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方臘餘部掀起亂子,東京朝廷又遣使南下奉迎,逃到鎮江的道君皇帝,終於要迴東京了。”


    “他這一迴去,宋國兩個皇帝在大臣的攛掇下,必然開始爭權。在他們分出勝負前,是沒有精力對外了。”


    在山東各州巡視,朱武來到青州後,看著剛接到的奏報,向蕭嘉穗、李助、史進等山東東路的官員道。


    剛剛執掌一路,仍在安穩地方,蕭嘉穗等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是大喜過望。他們本來還擔心宋國在趕走金兵後,會對河北、山東的事情反悔,如今在聽到宋國兩個皇帝爭權後,擔心頓時就去了許多。蕭嘉穗道:


    “道君皇帝執掌宋國多年,朝中大臣多有他的親信。但是這些年倒行逆施下來,他麾下六賊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


    “新皇帝在朝中的根基雖然不深,卻在當上皇帝後得到許多大臣支持。再加上他趕走了金兵,又殺了三個名列六賊的奸臣,無論官吏百姓,對他都有期待。”


    “這兩人的爭端,定然極為激烈。沒有一兩年時間,無法整合朝廷。”


    “我們正好在這段時間整頓山東、河北,把這兩個地方,牢牢控製起來。”


    朱武頷首稱是,又向他們說道:


    “那麽你們以為,道君皇帝和新皇帝的爭端,最終誰勝誰敗?”


    蕭嘉穗毫不猶豫地道:


    “當然是新皇帝!”


    “新皇帝正當壯年,太上皇卻垂垂老矣。”


    “即使為子孫計,除了被新皇帝嫉恨、必死的那些臣子外,其他臣子都會支持新皇帝。”


    “太上皇複位的事情,此前從所未聞!”


    李助也同樣是這個看法,但他卻覺得新皇帝想要取勝,並非那麽容易:


    “道君皇帝崇信道門,又是唯一的教主道君皇帝,虛靖天師等道門高人必然更支持他。”


    “如今他雖然退居太上皇帝,氣數卻仍未盡。”


    “新皇帝用激烈手段取勝,將來定有後患。”


    史進不以為然,說道:


    “都到這時候了,還講什麽後患?”


    “新皇帝掌握不了朝政,說不定就會被廢。”


    “可惜高俅那老賊被童貫排擠,已經提前迴到東京。”


    “否則這次爭權,高俅定然遭難!”


    說著高俅的事情,史進恨恨不已。作為道君皇帝的心腹,高俅本應該無法擺脫這場爭端,卻不料因為在南下時和童貫爭權,半路被排擠迴東京。史進在最初得到消息時,還為高俅的失寵高興了一陣子,但是在聽到眾人說道君皇帝必然失敗後,才知道高俅在陰差陽錯之間,竟然要逃過這一劫。


    想到師父王進的遭遇,再想到高俅有可能得到善終,史進忍不住道:


    “東京城就那點兵馬,迎接道君皇帝的也不多。”


    “咱們先劫了道君皇帝,再殺到東京城劫了新皇帝。”


    “讓這兩個皇帝禪位,哥哥自己做皇帝。”


    大聲說著這段話,周圍的官吏盡皆眼前一亮,對史進話中所言,盡皆意動不已。


    如果說去年朱武稱王時還有許多人懷著不安的話,今年的東京保衛戰之後,明國上下都已明白宋國外強中幹。


    若是朱武按史進所言劫了兩位皇帝,再在他們禪讓下成為新皇帝,就能兵不血刃地拿下宋國,成為天下主宰。他們這些臣子也同樣會水漲船高,成為開國功臣。


    所以,他們對史進的話極為讚同,而不是像李逵先前所說的那樣,被當做瘋言瘋語。


    情知時機不到,朱武阻止眾人附和,向他們道:


    “此事不可亂來,且等以後再議!”


    “西軍和金兵仍在河東交戰,要等這一戰的結果出來,再決定如何行事。”


    “史進兄弟若想為明國大業出力,可以先整頓山東的衛所軍。將來和宋國翻臉時,攻略淮南等地。”


    說著這件事情,朱武把話題轉到淮南,向眾人道:


    “現在的宋國朝廷依仗的,除了西軍之外,就是東南錢糧。”


    “道君皇帝在鎮江之所以敢和東京分庭抗禮,也是因為抓住了東南錢糧,掌握朝廷命脈。”


    “如今西軍和金兵鏖戰暫不用說,一旦東南的錢糧被截住,東京朝廷在沒有錢糧的情況下可能不戰自潰。”


    “所以我們在占據河北、山東後,下一步攻略的重點是淮南、江南。爭取在不出動明軍的情況下,掌控這兩個要地。”


    將自己的謀劃道出,朱武向李助道:


    “李先生曾隨王慶起事,對淮西這塊地方應該有所了解。”


    “煩請先生聯絡這一帶的豪傑,爭取在明軍南下時,迅速占領此地。”


    李助得此重任,自然欣喜不已,又向朱武提到一件事,舉薦一位豪傑:


    “小子迴家鄉荊南時,曾聽人說洞庭湖的鍾相是位豪傑。”


    “此人在洞庭的勢力頗大,據說有能力聚集數萬人。”


    “要不要聯絡此人,在荊南起事唿應?”


    聽到鍾相這個名字,朱武心中一驚。作為被嶽飛平定的農民起義,朱武對鍾相的名字還是知道的,而且還知道鍾相被殺之後,楊幺接過了大旗。曆史上這場鍾相楊幺起義持續數年,比方臘起義和宋江起義的聲勢要大多了,如果在此時促使鍾相起義,定然能給宋國沉重打擊。


    隻是,朱武擔心的也是這一點。憑宋國此時的實力,根本是沒有餘力應對鍾相起義的。如果在此時促使鍾相起義爆發,宋國在和金國的戰爭中會更不利。鍾相也可能趁機坐大,占據洞庭一帶。


    所以在仔細考慮後,朱武向李助道:


    “鍾相可以聯絡,但不宜在此時促使此人起事。”


    “我們聯絡豪傑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明軍南下時,有人接應我們。”


    “而不是讓他們趁機坐大,將來成為隱患。”


    向李助闡述此時的策略,朱武讓他在聯絡江湖豪傑時注意方法,甚至不能讓那些人知道,他們是在為明軍效力。


    同時,朱武還命令史進跟著楊春整頓被俘義軍組建的衛所軍,作為將來南下時,明軍的先鋒部隊。


    這些安排下來,山東東路雖然沒有接到抵禦金兵或者攻略東京那樣的任務,卻仍擔負著攻略淮南、江南的重任。許多山東東路的官吏,都在躍躍欲試地為將來南下做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鏡像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德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德道人並收藏鏡像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