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是向諸葛亮請教天下大勢。”
“主公對天下大勢卻已有判斷,遠非我所能及。”
“必須想個辦法,讓主公更重視我!”
吳用在其它方麵上或有不足,心思卻極為靈巧。在聽到朱武的方略後,已經認識到朱武對梁山泊的前途有完整謀劃,他所需要做的,隻是執行而已。
故而,雖然對朱武所說的天下大勢有疑惑,吳用卻沒有提出質疑。反而盡心竭力,為他查漏補缺:
“主公既然要緩招安,就不會讓梁山泊表現的實力太強,以免被朝廷注意到,不得不做選擇。”
“同時在梁山泊大寨外,主公還設立分寨。將梁山泊和這些分寨的關係隱藏好,用分寨擴展實力。”
“這樣在招安的時機來臨時,主公就能將這些人聚集起來。讓朝廷見到梁山泊的實力後,不得不選擇招安。”
“所以梁山泊將來,會使用擴充分寨的方式,增強整體實力。”
根據朱武的方略,吳用迅速想到了朱武設分寨的用意。對這種分合之策,感到佩服不已。
隻要按這種模式發展,在各地不斷建分寨。梁山泊在未來亮出實力時,朝廷隻要不想讓地方糜爛,就不得不選擇招安。
想到這一點後,吳用迅速思索,這裏麵有沒有缺點。
很快,他就想到了這方法的一個缺陷。而且更妙的是,對於這個缺陷,他還有法解決:
“大寨和分寨的設置,最重要的就是通信。”
“我有好友戴宗,豈非手到擒來!”
心中大喜過望,吳用先是誇讚了梁山泊大寨和分寨的實力,繼而話鋒一轉,向朱武舉薦人才:
“大寨和分寨的通信,必須保證及時。”
“小生舉薦一人,可為寨主分憂!”
雖然已初步建立信鴿體係,朱武對通信的需求,卻還沒有降低。聽到吳用要在這方麵舉薦人,他頓時想到了吳用的好友戴宗,大喜道:
“既是先生舉薦,定然是個人才!”
“不知姓甚名誰,還請快快道來?”
想要盡快派人,把人邀請上山。
欣喜於朱武的看重,吳用頗為自得。尤其是想到蕭何的一大功績就是舉薦韓信後,對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更多了幾分信心:
“王倫在江湖中無人,我卻交遊廣闊。”
“隻要多舉薦人上山,王倫能和我比地位?”
已經在心中打算,多邀請人上山。
念頭一一閃過,吳用向朱武介紹道:
“主公聽稟:吳用有個至愛相識,現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
“此人姓戴名宗,本處人稱為戴院長。他有一種道術,一日能行八百裏。”
“南方的人不識,以為他用巫術,又因為俚俗稱巫為太保,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有他來在梁山泊,主公和各地分寨之間,就不用擔心消息不通。分寨稍有動靜,主公就能發現。”
“此人十分仗義疏財,小生做道士時,和他相交甚厚,隻要修書一封,便能邀他前來!”
正式將神行太保戴宗,舉薦給了朱武。
朱武早猜到吳用舉薦的人是戴宗,聽說他有把握邀請戴宗上山,頓時十分歡喜。知道戴宗對梁山泊的作用,更有心學習他的道術,朱武向吳用道:
“我在江淮遊曆時,也聽說過神行太保戴宗名字。”
“沒想到這等奇人異士,卻和先生相識。”
“待我同樣修書,邀請此人上山。”
打算和吳用一起寫封書信,迴山寨備上禮物後,邀請戴宗上山。
見朱武二話不說,就要親自寫信。吳用既覺得朱武禮賢下士,又感受到他對自己的信任。對於拜朱武為主公,暗自慶幸不已:
“晁天王雖然信任我,卻從來沒有給過我這等信任。”
“相比在他那裏,我在主公這邊,才華才能施展!”
