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孝善之人自天佑人勤物豐天地寬
麥溪好風光,人勤心善良。
運數誰來定?天道由自佑。
“呸呸......不害臊,怎麽能說出這樣的酷狼之詞?”唐婉伸手吐舌羞玲瓏。
玲瓏走出房舍,到涼亭,對東覺和德高說:“真是天選姻緣,都同意。”
德高起身,施禮,點頭,心花怒放。
玲瓏轉身離去,東覺對德高說:“迴去,給老爺子商量一下,趁熱打鐵,準備吉時良辰,把婚事辦了。”
德高感激不盡,手腳無措,極力壓製內心的激動,說:“讓大人您操心了。”
東覺說:“這都一家人了,還叫大人,叫哥哥吧。”
德高施大禮,喊了聲:“哥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說著就跪地磕頭。東覺說:“不要動不動就跪地磕頭,我很不喜歡這麽多禮節,傳統的東西不能丟,但也要革新除弊興利。以後我們自家人在一起,就不行大禮了。”
德高說:“沒有尊卑,也有長幼。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無禮樂難以教化。人倫秩序,規則蹈矩,禮儀仁智信,自天佑之,道法自然。”
東覺更喜歡德高了,粗狂的外表內有一顆智慧仁德之心,這真是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其如若出生權貴之家,加以曆練磨礪,自己也不在其右,杜良、黃標、韓敬望其項背,當然術業有專攻,這工巧奇技如此,馭禦之術亦然,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玄謀之學隻可會意不可言談。
黑夜中,流螢引路,蟲鳴湊樂,前麵就有潺潺涓涓水流之聲,德高手舞足蹈起來,心裏那個美,情啊那個浪,萬物複蘇的春天裏,滿是青春的氣息。
他差點沒喊出來:“我德高有老婆了,我德高要有後了。”腳下一滑,一個趔趄,手扶住身旁一個小樹,站定。
他走到小溪邊,彎腰用冷水洗了幾把臉,他告訴自己:“喜怒於心,不露餘表,自己需要沉澱,切記樂極生悲。表麵上滇海如這黑夜一樣的平靜,但是暗藏洶湧,羈絆縱橫.......”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黑暗中,兇多吉少,不寒而栗。
德高走到自己家門前,沒有開門,房舍沒有燈光,父親或許睡了,或許黑暗中守望著歸家的人。
三百裏,翻山越嶺,風雨無阻的把父親一路的背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當勤裏和羅錫知道後欷歔不已,刮目相看,孝心日月可鑒。
到來這山清水秀的麥溪衝,用了聞起采集的西山島之藥,和黑龍苑轉來滋養之方,德存善身體恢複的很快,半年後,就好於以前,房前屋後的土地被他開墾了遍,種瓜的瓜,種豆的豆。滿身的力氣附近的幹柴院外竹林旁整整齊齊堆積如山。
衣食無憂,和王廷近在咫尺,德高對父親說:“您去王廷看看,穿過這後麵的山丘林地,一袋煙功夫就到。”
德存善見兒子心輕氣爽,就語重心長的說:“我之所以把你修好的路恢複如常,我從來不到這王城的路上,即使附近也不去,更不會撿拾那裏柴草瓜果,你知道為什麽?”
德高認為父親不願意打擾自己,但想來自己雖然隻是個侍衛,不是高官,也沒有厚祿,但現在豐衣足食,以前的願望就是能陪伴和贍養父親,現在實現了,不應該讓父親感受一下王城的繁華與熱鬧嗎?
