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加冕大典如行刑艾紮朝堂坐針氈
國重戎與祀,權貴廟堂高。
百姓何其苦?唯有名和利。
杜良得知火龍果已在都城稱帝,國號正為滇,他後悔自己為何不早建國稱帝,在鳳凰王朝就可以宣布,以搶占天下之先,並且也得知突覺在大理稱王。天下之大,已悉數附庸都城滇國,自己已偏居一隅。
現在,杜良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他不能接受火龍果稱帝,更不能接受天下除滇海還有強邦,
一想到詭計多端的火龍果。必然派遣奸細諜窺滇海,他就不寒而栗,當前先昭告建國樹帝,以正言正邦,名正言順,挾天子令諸侯,討伐火龍果賊眾。
史前,太陽曆九萬九千一百四十一年,冬極春萌。杜良為區域別火龍果之滇國,稱大滇國,艾紮為乾坤大皇帝;定三百六十天為一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月為歲首,十二月歲終。歲終前後三日為春節,這標誌著終結和開始;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八月為中月。
朝廷在中月和春節都祭天祀地,民間可舉辦各種慶祝和祭祀活動,以應國泰民安之狀。
其實這些都是東覺根據聖主火龍果告天下昭,紀年時令改動所製定,杜良又根據自己的臆斷進行了篩選和添減,就成了現在的大滇國的開元紀元。
大滇國元年一月一日,為大典第一天,晨曦中,禁軍封鎖了皇城,四門緊閉,吊橋高懸,嚴禁出入。四麵正門都有百千兵馬守衛,耀武揚威,蓄勢待發。
祭壇四周,杜良親衛穿鎧披甲,喜笑顏開,減少了其威風凜凜,有拿槍的,有持盾的,有空手的,讓人感覺遊兵散勇一般。
祭壇南麵天梯兩邊,兵士雄壯,整整齊齊三排衛士,身高容貌,經過精挑細選。金盔銀甲,左手持盾,右手立持戈。
兩步一人,十步一哨,滿城盡是黃金甲。除了祭壇之下,其餘兵馬隻有短暫的興奮,風冷氣涼,各個垂頭喪氣,怨天尤人,即使帶隊監管的都尉官員,也是一副看熱鬧嫌累的感覺。
艾紮登基慶典在龍殿龍泉廳,這龍泉廳本來的設計就是滇王議事廳,杜良令東覺登基之事,就改為帝王朝廷,君臣相見,共商軍國大事之地。
為避人耳目,東覺在養心殿總指揮;興茂坐鎮玄武滇任前總指揮,六十人來往穿梭把東覺和興茂的指令傳遞給每一個執行者。
文臣武將在望天殿東西兩邊等待,聽從龍泉廳的指令,分南北兩隊出發,文臣直接前往從東邊;武將繞到龍殿背後,轉到西邊。文臣武將同時進入龍泉廳做朝拜之禮,儀式結束,文武臣在儲鳳殿賜宴,今天的儀式就結束了,明天為祭祀大典。
此時正值旭日東升,太陽正好升到望天殿之頂東南挑簷的龍首中,正如龍銜金烏,寓意太陽之子。
這樣文臣武將要三更匯於此地,很多人沒有進食,要等登基大典結束才能吃飯,所以這些好吃懶做,錦衣玉食的老爺們,敢怒而不敢言,等了三四個時辰再進入龍殿行跪拜之禮。
此時在望天殿等待的這些被加官進爵的人,已經身心疲憊,饑腸轆轆,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起初的興奮,已變成了內心的怨氣,好像被刑以極罰,比殺了他們都難受。開始低聲私欲,互相埋怨,唉聲歎氣,好像被刑罰一般。