更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吳用輔佐朱武時,更加盡心盡力。
沒有將生辰綱的事情放下,吳用向朱武獻計道:
“一年一兵之費,大約需要三十貫。”
“生辰綱十萬貫錢財,足夠六七千人用半年。”
“主公既然在各地設分寨,不如派幾百人專門設個分寨去劫生辰綱。”
“待生辰綱事發之後,將分寨放棄了給官府做交待。”
“如此既不會讓朝廷注意梁山泊,還能用生辰綱的錢財,壯大山寨實力。”
“生辰綱的十萬貫,可謂天予不取!”
建議朱武用分寨的名義,劫掠生辰綱的錢財。用這樣一樁大功勞,作為上山的投名狀。
朱武聞言細思,頓時拍案叫好。他沒有真正受招安的想法,不用考慮未來事情敗露後是否有後患。隻要這件事能一時瞞住蔡京,不讓梁山泊因此引來朝廷注意,對於朱武而言,就能冒些風險。
而且,有了分寨的名義後,許多事都能讓分寨去做。朱武甚至還打算找幾百人,專門去扮分寨:
“以往我隻考慮用分寨發展根據地,卻沒想到分寨還能這樣玩。”
“不枉我三顧茅廬,邀請吳用上山!”
對吳用極為讚賞,朱武對自己能收服吳用,更是感到欣喜。有了這樣一個機巧心靈的人才,他以後在做事時,就會靈活許多。許多想不到的地方,都有人查漏補缺。
秉燭夜談、抵足而眠,朱武和吳用談了半宿,這才沉沉睡去。
次日,朱武和吳用一大早便離開這裏,帶著人前往石碣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見到朱武、吳用到來後,都是歡喜不已。當下就帶著收拾好的行禮,還有這兩日說服的幾十個漁民,一起劃著漁船,投奔梁山落草。
梁山泊眾人見到朱武帶這些人迴歸後,都是歡喜不已。他們本來還反對朱武冒雪下山,如今在見到吳用、三阮等人後,再也說不出話來。
吳用的才能且不說,三阮在水軍上的本領,正是梁山泊所急需的。有了這三人和他們帶來的漁民,梁山泊的水軍就能夠快速擴大,讓山寨更加安全。
一連數日,梁山泊都大擺宴席,歡迎吳用和三阮等人,在梁山泊入夥。
“主公對天下大勢卻已有判斷,遠非我所能及。”
“必須想個辦法,讓主公更重視我!”
吳用在其它方麵上或有不足,心思卻極為靈巧。在聽到朱武的方略後,已經認識到朱武對梁山泊的前途有完整謀劃,他所需要做的,隻是執行而已。
故而,雖然對朱武所說的天下大勢有疑惑,吳用卻沒有提出質疑。反而盡心竭力,為他查漏補缺:
“主公既然要緩招安,就不會讓梁山泊表現的實力太強,以免被朝廷注意到,不得不做選擇。”
“同時在梁山泊大寨外,主公還設立分寨。將梁山泊和這些分寨的關係隱藏好,用分寨擴展實力。”
“這樣在招安的時機來臨時,主公就能將這些人聚集起來。讓朝廷見到梁山泊的實力後,不得不選擇招安。”
“所以梁山泊將來,會使用擴充分寨的方式,增強整體實力。”
根據朱武的方略,吳用迅速想到了朱武設分寨的用意。對這種分合之策,感到佩服不已。
隻要按這種模式發展,在各地不斷建分寨。梁山泊在未來亮出實力時,朝廷隻要不想讓地方糜爛,就不得不選擇招安。
想到這一點後,吳用迅速思索,這裏麵有沒有缺點。
很快,他就想到了這方法的一個缺陷。而且更妙的是,對於這個缺陷,他還有法解決:
“大寨和分寨的設置,最重要的就是通信。”
“我有好友戴宗,豈非手到擒來!”
心中大喜過望,吳用先是誇讚了梁山泊大寨和分寨的實力,繼而話鋒一轉,向朱武舉薦人才:
“大寨和分寨的通信,必須保證及時。”
“小生舉薦一人,可為寨主分憂!”
雖然已初步建立信鴿體係,朱武對通信的需求,卻還沒有降低。聽到吳用要在這方麵舉薦人,他頓時想到了吳用的好友戴宗,大喜道:
“既是先生舉薦,定然是個人才!”
“不知姓甚名誰,還請快快道來?”
