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蔡太師明令,限於十日內捉拿劫掠生辰綱的人。”
“晁蓋兄弟劫生辰綱的事情已經暴露,濟州知州為保住官位,一定會不遺餘力派遣官兵捉拿晁兄。”
“這一隊官兵我們一定要殺散,讓他們知道厲害,不敢小覷梁山泊。”
說著自己的謀劃,朱武當即就調兵遣將,命李俊、阮小二等人按水寨分為四隊,利用眾人對水泊熟悉的優勢,等待官兵前來後,把他們分割包圍。
又叮囑這些人道:
“此次和官兵對敵,不在於殺傷多少,而是要捉住領頭的官吏,和他們商量商量,用巨野盜的名義給知州個交待。”
“不能讓蔡太師和濟州知州盯著我們不放,一直和梁山泊為敵!”
讓他們盡力抓住官吏,想要用對付鄆州官吏的方法,對付濟州官吏。
阮家三兄弟參與過上次捉拿鄆州官吏的事,對這件事當然能理解。其他人卻覺得朱武有些軟弱,先前對梁山泊膽小的判斷,重新浮現出來。
擔心蔡太師盯著這件事不放,梁山泊未來有可能將自己放棄,晁蓋起身說道:
“晁某久聞梁山泊招賢納士,特地來投托入夥。”
“若是朱寨主不願和蔡太師為敵,晁謀情願下山,另投其它山寨。”
公孫勝、劉唐、蕭讓、金大堅四人,同樣長身而起,似乎一言不合,就要離開此地。
吳用見此大急,向晁蓋道:
“兄長這是哪裏話,主公又豈是怕事的人?”
“隻是凡事要講究個策略,不能為一時的意氣,就拿兄弟們的性命和官府拚!”
又向朱武說道:
“主公以誠待人,何不將謀劃講個明白,免得兄弟疑心!”
不斷勸說雙方,讓大家冷靜下來。
看出晁蓋是個直性子,朱武也沒有和他計較,反而覺得這樣的人好收服,笑著向晁蓋道:
“晁兄太性急了,聽我把話說完,再決定如何行事。”
把晁蓋等人勸下來,朱武首先肯定了劫掠生辰綱的正義性,讓他們不要起疑心:
“生辰綱是不義之財,晁蓋兄弟帶人把它劫了,是替天行道之舉,梁山泊上上下下,絕不會因此怪罪晁蓋兄弟等人。”
“而且這十萬貫金珠寶貝是兄弟們上梁山泊前劫的,具體如何分配,梁山泊絕不幹涉。”
“山寨上上下下,絕不覬覦錢財!”
晁蓋聞聽此言,向公孫勝、劉唐等人道:
“我們犯下這等迷天大罪,若非朱寨主收留,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報!”
“其他人的寶貝我不管,我晁蓋分得的錢財,情願一文不要,盡數獻於山寨!”
聽到他如此說,公孫勝、劉唐、蕭讓、金大堅四人,頓時應聲附和。被吳用誑騙納投名狀的穆弘、穆春兄弟,更是當場把分得的金珠寶貝拿出來,情願獻於梁山泊。
朱武初時不肯收,吳用卻勸他道:
“主公常說梁山泊有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
“如今晁蓋兄長等人既已加入梁山泊,情願將這些繳獲歸公,作為山寨錢財。”
“主公若不收下,恐怕他們不安心!”
見他說得有理,晁蓋等人也確實是出自真心,朱武將這些錢財收下,笑著向他們道:
“既然如此,我就代梁山泊將生辰綱錢財收下,和晁蓋兄弟等人成為一夥。”
“這樣一來,晁蓋兄弟總不會還懷疑我和蔡太師媾和,把兄弟們給賣了吧!”
晁蓋聞言大笑,為先前的事情賠禮道歉。朱武親自將他扶起來,請他在自己右側坐下,同樣也笑著道:
“晁蓋兄弟是江湖人,不明白官場和戰陣之事。”
“誠如同吳先生所說,凡事要講究個策略。蔡太師如今正在氣頭上,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意氣,就拿兄弟們的性命,和他派來的朝廷兵馬廝殺。”
“如此殺來殺去,死得都是窮苦人。蔡太師遠在東京,對死去的軍士不會有半點憐憫。梁山泊上上下下,卻沒有蔡太師的底氣。”
“我們用巨野盜的名義去糊弄蔡太師,就是為了讓他能暫時消去這口氣。讓他對上上下下有個交待,彰顯宰相權威。”
將自己謀劃道出,晁蓋卻不解道:
“生辰綱的主犯是晁某,隻要晁某不死,蔡太師怎能消氣?”
