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勁,柔勁,通勁。”


    “明勁,暗勁,化勁。”


    “易骨,易筋,洗髓。”


    “這三種練法、三步功夫,我已經完全明白了。”


    “接下來就是搞清楚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三層道理,為晉升更高境界做準備!”


    和盧俊義這個當世第一人交流後,朱武對勁力上的修行,再無任何疑點。再加上這幾個月在易骨、易筋、洗髓功夫上的查漏補缺,朱武已完全為晉升通力境界打好了基礎,完全能依靠在盧俊義和武鬆身上得到的經驗,晉升通力境界。


    隻是在猜到通力圓滿可能達到類似見神的境界後,朱武想悟透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這三層道理,為以後晉升更高境界做準備。


    所以,他這時候更希望泰嶽爭鋒越熱鬧越好。希望這次大會,有足夠的高手參與:


    “除了山東、河北的好漢外,其它地方的好漢,同樣為數不少。”


    “希望這幾個月的宣傳,能吸引他們到來!”


    數月謀劃,精心宣傳,朱武十分期待南北各路好漢,到時齊聚泰山。


    就這樣,又過數日之後,朱武等到武鬆帶著施恩上山,當即帶著眾人,向著泰山而去。


    一行三十多位頭領,再加上同梁山泊好漢一起前去的盧俊義、燕青、朱仝、雷橫等人,取道向泰安州進發。


    一路並無耽擱,眾人在二十七日趕到。還沒有安頓下來,眾人便見到前來東嶽廟燒香的人中,有許多攜刀帶槍的江湖人,還聽到除了擎天柱任原在泰安城名聲大噪後,另有一個架海梁,同樣聲名鵲起。


    “擎天柱、架海梁,這兩人好大的口氣!”


    “待到明日盛會,一定給他們好看!”


    聽到這兩人在泰嶽爭鋒未開始時,就爭奪相撲第一後,燕青又怒又羨,恨不得立刻比試。


    其餘頭領雖然沒有和他們比試相撲的想法,但是在聽到這兩人聲名遠揚後,同樣極為欣喜,知道這泰嶽爭鋒果然如朱武所說,是個揚名的好地方。


    “還是哥哥有辦法,想出這等主意!”


    “隻要在泰嶽爭鋒上露露臉,天下人就會都知道梁山泊的名聲。”


    “在這裏待上一日,勝過別處一年!”


    從沒有見過這麽多江湖人聚集在一起,梁山泊眾頭領見到東嶽廟這麽熱鬧後,恨不得立刻外出,結交江湖豪傑。


    隻是身為草寇,眾人身上大多背著通緝。朱武在下山時就有嚴令,讓他們小心在意。


    故而在東嶽廟草草看了一下後,朱武很快找到了吳用派來接應的人,在他的安排下,在泰安州安頓下來。


    “哥哥來得正好,小弟在泰安州中,等待哥哥多時了!”


    “這次泰嶽爭鋒的事情著實出乎意料,尤其是最近幾日,多了許多天南地北的江湖人。”


    “沒有哥哥在此,小弟著實擔心!”


    向朱武說起泰安州的局勢,吳用道。他這幾日和林衝、戴宗等人暗中招待前來泰山的各路江湖人物,著實見到了不少出乎意料的人。


    若是朱武不來,明日的泰嶽爭鋒,他還真撐不起。


    眾人在一路上見到了那麽多江湖人,對這些早有預料。聽到吳用都覺得有些江湖人棘手,李逵大笑著道:


    “來得人多才好,看我這雙板斧,明日發發利市!”


    “俺鐵牛不懂拳腳,就會用斧子砍人!”


    說著還挑釁地看著燕青,怪他這幾日用小廝撲的本領,多次摔倒自己。


    沒有理這個混人,燕青向吳用打探道:


    “軍師擔心的人,莫非是擎天柱、架海梁?”


    “一路上多聽到兩人並稱,不知除了任原外,另一個人是誰?”


    擎天柱任原的名字,眾人都已知道,但是對架海梁是誰,卻還真不了解。隻聽吳用說道:


    “架海梁名叫韓伯龍,是遼國灤州人氏。”


    “此人家中巨富,弓馬嫻熟,隻因被貪官汙吏誣陷,在遼國家破人亡,不得已開大宋廝混。”


    “聽到泰山上舉辦泰嶽爭鋒後,韓伯龍就同樣過來打擂台,如今已經在拳腳上麵,和擎天柱任原齊名!”