“前麵是東覺大人家,還有老將軍夫婦,我們這庭院怎麽來的?你告訴我東覺將軍不想讓人知道。是啊兒啊,不說勤裏將軍,就說東覺將軍,王廷屈指可數之人,都能要韜光養晦。”德存善沒等德高迴答,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來了這半年,遇到過漁焦農獵之人,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王廷是什麽樣子可見一斑,表麵的風平浪靜,暫時掩藏了洶湧波濤,百姓生活不全是這毗鄰王城偏僻之地,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才是現實,無論在哪裏一定要隱藏自己,咱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即使有,事成於秘這個道理要懂。”
德高沒有想到足不出戶的老父親,有這樣的見識,大智若愚,最深刻的道理由最為普通的人淺顯的說出來,這正如伏羲八卦中的易與不易的道理。權貴之所以高於貧苦百姓,就是其解放了雙手,從而解放頭腦,把人們群眾的智慧記錄而已。
而百姓人們因為雙手被束縛,頭腦的思考無法用雙手來記錄,這應該就是人民創造的曆史,卻不是最為困乏的人民來記錄。
世界上出現高低貴賤之分,就出現了階級,從而就產生了所謂的文明,文明是自私的表現,當然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無限製的發展,自然還會迴到最為原始的無分別狀態。
德高很佩服父親的遠見卓識,自此隱誌蔽氣,沉積養晦。山村的夜寂靜幽靜,微風拂麵,蟲鳥啾鳴,庭院內外被父親打理的井井有條。
德高也不知道父親從哪裏學來的編製技術,魚簍、花籃、簸箕,籮筐之類取用於遍地的竹林,精美實用,他讓德高把這些給勤裏大人送去,他們家有人去售賣,也是很不錯的收入,補貼家用,這些以後有唐婉作為兩家的橋梁,一家人不說兩句話,隻是自己找到了一棵大樹。他又想到婚後唐婉住這裏陪伴父親,東覺大人家裏不能長住,畢竟是客。當然不能因為給了家,又說了妻,得寸進尺,尊卑永遠是變不了的。
雲追月,水靜流,德高心裏卻不安靜,唐婉的身姿出現在頭腦心中,高個,文靜,有武夫氣質。
“不要彩禮,一輩子對她好......”德高心裏重複著東覺說給自己的話:“驕兵必敗,哀兵必勝......”。
德高輕開籬門,到正堂,對左邊父親居住的房屋輕輕說了聲:“爹,我迴來了。”
德存善沒有睡,他真的在等兒子,兒子迴來,他平靜的進入夢鄉。
自從住了東覺大人贈與的新家,兩人都沒有登門致謝,今天東覺大人突然讓德高去家裏去吃飯。
德高臨走前對德存善說:“爹,我明天休假,在家陪您,在東覺大人家裏吃完晚飯就迴來,您不要等我,先睡吧。”
在這裏雖然和兒子聚少離多,但已經心滿意足了,原來的三百裏,現在的不到兩裏路。原來的半年一見,匆匆而別,現在是三五天就能見麵。對於這個死而複生的莊稼人,都是神仙日子,現在死而無憾了,唯一觀念的就是兒子娶妻生子了。
德存善也安慰自己:“人要知足常樂,現在自己不是兒子的負擔,兒孫自有兒孫福,人不可得寸進尺,兒子媳婦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可遇不可求,自己多活幾年,給兒子多操持居家用度,這是自己的事情,兒子魁偉高大,善孝有心,但謀斷耿直,多加沉澱定然能成材,現在又遇到了東覺良主,如果能跟隨了東覺大人,事就成了八九。”
迴到家,德存善還沒說,見兒子沒有不高興,隻問兒子吃飯了沒有,德高迴答吃了,德存善坐在正屋門前遍草藍,沼澤蘆葦遍地,茅草叢生,都不要本錢的,編製好大小的籃子買了補貼家用,不用燈光,熟能生巧的憑直覺和手感。