“蔡京是當朝宰相,豈會輕易中計?”
朱武聞言大笑,讓吳用為他解釋,吳用笑著說道:
“兄長性直,隻是一勇。”
“蔡太師為的是彰顯宰相威風,讓人不敢冒犯自己。隻要能盡快有個交待,根本不在乎捉住的究竟是誰。”
“即使以後事發,蔡太師知道被騙,為了保住顏麵,他反而不會承認這一點。”
“或許那時蔡太師早已忘了生辰綱的事情,或許對生辰綱的事情有憤恨。但是蔡太師不可能再拿生辰綱說事、自己打自己的臉。他想找兄長的麻煩,也隻能另找由頭。”
“但是相比生辰綱,那就是另一迴事兒了。兄長總不會為沒發生的事情,現在就擔心吧?”
晁蓋聞言恍然,同樣大笑起來。對朱武用巨野盜名義頂罪的想法不但沒有再懷疑,反而自請為巨野盜的首領,給官府個交待。
公孫勝、劉唐、蕭讓、金大堅見此,同樣向朱武請命。朱武卻阻擋他們道:
“這件事有晁兄一人即可,諸位不必再去。”
“根據梁山泊打探的消息,白勝被捉住後隻供出已經被人認出的晁蓋兄弟,其他六位兄弟的名字,白勝沒有供出來。”
“隻要找幾個惡徒的腦袋讓濟州官兵拿去,其餘六位兄弟的事情,應該能夠從官府那裏摘下來。”
六人聞言大喜,尤其是蕭讓、金大堅兩人,想到仍舊在濟州的家人後,向朱武道:
“如此最好,我的家人無礙!”
晁蓋也同樣大喜,願意一個人把事情擔起來。隻是這個時候,吳用卻看了看晁蓋帶來的莊客,猛然叫了聲苦,向眾人道:
“主公的話放在先前不錯,如今卻出現了偏差。”
“六位兄弟在晁蓋哥哥莊上多時,多有莊客知道他們身份。”
“如今晁蓋哥哥帶著他們離莊,卻沒有把所有莊客帶出來,官府的人隻要不是太笨,就能拷問出六位兄弟的身份。”
“若是濟州的官吏反應快,蕭讓、金大堅兩位兄弟的家人,恐怕已經被捉拿了!”
聽得蕭讓、金大堅兩人,頓時憂心忡忡,向朱武下跪懇求,解救他們家人。
“晁蓋兄弟劫生辰綱的事情已經暴露,濟州知州為保住官位,一定會不遺餘力派遣官兵捉拿晁兄。”
“這一隊官兵我們一定要殺散,讓他們知道厲害,不敢小覷梁山泊。”
說著自己的謀劃,朱武當即就調兵遣將,命李俊、阮小二等人按水寨分為四隊,利用眾人對水泊熟悉的優勢,等待官兵前來後,把他們分割包圍。
又叮囑這些人道:
“此次和官兵對敵,不在於殺傷多少,而是要捉住領頭的官吏,和他們商量商量,用巨野盜的名義給知州個交待。”
“不能讓蔡太師和濟州知州盯著我們不放,一直和梁山泊為敵!”
讓他們盡力抓住官吏,想要用對付鄆州官吏的方法,對付濟州官吏。
阮家三兄弟參與過上次捉拿鄆州官吏的事,對這件事當然能理解。其他人卻覺得朱武有些軟弱,先前對梁山泊膽小的判斷,重新浮現出來。
擔心蔡太師盯著這件事不放,梁山泊未來有可能將自己放棄,晁蓋起身說道:
“晁某久聞梁山泊招賢納士,特地來投托入夥。”
“若是朱寨主不願和蔡太師為敵,晁謀情願下山,另投其它山寨。”
公孫勝、劉唐、蕭讓、金大堅四人,同樣長身而起,似乎一言不合,就要離開此地。
吳用見此大急,向晁蓋道:
“兄長這是哪裏話,主公又豈是怕事的人?”
“隻是凡事要講究個策略,不能為一時的意氣,就拿兄弟們的性命和官府拚!”
又向朱武說道:
“主公以誠待人,何不將謀劃講個明白,免得兄弟疑心!”
不斷勸說雙方,讓大家冷靜下來。
看出晁蓋是個直性子,朱武也沒有和他計較,反而覺得這樣的人好收服,笑著向晁蓋道:
“晁兄太性急了,聽我把話說完,再決定如何行事。”
把晁蓋等人勸下來,朱武首先肯定了劫掠生辰綱的正義性,讓他們不要起疑心:
“生辰綱是不義之財,晁蓋兄弟帶人把它劫了,是替天行道之舉,梁山泊上上下下,絕不會因此怪罪晁蓋兄弟等人。”
“而且這十萬貫金珠寶貝是兄弟們上梁山泊前劫的,具體如何分配,梁山泊絕不幹涉。”
“山寨上上下下,絕不覬覦錢財!”