兵部郎中詹胡波不知道吃零食很東西,屎拉在褲子裏,臭氣熏天,讓人掩鼻。負責監督的治粟都尉盧祁令兵士一刀砍殺現場,其他人噤若寒蟬,再不敢哼一聲。
每一個人都期盼著趕緊結束,但大典還沒有開始。盧祁看了看幾個年老體弱者,說道:“快去如廁,都給老子弄幹淨,如在龍殿出醜,這詹胡波就是你們的榜樣。”
眾人一哄而散奔向茅廁。
太陽冉冉升起,親衛向杜良報了時間。杜良吃飽喝足,知艾紮穿上龍袍以備抬到龍泉殿,端坐於正堂龍椅。
他正了正嶄新的朝服,低頭看了一眼紅莽黑眼,刺繡圖案,警官高靴,都很合適,隻是那龍椅上現在坐的不是自己。
杜良估摸著時間,看看身邊侍奉的衛士仆女,邁動四方步,從側門進入龍泉廳。
艾紮很久沒有坐這麽長時間,整個大典,空曠無邊一樣,涼風從四麵八方湧進來,感覺全身冷颼颼的,不禁打個寒顫,尿意十足。
艾紮滿臉通紅,轉頭給拓跋慕使眼色,拓跋慕知道艾紮要撒尿,給親衛使個眼色,把尿壺送到艾紮龍袍之內,讓他坐著尿,因為沒有人能架得動他,特別是高高在上的龍椅,就如同卡在裏麵。
為減少艾紮排泄,作為親衛的拓跋慕和爾朱光商量,從昨天早晨就不讓他進食了,昨天夜裏艾紮就被餓的心裏發慌,頭暈目眩。他知道自己身體狀況,也知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盡快的死,特別是杜良,隻有自己死了,他才可以順理成章的接任滇海帝王。
東覺提醒興茂解決艾紮大王動身龍庭,坐龍椅登基,受百官朝拜,雖然從起寢宮到這裏不足三百步。
衛士攙抬很是費時費事,途中摔倒也很難攙扶起來,所以興茂央求匹要請求王合,對艾紮量體製作了三輛車,可在宮室內使用,一輛站立的八輪車,一輛坐臥的十二輪車,一輛躺在上的二十四輪車。其中坐臥的最得艾紮喜歡,經過數次演習,把艾紮從其宮室拖在朝堂。
百官晉封,艾紮口諭封杜良為滇海王,杜良拒絕了封賞。
四肢被自己的肥胖緊固了艾紮,心知肚明,杜良害死了艾項,殺了哈英和起哈全家,囚禁了勤裏,自己身邊親信已查一茬的秘密處置。杜良才是滇海的魔鬼,叔父艾項提醒的沒錯,但為時已晚,自己是一個是活人,已沒有能力反抗了。
艾紮兩個義子,黃標心存覬覦,但懼怕杜良,如果不是杜良壓著,自己恐怕早就被黃標殺了,此人刻薄、色厲內詐,而又無謀,誌大才疏,和杜良一樣難為人主。
隻有東覺全才善謀,但其人隻謀事未謀人,誌似高遠,又不見其覬覦滇海,忠心王廷,而又獻媚杜良,藏拙卻禦民,著實讓人看不透。
艾紮令爾朱光著人叫黃標來,迴來迴複說黃標巡查君縣。令東覺前來麵君,迴複自己說東覺遠在海晏。
其實艾紮也知道這是杜良斷絕了這重臣的來往,即使自己的義子,也不能見一麵。其實艾紮想見東覺,以授試行,但艾紮心裏也清楚,龍城內外都被杜良控製了,即使自己身邊的拓跋慕和爾朱光或者後宮嬪妃也都不會和自己一樣,形同朽木。即使自己把王位傳給東覺,也無濟於事,無非馬上掀起來爭鬥而已,還可能會害了他。
東覺之所以安然無恙,而又位高三公,因其能又因其無能。
早晨起來,艾紮餓的心裏發,現在肚子咕嚕咕嚕響個不停,他極目願望門外的太陽趕緊照射進來,盼望著結束,折磨的他心力交瘁,痛不欲生。
艾紮看見杜良,如獲救星,他沙啞著嗓子問道:“杜愛卿,您把我送迴宮裏,如坐針氈......”