德高現在告訴父親這親事,等婚配時父親自然知道,就對父親說:“爹,你早點睡吧,也不早了。”德存善答應一聲:“好。”德存善有自己的作息時間,他常對兒子說:“周圍田地占不了功夫了,還是這王城,人多,這籃子也是咱存戶人家祖傳的手藝,累不住,動動手就可以賺錢,現在能動,就多幹點。”
父子連心,德存善感覺兒子的變化,雖然他不說,但精氣神高於以往,這是好事,兒子長大了,沒有殷實的家底,自己不中用還拖累孩子,隻要活著就要努力,多動動手,換些錢財留給兒子,這也是做父親的責任。
第二天,德存善和往常一樣起床很早,圍著庭院轉兩圈,這是這位老人因禍得福後的積極態度,他在欣賞自己的家。之後查看一遍自己的土地,哪些該拔草,哪些該澆水施肥,哪些什麽時候收獲,人勤地不懶,隻要願意為土地付出,總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他實在想不通,王廷為何不再讓東覺大人管理農人和土地,他的了解土地和農人的。從石林一路而來無論山川、平地、山林,廣袤的土地荒蕪,顆粒無收,真是暴殄天物。
吃完早飯,到稠密竹林裏挑選竹子,順便注意林地的收獲,諸如幹柴,竹筍和蘑菇之類,采集來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竹子火烤、晾曬、破篾、成絲拉線、折幹要很多工序做成代用的材料,再編製成各種成品,遠近的鄉親都得了父親的實惠,半送半買,父親的韜光養晦就是也把技術傳授給鄉親。
德高知道父親不會幹涉自己工作的事情,即使成家娶妻生子的事情也沒有說過了。至於去東覺大人家裏,父親顯然很想知道,自己不說,父親也不會問。
德高叫住要出去的父親,說:“昨天去東覺大人家裏,是相親,對方同意了。”
德高是第一次聽說兒子相親,還是東覺大人做媒,激動萬分,把手裏的鐮刀重新更放在窗台上,他不準備出門了,從屋裏搬兩個木凳坐在門前,一人一個對坐。這是家裏天大的事情,他想聽兒子的好消息。
德高說:“是少夫人的表妹,父母雙全,暫居王廷少夫人家裏。”
“少夫人?表妹?人家不嫌棄咱?同意啦?”德高禁不住的問。
“你兒子,也不差,怎麽不同意?”德高故意顯擺的說。
德存善臉上突然嚴肅起來說:“人要有自知之明,既然雙方都滿意,咱可要對得起人家姑娘,不能讓東覺大人看扁了,自己幾斤幾兩還不知道,讓你拿隻鵝你還不願意,咱不能失了禮數,這家裏雞鴨鵝一應用度,都送些過去。”
“好,你沒去過東覺家裏,你可能不相信,一個王朝大匠,百萬之眾建造王城,家裏除了多幾間房,和我們家,和這麥溪衝的其他人家並無兩樣,說家徒四壁,相形見絀也不為過,等下次,我送些去。”
“不用看,這鄉裏鄉親沒有不誇讚勤裏老將軍家風的。別等下次了,現在就去,爹有的是力氣,隻要不死,試穿用度自給自足綽綽有餘。”
“這.......現在去?會不會讓人笑話,人家姑娘還在。”
“東覺大人要的是忠心,不是麵子,咱家這些也用不完,去送些,這不是客氣,而是忠心。”
德高答應父親,想來這親爹連對方的人情、家境都不問,是相信東覺大人,還是認為兒子確實太差,隻要對方是個女人都可以,不過對方確實不差。
德高還是告訴父親說:“個子比我矮不了多少,弓馬騎射樣樣不差。心細手巧,同情達理,孝道和睦。”
德存善看兒子滿意,笑逐顏開的說:“行行,好好,隻要你們兩個好,我就心滿意足了。我這身體好了,這院子你們住,我還是迴石林,那裏的土地也不少。”
“你要是迴去,我這親不要了.......”德高故作生氣的說:“家有一老是為寶,這貴人相助,就是因為孝心感天動地。那‘小嘛噶,尾巴長,娶了媳婦忘記爹娘’是對不孝子孫的辱罵,鳥雀都知道反哺,何況於人?我還指望你照看孫子呢,別想也別說這樣離別的話,不然至我於不仁不孝,生而枉為人子,生不如死。”
