應,才如夢方醒,是自己誤會她了,也是自己粗心大意,心裏還生要生她的氣,德高舉起手往自己臉上拍了一巴掌,嘴裏“哎呀”一聲,轉身就往外跑。
魏峒也理解德高的心情,想招手喊他,但還是沒喊。德存善倒是大聲的喊叫:“德高,你幹嘛去?迴來,拿東西。”德存善全身高興,德高的娘二十歲就去世,自己又當爹又當媽,德高連個作伴的都沒有,三十歲了眼看就找不到老婆,是東覺大人改變了這一切,生活有希望,這娶妻又生子,怎能不高興。
德高大包小包的又來到東覺家,走路都蹦蹦跳跳,看見唐婉隻是黑黑的笑。唐婉裝作不高興的說:“拿這麽東西,不想讓我迴家了嗎?”
德高說:“你陪夫人,這麽近,你哪天迴家,喊一聲,我接你。”
玲瓏一家人都到另一個房間,這邊留給德高和唐婉。德高說:“你怎麽不早告訴我?”
唐婉生氣的:“我怎麽知道?都是你做的好事。”
“我以後不讓你生氣了,如果你對我不滿意,就直言,打我罵我都可以。”
“夫君說的對,官人說的對。”唐婉把頭靠在德高肩膀上,吐吐舌頭,撒嬌的說。
德高說:“無論在麥溪還是在海晏,以後,我們一家人永遠不分開。我離開王廷,跟對東覺大人,謀個安穩的差事。”
“滇海哪裏有安穩?如果不是東覺和勤裏將軍在這裏,王廷的那些驕兵悍將早把麥溪村洗劫多少次了,如果讓杜良知道你有二心,這裏就不能久留,他們不敢對付東覺,但怎麽不拿我們出氣?”
德高說:“杜良覬覦王位,對滇海又行不軌之事,我們這些侍衛要麽替他繼續做傷天害理之事,要麽就無緣無故的消失,離開杜良,離開王廷,才是長久之計。”
在眾人期盼中,玲瓏生了個男孩,一家人情不自禁,唐婉一直陪伴著,也逐漸顯現孕相,這喜事連連。
德高離開王廷終於等來了。
東覺對德高說:“杜良大人答應給我幾個侍衛,下個月中旬,小年前杜良大宴群臣,最為可能,不要錯過機會。”
德高領會,機會難得,並且隻能成功,要做的不動聲色,天衣無縫,自己也要努力。
臘月二十三,德高給領班請假說自己肚子疼,要請兩天假,不參加執勤站崗,德高就留在宿舍。
第二天小年夜,杜良在自己府中大擺宴席,權貴重臣,,齊聚一堂,鶯歌燕舞,杯箸交錯。
酒過三巡,東覺趁杜良酒興大發,東覺湊到杜良麵前,舉杯祝慶說:“軍師萬壽無疆,滇海之幸,萬民之福。”東覺一飲而盡,杜良也喝了半杯。
滇海挽狂瀾,鄉村定風雨。
蒼茫古今事,唯想安穩日。
東覺看準了德高,接下就是想辦法把他弄到身邊。但不能太過於明顯和張揚,不然杜良不讓人,也盯住,過於關注,就適得其反了。
東覺沒把計劃告訴德高,對德高說:“麥溪離王城太近,我也不會常來,給你選了海晏村寨,兩個選擇,要麽和你父親一起去,要麽你和唐婉先去。
德高知道東覺要調動自己了,既然大人沒說具體細節,德高也沒問,而是想著怎麽告訴父親,父親好像在這裏過的很爽心。對於離開杜良,德高求之不得,最好能離開王廷,樹挪死,人挪活,終究有取舍,棄暗投明智者所為。
德高沒有對唐婉說,也沒有告訴父親,而按照東覺的安排找到海晏的淩空,看了海晏寨的房子,方磚混石磊切,四合院,四周散落同樣的房舍,不遠處有一青龍湖,傳言湖心為龍潭直通大海。
