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維把羬羊脂重新包好,妥善地保管起來。
雖然陳風已經告訴了他羬羊脂的正確用途,但由於這玩意稀少且珍貴,歐陽維肯定不會真把它當做護膚品使用,其紀念意義依然遠遠大於實用價值。
本來他就不是指望羬羊脂有多麽不可思議的作用,更多的隻是拋磚引玉,證實陳風是否真的能夠看懂《山海經》裏麵的內容,在這個時代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可以麻煩你跟我過來一下嗎?我有些東西想讓你看看。”
歐陽維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恭敬的態度溢於言表,完全沒有最初的輕藐。
陳風也意識到眼前這個老頭並不簡單,竟然有意識地收集著《山海經》中記載的物品,並試圖驗證其功效,絕非隻是一名圖書管理員而已。
再說自古圖書管理員出掛壁,誰知道眼前這位會不會就是。
總之,陳風還是配合著跟他走進圖書館的深處,在這個過程中互相介紹起身份,把目前可以公開的情報告訴歐陽維。
“是嗎,冬眠者,難怪你會知道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正如陳風想的那樣,冬眠者的身份可以幫他節省不少麻煩。歐陽維也不清楚一千多年前的情況具體是怎麽樣的,無法對陳風的說辭產生質疑。
陳風就按著這個思路順水推舟地說道:
“我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麽會知道,現在記憶還很混亂,就像碎片一樣聯係不起來。”
“嗯,希望你能盡早恢複。”
歐陽維沒有尋根問底,這對他來說也並不重要。
兩人來到圖書館下方的一個密室,隨著歐陽維把燈一開,頓時無數奇特的藏品呈現在陳風麵前。
“這些是······”
陳風拿起其中一株葉子長得像蕙蘭,莖幹卻像桔梗,開著黑色花朵的植物問道。
雖然陳風也很難僅憑外貌去分辨這些藏品是什麽,但他體內的係統卻馬上就有了反應。
【蓇蓉,出自《山海經·卷二·西山經》: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如桔梗,黑華而不實,名曰蓇蓉,食之使人無子。】
“小心別吃進肚子裏了,醫生證實過,真會讓人絕育的。”歐陽維警告道。
陳風當然知道是不能吃的東西,他還年紀輕輕,可不想就這麽不孕不育了。
不過讓他更加驚訝的是,之前係統明明搜索不到《山海經》的內容,現在卻馬上就有了,還能幫自己篩選出內容,反應還很迅速,完全不像沒有記錄的樣子。
這隻能說明一件事,係統具有學習功能,在自己剛才閱讀《山海經》的過程中,它也將其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了!
這樣他也不用再去自己翻書,看一眼就明白是什麽東西了。
歐陽維的收藏品確實出乎意料的多,大部分是像蓇蓉和羬羊脂這樣出自西山經的東西。
雖然不是什麽軒轅劍、盤古斧之類的上古神器,但在當今人類社會中,絕對是十分罕見的。
歐陽維解釋道:“我這輩子沒有什麽其他愛好,就喜歡看書和鑽研裏麵的東西。幸好在軍中有幾位老友,就拜托他們幫忙收集一下,這些山海經中有記載的奇物。”
確實,從藏品的數量就能看出歐陽維的熱情,雖然大部分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但稀有就已經是極高的價值。
假如把這裏的東西拿去拍賣,估計有不少價值不菲。尤其是那些出自《山海經》奇珍異獸身上的東西,肯定能滿足人們的獵奇愛好。
比如說其中就有一具妖獸的標本,長得像是野貓,頭上卻隻有一隻眼睛,背後長著三條尾巴,看著就相當怪異。
【讙,出自《山海經·卷二·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狸,一日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奪百聲,是可以禦兇,服之已癉。】
歐陽維感歎道:“據說當初為了抓住它,可費了一番功夫。行動迅捷也就算了,發出的聲音尖銳刺耳,一不小心甚至會被震破耳膜,並且明明隻有一隻,卻能發出千百隻動物齊鳴般的叫聲,很容易會誤判它的位置。原本是想盡可能活捉的,結果還是打死了,做成標本送迴來。”
這確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與朱厭戰鬥過的陳風就知道,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絕不止長相怪異這麽簡單。
就連看似人畜無害的讙,也有置人於死地的能力。
“我特別想知道,山海經中說它‘服之已癉’是什麽意思。雖然我應該不會吃它,但還是想知道其具體用途”歐陽維滿懷期待地問道。
“這是通假字,音通‘疸’,指的就是黃疸病。”
“通假字?”
