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萬眾一心建龍船窮其奇技龍入海


    碼頭選定,原先山上砍伐木頭的人,按照火龍果的圖紙,在碼頭邊加工木料備用。


    餘光和餘和才就有的忙了。還是從海中運送石料省時省力,原來的小船不夠用不說,因為不能改造很受限製。


    餘光就給火龍果建議用原木作為船隻,運送石材到碼頭,直接沉水修建。火龍果同意這一創新。


    但餘和才就找火龍果訴苦說:“木材被海水浸泡,會影響造船,這些木材都定好砍伐的。”


    火龍果看他是在心疼自己的木頭,就說:“原木巨大,分成板材影響不大,並且現在多沒剝皮。再說你們也加工不了這麽多。”


    火龍果看他吞吞吐吐,勉為其難,就說:“如果你們不願意讓他們用這些,你們就上山再砍伐些,路上和水裏同時運送石材,才能趕上工期。”


    餘興告訴餘偉說:“就聽火龍果的吧,砍伐肯定還是要砍伐,原計劃兩百根才夠用。這些放這裏也是放著,浸泡不會損害,反而更能結束其幹燥。等碼頭差不多了後,火龍果這邊沙盤演練後再根據需要砍伐補足。”


    火龍果每天帶十多個隨從,每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風雨無阻。幾乎都是半天就把人差遣走,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帶給監管者。


    三個月後,沙盤也已演練完成,碼頭和輪船圖紙全部交給監管者,進行第二批木材的砍伐。


    餘魯班清理黑檀樹下的雜草和枯枝敗葉,被鋸齒造把手割傷,靈機一動,就給打造了如鋸齒草一樣的鋼鐵鋸齒,用鋸齒鋸樹,比刀砍斧斫快很多,還減少了木材的損失。


    經過眾人的建議和改造,加厚鋸條,齒牙打磨鋒利,解決了破板問題。以前一棵樹木從兩邊砍斫,大多隻能成一個板材。當然也可以猶如破石一樣,用木鍥從中間劈開,但是多開裂,有時候兩塊都破損難用,損失浪費十分嚴重。


    有了鋸、鑿和刨,節省人力、時間,主要是木材用到了極致,減少損耗和沒必要的殘廢。


    用滾木、藤條、楔木、杠杆和滑輪可以隨心所欲的控製下山木材的方向和速度,做到了安全無風險。


    火龍果得到奇能巧技的報告,親自目睹十個人用荊藤、杠杆和滑輪就把數人環抱,十多丈的黃檀巨大樹木從海裏拖拉到岸。


    撼天動地,無所不能,隻要給人類機會,能把山顛海覆,人能盛天,摸準萬事萬物的習性,加以利用,為我所用,和諧共生,相得益彰。


    猶如原木下山,猶如蝰蛇,狡詐多變,無拘無束,上批原木,在龍門往山澗下放原木時,餘靈亮的父親餘序良,被斷藤抽打墜崖身亡。木頭傾斜觸碰石塊把黿劉擠壓山崖,一條腿殘廢,因施工作業受傷者屢見不鮮,有的磨皮損傷,有的因為殘直喪命。


    造船造福西山島,但卻為此多人傷亡,火龍果心痛不已。他強調:“鼓勵發明創造,對創造創新者重獎。”並且實行人員傷亡一票否決製度,哪個部門,哪個工種,哪個隊伍,隻要出現了亡人事故,就對其進行記大過,如果是因為管理或者人為責任故意,將嚴重懲罰,乃至於以命低命。


    餘序良墜崖就對餘偉監督不到位,指揮不利進行了扣除半年俸祿,降一級,留崗待查,戴罪立功。


    大家都看榮譽比生命更重要,所以總結經營,牢記教訓,為保命存生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思考。


    責任加重獎激勵了大家的發明創造,不到半年時間,就發明發現了數百種工具,收集總結了千百種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改進了工具、使用的發明創造,確實減少了人員傷亡,加快了工作進程,節約了時間和原材料。整個西山島歡欣鼓舞,奔走相告,相見相悅,進入前所未有的團結和奮進狀態。