晁蓋聞聽此言,向公孫勝、劉唐等人道:
“我們犯下這等迷天大罪,若非朱寨主收留,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報!”
“其他人的寶貝我不管,我晁蓋分得的錢財,情願一文不要,盡數獻於山寨!”
聽到他如此說,公孫勝、劉唐、蕭讓、金大堅四人,頓時應聲附和。被吳用誑騙納投名狀的穆弘、穆春兄弟,更是當場把分得的金珠寶貝拿出來,情願獻於梁山泊。
朱武初時不肯收,吳用卻勸他道:
“主公常說梁山泊有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
“如今晁蓋兄長等人既已加入梁山泊,情願將這些繳獲歸公,作為山寨錢財。”
“主公若不收下,恐怕他們不安心!”
見他說得有理,晁蓋等人也確實是出自真心,朱武將這些錢財收下,笑著向他們道:
“既然如此,我就代梁山泊將生辰綱錢財收下,和晁蓋兄弟等人成為一夥。”
“這樣一來,晁蓋兄弟總不會還懷疑我和蔡太師媾和,把兄弟們給賣了吧!”
晁蓋聞言大笑,為先前的事情賠禮道歉。朱武親自將他扶起來,請他在自己右側坐下,同樣也笑著道:
“晁蓋兄弟是江湖人,不明白官場和戰陣之事。”
“誠如同吳先生所說,凡事要講究個策略。蔡太師如今正在氣頭上,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意氣,就拿兄弟們的性命,和他派來的朝廷兵馬廝殺。”
“如此殺來殺去,死得都是窮苦人。蔡太師遠在東京,對死去的軍士不會有半點憐憫。梁山泊上上下下,卻沒有蔡太師的底氣。”
“我們用巨野盜的名義去糊弄蔡太師,就是為了讓他能暫時消去這口氣。讓他對上上下下有個交待,彰顯宰相權威。”
將自己謀劃道出,晁蓋卻不解道:
“生辰綱的主犯是晁某,隻要晁某不死,蔡太師怎能消氣?”
“蔡京是當朝宰相,豈會輕易中計?”
朱武聞言大笑,讓吳用為他解釋,吳用笑著說道:
“兄長性直,隻是一勇。”
“蔡太師為的是彰顯宰相威風,讓人不敢冒犯自己。隻要能盡快有個交待,根本不在乎捉住的究竟是誰。”
“即使以後事發,蔡太師知道被騙,為了保住顏麵,他反而不會承認這一點。”
“或許那時蔡太師早已忘了生辰綱的事情,或許對生辰綱的事情有憤恨。但是蔡太師不可能再拿生辰綱說事、自己打自己的臉。他想找兄長的麻煩,也隻能另找由頭。”
“但是相比生辰綱,那就是另一迴事兒了。兄長總不會為沒發生的事情,現在就擔心吧?”
晁蓋聞言恍然,同樣大笑起來。對朱武用巨野盜名義頂罪的想法不但沒有再懷疑,反而自請為巨野盜的首領,給官府個交待。
公孫勝、劉唐、蕭讓、金大堅見此,同樣向朱武請命。朱武卻阻擋他們道:
“這件事有晁兄一人即可,諸位不必再去。”
“根據梁山泊打探的消息,白勝被捉住後隻供出已經被人認出的晁蓋兄弟,其他六位兄弟的名字,白勝沒有供出來。”
“隻要找幾個惡徒的腦袋讓濟州官兵拿去,其餘六位兄弟的事情,應該能夠從官府那裏摘下來。”
六人聞言大喜,尤其是蕭讓、金大堅兩人,想到仍舊在濟州的家人後,向朱武道:
“如此最好,我的家人無礙!”
晁蓋也同樣大喜,願意一個人把事情擔起來。隻是這個時候,吳用卻看了看晁蓋帶來的莊客,猛然叫了聲苦,向眾人道:
“主公的話放在先前不錯,如今卻出現了偏差。”
“六位兄弟在晁蓋哥哥莊上多時,多有莊客知道他們身份。”
“如今晁蓋哥哥帶著他們離莊,卻沒有把所有莊客帶出來,官府的人隻要不是太笨,就能拷問出六位兄弟的身份。”
“若是濟州的官吏反應快,蕭讓、金大堅兩位兄弟的家人,恐怕已經被捉拿了!”
聽得蕭讓、金大堅兩人,頓時憂心忡忡,向朱武下跪懇求,解救他們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