麵前齊要黃檀長書案,金光燦燦。
現在的艾紮不能躺不能臥,隻能坐著,當然這也是他第一次坐這龍椅,想到以後來這裏真的要了老命了。
杜良看一眼這堆臭肉,弄得整個大廳彌漫著屎尿味。
旁邊皇後張氏,原是杜良遊走江湖途中遇到張氏的女兒,張氏生下這女子就病逝,張氏咽氣前,對杜良說:“這是你的女兒,我走之後你善待她。”
杜良雖和張氏行苟且之事,但他不相信這就是自己的女兒,並且自己不想要女兒,而想要兒子。但當時居無定所,愁果腹之食,苦蔽體之衣的杜良,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還考慮不到延續香火,繼承衣缽的事情,他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更何況,一個繈褓中的孩子,他給孩子起名張鳳配,他讓熊六能親信把不到一歲的張鳳配交給有錢人家去楊,並在女嬰脖子上掛了自己的一簇頭發,本來想著掛個金鎖、金瓜子,最起碼也要金銀玉飾之類作為信物,但杜良沒有,就是張氏死時給他的半個銀鐲子,也被他換了酒喝了。
後來殺了熊六能,杜良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可能有個女兒,先派田三後令胡林根據杜良記憶熊六能說是給了師宗鳳凰山南百裏的一個小山村富戶人家收養,但尋找未果。
直到後來東覺管理民部時,在現在的師宗郡山南村尋找了一八歲女嬰,長相和杜良相仿,後來杜良派遣尹健親自到山南村百裏尋訪,有人說是人乞丐送給這家人家,並且當時一簇頭發為信,後來主人嫌頭發被孩子吞噬,就不知放哪裏了。
杜良將信將疑,把孩子帶來,確實和自己有幾分相似,自己現在也沒有一兒半女,也就認下女兒,並為其改名杜鳳鳴。
一次當時為親衛的興茂帶孩子出宮,遇一仙風道骨長者,看見孩子對興茂說:“此女當為皇後,貴不可及,隻可惜無子嗣不能享天倫。”這話傳到杜良耳朵,他將信將疑,不曾想自己能控製艾紮還能控製滇海。
杜鳳鳴十五歲,出落的麵如芙蓉笑似桃花,為了感謝艾紮知遇之恩,也為了自己以後更為長久的掌控王廷,杜良就把女兒嫁給了艾紮為後。
杜良最為忌諱別人說自己是國丈,所以王廷知道其和艾紮還有這身份,但都不敢以國丈稱唿。
不曾想三五年之後艾紮由身強力壯的將軍,變成了荒淫無度,嗜酒成性的癮君子,現在更是病入膏肓,形同朽木,杜良看了一眼艾紮身邊的皇後杜鳳鳴,真的一語成讖,皇後無子嗣,男享天論。
杜良躲得遠遠的說:“馬上開始了,陛下堅持一下就好了。”
登基大典司儀尹健領杜良之命,給望天殿的興茂發出了文臣武將上殿覲見。
與此同時,奏樂、鳴鍾鼓,正門前殿八佾舞蹈。
內廷侍衛從兩邊把布幔垂簾收攏。
望天殿文武百官,在龍殿前列隊等待。
殿外響鼓第一通,鼓聲結束,百官整理好自己的朝服;然後開始第二通鼓,文武百官按照品級在拾階而上,在龍泉堂廳前排好順序;等到第三通鼓結束,文武百官,按照順序進入。
從裏麵傳來尹健的指令:“進.....”
文臣在左,武將在右,按照品級魚貫而入,進入大典,各成三行,九十九人整整齊齊站在艾紮麵前,最前第一排,由東至西為穆司讚、吳誌剛、黃標、武華、餘光和匹要。
杜良端坐於龍椅左前,麵行九拜之禮。
尹健站在龍椅右前,唱喏道:“加冕......”
張彪從布滿左邊走來,鹹寇從右邊出來;分別端著皇帝和皇後皇冠,後麵跟著兩男兩女,從左右登大寶,為皇帝和皇後加冕。
因為艾紮行動不便,把,更換袞冕、帝皇入位等環節都免了。
“叩守,行九拜之禮......”
演奏的皇庭之樂是東覺找樂師譜的閆瑩之歌,其大意為閆瑩顧盼之兮,顧秋波,美人閆瑩,世雙雙。滇海之神兮,海水甜兮......這是閆瑩和翠香在黑龍苑的歌唱。
“一叩首......起......九叩首.......起。”
九跪九拜,有的人呲牙咧嘴,眉頭緊皺。
也有人心裏祈禱:“堅持......堅持再堅持......”
鳳凰郡郡守宋景兒額頭汗如豆,後背濕透了一大片,也不知其是腎虛還是體弱。
接著行敬告受命之禮,給皇後行四拜大禮。
禮畢。
捧表官刑昇從西來,尹健唱“進表”,刑昇捧著表冊跪倒案前,受表官拓跋慕拿出笏板,跪在案東接過表冊,放到案上,再收起笏板,退迴殿內西幕後。
皇帝艾紮說:“請相國杜良,代朕,祭祀天、地,祭拜社稷。欽此!”
杜良起身接旨,轉身坐迴原位,禮樂再響起。
尹健宣布:“禮畢,請大滇國,乾坤大皇帝歸位.....”