    聽到吳用這麽說,眾人頓感興趣。不同於任原隻是擅長相撲,吳用明說韓伯龍弓馬嫻熟,更擅長馬上武藝。


    然而這樣一個人,卻在拳腳上和擎天柱任原齊名,可見他馬上的功夫,一定更加非凡。


    “若真如此,此人是個勁敵!”盧俊義道。顯然在聽說韓伯龍的戰績後,知道這個人武藝不低。


    李逵卻不在乎,拎著板斧說道:


    “管他擎天柱、架海梁,遇到了黑旋風爺爺,都是一斧子的事兒。”


    “若非哥哥不許,今日俺就去砍了他們!”


    眾人聞言大笑,同樣滿懷信心。認為擎天柱任原、架海梁韓伯龍這些人,實在不足為慮。


    正要問吳用覺得誰棘手,林衝引著柴進,同樣走了過來。見到朱武等人,柴進團團一揖,口中笑著說道:


    “諸位來得好晚!”


    “若是按柴進的主意,你們就隨我住在山下莊子裏。”


    “任由官軍搜捕,絲毫不用擔心!”


    邀請朱武到自己在泰山買的莊子上居住,明日一起參加泰嶽盛會。


    柴進說得好聽,朱武身為地主,又怎會去外地人莊子上寄居,笑著道:


    “大官人出身貴胄,沒有你的名望,哪裏能引來到這麽多江湖人。”


    “朱某之所以來得晚,便是想借助大官人的名望,多吸引些江湖人!”


    聽到柴進大笑,指著朱武、晁蓋、宋江、盧俊義等人道:


    “眾位在江湖上的名聲,哪裏會弱於我柴進!”


    “就是林衝、武鬆,如今也比柴某人名聲要響了!”


    “參加泰嶽爭鋒的好漢,誰不知‘馬上林衝,馬下武鬆’之名!”


    “尤其是武鬆兄弟打了蔣門神後,泰安州這邊的人,誰不誇讚武鬆兄弟!”


    身為在泰嶽爭跤三年無對的人,蔣門神在泰安州的名頭,著實稱得上響亮。即使擎天柱任原,也不及蔣忠蔣門神。


    武鬆雖然還沒有在泰安州出手,但他打了蔣門神後,泰安州這邊的江湖人,卻都認同了他的大名。即使是這些日子多次打敗其他江湖人的擎天柱任原和架海梁韓伯龍,名氣也遠遠不及武鬆。以至於柴進在說起他時,都隱隱有些嫉妒之意。


    笑著談論了一會兒,眾人又說起泰嶽爭鋒的事情,柴進道:


    “河北、山東的好漢,少有我不認識的。”


    “但是這幾日來了幾夥人,卻都稱得上生麵孔。”


    “從他們的口音來看,可能是江南、京西、河東那一帶的人。”


    “其中頗有幾人,林教頭也不敢言勝!”


    聽到柴進這麽說,眾人大感吃驚。林衝在馬上的功夫,在梁山泊堪稱第一。即使盧俊義麵對他,取勝也不容易。這樣的高手都說有不敢輕易言勝的人,來人武功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問起這幾人的詳情,林衝道:


    “一個是歙州僧人,名號寶光如來,俗姓鄧,法名元覺,使一條禪杖,乃是渾鐵打就的,可重五十餘斤。相比智深師兄,也是相差仿佛。”


    “還有個用蛇矛的,暫時不知名字,隻是從口音來看,應該是京西、淮西一帶的人。”


    “最後這一個善用大斧,有九尺長短身材。”


    “這三人都是勁敵,遇到不可大意!”


    眾人聞聽此言,頓時議論紛紛。本以為憑他們的武功,能夠在泰嶽爭鋒上為梁山泊揚名,聽了林衝所說後,才知道這一行的兇險:


    “林教頭都不敢言勝,我等更不行了!”


    “看來這泰嶽爭鋒的比試,還要看魯兄弟、林兄弟、武兄弟三人!”


    梁山泊頭領五十多位,公認以魯智深、林衝、武鬆、秦明、楊誌五人武功最高。秦明、楊誌在對影山領兵接應的情況下,就隻能指望魯智深、林衝、武鬆為梁山泊揚名了。


    不過,帶這麽多頭領過來,也不是沒有作用。至少在泰山地界上,朱武憑地利之便,帶來的好手最多:


    “寶光如來是江南方臘的人,此人武功非凡,的確是魯大師的勁敵。”


    “使蛇矛的是杜壆,使斧頭的是卞祥,這兩人已跟隨王慶、田虎造反,所以還不敢露出身份。”


    “他們這三個人來泰山,看來方臘、王慶、田虎,都盯上了在泰山揚名的機會!”