    火龍果讓各隊負責人做好萬全之備,每天都專人負責督導安全之人,任務完成的再好隻要有人傷亡都有受到責罰。以至於專門製定了考績製度,隻要有人傷亡一票否決,在最終獎懲時要降功績。爭榮譽,講奉獻,所有人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生命至上,為人至上。


    兩年後,碼頭初具雛形,運石,磊切,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海水中碼頭垛牆基石,基牆長五十丈,寬三丈。每塊基石,從三尺至一丈,或方或正,石塊與石塊接觸麵打磨平整光滑,石縫之間插不進最為鋒利的刀尖為準,其隙塞毛堵發,切磊之後磐石堅不可摧。


    把水底海床鑿平磨光極為艱難,最先是人潛入水底,無法實戰不說,也用不了力量,一天下來不能破其分毫。


    火龍果建議圍離隔水的辦法,就是把這裏區域的利用填山堆石,把海水清理幹淨。


    至此這項工程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時間內,根據沙盤和和圖紙比例,把木材加工好。


    木材加工前經過曬幹、、煙熏、烘烤、塗臘和浸油,這些工序反複三道,其目的是增加硬度和韌度,防蟲、防腐。讓每一塊木頭經百年不腐,千年不壞。


    火龍果對大家說:“差之毫厘,謬以千裏。能工巧匠不是說說而已,是實踐出來的,龍船航行大海,千百萬人的生命係於其上,精益求精,絕對的安全,是對我們自己的生命負責。生命隻有一次,這木料部件可以多次做好。”


    玉明族長強調說:“火龍果金玉良言,不造則已,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做出來百年工程,我這些都是跟火龍果學的,如果他不離開鳳凰島,他當族長也沒有人反對吧。所以對於火龍果必須言聽計從。你們也都說說是不是不這迴事?”


    餘從接話還說:“族長大人耳聰目明,心智非凡,看人很準。做大事者也要具小節,我隻有一句話,聽話照做,定能成功。”


    成形的龍船長九十九丈,寬十九丈,百米黑檀三根相接作為前後的主承龍固。這樣巨大的船艦,組建成功,非人力所為。


    原計劃是在修建的碼頭裏建造,無奈碼頭施工比預計的要浮躁,進度緩慢。


    隻要把沙盤和模型精益求精,把圖紙修改了又修改,反複的實驗,不厭其煩的組裝模型,其目的就是加工出來的零部件,精準到分毫,這樣造船和建造碼頭同時進行,不耽誤時工。


    等碼頭建好後,在碼頭船塢內對大船進行組裝。其實建造也必須這樣一件件的加工,再進行組裝,一樣的工作,隻是轉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模型從三丈到十丈的船隻造出來數十上百年個,就是要把近百丈的龍船縮小十倍數十倍的不斷的,反複實際驗證,觀察記錄的數據紙張就堆積如山,在這些數據中總結提煉出龍船最為精準的標準。


    高標準必然嚴要求,每塊板材,任意個梁椽,所有的輻條,每一個卯榫,對接之處要求極為苛刻,對工匠精挑細選,百裏挑一,千裏挑一。


    西山島不像陸地,隻有這麽多人,為得到能工巧匠,隻能不斷的反複的培訓。


    自此改變了男女不同工的現狀,為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選擇了女人參與,同工統籌。


    還真培養出來餘翠華、黿貞玉和餘鳳鳴三個巾幗大匠。他們心細如發,釘楔卯榫,精準無物,事實勝於雄辯,讓人歎為觀止,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經過反複測量和驗證,分毫不差。


    白天工作,晚上和幾個男工匠對選拔的優勝之人進行教育培訓,共同學習和進步,大家在一起談論,實踐,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出來,暢遊大海,百年不損的龍船。


    對於火龍果而言,造船的經曆還要跟蹤問效,任何蛛絲馬跡,都要引起重視,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夢中都在吹著塵土找裂紋。


    大家眾誌成城。雖然所有人都無可挑剔,但是馬虎不得,鬆懈不得。


    說起造船的夢想,要從火龍果五歲說起。其曾祖父龍廷就熱衷於建造大船,曾造出黑牛寨,乃至於整個滇海最大的船隻,船長十丈,第一艘在山林中,極易取材,但是遠離海岸,十頭牛都拉不動,無法下海。