國重戎與祀,權貴廟堂高。
百姓何其苦?唯有名和利。
杜良得知火龍果已在都城稱帝,國號正為滇,他後悔自己為何不早建國稱帝,在鳳凰王朝就可以宣布,以搶占天下之先,並且也得知突覺在大理稱王。天下之大,已悉數附庸都城滇國,自己已偏居一隅。
現在,杜良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他不能接受火龍果稱帝,更不能接受天下除滇海還有強邦,
一想到詭計多端的火龍果。必然派遣奸細諜窺滇海,他就不寒而栗,當前先昭告建國樹帝,以正言正邦,名正言順,挾天子令諸侯,討伐火龍果賊眾。
史前,太陽曆九萬九千一百四十一年,冬極春萌。杜良為區域別火龍果之滇國,稱大滇國,艾紮為乾坤大皇帝;定三百六十天為一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月為歲首,十二月歲終。歲終前後三日為春節,這標誌著終結和開始;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八月為中月。
朝廷在中月和春節都祭天祀地,民間可舉辦各種慶祝和祭祀活動,以應國泰民安之狀。
其實這些都是東覺根據聖主火龍果告天下昭,紀年時令改動所製定,杜良又根據自己的臆斷進行了篩選和添減,就成了現在的大滇國的開元紀元。
大滇國元年一月一日,為大典第一天,晨曦中,禁軍封鎖了皇城,四門緊閉,吊橋高懸,嚴禁出入。四麵正門都有百千兵馬守衛,耀武揚威,蓄勢待發。
祭壇四周,杜良親衛穿鎧披甲,喜笑顏開,減少了其威風凜凜,有拿槍的,有持盾的,有空手的,讓人感覺遊兵散勇一般。
祭壇南麵天梯兩邊,兵士雄壯,整整齊齊三排衛士,身高容貌,經過精挑細選。金盔銀甲,左手持盾,右手立持戈。
兩步一人,十步一哨,滿城盡是黃金甲。除了祭壇之下,其餘兵馬隻有短暫的興奮,風冷氣涼,各個垂頭喪氣,怨天尤人,即使帶隊監管的都尉官員,也是一副看熱鬧嫌累的感覺。
艾紮登基慶典在龍殿龍泉廳,這龍泉廳本來的設計就是滇王議事廳,杜良令東覺登基之事,就改為帝王朝廷,君臣相見,共商軍國大事之地。
為避人耳目,東覺在養心殿總指揮;興茂坐鎮玄武滇任前總指揮,六十人來往穿梭把東覺和興茂的指令傳遞給每一個執行者。
文臣武將在望天殿東西兩邊等待,聽從龍泉廳的指令,分南北兩隊出發,文臣直接前往從東邊;武將繞到龍殿背後,轉到西邊。文臣武將同時進入龍泉廳做朝拜之禮,儀式結束,文武臣在儲鳳殿賜宴,今天的儀式就結束了,明天為祭祀大典。
此時正值旭日東升,太陽正好升到望天殿之頂東南挑簷的龍首中,正如龍銜金烏,寓意太陽之子。
這樣文臣武將要三更匯於此地,很多人沒有進食,要等登基大典結束才能吃飯,所以這些好吃懶做,錦衣玉食的老爺們,敢怒而不敢言,等了三四個時辰再進入龍殿行跪拜之禮。
此時在望天殿等待的這些被加官進爵的人,已經身心疲憊,饑腸轆轆,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起初的興奮,已變成了內心的怨氣,好像被刑以極罰,比殺了他們都難受。開始低聲私欲,互相埋怨,唉聲歎氣,好像被刑罰一般。