“哈哈......”德高輕笑出聲來,真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兒子沒有白養,三代單純,德高這一代真興家旺族了。家和萬事興,孝道傳天下,積德行善覆蔭子孫,這話一點不假,善惡自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人做天看,因果定數自然。”
麥溪好風光,人勤心善良。
運數誰來定?天道由自佑。
“呸呸......不害臊,怎麽能說出這樣的酷狼之詞?”唐婉伸手吐舌羞玲瓏。
玲瓏走出房舍,到涼亭,對東覺和德高說:“真是天選姻緣,都同意。”
德高起身,施禮,點頭,心花怒放。
玲瓏轉身離去,東覺對德高說:“迴去,給老爺子商量一下,趁熱打鐵,準備吉時良辰,把婚事辦了。”
德高感激不盡,手腳無措,極力壓製內心的激動,說:“讓大人您操心了。”
東覺說:“這都一家人了,還叫大人,叫哥哥吧。”
德高施大禮,喊了聲:“哥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說著就跪地磕頭。東覺說:“不要動不動就跪地磕頭,我很不喜歡這麽多禮節,傳統的東西不能丟,但也要革新除弊興利。以後我們自家人在一起,就不行大禮了。”
德高說:“沒有尊卑,也有長幼。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無禮樂難以教化。人倫秩序,規則蹈矩,禮儀仁智信,自天佑之,道法自然。”
東覺更喜歡德高了,粗狂的外表內有一顆智慧仁德之心,這真是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其如若出生權貴之家,加以曆練磨礪,自己也不在其右,杜良、黃標、韓敬望其項背,當然術業有專攻,這工巧奇技如此,馭禦之術亦然,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玄謀之學隻可會意不可言談。
黑夜中,流螢引路,蟲鳴湊樂,前麵就有潺潺涓涓水流之聲,德高手舞足蹈起來,心裏那個美,情啊那個浪,萬物複蘇的春天裏,滿是青春的氣息。
他差點沒喊出來:“我德高有老婆了,我德高要有後了。”腳下一滑,一個趔趄,手扶住身旁一個小樹,站定。
他走到小溪邊,彎腰用冷水洗了幾把臉,他告訴自己:“喜怒於心,不露餘表,自己需要沉澱,切記樂極生悲。表麵上滇海如這黑夜一樣的平靜,但是暗藏洶湧,羈絆縱橫.......”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黑暗中,兇多吉少,不寒而栗。
德高走到自己家門前,沒有開門,房舍沒有燈光,父親或許睡了,或許黑暗中守望著歸家的人。
三百裏,翻山越嶺,風雨無阻的把父親一路的背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當勤裏和羅錫知道後欷歔不已,刮目相看,孝心日月可鑒。
到來這山清水秀的麥溪衝,用了聞起采集的西山島之藥,和黑龍苑轉來滋養之方,德存善身體恢複的很快,半年後,就好於以前,房前屋後的土地被他開墾了遍,種瓜的瓜,種豆的豆。滿身的力氣附近的幹柴院外竹林旁整整齊齊堆積如山。
衣食無憂,和王廷近在咫尺,德高對父親說:“您去王廷看看,穿過這後麵的山丘林地,一袋煙功夫就到。”
德存善見兒子心輕氣爽,就語重心長的說:“我之所以把你修好的路恢複如常,我從來不到這王城的路上,即使附近也不去,更不會撿拾那裏柴草瓜果,你知道為什麽?”
德高認為父親不願意打擾自己,但想來自己雖然隻是個侍衛,不是高官,也沒有厚祿,但現在豐衣足食,以前的願望就是能陪伴和贍養父親,現在實現了,不應該讓父親感受一下王城的繁華與熱鬧嗎?
