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幫主若是在此時退位,丐幫高層就是為了名聲,也會掩蓋你的身世。”
“但是你若不退位,他們為了天下第一大幫幫主的位子,會和策劃這件事情的人,一起把你趕下去。”
“所以我一直勸喬幫主離開,在他們內部分化之後,再迴來各個擊破。”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為一時意氣,落入敵人算計!”
聽到喬峰的想法,朱武見他已經開始動搖,再次勸說他道。
知道朱武所說的有道理,喬峰在見到暗中的人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後,也明白對方謀劃已久,誓要逼走自己。
如果自己再硬扛著不退,暗中的人還有更厲害的手段會用出來。到時能不能全身而退,也是未知之事。
隻是,喬峰生性剛強,敵人愈強,他氣概愈豪,鬥誌更盛,並無絲毫懼怕之意。
想到暗中的人還未現身,自己的身世也沒弄明白,喬峰哈哈一笑,心中下定決心:
“大丈夫光明磊落,何懼陰謀詭計!”
“他們有什麽陰謀,盡管使出來好了。”
“喬某生平不做半點虧心事,不管有何傾害誣陷,喬某何懼?”
心中已決定和暗中的人鬥一鬥,查清自己身世。
此時,白世鏡已請出本幫法刀,要處置叛亂之人。隻見他歎了口氣,向參與叛亂的丐幫弟子道:
“奚宋陳吳四長老誤信人言,圖謀叛亂,危害本幫大業,罪當一刀處死。”
“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造遙惑眾,鼓動內亂,罪當九刀處死。”
“參與叛亂的各舵弟子,各領罪責,日後詳加查究,分別處罰。”
他宣布了各人的罪刑,眾人都默不作聲。江湖上任何幫會,凡背叛本幫、謀害幫主的,理所當然地予以處死,誰都不會有什麽異言。眾人參與圖謀之時,原已知道這個後果。
隻是,參與叛亂的幫眾比擁護喬峰的更多,真讓他這樣處置,丐幫必然會元氣大傷,自此一蹶不振。
想到這個後果,再想到四大長老的功績,喬峰即使對四大長老有了芥蒂,仍是毫不猶豫地站出,向白世鏡道:
“白長老,本幫幫規之中,有這麽一條:‘本幫弟子犯規,不得輕赦,幫主欲加寬容,亦須自流鮮血,以洗淨其罪。’是也不是?”
白世鏡臉容仍僵硬如石,緩緩地道:
“幫規是有這麽一條,但幫主自流鮮血,洗人之罪,亦須想想是否應當,是否值得。”
喬峰毫不猶豫,向眾人道:
“隻要不壞祖宗遺法,那就好了。”
“我流了血,洗脫四位長老之罪。”
曆數四大長老功績,取出四柄法刀,插在自己肩頭。在身體上對穿四個窟窿,赦免四大長老罪責。
四大長老見此,俱是感激涕零。丐幫眾人見幫主不念舊嫌,代叛亂之人流血洗罪,同樣無不感動。喬峰赦免了四大長老的罪責,人人都如釋重負。
然後,各人的目光一齊望著全冠清,心想他是煽動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喬峰便再寬宏大量,也決計不會赦他。
喬峰的確對全冠清極為痛恨,但他更想弄清自己的身世,就在他打算解開全冠清的穴道,打算詢問他知道什麽時,忽聽朱武說道:
“全冠清偷了你的折扇,你先問一問這件事!”
這讓喬峰一驚,感覺更是寒心。他生性灑脫,身上從不攜帶折扇之類物事。僅有的折扇也是二十五歲生日那天恩師所贈,他向來珍視,妥為收藏。全冠清偷取他這件可能隨身的物事,目的可想而知。
走上前去,喬峰在全冠清背心上輕輕拍了兩下,解開他的穴道,厲聲喝問他道:
“全冠清,你把我的折扇偷去,還有什麽陰謀?”
“把你背後的人叫來,當麵和我對峙!”
