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林衝,果然名不虛傳!”
看到林衝上場,和史文恭鬥了五十餘合仍舊不分勝敗。東嶽廟觀戰的江湖人和香客,都是大聲讚歎。
能夠用二十合打敗李應,史文恭已證明他的實力屬於江湖頂尖。林衝和史文恭交手時能夠旗鼓相當,自然令人驚歎。
尤其是那些看出史文恭厲害的江湖人,看到林衝每每在間不容發之際避開史文恭的招式,又能用一手精妙的槍法和史文恭打得有來有往。都認為單憑這場比試,林衝已當得起“馬上林衝”之名。
甚至連那些自認為了解林衝實力的梁山泊頭領,在見到林衝展現的實力後,對林衝在這場比鬥中的發揮,同樣驚歎不已:
“本以為林教頭的武功不過略勝李莊主,沒想到他和史文恭交手時,絲毫不顯敗相。”
“看來他平日裏在梁山泊,還隱藏了實力!”
都是梁山泊的兄弟,林衝、秦明、楊誌、李應等人在山寨中都曾較量過武藝。雖然李應因為上了年紀的緣故和三人比起來略有不足,但是這些人想戰勝他,卻不那麽容易。甚至李應若專心防守的話,三人在麵對李應時是否能夠取勝,還是一個問題。
故而,在見到史文恭二十合打敗李應,林衝又衝上去把李應救下後。眾人都為林衝捏了把汗,甚至連李應都沒有完全下場,想要在林衝不支時,把他救援下來。
如今見林衝和史文恭鬥了五十餘合,仍舊不顯敗相後,梁山泊眾頭領驚歎的同時,更覺得林衝太過謙虛,從沒有完全展現過實力。
就連吳用,都向朱武感歎道:
“林教頭還真是能隱忍,不把他逼急了,就不會顯出真本事!”
“說他是小張飛,實是眾人誤解!”
雖然林衝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又擅使丈八蛇矛,和張飛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兩人的性格,卻有很大不同。
在吳用看來,林衝的武功雖高,性子卻更像文人。不把他逼到極限,不會發揮出全力。
對吳用的觀點極為讚同,朱武同樣沒想到林衝能發揮出這種實力。他本以為自己在鏡像林衝後,對林衝的武功已經完全了解,如今在見到林衝麵對史文恭時所發揮的實力後,才知道林衝能發揮的極限,還要超乎預計:
“難怪原書中林衝和柳元鬥了五十餘合勝敗未分,等到潘忠去幫助柳元後,林衝力敵二將,卻能奮神威將柳元一矛戳於馬下。”
“相比起來,杜壆和盧俊義鬥了五十合不分勝負,在孫安上去幫助盧俊義後,杜壆卻迅速被兩人合力斬殺——”
“林衝這一戰的發揮,遠勝杜壆多矣!他在武功上的極限,遠不是平常表現的那麽點!”
尤其是想到林衝在梁山五虎將中勝率遠超他人,陣斬敵將的次數更是其他四人之和,朱武對林衝的本領,認識更深一層:
“勝率高、陣斬多,但是斬殺的敵將卻大多是無名之輩——”
“林衝太過求穩,不被逼到極限,不會完全發揮!”
認為林衝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朱武為這次見到林衝的真本事,感到高興不已。
就連人群裏周侗,在見到林衝的發揮後,也是胡須亂抖,神情很是欣喜:
“本以為林衝一輩子也難以發揮出極限了,沒想到他落草為寇後,反能突破桎梏。”
“他在有生之年,未嚐達不到巔峰!”
同樣做過教頭,周侗對林衝的心態最了解。知道林衝因為在禁軍中一直專研武藝,對武功的見解很深,卻同樣因為太了解,經常會想求穩。
如此一來,所發揮的實力經常在真正實力之下,很少超常發揮。
故而林衝在麵對二三流的武將時,隻要能把對方的武藝摸清,很快就能陣斬。但是在麵對高手、難以把對方武藝很快摸清時,往往陷入僵持。
如今見林衝麵對武功更高的史文恭時,槍法不再拘泥於軍中所學,隱隱有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之相,周侗對林衝能突破桎梏,心中很是欣慰:
“看來以後這天下除了楊家槍,還要有林家槍並稱了!”