這裏遠離王廷,水陸連撫仙通西山島,小隱山林,大隱隱於市,自己不是隱士,隻為躲避王廷,新起點,新征程。不顯山,也不漏水。
唐婉雖有孝心,但自由自在慣了,身心難受約束。德高告知東覺大人安排此地,唐婉差點蹦起來,想到有公爹在家,瞬間齜牙咧嘴的尷尬,小聲說:“爹爹一起去,海晏離這裏百裏之外。”
德高知道唐婉的心思,兩人求同存異而結合,家庭地位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接人待物不同,這些不同形成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包括認知觀,她所有的言行符合功德良俗,但不能用自己主觀去衡量她所有的一切,有容乃大,夫妻也如此。
德高說:“我問一下父親,如果他去,我們就一起,如果他不去,就暫時在這裏,並且勤裏老爺近在咫尺,還有一經熟悉的鄉鄰百姓,這裏雖然臨近王廷,但民風淳樸,友愛互助,父親或許喜歡這裏。”
唐婉被德高看出來自己的心思,很是沮喪,不過,他知道丈夫體貼自己,並且這幾天心情一直不好,神情恍惚,還想嘔吐,她不想告訴德高,強忍著不適,但心裏一直想發火,她想自己病了,害怕自己的壞情緒傷害了家人也傷害自己,就想找玲瓏說說,並且玲瓏臨產,也需要照顧,就對德高說:“夫人臨產,我想去看看。”
德高也明顯感覺唐婉不自然的神情,他謹小慎微,但如讓妻子生氣,所以搬家這件事一直到現在才說,東覺大人不常迴來,自己父親身體康健,能自理,不需要照顧,也早該讓唐婉過去,德高說:“什麽時候去,我送禮過去。”
唐婉順口說:“我能走。”唐婉說完就後悔,自己到底是怎麽了,並非無意傷人,但說話的口氣總讓人感覺不舒服。德高確是這樣認為,他以為是自己搬家的事情,或者是讓父親一起去的原因。
德高還是耐心的說:“我拿些雞蛋之類,送過去雞鴨鵝,他們也沒有時間飼養,又弄的院子很髒,這邊寬敞,又有小溪。鴨鵝戲水,我們飼養了,送給他們使用就好。”
唐婉沒再說話,點頭答應。
玲瓏和公婆住在一起,是老人不放心,保護和照顧媳婦。德高把唐婉送到玲瓏身邊,放下東西,給勤裏夫婦問好,羅錫說:“別再拿這麽多了,距離鳳凰城這麽近,讓你阿爹去買些,多些收入。我這也沒事,讓爹教授我和幾個家丁,一起多飼些,我們也經商。”
玲瓏和唐婉異口同聲的說:“這主意好,我們做買賣,或許能成為富可敵國的商賈。”
勤裏說:“扯遠了,如果滇政純民安,這能做到,這村王廷侍衛也來過幾次,燒殺搶掠,德高,也告訴你爹,如若強賊來了,舍財保命。”
德高答應,父親掩藏後山的路就是做了防備,並且這麥溪村也是因勤裏將軍和東覺大人在此,王廷賊兵才有所忌憚,得以保全。
人怕出名,豬怕壯,風雨飄搖的滇海,朝不保夕,誰知道他們什麽時候獸心大發,東覺大人未雨綢繆的對的。
勤裏在此以安王廷,自己離開這裏以防王廷,這些都是自保的措施。
德高也不會說客套話,寒暄了幾句就離開了。
玲瓏看唐婉強顏歡笑,就問玲瓏:“感覺你們兩個都怪怪的,吵架了?”