這讓全冠清的心中一驚,還以為陰謀已經完全敗露。就連白世鏡在聽到喬峰提起折扇後,也忍不住微微顫抖。卻是當初馬夫人康敏要陷害喬峰的時候,就讓他去偷取喬峰的折扇。白世鏡拒絕之後,她才找了全冠清。
想到這件事終究給他們做成了,白世鏡心中忐忑,不知會不會牽連到自己。其餘丐幫弟子在聽到全冠清偷取了喬峰的隨身之物後,同樣議論紛紛。都感覺這背後有一個大陰謀,在針對著喬峰。
就在全冠清險些堅持不住,白世鏡臉色也越來越難看時,忽然馬蹄聲響,北方有馬匹急奔而來,跟著傳來一兩聲口哨。群丐中有人發哨相應,那乘馬越奔越快,漸漸馳近。吳長風喃喃地道:“有什麽緊急變故?”那乘馬尚未奔到,忽聽得東首也有一乘馬奔來。
喬峰見得此景,來不及追究全冠清的事情,且看了來人再說。
片刻之間,北方那乘馬已奔到了林外,一人縱馬入林,翻身下鞍。來人走到大信分舵舵主跟前,恭恭敬敬地呈上一個小小包裹,說道:“緊急軍情……”
隻說了這四個字,便喘氣不已,突然之間,他乘來的那匹馬一聲悲嘶,滾倒在地,竟脫力而死。那信使身子搖晃,猛地撲倒。顯而易見,這一人一馬長途奔馳,都已精疲力竭。
大信舵舵主認得這信使是本舵派往西夏刺探消息的弟子之一。他見這人如此奮不顧身,所傳的訊息自然極為重要,且必異常緊急,當下竟不開拆,捧著那小包呈給喬峰,說道:
“西夏緊急軍情。”
“這信使是跟隨易大彪兄弟前赴西夏的。”
喬峰接過包裹,打了開來,見裏麵裹著一枚蠟丸。他捏碎蠟丸,取出一個紙團,正要展開來看,忽聽得馬蹄聲緊,東首那乘馬已奔入林來。馬頭剛在林中出現,馬背上的乘客已飛身而下,喝道:
“喬幫主,蠟丸傳書,乃軍情大事,你不能看。”
眾人都是一驚,看那人時,隻見他白須飄動,穿著一身補釘累累的鶉衣,是個年紀極高的老丐。傳功、執法兩長老一齊站起,說道:
“徐長老,何事大駕光臨?”
群丐聽得徐長老到來,都聳然動容。這徐長老在丐幫中輩份極高,今年已八十七歲,前任汪幫主都尊他一聲“師叔”,丐幫之中沒一個不是他的後輩。他退隱已久,早已不問世務。喬峰和傳功、執法等長老每年循例向他請安問好,也隻隨便說說幫中家常而已。不料這時候他突然趕到,而且製止喬峰閱看西夏軍情,眾人無不驚訝。
喬峰立即左手一緊,握住紙團,躬身施禮,道:“徐長老安好!”跟著攤開手掌,將紙團送到徐長老麵前。
喬峰是丐幫幫主,輩份雖比徐長老為低,但遇到幫中大事,終究是由他發號施令,別說徐長老隻不過是一位退隱前輩,便是前代的曆位幫主複生,那也是位居其下。不料徐長老不許他觀看來自西夏的軍情急報,他竟毫不抗拒,眾人盡皆愕然。
朱武見得此景,更是忍不住喝罵,為喬峰拱手讓出主導權,感到痛心不已:
“你連緊急軍情都不顧,如何對得起傳遞軍情的兄弟?”
“若是喬峰你隻有這個擔當,那就及早退位,不要為一己之私,誤了丐幫眾人!”
喬峰被他罵得一陣臉紅,又看了看撲倒在地的信使。在徐長老伸手從他手掌中取過紙團時,忽然向奚宋陳吳四大長老和傳功、執法長老道:
“本幫緊急軍情,無論如何要立即觀看。”
“徐長老不許喬某觀看,就請幾位長老,觀看這個紙團。”
仍舊以丐幫大事為重,請他們觀看這個緊急軍情。
徐長老冷哼一聲,就要把紙團收起來。卻不料宋長老夾手搶過,攤開那張薄薄的皺紙,看清其中內容後,大聲讀道:
“啟稟幫主:屬下探得,西夏赫連鐵樹將軍率同大批一品堂好手,前來中原,想對付我幫。他們有一樣厲害毒氣,放出來時全無氣息,令人不知不覺的就動彈不得。跟他們見麵之時,千萬要先塞住鼻孔,或者先打倒他們的頭腦,搶來臭得要命的解藥,否則危險萬分。要緊,要緊。大信舵屬下易大彪火急稟報。”
宋長老讀罷,徐長老還懵懂不知,丐幫眾人卻想起和西夏一品堂定的約會。想到這件事近在眼前,對方又有如此厲害毒藥,心中暗自慶幸易大彪探得這個消息,及時傳了過來。
然後,再看著阻止喬峰觀看緊急軍情的徐長老,眾人怒目而視,心中暗暗責怪。暗道徐長老已經老糊塗了,險些誤了大事。
喬峰這時也想起了這件事,對朱武的提醒極為感激,當下不顧發號施令,詢問大義分舵蔣舵主道:
“我讓你派人去知會一品堂,說是惠山之約押後三日。”
“你派人去了沒有?如今有無迴信?”