“林衝的槍法隻要能夠完全整理出來,絕不弱天下任何一家武藝!”
眼看著林衝和史文恭又鬥了二三十合,不但仍沒有顯出敗相,槍法還越來越神妙莫測,比史文恭用得還要精彩幾分。眾多江湖人紛紛感歎豹子頭林衝名不虛傳,不愧有“馬上林衝”之稱。
即使盧俊義,也認為這樣的林衝,堪為自己勁敵!
“神出鬼沒,精妙絕倫!”
“今日方才得知,槍法能達到如此境地!”
感歎著林衝展現出的武功之強,朱武卻知道史文恭仍沒有完全發揮實力。否則自己的鏡像空間就應該能吸收到史文恭逸散的精氣神,成功鏡像此人。
“單憑這一點,史文恭的真實實力就在林衝之上。”
“林衝麵對他時,很難獲得勝利!”
認識到這一點後,朱武對林衝是否能取得這場比鬥的勝利,並不抱任何希望。但是他卻仍沒有叫停這場比試,反而讓林衝繼續和史文恭鬥下去。
蓋因朱武知道,這場和史文恭的比鬥,是林衝的一個大機緣。隻要能完全挺過這一戰,林衝以後的武功必然還有精進,真正達到頂尖!
相比這點來說,林衝這一戰的勝敗,就有些無關緊要了。朱武還期待著林衝能逼出史文恭的極限,讓自己鏡像此人。
好個林衝,沒辜負朱武的期望,在和史文恭來來往往鬥了一百餘合後,終於把史文恭的實力,完全逼了出來。
眼看史文恭的槍法越來越重,帶著唿唿風聲,林衝在超常發揮了這麽久之後,也不由有些力怯。不過他和秦明不同,力量不足的時候,還能運用技巧。依靠對史文恭招數的了解,仍能堅持下來。
就這樣,到了一百餘合後,林衝雖然在史文恭的力量下逐漸落入下風,卻仍舊不屈不撓地纏鬥,仍舊沒有落敗。
史文恭打算在泰嶽爭鋒上奪取天下第一,哪肯在林衝身上花費那麽多力氣。眼看林衝在落入下風後仍和自己纏鬥,他心中不由有些焦躁,向著林衝大叫道:
“識相的就趕緊認輸!”
“若是再鬥下去,我的槍下不留人!”
林衝卻絲毫不答,仍舊和史文恭纏鬥,下決心用這個對手,磨練自己技藝。
史文恭大怒之下,再也沒有留手,不但把一身實力完全用了出來,還把自己為盧俊義準備的絕招,用在林衝身上。
一時間,林衝連連遇危,盡管他接連躲過了數招,卻因為一時不慎,被史文恭紮住了後馬腿。
那馬匹吃痛之下,陡然亂跑起來,林衝控製不及,被這匹傷馬帶著,脫離比鬥場地。
如此一來,史文恭自然按泰嶽爭鋒的規矩,取得比鬥勝利。
“好險!”
“林教頭的實力還是差了點!”
“若是他達到通力,一定不會落敗!”
雖然在外人看來林衝是因為馬匹受傷,落得個不敗而敗。但是在朱武等高手眼中,卻看得出林衝在史文恭發揮出全力後,沒有取勝機會。即使再鬥下去,最多也是平局。
故而,史文恭這場比鬥的勝利,並沒有多少人提出異議。林衝所展現的實力,同樣讓人欽佩。
再看著魯智深幫林衝控製住馬匹,把林衝從馬上扶了下來。梁山泊眾頭領圍著臉色通紅、大汗淋漓的林衝,盡是讚歎之語。
不過林衝的表現,同樣讓人認識到,除了請盧俊義出手外,梁山泊眾頭領之中,並無能勝過史文恭的人。
“員外武功絕倫,還請員外上場,奪得馬戰第一!”
向盧俊義拱了拱手,朱武向他說道。在梁山泊如今的馬戰第一林衝落敗後,其餘人麵對史文恭也是送菜,故而朱武沒有安排其他人上場,直接請和梁山泊一起來泰山的盧俊義,讓他去戰史文恭。
盧俊義來泰山就是為了爭奪第一,眼看史文恭和林衝這樣的高手都已上場比試,自然沒有推脫,當即披掛上馬,上場迎戰史文恭。
見到盧俊義這個號稱“棍棒天下無對,丈二鋼槍無敵”的高手出陣,觀戰的江湖人和香客,盡是歡唿雀躍。實在是史文恭武功雖高,卻是為番邦人出戰,這些大宋子民,自然看他不起。
“有了盧員外出手,史文恭必然失敗!”