陳風不禁懊惱地搖搖頭說道:“連通假字都不知道了嗎?”
確實不能怪歐陽維,陳風之所以知道這是通假字,也是同樣靠晉代郭璞的注解:“癉,黃癉病也,音旦。”
可以說假如沒有注解,《山海經》在現代人眼裏,恐怕就和程序員不加注釋的代碼一樣,基本上是不知所雲的東西。
總之,陳風還是耐心地給歐陽維解釋,所謂通假就是借用別的字代替,所以寫作是“癉”,實則為“疸”。
這可真是把歐陽維給搞蒙了,他哪裏知道什麽通假字,一直都在想著“癉”指的是什麽,結果竟然是要換另一個字才能解釋得通。
“這也太離譜了吧!若是不知道通假字,豈不是永遠無法解讀出真正的含義?”
陳風撓了撓後腦勺說道:“你跟我說也沒用啊,古人就是這麽做的。”
通假字有多麻煩,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偏偏它就是一個繞不過的難題,不懂的話簡直寸步難行。
歐陽維長歎一聲:“多虧你告訴了我,否則我這輩子都要跟這個字過不去了。”
“沒什麽,很高興能幫上忙。”
雖然說陳風都知道山海經上寫的是什麽,但真正的實物還是第一次呈現在眼前,這樣的經曆可比紙上談兵寶貴多了,也許還是他的收獲更大。
歐陽維也察覺到陳風對這些收藏品的興趣濃厚,幹脆就提議道:
“對了,作為謝禮,就從這裏挑一件怎麽樣?其他人都無法意識到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但是你的話,一定知道哪一件是最有用的吧。”
雖然陳風已經告訴了他羬羊脂的正確用途,但由於這玩意稀少且珍貴,歐陽維肯定不會真把它當做護膚品使用,其紀念意義依然遠遠大於實用價值。
本來他就不是指望羬羊脂有多麽不可思議的作用,更多的隻是拋磚引玉,證實陳風是否真的能夠看懂《山海經》裏麵的內容,在這個時代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可以麻煩你跟我過來一下嗎?我有些東西想讓你看看。”
歐陽維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恭敬的態度溢於言表,完全沒有最初的輕藐。
陳風也意識到眼前這個老頭並不簡單,竟然有意識地收集著《山海經》中記載的物品,並試圖驗證其功效,絕非隻是一名圖書管理員而已。
再說自古圖書管理員出掛壁,誰知道眼前這位會不會就是。
總之,陳風還是配合著跟他走進圖書館的深處,在這個過程中互相介紹起身份,把目前可以公開的情報告訴歐陽維。
“是嗎,冬眠者,難怪你會知道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正如陳風想的那樣,冬眠者的身份可以幫他節省不少麻煩。歐陽維也不清楚一千多年前的情況具體是怎麽樣的,無法對陳風的說辭產生質疑。
陳風就按著這個思路順水推舟地說道:
“我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麽會知道,現在記憶還很混亂,就像碎片一樣聯係不起來。”
“嗯,希望你能盡早恢複。”
歐陽維沒有尋根問底,這對他來說也並不重要。
兩人來到圖書館下方的一個密室,隨著歐陽維把燈一開,頓時無數奇特的藏品呈現在陳風麵前。
“這些是······”
陳風拿起其中一株葉子長得像蕙蘭,莖幹卻像桔梗,開著黑色花朵的植物問道。
雖然陳風也很難僅憑外貌去分辨這些藏品是什麽,但他體內的係統卻馬上就有了反應。
【蓇蓉,出自《山海經·卷二·西山經》: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如桔梗,黑華而不實,名曰蓇蓉,食之使人無子。】
“小心別吃進肚子裏了,醫生證實過,真會讓人絕育的。”歐陽維警告道。
陳風當然知道是不能吃的東西,他還年紀輕輕,可不想就這麽不孕不育了。
不過讓他更加驚訝的是,之前係統明明搜索不到《山海經》的內容,現在卻馬上就有了,還能幫自己篩選出內容,反應還很迅速,完全不像沒有記錄的樣子。
這隻能說明一件事,係統具有學習功能,在自己剛才閱讀《山海經》的過程中,它也將其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了!