蔣舵主也想起此事,急忙迴複喬峰:
“屬下已奉喬幫主之命,派謝副舵主前赴惠山,要對方將約會押後三日。”
“但是謝副舵主至今未迴,不知對方消息。”
喬峰估算路程,猜測這件事多半有波折。想到一品堂就在惠山,他再也顧不得自己的事情,向丐幫眾人道:
“旁的事情不論,一品堂若是沒有答應改期,我們和一品堂的約戰,已經近在眼前。”
“甚至一品堂的人知道我們丐幫有事後,還可能提前過來。”
“大夥兒養精蓄銳,準備迎接敵人!”
命人去惠山打探,同時按易大彪傳來的消息,準備塞鼻孔的東西。打算先迎戰一品堂,再解決自己的問題。一時間,丐幫的人大舉出動,為迎戰一品堂做準備。
段譽見丐幫有事,正想詢問喬峰需不需要幫手,被發現他過來的朱武傳音,讓他去周圍尋找一個乘轎的女子,把對方製住之後,暫時先藏起來。
段譽本不願意,但是在聽到朱武說她是謀害喬峰的主謀、也不需要他害了對方性命後,找了個解手的理由離開,按吩咐尋人去了。
以他此時在淩波微步上的造詣,隻是片刻功夫,就在周圍轉了一圈。按朱武的吩咐,成功找到了人。他不想害了對方性命,把她和兩個轎夫放在不遠處一座碾坊裏,暫時隱藏起來。
朱武在知道此事後,對段譽讚賞有加,認為沒有了馬夫人,喬峰的事情會更好解決:
“有一品堂的事情吸引注意力,丐幫沒多少人關注馬夫人。”
“隻要拖過這段時間,喬峰就能在和一品堂的戰鬥中樹立更大的威望,對身世的事情,更加從容應對。”
眼看喬峰為了抗擊一品堂,把全冠清都放迴了本舵。朱武更感慨他一心為公,是個光明磊落之人。
再看徐長老那邊,他對江湖上的事情,已經就不參與,對丐幫和一品堂的事情茫然不知。白世鏡低聲向他道:
“西夏國有個講武館,叫做什麽‘一品堂’,是該國國王所立,堂中招聘武功高強之士,優禮供養,要他們為西夏國軍官傳授武藝。凡是進得一品堂之人,都號稱武功天下一品。”
“統率一品堂的是位王爺,官封征東大將軍,叫什麽赫連鐵樹。據本幫派在西夏的易大彪兄弟報知,最近那赫連鐵樹帶領堂中勇士,出使汴梁,朝見我大宋太後和皇上。其實朝聘是假,真意是窺探虛實。他們知曉本幫是大宋武林中一大支柱,想要一舉將本幫摧毀,先樹聲威,再引兵長驅直進。”
“這赫連鐵樹離了汴梁,便到洛陽我幫總舵。恰好其時喬幫主率同我等,到江南來為馬副幫主報仇,西夏人撲了個空。這幹人一不做,二不休,竟趕來江南,終於和喬幫主定下了約會。”
徐長老心下沉吟,低聲道:“他們打的是如意算盤,先是一舉毀我丐幫,說不定再去攻打少林寺,然後再將中原各大門派幫會打個七零八落。”
白世鏡道:“話是這麽說,可是這些西夏武士便當真如此了得?有什麽把握,能這般有恃無恐?喬幫主多少知道一些虛實,在這緊急關頭……”
說到這裏,登時住口。徐長老卻聽出他的意思,知道白世鏡不想在這時掀起紛爭,誤了丐幫大事。想要讓喬峰帶眾人應了惠山之約後,再談其它事情。
而且,徐長老這時也想到,若是喬峰在此時退位,他作為丐幫輩分最高的人,就要主持此事。想到自己已八十七歲,又久不履江湖,他心中也不由得猶豫,要不要發動那件事。
恰在這個時候,又有馬蹄聲響,兩騎馬奔向杏林而來。馬上一個老翁、一個老嫗,男的身材矮小,而女的卻甚高大,相映成趣。
喬峰見到兩人,當即站起相迎,說道:
“太行山衝霄洞譚公、譚婆賢伉儷駕到,有失遠迎,喬峰這裏謝過。”
徐長老和傳功、執法等六長老,一齊上前施禮。
譚婆見喬峰肩上插著法刀,當即驚訝地道:
“喬幫主,你肩上插這幾把玩意幹什麽啊?”