“沒有。”唐婉搖頭,被這一問,好像委屈一下子都來,低頭不語,又淚眼婆娑。著實讓玲瓏擔心起來。
勤裏心想這是年輕人的事情,給羅錫使眼色,兩人離開。羅錫擔心自己媳婦,也想知道對唐婉言聽計從的德高能讓媳婦受什麽委屈。
女人的話題,勤裏就離開,到院子裏和魏峒幾個兵丁侍奉花園裏的菜果了。
玲瓏也納悶,這妮子突然有天大的委屈一樣,玲瓏就問道:“說嘛,不要讓我著急。”
唐婉一想也不對,玲瓏是需要照顧的人,需要經驗,情緒波動不能太大。怎麽自己變成了要人安慰的人?唐婉抬起頭,擦把眼淚,笑說:“我沒事,就是這幾天,總感覺頭暈目眩,看不清楚,感覺惡心,想吃酸的,又怕德高嫌我事多。”
羅錫接話說:“這有幾天了?”
“好幾天了。”唐婉端坐正聽。
羅錫說:“德高這大男人沒有經曆過,不懂,不要怪他,不過以後可要注意了,你這好像有身孕了。”
“啊......”
“啊,什麽啊。”玲瓏想想自己以前初懷孕的狀況,如夢初醒。
唐婉張大嘴邊,半天呆滯,看不出興奮還是失望。玲瓏說:“你是不是傻了,一孕傻三年。”
羅錫把唐婉的手拿過來,摸了摸脈搏,察言觀色,之後很肯定的說:“要去道喜了,過來陪著玲瓏吧,兩個人也有伴,這孕期有反應大的,有反應遲緩的,也有不反應的,注意些辛辣冷暖,也別太嬌貴,必要的鍛煉也好,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
唐婉說:“十月懷胎,這麽折磨人啊,原以為玲瓏姐姐幸福輕鬆,滿滿的都是享受,原來是受罪啊。”
玲瓏說:“先苦後甜,這媽哪有這麽好當的?”兩姐妹說說笑笑。
羅錫提醒道:“要不請派人告訴德高?”
唐婉說:“德高可以說,我爹娘就先晚一些日子再說,等玲瓏姐姐生產的時候,雙喜臨門。”
羅溪出門把好消息告訴了勤裏,並對魏峒說:“你去德高家裏走一趟,把唐婉小姐懷孕的事情告訴他,如果不在家,就告訴他爹說照顧少夫人,多住些日子,不必掛念。”
德高明顯感覺唐婉心情不好,不管什麽原因,不能讓矛盾太激化。在夫人家多住些日子也好,兩姐妹合得來,有伴,搬家海晏可能要推遲夫人生產之後。
德高把搬家海晏的因果告訴德存善,父親說:“聽東覺大人的沒錯,咱啥命?在哪裏不能適應?我這命也撿的,比以前好上了天了,知足常樂,不能給東覺大人拖後腿。當然現在不是你一個人了,以後還有兒女,滇海不太平,萬全之計都依你們兩個。”
德高想了一下又說:“現在我還能動,耳不聾,眼不花,動走能動,如若這裏影響東覺大人全盤,我走。如若不影響,還可以和勤裏老爺為伴,你們先過去,等孩子出生,我過去看孫子。”
德高說:“如若我不認識東覺大人,不用躲藏。如若和東覺大人沒有交集,也不用躲藏。杜良耳目眾多,又多心狠手辣,不怕一萬,就防萬一。東覺大人幹大事的人,我也想跟著東覺大人幹大事,所以.......”
魏峒走路生風,滿臉歡笑的拉開籬笆門,徑直走到爺兩個麵前。德存善忙問道:“夫人生產了?是少爺還是小姐?”