想要盡快派人,把人邀請上山。
欣喜於朱武的看重,吳用頗為自得。尤其是想到蕭何的一大功績就是舉薦韓信後,對自己在梁山泊的地位,更多了幾分信心:
“王倫在江湖中無人,我卻交遊廣闊。”
“隻要多舉薦人上山,王倫能和我比地位?”
已經在心中打算,多邀請人上山。
念頭一一閃過,吳用向朱武介紹道:
“主公聽稟:吳用有個至愛相識,現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
“此人姓戴名宗,本處人稱為戴院長。他有一種道術,一日能行八百裏。”
“南方的人不識,以為他用巫術,又因為俚俗稱巫為太保,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有他來在梁山泊,主公和各地分寨之間,就不用擔心消息不通。分寨稍有動靜,主公就能發現。”
“此人十分仗義疏財,小生做道士時,和他相交甚厚,隻要修書一封,便能邀他前來!”
正式將神行太保戴宗,舉薦給了朱武。
朱武早猜到吳用舉薦的人是戴宗,聽說他有把握邀請戴宗上山,頓時十分歡喜。知道戴宗對梁山泊的作用,更有心學習他的道術,朱武向吳用道:
“我在江淮遊曆時,也聽說過神行太保戴宗名字。”
“沒想到這等奇人異士,卻和先生相識。”
“待我同樣修書,邀請此人上山。”
打算和吳用一起寫封書信,迴山寨備上禮物後,邀請戴宗上山。
見朱武二話不說,就要親自寫信。吳用既覺得朱武禮賢下士,又感受到他對自己的信任。對於拜朱武為主公,暗自慶幸不已:
“晁天王雖然信任我,卻從來沒有給過我這等信任。”
“相比在他那裏,我在主公這邊,才華才能施展!”
更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吳用輔佐朱武時,更加盡心盡力。
沒有將生辰綱的事情放下,吳用向朱武獻計道:
“一年一兵之費,大約需要三十貫。”
“生辰綱十萬貫錢財,足夠六七千人用半年。”
“主公既然在各地設分寨,不如派幾百人專門設個分寨去劫生辰綱。”
“待生辰綱事發之後,將分寨放棄了給官府做交待。”
“如此既不會讓朝廷注意梁山泊,還能用生辰綱的錢財,壯大山寨實力。”
“生辰綱的十萬貫,可謂天予不取!”
建議朱武用分寨的名義,劫掠生辰綱的錢財。用這樣一樁大功勞,作為上山的投名狀。
朱武聞言細思,頓時拍案叫好。他沒有真正受招安的想法,不用考慮未來事情敗露後是否有後患。隻要這件事能一時瞞住蔡京,不讓梁山泊因此引來朝廷注意,對於朱武而言,就能冒些風險。
而且,有了分寨的名義後,許多事都能讓分寨去做。朱武甚至還打算找幾百人,專門去扮分寨:
“以往我隻考慮用分寨發展根據地,卻沒想到分寨還能這樣玩。”
“不枉我三顧茅廬,邀請吳用上山!”
對吳用極為讚賞,朱武對自己能收服吳用,更是感到欣喜。有了這樣一個機巧心靈的人才,他以後在做事時,就會靈活許多。許多想不到的地方,都有人查漏補缺。
秉燭夜談、抵足而眠,朱武和吳用談了半宿,這才沉沉睡去。
次日,朱武和吳用一大早便離開這裏,帶著人前往石碣村。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見到朱武、吳用到來後,都是歡喜不已。當下就帶著收拾好的行禮,還有這兩日說服的幾十個漁民,一起劃著漁船,投奔梁山落草。
梁山泊眾人見到朱武帶這些人迴歸後,都是歡喜不已。他們本來還反對朱武冒雪下山,如今在見到吳用、三阮等人後,再也說不出話來。
吳用的才能且不說,三阮在水軍上的本領,正是梁山泊所急需的。有了這三人和他們帶來的漁民,梁山泊的水軍就能夠快速擴大,讓山寨更加安全。
一連數日,梁山泊都大擺宴席,歡迎吳用和三阮等人,在梁山泊入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