手臂一長,立時便將他肩上四柄法刀拔了下來,手法快極。她這一拔刀,譚公即刻從懷中取出一隻小盒,打開盒蓋,伸指沾些藥膏,抹在喬峰肩頭。金創藥一塗上,創口中如噴泉般的鮮血立時便止。
喬峰見譚公、譚婆不問情由,便替自己拔刀治傷,雖微嫌魯莽,終究是一番好意,卻也好生感激,口中稱謝之際,隻覺肩頭由痛變癢,片刻間便疼痛大減,這金創藥的靈效,不但從未經曆,抑且聞所未聞。詢問之後,才知道是極北寒玉和玄冰蟾蜍製成,心中極為感激。
眾人寒暄一番,譚公、譚婆得知丐幫和西夏一品堂有約,將要發生大戰時,頓時麵麵相覷,譚婆道:
“我們過來本是要見證一件事,但是丐幫和西夏一品堂的約戰就在眼前,那件事就不用現在提起了。”
“還是先打退了一品堂,再談這件事情。”
譚公也急忙讚同,認為應該以迎戰一品堂為先。
喬峰聞言道謝,心情卻更沉重。因為他已經猜到,這兩位前輩的到來,應該和自己身世的事情有關。這讓他心中感到恐懼,猜測這件事情,和更多的人有關。
這種忐忑的心情,在他見到趙錢孫、單正和他的五個兒子到來後,越來越是明顯。最終在見到智光大師到來後,一下達到頂點。
智光和尚的名頭在武林中並不響亮,丐幫中後一輩的人物便不知他的來曆。但喬峰卻知他當年曾發大願心,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采集異種樹皮,治愈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兩場,終至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實非淺鮮。
這等濟世救人的行徑,江湖上無人不敬,提起智光大師來,誰都稱之為“萬家生佛”。這樣一位高僧都因為自己的事情前來,讓喬峰隱隱覺得,朱武向自己所說的身世的事情,應該沒有虛言。
想到自己可能是契丹胡虜,喬峰一時間心亂如麻。恨不得抓住他們詢問,自己身世的事情。然而在看到連智光大師這樣武功全失的人,都因為丐幫和一品堂的事情自告奮勇出力後,喬峰覺得無論如何,都要帶丐幫渡過這一關。
一時間,眾人各懷心思,都在為和一品堂的戰鬥做準備。然而等了許久,都沒有人迴信,丐幫派出去探查的人,一個都沒有迴來。這讓丐幫眾人,心中暗暗奇怪:
“奇怪,探查的兄弟怎麽都沒有迴來?”
“難道是出了意外,正好撞上了一品堂?”
為這些兄弟的安危,心中擔憂不已。
至於徐長老和全冠清等人,更奇怪於馬夫人康敏一直沒有到來,讓他們想發動那件事,此時也無從發動:
“馬夫人到底是怎麽迴事,這時還沒到來?”
“難道她遇到了一品堂的賊子,同樣出了意外?”
心中想著這件事,眾人忽聽得西北角上一個人陰惻惻地道:
“丐幫跟人約在惠山見麵,卻又想要毀約,原來都鬼鬼祟祟地躲在這裏,嘿嘿嘿,可笑啊可笑。”
這聲音尖銳刺耳,咬字不準,又似大舌頭,又似鼻子塞,聽來極不舒服。
喬峰聞言大喝,向暗中的人說道:
“喬某已派人改期,將約會押後三日。”
“丐幫派去的人,現在人在哪裏?”
那說話陰聲陰氣之人聞言,哈哈大笑著道:
“既已定下了約會,哪有什麽押後三日、押後四日的?押後半個時辰也不成。”
“至於派去的人,現在就還給你!”
突然間唿的一聲,杏樹後飛出一個人來,直挺挺地摔在地下,一動也不動。這人臉上血肉模糊,喉頭已被割斷,早已氣絕多時,群丐認得是本幫大義分舵的謝副舵主。
蔣舵主又驚又怒,說道:“謝兄弟便是我派去改期的。”
那陰惻惻的聲音道:“這人神態倨傲,言語無禮,見了我家將軍不肯跪拜,怎能容他活命?”群丐一聽,登時群情洶湧,許多人便紛紛喝罵。
喬峰心中正煩亂,見此更是大怒,突然一聲怒喝:“滾出來!”聲音響徹四野,隻震得四邊杏樹的樹枝嘩嘩亂動。群雄個個耳中雷鳴,心跳加劇。
那個在暗中陰惻惻說話的人,更是首當其衝,和旁邊一個懷抱女子的瘦長漢子,同時從樹枝上跌了下來。
看到那女子的相貌,白世鏡大吼一聲,不顧旁人目光,當先衝了上去。
“但是你若不退位,他們為了天下第一大幫幫主的位子,會和策劃這件事情的人,一起把你趕下去。”
“所以我一直勸喬幫主離開,在他們內部分化之後,再迴來各個擊破。”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為一時意氣,落入敵人算計!”