“前麵是東覺大人家,還有老將軍夫婦,我們這庭院怎麽來的?你告訴我東覺將軍不想讓人知道。是啊兒啊,不說勤裏將軍,就說東覺將軍,王廷屈指可數之人,都能要韜光養晦。”德存善沒等德高迴答,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來了這半年,遇到過漁焦農獵之人,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王廷是什麽樣子可見一斑,表麵的風平浪靜,暫時掩藏了洶湧波濤,百姓生活不全是這毗鄰王城偏僻之地,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才是現實,無論在哪裏一定要隱藏自己,咱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即使有,事成於秘這個道理要懂。”
德高沒有想到足不出戶的老父親,有這樣的見識,大智若愚,最深刻的道理由最為普通的人淺顯的說出來,這正如伏羲八卦中的易與不易的道理。權貴之所以高於貧苦百姓,就是其解放了雙手,從而解放頭腦,把人們群眾的智慧記錄而已。
而百姓人們因為雙手被束縛,頭腦的思考無法用雙手來記錄,這應該就是人民創造的曆史,卻不是最為困乏的人民來記錄。
世界上出現高低貴賤之分,就出現了階級,從而就產生了所謂的文明,文明是自私的表現,當然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無限製的發展,自然還會迴到最為原始的無分別狀態。
德高很佩服父親的遠見卓識,自此隱誌蔽氣,沉積養晦。山村的夜寂靜幽靜,微風拂麵,蟲鳥啾鳴,庭院內外被父親打理的井井有條。
德高也不知道父親從哪裏學來的編製技術,魚簍、花籃、簸箕,籮筐之類取用於遍地的竹林,精美實用,他讓德高把這些給勤裏大人送去,他們家有人去售賣,也是很不錯的收入,補貼家用,這些以後有唐婉作為兩家的橋梁,一家人不說兩句話,隻是自己找到了一棵大樹。他又想到婚後唐婉住這裏陪伴父親,東覺大人家裏不能長住,畢竟是客。當然不能因為給了家,又說了妻,得寸進尺,尊卑永遠是變不了的。
雲追月,水靜流,德高心裏卻不安靜,唐婉的身姿出現在頭腦心中,高個,文靜,有武夫氣質。
“不要彩禮,一輩子對她好......”德高心裏重複著東覺說給自己的話:“驕兵必敗,哀兵必勝......”。
德高輕開籬門,到正堂,對左邊父親居住的房屋輕輕說了聲:“爹,我迴來了。”
德存善沒有睡,他真的在等兒子,兒子迴來,他平靜的進入夢鄉。
自從住了東覺大人贈與的新家,兩人都沒有登門致謝,今天東覺大人突然讓德高去家裏去吃飯。
德高臨走前對德存善說:“爹,我明天休假,在家陪您,在東覺大人家裏吃完晚飯就迴來,您不要等我,先睡吧。”
在這裏雖然和兒子聚少離多,但已經心滿意足了,原來的三百裏,現在的不到兩裏路。原來的半年一見,匆匆而別,現在是三五天就能見麵。對於這個死而複生的莊稼人,都是神仙日子,現在死而無憾了,唯一觀念的就是兒子娶妻生子了。
德存善也安慰自己:“人要知足常樂,現在自己不是兒子的負擔,兒孫自有兒孫福,人不可得寸進尺,兒子媳婦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可遇不可求,自己多活幾年,給兒子多操持居家用度,這是自己的事情,兒子魁偉高大,善孝有心,但謀斷耿直,多加沉澱定然能成材,現在又遇到了東覺良主,如果能跟隨了東覺大人,事就成了八九。”
迴到家,德存善還沒說,見兒子沒有不高興,隻問兒子吃飯了沒有,德高迴答吃了,德存善坐在正屋門前遍草藍,沼澤蘆葦遍地,茅草叢生,都不要本錢的,編製好大小的籃子買了補貼家用,不用燈光,熟能生巧的憑直覺和手感。
德高現在告訴父親這親事,等婚配時父親自然知道,就對父親說:“爹,你早點睡吧,也不早了。”德存善答應一聲:“好。”德存善有自己的作息時間,他常對兒子說:“周圍田地占不了功夫了,還是這王城,人多,這籃子也是咱存戶人家祖傳的手藝,累不住,動動手就可以賺錢,現在能動,就多幹點。”