“天下第一之名,唯有盧員外當得起!”
聽著眾人議論,史文恭剛剛戰勝林衝的好心情,頓時無影無蹤。他不覺得自己出陣是有什麽不對,對眾人如此鄙夷自己、抬高自己對手,心中很是不忿。看著受眾人歡唿的盧俊義,史文恭大聲叫道:
“難道玉麒麟盧俊義,也要車輪戰嗎?”
“這樣的天下第一,如何能夠服眾!”
聽得盧俊義麵色一僵,向史文恭道:
“既然史兄不願,就請你休息一下,咱們待會兒再戰!”
說著他勒住馬韁,在場中停了下來。
見盧俊義這麽容易被史文恭逼停,眾人自然不願。紛紛大聲鼓噪,讓兩人立即開戰。還有人大罵史文恭無恥,用這個手段避戰。
聽著眾人的謾罵,史文恭絲毫不為所動,反而還向盧俊義道:
“單是休息還不成!”
“史某剛剛已連鬥幾陣,消耗了不少氣力。”
“若要公平比試,還請盧員外同樣比鬥幾場,再和史某交戰!”
向著江湖人大喝道:
“這是號稱無敵無對的盧俊義,有要挑戰的嗎?”
“錯過這次機會,他就是天下第一!”
聽得眾多有心爭奪天下第一的江湖人熱血沸騰,一人拍馬而出,大叫道:
“我來!”
卻是王慶麾下的大將杜壆,挺一條丈八蛇矛,驟馬出陣來戰。
“本想和林衝鬥一場,卻不料他沒等到我上來,就已敗下陣去!”
“待我奪了第一,看他有何顏麵!”
挺著丈八蛇矛,二話不說就直取盧俊義。
見他來得兇猛,盧俊義挺起手中鋼槍,同樣迎了上去。
史文恭則悄悄後退,在場邊恢複力氣:
“這兩人都是勁敵,讓他們先鬥一場,我再上去交戰!”
“這次天下第一,我是要拿定了!”
看得出杜壆的武功不在林衝之下,史文恭知道盧俊義即使取勝,也必然消耗極大力氣。到了那時,已經歇息許久、恢複氣力的自己,就能乘機上場,和盧俊義爭奪第一!
不知史文恭的打算,盧俊義和杜壆隻是一交手,就知道對方是個勁敵。連鬥五十餘合,仍未分出勝敗。
眼看杜壆的一杆蛇矛神出鬼沒,已經有自己和史文恭的幾分韻味,盧俊義知道若是不拿出全部實力,隻怕很難勝他,當即大喝一聲,用出全部力氣。
一時間,杜壆壓力倍增,心中感到駭然:
“本以為自己突破後,天下再無對手,沒想到這個盧俊義,比我更強三分!”
“難怪他享有大名,號稱無敵無對!”
措手不及之下,杜壆麵對盧俊義縱橫難當的槍法,頓時落入下風。隻是七八十合,眾人便看出杜壆不是盧俊義的對手,很快就會落敗。
“可惡!”
“這個杜壆竟如此不濟!”
“空有一身實力,發揮得還不如林衝厲害!”
看出杜壆的武功和自己相近,史文恭見他麵對盧俊義不到百合就有落敗跡象,著實氣惱不已。
以盧俊義達到通力後悠長的氣力來說,一百多個迴合不過是熱身,談何消耗實力,讓自己增加勝機?
“罷了,其他人都靠不住,還是要靠自己!”