這樣他也不用再去自己翻書,看一眼就明白是什麽東西了。
歐陽維的收藏品確實出乎意料的多,大部分是像蓇蓉和羬羊脂這樣出自西山經的東西。
雖然不是什麽軒轅劍、盤古斧之類的上古神器,但在當今人類社會中,絕對是十分罕見的。
歐陽維解釋道:“我這輩子沒有什麽其他愛好,就喜歡看書和鑽研裏麵的東西。幸好在軍中有幾位老友,就拜托他們幫忙收集一下,這些山海經中有記載的奇物。”
確實,從藏品的數量就能看出歐陽維的熱情,雖然大部分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但稀有就已經是極高的價值。
假如把這裏的東西拿去拍賣,估計有不少價值不菲。尤其是那些出自《山海經》奇珍異獸身上的東西,肯定能滿足人們的獵奇愛好。
比如說其中就有一具妖獸的標本,長得像是野貓,頭上卻隻有一隻眼睛,背後長著三條尾巴,看著就相當怪異。
【讙,出自《山海經·卷二·西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狸,一日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奪百聲,是可以禦兇,服之已癉。】
歐陽維感歎道:“據說當初為了抓住它,可費了一番功夫。行動迅捷也就算了,發出的聲音尖銳刺耳,一不小心甚至會被震破耳膜,並且明明隻有一隻,卻能發出千百隻動物齊鳴般的叫聲,很容易會誤判它的位置。原本是想盡可能活捉的,結果還是打死了,做成標本送迴來。”
這確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與朱厭戰鬥過的陳風就知道,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絕不止長相怪異這麽簡單。
就連看似人畜無害的讙,也有置人於死地的能力。
“我特別想知道,山海經中說它‘服之已癉’是什麽意思。雖然我應該不會吃它,但還是想知道其具體用途”歐陽維滿懷期待地問道。
“這是通假字,音通‘疸’,指的就是黃疸病。”
“通假字?”
陳風不禁懊惱地搖搖頭說道:“連通假字都不知道了嗎?”
確實不能怪歐陽維,陳風之所以知道這是通假字,也是同樣靠晉代郭璞的注解:“癉,黃癉病也,音旦。”
可以說假如沒有注解,《山海經》在現代人眼裏,恐怕就和程序員不加注釋的代碼一樣,基本上是不知所雲的東西。
總之,陳風還是耐心地給歐陽維解釋,所謂通假就是借用別的字代替,所以寫作是“癉”,實則為“疸”。
這可真是把歐陽維給搞蒙了,他哪裏知道什麽通假字,一直都在想著“癉”指的是什麽,結果竟然是要換另一個字才能解釋得通。
“這也太離譜了吧!若是不知道通假字,豈不是永遠無法解讀出真正的含義?”
陳風撓了撓後腦勺說道:“你跟我說也沒用啊,古人就是這麽做的。”
通假字有多麻煩,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偏偏它就是一個繞不過的難題,不懂的話簡直寸步難行。
歐陽維長歎一聲:“多虧你告訴了我,否則我這輩子都要跟這個字過不去了。”
“沒什麽,很高興能幫上忙。”
雖然說陳風都知道山海經上寫的是什麽,但真正的實物還是第一次呈現在眼前,這樣的經曆可比紙上談兵寶貴多了,也許還是他的收獲更大。
歐陽維也察覺到陳風對這些收藏品的興趣濃厚,幹脆就提議道:
“對了,作為謝禮,就從這裏挑一件怎麽樣?其他人都無法意識到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但是你的話,一定知道哪一件是最有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