兵部郎中詹胡波不知道吃零食很東西,屎拉在褲子裏,臭氣熏天,讓人掩鼻。負責監督的治粟都尉盧祁令兵士一刀砍殺現場,其他人噤若寒蟬,再不敢哼一聲。
每一個人都期盼著趕緊結束,但大典還沒有開始。盧祁看了看幾個年老體弱者,說道:“快去如廁,都給老子弄幹淨,如在龍殿出醜,這詹胡波就是你們的榜樣。”
眾人一哄而散奔向茅廁。
太陽冉冉升起,親衛向杜良報了時間。杜良吃飽喝足,知艾紮穿上龍袍以備抬到龍泉殿,端坐於正堂龍椅。
他正了正嶄新的朝服,低頭看了一眼紅莽黑眼,刺繡圖案,警官高靴,都很合適,隻是那龍椅上現在坐的不是自己。
杜良估摸著時間,看看身邊侍奉的衛士仆女,邁動四方步,從側門進入龍泉廳。
艾紮很久沒有坐這麽長時間,整個大典,空曠無邊一樣,涼風從四麵八方湧進來,感覺全身冷颼颼的,不禁打個寒顫,尿意十足。
艾紮滿臉通紅,轉頭給拓跋慕使眼色,拓跋慕知道艾紮要撒尿,給親衛使個眼色,把尿壺送到艾紮龍袍之內,讓他坐著尿,因為沒有人能架得動他,特別是高高在上的龍椅,就如同卡在裏麵。
為減少艾紮排泄,作為親衛的拓跋慕和爾朱光商量,從昨天早晨就不讓他進食了,昨天夜裏艾紮就被餓的心裏發慌,頭暈目眩。他知道自己身體狀況,也知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盡快的死,特別是杜良,隻有自己死了,他才可以順理成章的接任滇海帝王。
東覺提醒興茂解決艾紮大王動身龍庭,坐龍椅登基,受百官朝拜,雖然從起寢宮到這裏不足三百步。
衛士攙抬很是費時費事,途中摔倒也很難攙扶起來,所以興茂央求匹要請求王合,對艾紮量體製作了三輛車,可在宮室內使用,一輛站立的八輪車,一輛坐臥的十二輪車,一輛躺在上的二十四輪車。其中坐臥的最得艾紮喜歡,經過數次演習,把艾紮從其宮室拖在朝堂。
百官晉封,艾紮口諭封杜良為滇海王,杜良拒絕了封賞。
四肢被自己的肥胖緊固了艾紮,心知肚明,杜良害死了艾項,殺了哈英和起哈全家,囚禁了勤裏,自己身邊親信已查一茬的秘密處置。杜良才是滇海的魔鬼,叔父艾項提醒的沒錯,但為時已晚,自己是一個是活人,已沒有能力反抗了。
艾紮兩個義子,黃標心存覬覦,但懼怕杜良,如果不是杜良壓著,自己恐怕早就被黃標殺了,此人刻薄、色厲內詐,而又無謀,誌大才疏,和杜良一樣難為人主。
隻有東覺全才善謀,但其人隻謀事未謀人,誌似高遠,又不見其覬覦滇海,忠心王廷,而又獻媚杜良,藏拙卻禦民,著實讓人看不透。
艾紮令爾朱光著人叫黃標來,迴來迴複說黃標巡查君縣。令東覺前來麵君,迴複自己說東覺遠在海晏。
其實艾紮也知道這是杜良斷絕了這重臣的來往,即使自己的義子,也不能見一麵。其實艾紮想見東覺,以授試行,但艾紮心裏也清楚,龍城內外都被杜良控製了,即使自己身邊的拓跋慕和爾朱光或者後宮嬪妃也都不會和自己一樣,形同朽木。即使自己把王位傳給東覺,也無濟於事,無非馬上掀起來爭鬥而已,還可能會害了他。
東覺之所以安然無恙,而又位高三公,因其能又因其無能。
早晨起來,艾紮餓的心裏發,現在肚子咕嚕咕嚕響個不停,他極目願望門外的太陽趕緊照射進來,盼望著結束,折磨的他心力交瘁,痛不欲生。
艾紮看見杜良,如獲救星,他沙啞著嗓子問道:“杜愛卿,您把我送迴宮裏,如坐針氈......”