氣力已恢複了八九分,史文恭覺得自己已處在巔峰之時,當下換了匹好馬,準備和盧俊義的比試。
那邊盧俊義也不負眾望,在和杜壆鬥了一百多個迴合後,一槍刺中他右臂,取得比鬥勝利。
杜壆羞慚之下,連狠話也不敢說,拍馬退了下去。淮西、京西那邊的豪傑知道杜壆武藝的,對他這麽快敗給盧俊義都是大驚,再也無人挑戰。
就這樣,眾人便看著盧俊義和史文恭駐馬停在場中,兩人遙遙相對。
看到林衝上場,和史文恭鬥了五十餘合仍舊不分勝敗。東嶽廟觀戰的江湖人和香客,都是大聲讚歎。
能夠用二十合打敗李應,史文恭已證明他的實力屬於江湖頂尖。林衝和史文恭交手時能夠旗鼓相當,自然令人驚歎。
尤其是那些看出史文恭厲害的江湖人,看到林衝每每在間不容發之際避開史文恭的招式,又能用一手精妙的槍法和史文恭打得有來有往。都認為單憑這場比試,林衝已當得起“馬上林衝”之名。
甚至連那些自認為了解林衝實力的梁山泊頭領,在見到林衝展現的實力後,對林衝在這場比鬥中的發揮,同樣驚歎不已:
“本以為林教頭的武功不過略勝李莊主,沒想到他和史文恭交手時,絲毫不顯敗相。”
“看來他平日裏在梁山泊,還隱藏了實力!”
都是梁山泊的兄弟,林衝、秦明、楊誌、李應等人在山寨中都曾較量過武藝。雖然李應因為上了年紀的緣故和三人比起來略有不足,但是這些人想戰勝他,卻不那麽容易。甚至李應若專心防守的話,三人在麵對李應時是否能夠取勝,還是一個問題。
故而,在見到史文恭二十合打敗李應,林衝又衝上去把李應救下後。眾人都為林衝捏了把汗,甚至連李應都沒有完全下場,想要在林衝不支時,把他救援下來。
如今見林衝和史文恭鬥了五十餘合,仍舊不顯敗相後,梁山泊眾頭領驚歎的同時,更覺得林衝太過謙虛,從沒有完全展現過實力。
就連吳用,都向朱武感歎道:
“林教頭還真是能隱忍,不把他逼急了,就不會顯出真本事!”
“說他是小張飛,實是眾人誤解!”
雖然林衝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又擅使丈八蛇矛,和張飛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兩人的性格,卻有很大不同。
在吳用看來,林衝的武功雖高,性子卻更像文人。不把他逼到極限,不會發揮出全力。
對吳用的觀點極為讚同,朱武同樣沒想到林衝能發揮出這種實力。他本以為自己在鏡像林衝後,對林衝的武功已經完全了解,如今在見到林衝麵對史文恭時所發揮的實力後,才知道林衝能發揮的極限,還要超乎預計:
“難怪原書中林衝和柳元鬥了五十餘合勝敗未分,等到潘忠去幫助柳元後,林衝力敵二將,卻能奮神威將柳元一矛戳於馬下。”
“相比起來,杜壆和盧俊義鬥了五十合不分勝負,在孫安上去幫助盧俊義後,杜壆卻迅速被兩人合力斬殺——”
“林衝這一戰的發揮,遠勝杜壆多矣!他在武功上的極限,遠不是平常表現的那麽點!”
尤其是想到林衝在梁山五虎將中勝率遠超他人,陣斬敵將的次數更是其他四人之和,朱武對林衝的本領,認識更深一層:
“勝率高、陣斬多,但是斬殺的敵將卻大多是無名之輩——”
“林衝太過求穩,不被逼到極限,不會完全發揮!”
認為林衝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掘,朱武為這次見到林衝的真本事,感到高興不已。
就連人群裏周侗,在見到林衝的發揮後,也是胡須亂抖,神情很是欣喜:
“本以為林衝一輩子也難以發揮出極限了,沒想到他落草為寇後,反能突破桎梏。”
“他在有生之年,未嚐達不到巔峰!”
同樣做過教頭,周侗對林衝的心態最了解。知道林衝因為在禁軍中一直專研武藝,對武功的見解很深,卻同樣因為太了解,經常會想求穩。
如此一來,所發揮的實力經常在真正實力之下,很少超常發揮。
故而林衝在麵對二三流的武將時,隻要能把對方的武藝摸清,很快就能陣斬。但是在麵對高手、難以把對方武藝很快摸清時,往往陷入僵持。
如今見林衝麵對武功更高的史文恭時,槍法不再拘泥於軍中所學,隱隱有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之相,周侗對林衝能突破桎梏,心中很是欣慰:
“看來以後這天下除了楊家槍,還要有林家槍並稱了!”
“林衝的槍法隻要能夠完全整理出來,絕不弱天下任何一家武藝!”
