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毫沒料到自己的計劃被朱武知道得一清二楚,完顏宗望剛剛率領金兵撤退,便接到朱武率軍追擊的消息。


    最初他還以為自己的計策奏效,拿住朱武的時機近在眼前。卻不料斷後的完顏闍母絲毫不經打,還沒有等到他迴援,便被朱武率領兵馬消滅。


    心中震怒、大驚失色,完顏宗望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留下的誘餌這麽快便被朱武消滅。率領麾下兵馬匆匆趕到戰場,完顏宗望隻看到滿地的金兵屍體,他定下的誘敵之策,已經完全失敗。


    率領騎兵追擊,完顏宗望除了看到朱武率領的兵馬痕跡外,再沒有絲毫收獲。尤其是到了山海關,看到關上守軍大聲嘲笑自己,完顏宗望更是怒不可遏,幾乎要率領騎兵攻城,一雪此次恥辱。


    “二哥不可大意!”


    “朱武詭計多端,關上定有圈套。”


    “不如暫且退兵,以後徐徐圖之!”


    接到完顏闍母慘敗的消息後趕來,金兀術看到完顏宗望大怒之下就要用騎兵攻城,急忙向他勸道。


    完顏宗望久經戰陣,被金兀術稍微一阻,便已清醒過來。自己在攻城器械完善時尚且不能攻破山海關,此時隻有騎兵,又如何能攻破關隘。


    再想到朱武消滅完顏闍母後立刻退兵,關上敵軍也在刻意羞辱自己,完顏宗望知道關牆上肯定有圈套,如果自己在此時強攻,隻會加劇損失。


    所以,被金兀術勸阻後,完顏宗望強壓下心中怒氣,直接沿原路返迴,繼續率軍撤退。


    知道完顏宗望的退兵隻是計策,金兀術見他此時仍要退兵,有些不解地詢問道:


    “朱武沒有中計,現在還要退兵嗎?”


    心中仍在憤怒,還有一些不解,完顏宗望沒好氣地說道:


    “現在不退兵怎麽辦?難道要告訴別人,完顏闍母被消滅,是因為我的計策不如朱武,被他將計就計?”


    “而且我們退兵時連攻城器械都燒了,難道要重新打造一遍,在大冬天攻城?”


    讓金兀術把自己的計策爛在心裏,完顏宗望不打算告訴別人,完顏闍母是因為執行自己計策,才被朱武消滅。


    兩兄弟統一的說法是,完顏闍母在撤退時斷後不力,被朱武抓住機會,導致這場慘敗。


    如此一來,責任就全在完顏闍母身上,金國朝野之中,隻會怪罪此人。


    不過,作為主帥,完顏宗望無論如何也擔負著責任,不得已上表請罪,請朝廷派出援兵,在明年開春之後,繼續攻打山海關。


    隻是,此時的金國朝廷,注意力還放在天祚帝身上,甚至連雲中數州,都讓給了宋國。無論完顏宗望如何請求,他們都不可能在此時分兵,再開一條戰線。


    所以完顏宗望的打算,毫不意外落空。金國主力仍舊在追捕天祚帝,同時要震懾西夏,防止這個鄰國,和天祚帝勾結。


    從金兀術那裏得知這些消息,朱武長籲口氣,知道山海關這一戰,終於算是了結:


    “大戰數月,終於算是結束了!”


    “此戰之後,金兵應該會消停一陣子,在抓到遼國天祚皇帝前,輕易不會南下。”


    “乘著這段時間,可以在各地繼續修建關隘,調整兵馬分布!”


    這一戰擊退金兵,而且在鬆亭關和山海關先後消滅金兀術和完顏闍母兩支兵馬,無論哪個方麵,都能說是勝利。


    然而,這次作戰時調動的兵馬,以及花費的錢糧等物資,讓朱武粗粗一看,便感覺心疼不已。


    因為兵力的分布不合理,梁山泊在燕京、河東、甚至山東的兵馬,都因為這場戰事調動。這場區域戰鬥,已經影響全局。


    總結此戰得失,朱武期望下一次能準備得更好,不至於像這次一樣,幾乎全局慌亂:


    “這次金兵入寇,整個梁山泊的兵馬,幾乎都動了起來。”


    “雖然最終把金兵擊退,但是錢糧等方麵的花費,實在是太大了。”


    “各地兵馬還需調整,更加適合防禦!”


    “尤其是各地的衛所,應該多建一些!”