    說著這三人的身份,朱武向眾人道:


    “雖然這三個人都帶了十幾個好漢,但是咱們梁山泊,這次也來了三十多個頭領。”


    “憑借地利之便,不弱他們合力!”


    眾人聞言叫好,對朱武知道這三人的身份,更是又驚又喜。想到魯智深、林衝、武鬆三人能抵住寶光如來、杜壆、卞祥,其餘三十多位頭領能擋住他們各自帶來的十幾人。梁山泊眾頭領都覺得朱武神機妙算,不愧是號稱神機將軍的人。


    “哥哥為泰嶽爭鋒的事情謀劃了幾個月,怎麽會容忍方臘、王慶、田虎的人逞威。”


    “隻要在這山東,就沒有梁山泊辦不成的事兒,即使朝廷的人,也攔不住我們!”


    正在大放厥詞,梁山泊眾頭領忽聽戴宗來報:


    “大事不好!”


    “泰安城中突然出現許多官府的人,說是從東京來的。這夥人帶了一幫貴客,說是要上泰山。”


    “如今那夥人已經要求知州封了泰山,明日泰嶽爭鋒的事,可能無法舉辦!”


    “什麽!”猛然聽到這消息,眾人大吃一驚,李逵怒發衝冠,怪眼圓睜,提著板斧大叫道:


    “什麽東京來的鳥客人,看我不砍了他們,讓他們上不成泰山!”


    拎著兩把板斧,就要去泰安城砍人。


    眾人急忙抱住,朱武將他喝退。問戴宗道:


    “問清是哪裏的貴客嗎?”


    “為何要來泰山?”


    戴宗搖頭不知,向朱武道:


    “隻聽說是從外國來的,具體哪一國卻不知。”


    “看他們的裝束,頗像山野之人!”


    聽到是外國人,眾人更氣憤了,盧俊義都恨恨道:


    “不過是外國的蠻子,竟然敢要求封泰山。”


    “耽誤了為東嶽聖帝上香,看誰承擔得起!”


    想他之所以來泰山,除了想以武會友外,便是想趁著東嶽聖帝誕辰的機會,燒炷香消災滅罪。


    如今聽到官府的人竟然要因此封泰山,盧俊義如何能忍。


    別說是他,在泰嶽爭鋒這件事上出力頗多的柴進,對此更不能忍,向眾人道:


    “我這就去衙門打探,看看這件事的究竟。”


    “看誰敢胡作非為,膽敢封了泰山!”


    當即帶著人手,去泰安州衙門去了。


    朱武一麵命戴宗跟著再探,一麵又囑咐其他頭領,若是泰安州衙門真的要封泰山,就去讓他們發動江湖人,一起鬧起事端。


    梁山泊為泰嶽爭鋒的事情準備這麽多,絕不能半途而廢。


    “是朝廷的人知道了泰嶽爭鋒的消息,還是這些人恰逢其會呢?”


    “莫非我的動作,已引起朝廷注意?”


    心中想著這些,朱武當即又覺得自己這些人待在泰山不安全,放出信鴿的同時,命公孫勝去對影山傳信,讓秦明、楊誌二人,盡快帶兵過來。


    有兩人帶領的一千兵馬傍身,無論發生什麽事,朱武都有信心帶著這些人,平安返迴梁山。


    然後,朱武還傳信梁山泊嚴加戒備,防備官軍襲擊:


    “還是有些大意了,沒注意東京的情報。”


    “這次事了之後,一定要派出更多的精兵強將,去東京打探消息。”


    隨著梁山泊越來越壯大,引起朝廷注意的可能,已經急劇增加。朱武想到今日突然發生的這件事,就覺得東京那邊的情報,一定要更加重視。免得像今日一樣,事到臨頭才知。


    眾人嚴陣以待,都做好了廝殺的準備,沒想到過了半個時辰之後,戴宗又傳過信來,說泰安州知州拒絕了東京來人要求,如今已安撫百姓,讓他們安心上香,明日不會封山。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鬆了一口氣。隻是在想到被官府的消息虛驚一場,眾人都又有些不忿,晁蓋道:


    “我們連青州都打下來了,如今卻要在泰安州受官府的氣。”


    “來日調遣大軍,破了泰安州城!”


    其他頭領也紛紛叫好,認為要破了泰安州,給官府一個教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鏡像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德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德道人並收藏鏡像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