眼看著林衝和史文恭又鬥了二三十合,不但仍沒有顯出敗相,槍法還越來越神妙莫測,比史文恭用得還要精彩幾分。眾多江湖人紛紛感歎豹子頭林衝名不虛傳,不愧有“馬上林衝”之稱。
即使盧俊義,也認為這樣的林衝,堪為自己勁敵!
“神出鬼沒,精妙絕倫!”
“今日方才得知,槍法能達到如此境地!”
感歎著林衝展現出的武功之強,朱武卻知道史文恭仍沒有完全發揮實力。否則自己的鏡像空間就應該能吸收到史文恭逸散的精氣神,成功鏡像此人。
“單憑這一點,史文恭的真實實力就在林衝之上。”
“林衝麵對他時,很難獲得勝利!”
認識到這一點後,朱武對林衝是否能取得這場比鬥的勝利,並不抱任何希望。但是他卻仍沒有叫停這場比試,反而讓林衝繼續和史文恭鬥下去。
蓋因朱武知道,這場和史文恭的比鬥,是林衝的一個大機緣。隻要能完全挺過這一戰,林衝以後的武功必然還有精進,真正達到頂尖!
相比這點來說,林衝這一戰的勝敗,就有些無關緊要了。朱武還期待著林衝能逼出史文恭的極限,讓自己鏡像此人。
好個林衝,沒辜負朱武的期望,在和史文恭來來往往鬥了一百餘合後,終於把史文恭的實力,完全逼了出來。
眼看史文恭的槍法越來越重,帶著唿唿風聲,林衝在超常發揮了這麽久之後,也不由有些力怯。不過他和秦明不同,力量不足的時候,還能運用技巧。依靠對史文恭招數的了解,仍能堅持下來。
就這樣,到了一百餘合後,林衝雖然在史文恭的力量下逐漸落入下風,卻仍舊不屈不撓地纏鬥,仍舊沒有落敗。
史文恭打算在泰嶽爭鋒上奪取天下第一,哪肯在林衝身上花費那麽多力氣。眼看林衝在落入下風後仍和自己纏鬥,他心中不由有些焦躁,向著林衝大叫道:
“識相的就趕緊認輸!”
“若是再鬥下去,我的槍下不留人!”
林衝卻絲毫不答,仍舊和史文恭纏鬥,下決心用這個對手,磨練自己技藝。
史文恭大怒之下,再也沒有留手,不但把一身實力完全用了出來,還把自己為盧俊義準備的絕招,用在林衝身上。
一時間,林衝連連遇危,盡管他接連躲過了數招,卻因為一時不慎,被史文恭紮住了後馬腿。
那馬匹吃痛之下,陡然亂跑起來,林衝控製不及,被這匹傷馬帶著,脫離比鬥場地。
如此一來,史文恭自然按泰嶽爭鋒的規矩,取得比鬥勝利。
“好險!”
“林教頭的實力還是差了點!”
“若是他達到通力,一定不會落敗!”
雖然在外人看來林衝是因為馬匹受傷,落得個不敗而敗。但是在朱武等高手眼中,卻看得出林衝在史文恭發揮出全力後,沒有取勝機會。即使再鬥下去,最多也是平局。
故而,史文恭這場比鬥的勝利,並沒有多少人提出異議。林衝所展現的實力,同樣讓人欽佩。
再看著魯智深幫林衝控製住馬匹,把林衝從馬上扶了下來。梁山泊眾頭領圍著臉色通紅、大汗淋漓的林衝,盡是讚歎之語。
不過林衝的表現,同樣讓人認識到,除了請盧俊義出手外,梁山泊眾頭領之中,並無能勝過史文恭的人。
“員外武功絕倫,還請員外上場,奪得馬戰第一!”
向盧俊義拱了拱手,朱武向他說道。在梁山泊如今的馬戰第一林衝落敗後,其餘人麵對史文恭也是送菜,故而朱武沒有安排其他人上場,直接請和梁山泊一起來泰山的盧俊義,讓他去戰史文恭。
盧俊義來泰山就是為了爭奪第一,眼看史文恭和林衝這樣的高手都已上場比試,自然沒有推脫,當即披掛上馬,上場迎戰史文恭。
見到盧俊義這個號稱“棍棒天下無對,丈二鋼槍無敵”的高手出陣,觀戰的江湖人和香客,盡是歡唿雀躍。實在是史文恭武功雖高,卻是為番邦人出戰,這些大宋子民,自然看他不起。
“有了盧員外出手,史文恭必然失敗!”