聽到喬峰的想法,朱武見他已經開始動搖,再次勸說他道。
知道朱武所說的有道理,喬峰在見到暗中的人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後,也明白對方謀劃已久,誓要逼走自己。
如果自己再硬扛著不退,暗中的人還有更厲害的手段會用出來。到時能不能全身而退,也是未知之事。
隻是,喬峰生性剛強,敵人愈強,他氣概愈豪,鬥誌更盛,並無絲毫懼怕之意。
想到暗中的人還未現身,自己的身世也沒弄明白,喬峰哈哈一笑,心中下定決心:
“大丈夫光明磊落,何懼陰謀詭計!”
“他們有什麽陰謀,盡管使出來好了。”
“喬某生平不做半點虧心事,不管有何傾害誣陷,喬某何懼?”
心中已決定和暗中的人鬥一鬥,查清自己身世。
此時,白世鏡已請出本幫法刀,要處置叛亂之人。隻見他歎了口氣,向參與叛亂的丐幫弟子道:
“奚宋陳吳四長老誤信人言,圖謀叛亂,危害本幫大業,罪當一刀處死。”
“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造遙惑眾,鼓動內亂,罪當九刀處死。”
“參與叛亂的各舵弟子,各領罪責,日後詳加查究,分別處罰。”
他宣布了各人的罪刑,眾人都默不作聲。江湖上任何幫會,凡背叛本幫、謀害幫主的,理所當然地予以處死,誰都不會有什麽異言。眾人參與圖謀之時,原已知道這個後果。
隻是,參與叛亂的幫眾比擁護喬峰的更多,真讓他這樣處置,丐幫必然會元氣大傷,自此一蹶不振。
想到這個後果,再想到四大長老的功績,喬峰即使對四大長老有了芥蒂,仍是毫不猶豫地站出,向白世鏡道:
“白長老,本幫幫規之中,有這麽一條:‘本幫弟子犯規,不得輕赦,幫主欲加寬容,亦須自流鮮血,以洗淨其罪。’是也不是?”
白世鏡臉容仍僵硬如石,緩緩地道:
“幫規是有這麽一條,但幫主自流鮮血,洗人之罪,亦須想想是否應當,是否值得。”
喬峰毫不猶豫,向眾人道:
“隻要不壞祖宗遺法,那就好了。”
“我流了血,洗脫四位長老之罪。”
曆數四大長老功績,取出四柄法刀,插在自己肩頭。在身體上對穿四個窟窿,赦免四大長老罪責。
四大長老見此,俱是感激涕零。丐幫眾人見幫主不念舊嫌,代叛亂之人流血洗罪,同樣無不感動。喬峰赦免了四大長老的罪責,人人都如釋重負。
然後,各人的目光一齊望著全冠清,心想他是煽動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喬峰便再寬宏大量,也決計不會赦他。
喬峰的確對全冠清極為痛恨,但他更想弄清自己的身世,就在他打算解開全冠清的穴道,打算詢問他知道什麽時,忽聽朱武說道:
“全冠清偷了你的折扇,你先問一問這件事!”
這讓喬峰一驚,感覺更是寒心。他生性灑脫,身上從不攜帶折扇之類物事。僅有的折扇也是二十五歲生日那天恩師所贈,他向來珍視,妥為收藏。全冠清偷取他這件可能隨身的物事,目的可想而知。
走上前去,喬峰在全冠清背心上輕輕拍了兩下,解開他的穴道,厲聲喝問他道:
“全冠清,你把我的折扇偷去,還有什麽陰謀?”
“把你背後的人叫來,當麵和我對峙!”