德高忙給魏峒讓座倒茶,等著魏峒的好消息。魏峒接過來德高手裏的木凳子,坐下,端起茶杯,故作玄虛的喝了一口說:“這麥溪的茶,麥溪的水,隻有存善老爹才能做的香甜可口。”
德存善見魏峒賣關子,沒催魏峒,倒是促德高說:“你快去我曬好的幹菌和筍幹,還有那兩隻老母雞抓了,和魏峒大人一起送過去,吃完再來住,這現成的都是準備好了的。”
魏峒環顧四周,青山綠水間,這小院輕輕鬆鬆,雞鴨鵝分區域樹柵立欄,設籠布網,就是門前的小溪也被老漢挖了個池塘,引水,種藕養魚,如果整個滇海都如這怡然自得就好了。
德高剛要起身,魏峒擺手說:“坐下,夫人要到下個月,是德高夫人,唐婉的喜訊。”
彎腰剛要坐下的德高和德存善兩人同時站起來,他們齊刷刷的看著魏峒。魏峒笑言:“你們不要這樣嚇人好不好?”
德高說:“你倒是趕緊說啊,大喘氣,誰能受的了,唐婉什麽喜訊,身體好了?還是?”
“有喜了,有身孕了.......”
德高全身僵直的站著,滿眼的疑惑。德存善長出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口中喃喃的說:“有後了......有後啦!”
德高聽到父親口中重複的話,又問魏峒說:“真的?”
魏峒點點頭,德高再想唐婉最近的反應,才如夢方醒,是自己誤會她了,也是自己粗心大意,心裏還生要生她的氣,德高舉起手往自己臉上拍了一巴掌,嘴裏“哎呀”一聲,轉身就往外跑。
魏峒也理解德高的心情,想招手喊他,但還是沒喊。德存善倒是大聲的喊叫:“德高,你幹嘛去?迴來,拿東西。”德存善全身高興,德高的娘二十歲就去世,自己又當爹又當媽,德高連個作伴的都沒有,三十歲了眼看就找不到老婆,是東覺大人改變了這一切,生活有希望,這娶妻又生子,怎能不高興。
德高大包小包的又來到東覺家,走路都蹦蹦跳跳,看見唐婉隻是黑黑的笑。唐婉裝作不高興的說:“拿這麽東西,不想讓我迴家了嗎?”
德高說:“你陪夫人,這麽近,你哪天迴家,喊一聲,我接你。”
玲瓏一家人都到另一個房間,這邊留給德高和唐婉。德高說:“你怎麽不早告訴我?”
唐婉生氣的:“我怎麽知道?都是你做的好事。”
“我以後不讓你生氣了,如果你對我不滿意,就直言,打我罵我都可以。”
“夫君說的對,官人說的對。”唐婉把頭靠在德高肩膀上,吐吐舌頭,撒嬌的說。
德高說:“無論在麥溪還是在海晏,以後,我們一家人永遠不分開。我離開王廷,跟對東覺大人,謀個安穩的差事。”
“滇海哪裏有安穩?如果不是東覺和勤裏將軍在這裏,王廷的那些驕兵悍將早把麥溪村洗劫多少次了,如果讓杜良知道你有二心,這裏就不能久留,他們不敢對付東覺,但怎麽不拿我們出氣?”
德高說:“杜良覬覦王位,對滇海又行不軌之事,我們這些侍衛要麽替他繼續做傷天害理之事,要麽就無緣無故的消失,離開杜良,離開王廷,才是長久之計。”
在眾人期盼中,玲瓏生了個男孩,一家人情不自禁,唐婉一直陪伴著,也逐漸顯現孕相,這喜事連連。
德高離開王廷終於等來了。
東覺對德高說:“杜良大人答應給我幾個侍衛,下個月中旬,小年前杜良大宴群臣,最為可能,不要錯過機會。”
德高領會,機會難得,並且隻能成功,要做的不動聲色,天衣無縫,自己也要努力。
臘月二十三,德高給領班請假說自己肚子疼,要請兩天假,不參加執勤站崗,德高就留在宿舍。
第二天小年夜,杜良在自己府中大擺宴席,權貴重臣,,齊聚一堂,鶯歌燕舞,杯箸交錯。
酒過三巡,東覺趁杜良酒興大發,東覺湊到杜良麵前,舉杯祝慶說:“軍師萬壽無疆,滇海之幸,萬民之福。”東覺一飲而盡,杜良也喝了半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