    第二艘確實在海邊,但是無法遠航。就這樣大船被擱置了,耳濡目染的火龍果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造船的種子就這樣種在新田。


    八歲時,建造巨輪大艦的種子萌發了,但是沒有人相信他,工匠龔何拒絕他的參與,也不給他任何機會。


    但是火龍果從來沒有放棄,帶領東覺、突覺幾個誌同道合的夥伴偷偷製造模型,日夜實驗演練,他始終相信自己有一天必然會造出來比祖父的那艘還要大的船,並且遠航萬裏,暢遊滇海。


    火龍果就告訴曾祖父:“修條通往海裏的路。”砍伐樹木,鏟平阻礙,路修好了,船還是原地不動,實在是太重了。


    火龍果用筷子在飯桌上演示讓盛滿食物的陶盆滾動,龍廷恍然大悟,說:“興家興國興滇海,非此兒不可,隻是老朽難見了。”


    曾祖所造大船再一次失敗,之後陸地上再沒人敢嚐試。但火龍果從來沒有停止過嚐試,他用模型改造曾祖父建造的大船,在失敗中找到經驗。


    他從來不認為曾祖父是個失敗者,相反他崇拜曾祖父的智慧和勇敢。他心中總有個理念,人,特別是人類,要有嚐試的勇氣,也有試錯的機會,都是在不斷挫折中進步。


    老人沒機會再嚐試,也見不到自己建造的大船,但是後繼有人,自己努力去實現黑牛村,乃至整個人類的這一壯舉,如果自己實現不了,就子子孫孫,無窮極的嚐試下去,總會有一天會實現的。


    如果連失敗都不能接受,接不會取得勝利,火龍果告訴所有人,勤勞和努力的會深入骨髓,成為血脈,生生不息,世世代代的積累並傳承下去。沒有白流的血汗,隻要不懶惰,目的總能實現,如同緩慢的蝸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水滴石穿,積沙成灘。


    經火龍果反複實驗,技術和質量已到達能建造大船的標準了,隻是族人們害怕失敗,特別村寨裏有話語權的工匠阻止他的計劃實施。原來是龔何的父親丘圖,現在是龔何,族長也站在他們一邊。


    日月在天,久存永照,風雨雷電,天道自然。春夏秋冬,四時循環,天地萬物,乾坤萬物以養人,不用才是違反天道。


    冬去春來,寒暑交替,轉眼又三年。


    工匠們晝夜施工,風雨無阻,碼頭建好,大船初具雛形。施工主要集中在碼頭船塢裏,其他人用劍麻和棕櫚材料編製纜繩,製作槳板,當然大部分人也都正常漁獵耕種。


    龍骨和船底已完工,留下技術工人,追趕進度,日夜勞碌於碼頭船塢。


    兩艘龍船,你追我趕,齊頭並進,追求速度的同時,比的是質量。


    龍船五層夾板,前後兩個桅杆,前麵的三十三丈,後麵的安三十丈。每層夾板能容納三千人。前後左右九十九個檣竿,槍杆也高百尺。大艦如山,臥如盤龍,蓄勢待發。


    乾龍在天,日月同輝。萬物初始,雲行雨施,火龍果來西山島第六個年頭,第白天,大吉。


    春暖花開,潮汐歸海之日,眾人商議已定,龍船下水入海。


    日出東方,鳳鳴峰掛起五彩旗。天池和龍門插花標七色,大海水平如鏡,全島歡慶。


    風和日麗的早晨,全族不約而同的匯聚碼頭,觀看龍船下水,比祭祀儀式都隆重。


    在火龍果命令聲中,大船後八十一根固定於岸邊磐石上的纜索,站定八十八人舉起斧,齊刷刷的砍斷。


    船體下如櫞滾木,緩緩滾動,用朱漆描寫的“龍船一號”和“龍船二號”向深海,平穩而緩慢滑行,每個船上五百名船員水手,掌握著方向,控製著速度。


    兩艘龐然大物都安然無恙的停在深海中,下水成功,眾人山唿萬歲,岸邊男女老少跪地摩拜,口中高聲齊唿:“神龍出海,覆茵西山,飛龍在天,一統滇海,覆茵萬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滇海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UJIA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UJIAN並收藏滇海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