這讓全冠清的心中一驚,還以為陰謀已經完全敗露。就連白世鏡在聽到喬峰提起折扇後,也忍不住微微顫抖。卻是當初馬夫人康敏要陷害喬峰的時候,就讓他去偷取喬峰的折扇。白世鏡拒絕之後,她才找了全冠清。
想到這件事終究給他們做成了,白世鏡心中忐忑,不知會不會牽連到自己。其餘丐幫弟子在聽到全冠清偷取了喬峰的隨身之物後,同樣議論紛紛。都感覺這背後有一個大陰謀,在針對著喬峰。
就在全冠清險些堅持不住,白世鏡臉色也越來越難看時,忽然馬蹄聲響,北方有馬匹急奔而來,跟著傳來一兩聲口哨。群丐中有人發哨相應,那乘馬越奔越快,漸漸馳近。吳長風喃喃地道:“有什麽緊急變故?”那乘馬尚未奔到,忽聽得東首也有一乘馬奔來。
喬峰見得此景,來不及追究全冠清的事情,且看了來人再說。
片刻之間,北方那乘馬已奔到了林外,一人縱馬入林,翻身下鞍。來人走到大信分舵舵主跟前,恭恭敬敬地呈上一個小小包裹,說道:“緊急軍情……”
隻說了這四個字,便喘氣不已,突然之間,他乘來的那匹馬一聲悲嘶,滾倒在地,竟脫力而死。那信使身子搖晃,猛地撲倒。顯而易見,這一人一馬長途奔馳,都已精疲力竭。
大信舵舵主認得這信使是本舵派往西夏刺探消息的弟子之一。他見這人如此奮不顧身,所傳的訊息自然極為重要,且必異常緊急,當下竟不開拆,捧著那小包呈給喬峰,說道:
“西夏緊急軍情。”
“這信使是跟隨易大彪兄弟前赴西夏的。”
喬峰接過包裹,打了開來,見裏麵裹著一枚蠟丸。他捏碎蠟丸,取出一個紙團,正要展開來看,忽聽得馬蹄聲緊,東首那乘馬已奔入林來。馬頭剛在林中出現,馬背上的乘客已飛身而下,喝道:
“喬幫主,蠟丸傳書,乃軍情大事,你不能看。”
眾人都是一驚,看那人時,隻見他白須飄動,穿著一身補釘累累的鶉衣,是個年紀極高的老丐。傳功、執法兩長老一齊站起,說道:
“徐長老,何事大駕光臨?”
群丐聽得徐長老到來,都聳然動容。這徐長老在丐幫中輩份極高,今年已八十七歲,前任汪幫主都尊他一聲“師叔”,丐幫之中沒一個不是他的後輩。他退隱已久,早已不問世務。喬峰和傳功、執法等長老每年循例向他請安問好,也隻隨便說說幫中家常而已。不料這時候他突然趕到,而且製止喬峰閱看西夏軍情,眾人無不驚訝。
喬峰立即左手一緊,握住紙團,躬身施禮,道:“徐長老安好!”跟著攤開手掌,將紙團送到徐長老麵前。
喬峰是丐幫幫主,輩份雖比徐長老為低,但遇到幫中大事,終究是由他發號施令,別說徐長老隻不過是一位退隱前輩,便是前代的曆位幫主複生,那也是位居其下。不料徐長老不許他觀看來自西夏的軍情急報,他竟毫不抗拒,眾人盡皆愕然。
朱武見得此景,更是忍不住喝罵,為喬峰拱手讓出主導權,感到痛心不已:
“你連緊急軍情都不顧,如何對得起傳遞軍情的兄弟?”
“若是喬峰你隻有這個擔當,那就及早退位,不要為一己之私,誤了丐幫眾人!”
喬峰被他罵得一陣臉紅,又看了看撲倒在地的信使。在徐長老伸手從他手掌中取過紙團時,忽然向奚宋陳吳四大長老和傳功、執法長老道:
“本幫緊急軍情,無論如何要立即觀看。”
“徐長老不許喬某觀看,就請幾位長老,觀看這個紙團。”
仍舊以丐幫大事為重,請他們觀看這個緊急軍情。
徐長老冷哼一聲,就要把紙團收起來。卻不料宋長老夾手搶過,攤開那張薄薄的皺紙,看清其中內容後,大聲讀道:
“啟稟幫主:屬下探得,西夏赫連鐵樹將軍率同大批一品堂好手,前來中原,想對付我幫。他們有一樣厲害毒氣,放出來時全無氣息,令人不知不覺的就動彈不得。跟他們見麵之時,千萬要先塞住鼻孔,或者先打倒他們的頭腦,搶來臭得要命的解藥,否則危險萬分。要緊,要緊。大信舵屬下易大彪火急稟報。”
宋長老讀罷,徐長老還懵懂不知,丐幫眾人卻想起和西夏一品堂定的約會。想到這件事近在眼前,對方又有如此厲害毒藥,心中暗自慶幸易大彪探得這個消息,及時傳了過來。
然後,再看著阻止喬峰觀看緊急軍情的徐長老,眾人怒目而視,心中暗暗責怪。暗道徐長老已經老糊塗了,險些誤了大事。
喬峰這時也想起了這件事,對朱武的提醒極為感激,當下不顧發號施令,詢問大義分舵蔣舵主道:
“我讓你派人去知會一品堂,說是惠山之約押後三日。”
“你派人去了沒有?如今有無迴信?”