麵前齊要黃檀長書案,金光燦燦。
現在的艾紮不能躺不能臥,隻能坐著,當然這也是他第一次坐這龍椅,想到以後來這裏真的要了老命了。
杜良看一眼這堆臭肉,弄得整個大廳彌漫著屎尿味。
旁邊皇後張氏,原是杜良遊走江湖途中遇到張氏的女兒,張氏生下這女子就病逝,張氏咽氣前,對杜良說:“這是你的女兒,我走之後你善待她。”
杜良雖和張氏行苟且之事,但他不相信這就是自己的女兒,並且自己不想要女兒,而想要兒子。但當時居無定所,愁果腹之食,苦蔽體之衣的杜良,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還考慮不到延續香火,繼承衣缽的事情,他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更何況,一個繈褓中的孩子,他給孩子起名張鳳配,他讓熊六能親信把不到一歲的張鳳配交給有錢人家去楊,並在女嬰脖子上掛了自己的一簇頭發,本來想著掛個金鎖、金瓜子,最起碼也要金銀玉飾之類作為信物,但杜良沒有,就是張氏死時給他的半個銀鐲子,也被他換了酒喝了。
後來殺了熊六能,杜良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可能有個女兒,先派田三後令胡林根據杜良記憶熊六能說是給了師宗鳳凰山南百裏的一個小山村富戶人家收養,但尋找未果。
直到後來東覺管理民部時,在現在的師宗郡山南村尋找了一八歲女嬰,長相和杜良相仿,後來杜良派遣尹健親自到山南村百裏尋訪,有人說是人乞丐送給這家人家,並且當時一簇頭發為信,後來主人嫌頭發被孩子吞噬,就不知放哪裏了。
杜良將信將疑,把孩子帶來,確實和自己有幾分相似,自己現在也沒有一兒半女,也就認下女兒,並為其改名杜鳳鳴。
一次當時為親衛的興茂帶孩子出宮,遇一仙風道骨長者,看見孩子對興茂說:“此女當為皇後,貴不可及,隻可惜無子嗣不能享天倫。”這話傳到杜良耳朵,他將信將疑,不曾想自己能控製艾紮還能控製滇海。
杜鳳鳴十五歲,出落的麵如芙蓉笑似桃花,為了感謝艾紮知遇之恩,也為了自己以後更為長久的掌控王廷,杜良就把女兒嫁給了艾紮為後。
杜良最為忌諱別人說自己是國丈,所以王廷知道其和艾紮還有這身份,但都不敢以國丈稱唿。
不曾想三五年之後艾紮由身強力壯的將軍,變成了荒淫無度,嗜酒成性的癮君子,現在更是病入膏肓,形同朽木,杜良看了一眼艾紮身邊的皇後杜鳳鳴,真的一語成讖,皇後無子嗣,男享天論。
杜良躲得遠遠的說:“馬上開始了,陛下堅持一下就好了。”
登基大典司儀尹健領杜良之命,給望天殿的興茂發出了文臣武將上殿覲見。
與此同時,奏樂、鳴鍾鼓,正門前殿八佾舞蹈。
內廷侍衛從兩邊把布幔垂簾收攏。
望天殿文武百官,在龍殿前列隊等待。
殿外響鼓第一通,鼓聲結束,百官整理好自己的朝服;然後開始第二通鼓,文武百官按照品級在拾階而上,在龍泉堂廳前排好順序;等到第三通鼓結束,文武百官,按照順序進入。
從裏麵傳來尹健的指令:“進.....”
文臣在左,武將在右,按照品級魚貫而入,進入大典,各成三行,九十九人整整齊齊站在艾紮麵前,最前第一排,由東至西為穆司讚、吳誌剛、黃標、武華、餘光和匹要。
杜良端坐於龍椅左前,麵行九拜之禮。
尹健站在龍椅右前,唱喏道:“加冕......”
張彪從布滿左邊走來,鹹寇從右邊出來;分別端著皇帝和皇後皇冠,後麵跟著兩男兩女,從左右登大寶,為皇帝和皇後加冕。
因為艾紮行動不便,把,更換袞冕、帝皇入位等環節都免了。
“叩守,行九拜之禮......”
演奏的皇庭之樂是東覺找樂師譜的閆瑩之歌,其大意為閆瑩顧盼之兮,顧秋波,美人閆瑩,世雙雙。滇海之神兮,海水甜兮......這是閆瑩和翠香在黑龍苑的歌唱。
“一叩首......起......九叩首.......起。”
九跪九拜,有的人呲牙咧嘴,眉頭緊皺。
也有人心裏祈禱:“堅持......堅持再堅持......”
鳳凰郡郡守宋景兒額頭汗如豆,後背濕透了一大片,也不知其是腎虛還是體弱。
接著行敬告受命之禮,給皇後行四拜大禮。
禮畢。
捧表官刑昇從西來,尹健唱“進表”,刑昇捧著表冊跪倒案前,受表官拓跋慕拿出笏板,跪在案東接過表冊,放到案上,再收起笏板,退迴殿內西幕後。
皇帝艾紮說:“請相國杜良,代朕,祭祀天、地,祭拜社稷。欽此!”
杜良起身接旨,轉身坐迴原位,禮樂再響起。
尹健宣布:“禮畢,請大滇國,乾坤大皇帝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