“天下第一之名,唯有盧員外當得起!”
聽著眾人議論,史文恭剛剛戰勝林衝的好心情,頓時無影無蹤。他不覺得自己出陣是有什麽不對,對眾人如此鄙夷自己、抬高自己對手,心中很是不忿。看著受眾人歡唿的盧俊義,史文恭大聲叫道:
“難道玉麒麟盧俊義,也要車輪戰嗎?”
“這樣的天下第一,如何能夠服眾!”
聽得盧俊義麵色一僵,向史文恭道:
“既然史兄不願,就請你休息一下,咱們待會兒再戰!”
說著他勒住馬韁,在場中停了下來。
見盧俊義這麽容易被史文恭逼停,眾人自然不願。紛紛大聲鼓噪,讓兩人立即開戰。還有人大罵史文恭無恥,用這個手段避戰。
聽著眾人的謾罵,史文恭絲毫不為所動,反而還向盧俊義道:
“單是休息還不成!”
“史某剛剛已連鬥幾陣,消耗了不少氣力。”
“若要公平比試,還請盧員外同樣比鬥幾場,再和史某交戰!”
向著江湖人大喝道:
“這是號稱無敵無對的盧俊義,有要挑戰的嗎?”
“錯過這次機會,他就是天下第一!”
聽得眾多有心爭奪天下第一的江湖人熱血沸騰,一人拍馬而出,大叫道:
“我來!”
卻是王慶麾下的大將杜壆,挺一條丈八蛇矛,驟馬出陣來戰。
“本想和林衝鬥一場,卻不料他沒等到我上來,就已敗下陣去!”
“待我奪了第一,看他有何顏麵!”
挺著丈八蛇矛,二話不說就直取盧俊義。
見他來得兇猛,盧俊義挺起手中鋼槍,同樣迎了上去。
史文恭則悄悄後退,在場邊恢複力氣:
“這兩人都是勁敵,讓他們先鬥一場,我再上去交戰!”
“這次天下第一,我是要拿定了!”
看得出杜壆的武功不在林衝之下,史文恭知道盧俊義即使取勝,也必然消耗極大力氣。到了那時,已經歇息許久、恢複氣力的自己,就能乘機上場,和盧俊義爭奪第一!
不知史文恭的打算,盧俊義和杜壆隻是一交手,就知道對方是個勁敵。連鬥五十餘合,仍未分出勝敗。
眼看杜壆的一杆蛇矛神出鬼沒,已經有自己和史文恭的幾分韻味,盧俊義知道若是不拿出全部實力,隻怕很難勝他,當即大喝一聲,用出全部力氣。
一時間,杜壆壓力倍增,心中感到駭然:
“本以為自己突破後,天下再無對手,沒想到這個盧俊義,比我更強三分!”
“難怪他享有大名,號稱無敵無對!”
措手不及之下,杜壆麵對盧俊義縱橫難當的槍法,頓時落入下風。隻是七八十合,眾人便看出杜壆不是盧俊義的對手,很快就會落敗。
“可惡!”
“這個杜壆竟如此不濟!”
“空有一身實力,發揮得還不如林衝厲害!”
看出杜壆的武功和自己相近,史文恭見他麵對盧俊義不到百合就有落敗跡象,著實氣惱不已。
以盧俊義達到通力後悠長的氣力來說,一百多個迴合不過是熱身,談何消耗實力,讓自己增加勝機?
“罷了,其他人都靠不住,還是要靠自己!”
氣力已恢複了八九分,史文恭覺得自己已處在巔峰之時,當下換了匹好馬,準備和盧俊義的比試。
那邊盧俊義也不負眾望,在和杜壆鬥了一百多個迴合後,一槍刺中他右臂,取得比鬥勝利。
杜壆羞慚之下,連狠話也不敢說,拍馬退了下去。淮西、京西那邊的豪傑知道杜壆武藝的,對他這麽快敗給盧俊義都是大驚,再也無人挑戰。
就這樣,眾人便看著盧俊義和史文恭駐馬停在場中,兩人遙遙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