蔣舵主也想起此事,急忙迴複喬峰:
“屬下已奉喬幫主之命,派謝副舵主前赴惠山,要對方將約會押後三日。”
“但是謝副舵主至今未迴,不知對方消息。”
喬峰估算路程,猜測這件事多半有波折。想到一品堂就在惠山,他再也顧不得自己的事情,向丐幫眾人道:
“旁的事情不論,一品堂若是沒有答應改期,我們和一品堂的約戰,已經近在眼前。”
“甚至一品堂的人知道我們丐幫有事後,還可能提前過來。”
“大夥兒養精蓄銳,準備迎接敵人!”
命人去惠山打探,同時按易大彪傳來的消息,準備塞鼻孔的東西。打算先迎戰一品堂,再解決自己的問題。一時間,丐幫的人大舉出動,為迎戰一品堂做準備。
段譽見丐幫有事,正想詢問喬峰需不需要幫手,被發現他過來的朱武傳音,讓他去周圍尋找一個乘轎的女子,把對方製住之後,暫時先藏起來。
段譽本不願意,但是在聽到朱武說她是謀害喬峰的主謀、也不需要他害了對方性命後,找了個解手的理由離開,按吩咐尋人去了。
以他此時在淩波微步上的造詣,隻是片刻功夫,就在周圍轉了一圈。按朱武的吩咐,成功找到了人。他不想害了對方性命,把她和兩個轎夫放在不遠處一座碾坊裏,暫時隱藏起來。
朱武在知道此事後,對段譽讚賞有加,認為沒有了馬夫人,喬峰的事情會更好解決:
“有一品堂的事情吸引注意力,丐幫沒多少人關注馬夫人。”
“隻要拖過這段時間,喬峰就能在和一品堂的戰鬥中樹立更大的威望,對身世的事情,更加從容應對。”
眼看喬峰為了抗擊一品堂,把全冠清都放迴了本舵。朱武更感慨他一心為公,是個光明磊落之人。
再看徐長老那邊,他對江湖上的事情,已經就不參與,對丐幫和一品堂的事情茫然不知。白世鏡低聲向他道:
“西夏國有個講武館,叫做什麽‘一品堂’,是該國國王所立,堂中招聘武功高強之士,優禮供養,要他們為西夏國軍官傳授武藝。凡是進得一品堂之人,都號稱武功天下一品。”
“統率一品堂的是位王爺,官封征東大將軍,叫什麽赫連鐵樹。據本幫派在西夏的易大彪兄弟報知,最近那赫連鐵樹帶領堂中勇士,出使汴梁,朝見我大宋太後和皇上。其實朝聘是假,真意是窺探虛實。他們知曉本幫是大宋武林中一大支柱,想要一舉將本幫摧毀,先樹聲威,再引兵長驅直進。”
“這赫連鐵樹離了汴梁,便到洛陽我幫總舵。恰好其時喬幫主率同我等,到江南來為馬副幫主報仇,西夏人撲了個空。這幹人一不做,二不休,竟趕來江南,終於和喬幫主定下了約會。”
徐長老心下沉吟,低聲道:“他們打的是如意算盤,先是一舉毀我丐幫,說不定再去攻打少林寺,然後再將中原各大門派幫會打個七零八落。”
白世鏡道:“話是這麽說,可是這些西夏武士便當真如此了得?有什麽把握,能這般有恃無恐?喬幫主多少知道一些虛實,在這緊急關頭……”
說到這裏,登時住口。徐長老卻聽出他的意思,知道白世鏡不想在這時掀起紛爭,誤了丐幫大事。想要讓喬峰帶眾人應了惠山之約後,再談其它事情。
而且,徐長老這時也想到,若是喬峰在此時退位,他作為丐幫輩分最高的人,就要主持此事。想到自己已八十七歲,又久不履江湖,他心中也不由得猶豫,要不要發動那件事。
恰在這個時候,又有馬蹄聲響,兩騎馬奔向杏林而來。馬上一個老翁、一個老嫗,男的身材矮小,而女的卻甚高大,相映成趣。
喬峰見到兩人,當即站起相迎,說道:
“太行山衝霄洞譚公、譚婆賢伉儷駕到,有失遠迎,喬峰這裏謝過。”
徐長老和傳功、執法等六長老,一齊上前施禮。
譚婆見喬峰肩上插著法刀,當即驚訝地道:
“喬幫主,你肩上插這幾把玩意幹什麽啊?”