    將衛所開墾的土地的分配下去,並且向軍戶許諾幹滿二十年就能分配給他們。衛所軍在保衛家鄉時,士氣極為高昂,甚至在防禦戰鬥中,展現出不亞於正規軍的實力。


    考慮到他們在保衛家鄉時的熱情,以及在平時不需要軍費,朱武決定進一步增加衛所兵力,作為後備兵力。


    在金兵再次南下前,朱武期望衛所軍至少達到三十萬,能夠在正規軍外出作戰時,有保衛燕京的實力:


    “三十多萬衛所軍,大約需要五十個衛。”


    “現在我建立的衛所剛剛超過三十個,如果新建的話,需要建十幾個衛所,分配他們荒地。”


    “但是燕京一帶的荒地已全部分配下去,沒有多餘地方建立新的衛所。”


    “看來要擴充衛所戶數,不能都局限在五千六百戶。”


    早已經將燕京一帶的荒地分配給各地衛所,朱武不打算重新分配。他決定給表現較好、地域較大的衛所增加戶數,增強衛所實力。這樣就不需要建立新的衛所,還能夠利用現有的衛所領導機構,迅速擴充實力:


    “大的衛所一萬戶,中等衛所八千戶,普通衛所六千戶,分為三個級別。”


    “燕京周圍的衛所可分為上十二衛、中十二衛、下十二衛,這樣三十六個衛所,能擁有的軍戶近三十萬,隨時能拉起三十萬大軍,防禦燕京一帶。”


    “對於衛所的級別,可以保持不變,但是表現優異的中上衛所官員,更容易提高散官階。以此鼓勵競爭,提高自身品級。”


    “衛所的軍戶可以來源於災民,也可以從外地招攬。這些人無依無靠,隻能依靠衛所。”


    今年的燕山府路旱災,固然是一大災難。但是災難之中,同樣有機遇存在。利用抗旱救災,朱武不但對各地加強了控製,還招收了許多災民,把他們編入衛所。


    同時,盧俊義和關勝剿滅田虎,不但搜刮到許多錢糧,還從河東各地招攬和田虎軍有牽連的民戶。這些人都可以分散安置,編入各個衛所。


    由這些人做補充,朱武有把握快速擴充衛所實力,讓衛所擁有三十萬軍戶,成為自身根基。


    按照一戶四五口計算,三十萬衛所軍戶,人口就有一百二十萬到一百五十萬。燕山府路二三百萬人口,衛所能占據一半。


    這樣大的比例和數量,足以保證朱武在燕京的統治牢不可破,同時還充分利用民力,用於將來征戰。


    可以說,整個燕京一帶,將成為一個大兵營。燕京周圍的所有人,都在為征戰出力。


    這樣一個結果,讓先前致力於天下大同的朱武,心中複雜難言。但是金國和宋國的逼迫,卻讓他不得不實行這個政策,用以保全自身: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還是盡快結束亂世,讓百姓安居樂業吧!”


    知道天祚帝撐不了多少年,曆史上再過兩三年就會到靖康年間,朱武知道自己的時間並不多,唯有盡一切力量,增強麾下兵力。


    賞功罰過,總結得失,朱武發現這一戰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己麾下的士卒對金兵少了畏懼。尤其是那些遼國投降的將士,在梁山泊將士帶領下,已經敢於和金兵對壘。


    想來這一戰的勝利,讓他們認識到金兵同樣是血肉之軀,隻要敢打敢拚,同樣能夠殺敵。


    這種變化,讓朱武和宋江、吳用等人很是欣喜。尤其是宋江和唿延灼,先前和被完顏闍母打敗幾乎嚇破膽,如今在朱武的帶領下消滅完顏闍母,心氣已完全恢複過來。知道梁山泊兵馬的戰力雖然還比不上金兵,卻並非不堪一擊,仍有取勝能力:


    “二比一能夠持平,三比一能夠取勝。”


    “隻要兵馬夠多,就能打敗金兵!”