父子連心,德存善感覺兒子的變化,雖然他不說,但精氣神高於以往,這是好事,兒子長大了,沒有殷實的家底,自己不中用還拖累孩子,隻要活著就要努力,多動動手,換些錢財留給兒子,這也是做父親的責任。
第二天,德存善和往常一樣起床很早,圍著庭院轉兩圈,這是這位老人因禍得福後的積極態度,他在欣賞自己的家。之後查看一遍自己的土地,哪些該拔草,哪些該澆水施肥,哪些什麽時候收獲,人勤地不懶,隻要願意為土地付出,總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他實在想不通,王廷為何不再讓東覺大人管理農人和土地,他的了解土地和農人的。從石林一路而來無論山川、平地、山林,廣袤的土地荒蕪,顆粒無收,真是暴殄天物。
吃完早飯,到稠密竹林裏挑選竹子,順便注意林地的收獲,諸如幹柴,竹筍和蘑菇之類,采集來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竹子火烤、晾曬、破篾、成絲拉線、折幹要很多工序做成代用的材料,再編製成各種成品,遠近的鄉親都得了父親的實惠,半送半買,父親的韜光養晦就是也把技術傳授給鄉親。
德高知道父親不會幹涉自己工作的事情,即使成家娶妻生子的事情也沒有說過了。至於去東覺大人家裏,父親顯然很想知道,自己不說,父親也不會問。
德高叫住要出去的父親,說:“昨天去東覺大人家裏,是相親,對方同意了。”
德高是第一次聽說兒子相親,還是東覺大人做媒,激動萬分,把手裏的鐮刀重新更放在窗台上,他不準備出門了,從屋裏搬兩個木凳坐在門前,一人一個對坐。這是家裏天大的事情,他想聽兒子的好消息。
德高說:“是少夫人的表妹,父母雙全,暫居王廷少夫人家裏。”
“少夫人?表妹?人家不嫌棄咱?同意啦?”德高禁不住的問。
“你兒子,也不差,怎麽不同意?”德高故意顯擺的說。
德存善臉上突然嚴肅起來說:“人要有自知之明,既然雙方都滿意,咱可要對得起人家姑娘,不能讓東覺大人看扁了,自己幾斤幾兩還不知道,讓你拿隻鵝你還不願意,咱不能失了禮數,這家裏雞鴨鵝一應用度,都送些過去。”
“好,你沒去過東覺家裏,你可能不相信,一個王朝大匠,百萬之眾建造王城,家裏除了多幾間房,和我們家,和這麥溪衝的其他人家並無兩樣,說家徒四壁,相形見絀也不為過,等下次,我送些去。”
“不用看,這鄉裏鄉親沒有不誇讚勤裏老將軍家風的。別等下次了,現在就去,爹有的是力氣,隻要不死,試穿用度自給自足綽綽有餘。”
“這.......現在去?會不會讓人笑話,人家姑娘還在。”
“東覺大人要的是忠心,不是麵子,咱家這些也用不完,去送些,這不是客氣,而是忠心。”
德高答應父親,想來這親爹連對方的人情、家境都不問,是相信東覺大人,還是認為兒子確實太差,隻要對方是個女人都可以,不過對方確實不差。
德高還是告訴父親說:“個子比我矮不了多少,弓馬騎射樣樣不差。心細手巧,同情達理,孝道和睦。”
德存善看兒子滿意,笑逐顏開的說:“行行,好好,隻要你們兩個好,我就心滿意足了。我這身體好了,這院子你們住,我還是迴石林,那裏的土地也不少。”
“你要是迴去,我這親不要了.......”德高故作生氣的說:“家有一老是為寶,這貴人相助,就是因為孝心感天動地。那‘小嘛噶,尾巴長,娶了媳婦忘記爹娘’是對不孝子孫的辱罵,鳥雀都知道反哺,何況於人?我還指望你照看孫子呢,別想也別說這樣離別的話,不然至我於不仁不孝,生而枉為人子,生不如死。”
“哈哈......”德高輕笑出聲來,真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兒子沒有白養,三代單純,德高這一代真興家旺族了。家和萬事興,孝道傳天下,積德行善覆蔭子孫,這話一點不假,善惡自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人做天看,因果定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