手臂一長,立時便將他肩上四柄法刀拔了下來,手法快極。她這一拔刀,譚公即刻從懷中取出一隻小盒,打開盒蓋,伸指沾些藥膏,抹在喬峰肩頭。金創藥一塗上,創口中如噴泉般的鮮血立時便止。
喬峰見譚公、譚婆不問情由,便替自己拔刀治傷,雖微嫌魯莽,終究是一番好意,卻也好生感激,口中稱謝之際,隻覺肩頭由痛變癢,片刻間便疼痛大減,這金創藥的靈效,不但從未經曆,抑且聞所未聞。詢問之後,才知道是極北寒玉和玄冰蟾蜍製成,心中極為感激。
眾人寒暄一番,譚公、譚婆得知丐幫和西夏一品堂有約,將要發生大戰時,頓時麵麵相覷,譚婆道:
“我們過來本是要見證一件事,但是丐幫和西夏一品堂的約戰就在眼前,那件事就不用現在提起了。”
“還是先打退了一品堂,再談這件事情。”
譚公也急忙讚同,認為應該以迎戰一品堂為先。
喬峰聞言道謝,心情卻更沉重。因為他已經猜到,這兩位前輩的到來,應該和自己身世的事情有關。這讓他心中感到恐懼,猜測這件事情,和更多的人有關。
這種忐忑的心情,在他見到趙錢孫、單正和他的五個兒子到來後,越來越是明顯。最終在見到智光大師到來後,一下達到頂點。
智光和尚的名頭在武林中並不響亮,丐幫中後一輩的人物便不知他的來曆。但喬峰卻知他當年曾發大願心,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采集異種樹皮,治愈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兩場,終至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實非淺鮮。
這等濟世救人的行徑,江湖上無人不敬,提起智光大師來,誰都稱之為“萬家生佛”。這樣一位高僧都因為自己的事情前來,讓喬峰隱隱覺得,朱武向自己所說的身世的事情,應該沒有虛言。
想到自己可能是契丹胡虜,喬峰一時間心亂如麻。恨不得抓住他們詢問,自己身世的事情。然而在看到連智光大師這樣武功全失的人,都因為丐幫和一品堂的事情自告奮勇出力後,喬峰覺得無論如何,都要帶丐幫渡過這一關。
一時間,眾人各懷心思,都在為和一品堂的戰鬥做準備。然而等了許久,都沒有人迴信,丐幫派出去探查的人,一個都沒有迴來。這讓丐幫眾人,心中暗暗奇怪:
“奇怪,探查的兄弟怎麽都沒有迴來?”
“難道是出了意外,正好撞上了一品堂?”
為這些兄弟的安危,心中擔憂不已。
至於徐長老和全冠清等人,更奇怪於馬夫人康敏一直沒有到來,讓他們想發動那件事,此時也無從發動:
“馬夫人到底是怎麽迴事,這時還沒到來?”
“難道她遇到了一品堂的賊子,同樣出了意外?”
心中想著這件事,眾人忽聽得西北角上一個人陰惻惻地道:
“丐幫跟人約在惠山見麵,卻又想要毀約,原來都鬼鬼祟祟地躲在這裏,嘿嘿嘿,可笑啊可笑。”
這聲音尖銳刺耳,咬字不準,又似大舌頭,又似鼻子塞,聽來極不舒服。
喬峰聞言大喝,向暗中的人說道:
“喬某已派人改期,將約會押後三日。”
“丐幫派去的人,現在人在哪裏?”
那說話陰聲陰氣之人聞言,哈哈大笑著道:
“既已定下了約會,哪有什麽押後三日、押後四日的?押後半個時辰也不成。”
“至於派去的人,現在就還給你!”
突然間唿的一聲,杏樹後飛出一個人來,直挺挺地摔在地下,一動也不動。這人臉上血肉模糊,喉頭已被割斷,早已氣絕多時,群丐認得是本幫大義分舵的謝副舵主。
蔣舵主又驚又怒,說道:“謝兄弟便是我派去改期的。”
那陰惻惻的聲音道:“這人神態倨傲,言語無禮,見了我家將軍不肯跪拜,怎能容他活命?”群丐一聽,登時群情洶湧,許多人便紛紛喝罵。
喬峰心中正煩亂,見此更是大怒,突然一聲怒喝:“滾出來!”聲音響徹四野,隻震得四邊杏樹的樹枝嘩嘩亂動。群雄個個耳中雷鳴,心跳加劇。
那個在暗中陰惻惻說話的人,更是首當其衝,和旁邊一個懷抱女子的瘦長漢子,同時從樹枝上跌了下來。
看到那女子的相貌,白世鏡大吼一聲,不顧旁人目光,當先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