    有了這個認識,宋江和唿延灼更是信心十足,有把握在金兵下次進犯時,再次擋住金兵。


    尤其是知道朱武打算擴充衛所,把上衛擴充為萬戶後,宋江和唿延灼更是積極為永平府各衛請功,請求擴充它們。


    最終,朱武根據這一戰的表現,將永平府八衛中表現最好的兩個衛提升為上衛,表現合格的三個衛提升為中衛。同時把潤州、遷州裁撤,以縣為單位並入永平府,並且在山海關一帶,建立上衛規格的山海衛,把潤州、遷州的貧民,以及從來州、隰州遷來的民戶,全部編入山海衛。


    如此,永平府的衛所軍就達到七萬人,再加上唿延灼的一萬騎兵,解珍、解寶的兩萬步兵。朱武退兵以後,仍舊有十萬兵力守衛。


    這樣一支兵力,完全能依靠城牆抵擋五萬金兵。隻要金國朝廷不增兵,完顏宗望在麵對山海關時,隻能望而興歎。


    而且,隨著山海關修建得越來越是雄壯,關內的人馬越來越是精銳,完顏宗望以後要考慮的就不再是能否破關。而是防備山海關的騎兵從中殺出,進入金國領地。


    這件事情,現在還沒有人認識到。朱武此時也考慮的是防禦,而非進攻金國。而且在他看來,永平府此時的兵馬雖多,正規軍數量卻有些少,至少要擴充到五萬,和對麵金兵持平:


    “如果我此時退兵,永平府的正規軍,就隻剩下三萬。而且還要守關,不利於士兵集結。”


    “永平府的兵力需要擴充,而且要有一支機動兵力,用於支援各地。”


    有了這個想法,朱武決定把楊雄派來的一萬步兵留下來,補充給唿延灼的騎兵第六師:


    “對於防禦來說,一人雙馬有些太奢侈了。一人一匹戰馬,更能擴充兵力。”


    “甚至這些人不需要能騎馬作戰,隻需要快速機動,就能守住永平府的關隘。”


    “唿延灼的騎兵第六師這次雖有損失,卻能從消滅完顏闍母的繳獲彌補,完全能夠從衛所中招攬人手,將騎兵擴充到兩萬人。”


    “有兩萬機動兵力在,永平府的防禦,會再上升一截。”


    決定新組建一萬騎馬步兵,把唿延灼的騎兵第六師率先擴充為兩萬人。朱武又想到了花榮帶來的士兵,以及鬆亭關防禦:


    “永平府的防禦重心在山海關,鬆亭關離得太遠,不適合永平府管轄。”


    “可以把鬆亭關劃給漁陽府,由漁陽府負責防禦。”


    “花榮在鬆亭關表現不錯,可以讓他守山海關,負責這裏防禦。”


    將花榮帶來的士卒留下,同解珍帶來的一萬步兵一起,組成山海關守軍。朱武決定任命花榮為山海關總兵,負責山海關一帶的正規軍和衛所軍,組織這裏防禦。


    同時,朱武還決定讓陳達從各個衛所中抽調一營兵力作為常備軍。以免戰事突發,無法及時動員。


    如此一來,永平府常備兵力,已經接近五萬人。即使被完顏宗望突然襲擊,也完全有時間反應過來,征調各地的衛所軍。


    為了統轄這麽多兵馬,朱武決定改組永平府鎮守府,以鎮守府為核心,負責永平府軍務。永平鎮守府中,朱武在鎮守使宋江、副鎮守使陳達之外,增設在這次戰鬥中立下功勞的唿延灼、花榮、楊春為副鎮守使,並任命解珍、解寶、朱仝為鎮守府參議,一同參與議事。


    除了戰時任命主將掌管一切外,永平府平時的軍務,盡皆由鎮守府負責。鎮守府的命令,向軍務院備案。


    將這些事情理順,時間已到臘月。不但盧俊義率領的兵馬已經從河東返迴,關勝也安排張清帶領河東降將,前來燕京進見。


    而且,更讓朱武欣喜的是,李助、杜壆、縻貹等王慶麾下大將並沒有在朝廷進攻下身亡,而是逃到梁山泊,在晁蓋引薦之下,同樣前來燕京。


    這對一直在擴充兵力、缺乏將領的朱武來說,可謂是一大喜事。朱武在安排好永平府的事務後,很快就率軍返京,接見這些豪傑。


    滿心要返迴燕京,將這些豪傑納入麾下,朱武在經過漁陽府等地時,卻發現許多燕京本地的豪傑,同樣投奔自己。


    甚至,不止江湖中的豪傑,一些在燕山一帶又名聲的文士,也主動獻上賀文,祝賀朱武取勝,打退金兵進犯。


    這種景象,讓朱武真正認識到,這次和金兵的戰鬥,才是梁山泊立足之戰。此戰之後,朱武才稱得上在燕京立足,盡得燕山人心。燕山一帶的居民已經認識到,朱武有能力在宋金兩國間立足,能在這個亂世,保全燕山大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鏡像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德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德道人並收藏鏡像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