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次定下來後,朱武便開始安排職司。對此斟酌已久,朱武向眾人道:


    “梁山泊大寨之外,尚有獨龍岡、少華山、桃花山三座分寨,分別由陳達、楊春、周通三位頭領掌管。”


    “桃花山主動歸附,暫時不好調動。獨龍岡、少華山那邊,我意派兩位頭領,擔任副寨主職位。”


    “不知哪位兄弟,願意毛遂自薦?”


    掃視廳中頭領,看誰願意外放。


    排在前麵的頭領,自然沒有此心。他們的座次比陳達、楊春更高,當然不願給兩人做副寨主。


    石秀作為朱武心腹,又是剛剛主動排在陳達、楊春後麵的人,見此率先說道:“小弟願聽吩咐,任由哥哥差遣。”


    排在他後麵的扈成,同樣主動請纓,要去分寨任職。


    作為朱武心腹,石秀一直在掌管親衛隊,朱武用他順手,當然不想在這時把他放出去。


    至於扈成那邊,因為剛剛上山,無論是把他派迴獨龍岡,還是外放相隔千裏的少華山,都不是十分合適。


    故而朱武雖然讚賞兩人心意,卻不願將他們外放,向石秀和扈成道:


    “二位兄弟的心意我領了,但是山寨之中,實離不開二位。”


    “還有哪位兄弟,願意外放出去?”


    宋萬、杜遷兩人,聞言頓時起身,向朱武道:


    “願聽哥哥差遣!”


    朱武見此大喜,向兩人道:


    “杜遷兄弟負責滄州鹽路,路上恰好要經過獨龍岡。在獨龍岡做個副寨主,來往更方便些。”


    “至於宋萬兄弟,就勞煩你前往少華山,幫助楊春兄弟,聯絡西北豪傑。”


    作為山寨老人,宋萬、杜遷在武功上稍差一些,地位不斷下落。如今兩人有意在其它方麵發展,朱武自然支持。


    所以,他很快就任命兩人為獨龍岡、少華山副寨主,輔佐陳達、楊春。


    宋萬、杜遷領命,打算帶上心腹,擇日前去赴任。


    定下分寨事情,朱武又對梁山泊的架構,開始做出調整。隻聽他向眾人道:


    “如今梁山泊的事務,除了軍務之外,盡皆歸於辦公廳。”


    “沒有專人負責,實在太過雜亂。”


    “我意在辦公廳設立庶務處、財務處、外聯處,分別由王倫、李應、扈成三位頭領掌管。”


    “不知三位兄弟,可願為我分憂?”


    李應、扈成兩人沒有為梁山泊征戰的想法,對此自然十分願意。王倫雖然覺得朱武是在分他職權,但是在這個場麵下,卻不敢公然反對。隻得懷著不滿,默認這件事情。


    好在,朱武還知道王倫是二頭領,和其他頭領不同。除了任命王倫掌管庶務處外,還正式任命他為辦公廳主任。辦公廳日常事務,都由王倫負責。


    雖然知道自己難以指揮李應、扈成,王倫在聽到朱武的任命後,仍是頗為受用——


    至少,他在名位上比其他頭領更高,仍舊是梁山泊毫無疑問的第二人!


    眼見三人領命,朱武又任命李忠輔佐王倫,朱貴輔佐李應,杜興輔佐扈成,負責相應事務。


    如此,梁山泊隻剩下魯智深、史進、石秀、欒廷玉,沒有安排職司。這四人的職位,顯然是在軍中。


    對軍隊抓得最緊,朱武絲毫沒有讓他人置喙。直接命魯智深帶領步軍守衛關隘,石秀帶領親衛守衛宛子城,史進和欒廷玉則帶領馬軍,負責向外出擊。


    如此一番安排後,山寨上上下下,條理清晰了許多。梁山泊各項事務,都有專人負責。


    “能打仗的將領,還是太少了些!”


    “隻有四個頭領,能夠帶領軍隊。”


    歎息梁山泊將領稀少,朱武對招攬其他豪傑,更迫切了一些。尤其是想到梁山泊的水軍,名義上由李忠掌管,實際卻隻能邀請阮家兄弟,前來負責訓練。朱武對邀請他們上山,更是極為熱切。


    “快了!明年他們就上山了!”


    “雖然我不會強邀阮家兄弟,但是吳用在明年夏天會邀請他們劫生辰綱——”


    “事情敗露之後,不愁他們不上山。”


    和阮家兄弟關係極近,朱武相信他們在上梁山後,在自己和晁蓋之間,一定會選擇自己。即便劫生辰綱的八人一起上山,朱武同樣有信心消化掉這些人。


    到了這個時候,朱武才能自信地說,自己根基已穩。


    職司確定之後,各頭領移交事務,清點山寨人員。發現梁山泊在打破祝家莊、邀請扈家莊李家莊上山後,梁山泊大寨人員,足有兩千多人。青壯士卒人數,占據其中大半。


    “梁山泊的士卒,已有一千五百多人。”


    “而且馬匹數量,也超過了一千。”


    接連搶劫了壽張縣、鄆州、祝家莊、陽穀縣的馬匹,梁山泊馬軍數量,一直都在增加。如今仔細清點,朱武才發現梁山泊馬匹數量,已經超過一千。


    雖然這些馬匹並非都是戰馬,梁山泊在經過挑選後,仍舊能組建起八百人的馬軍。梁山泊馬軍人數,竟然超過步軍。


    這麽多的馬軍,當然不能讓一個人掌管。考慮到欒廷玉仍在養傷,朱武讓史進統領一個營五百人。其餘三百馬軍,仍是由自己親自指揮培訓。


    至於其餘七百多人,除了水軍和親衛隊各有一百出頭外,其餘五百人都劃歸魯智深指揮,按照一營五個連隊的設置,同樣組建一營。


    如此,梁山泊便有了神機營、馬軍營、步軍營三個營頭,各有不同職責。朱武以自己親掌的神機營為核心,不斷調換軍官,打亂原有歸屬,讓梁山泊的兵馬,盡歸自己掌管。


    同時,他還提拔了一些在曆次戰鬥中立功的連隊長和指導員,讓他們擔任副營長和教導員,輔佐魯智深、史進等人,管理營中士卒。讓山寨的士卒,更有向上動力。


    不過,因為正副營長同樣是五道杠,頭領和頭目的區別變得不明顯。導致一些頭領,對此不太滿意。


    朱武看到這點後,發現這個當初的臨時舉措,此時已有些不適合。有心醞釀新一輪改革,完善軍銜體係:


    “好的軍銜體係,不但能讓指揮順暢、待遇明確。還能讓各個等級的士卒,都有向上動力。”


    “如今已經有士卒升上五道杠,若是升無可升,可能會就此頹廢。”


    “看來要引入更高等級職銜,給他們向上動力。”


    有心引入將官、校官、尉官,朱武又擔心實行中可能出問題。決定在林衝上山後,和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商議——


    想來以林衝的見識,能夠幫到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鏡像大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德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德道人並收藏鏡像大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