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扈成備了禮物,一大早來到祝家莊。和祝家莊莊主祝朝奉,商議用梁山泊被俘士卒,交換被俘的扈三娘。
孰料話剛出口,祝朝奉便勃然變色,斥責道:
“賢侄好沒道理!”
“扈三娘遇賊被俘,應當自我了斷,以全自己名節。”
“如何讓我們祝家莊,擔上通賊罪名?”
命人將扈成的禮物扔出去,把扈家莊來人,全都趕了出去。
而後,祝朝奉又對和扈三娘定下婚約、還有些不舍的祝彪道:
“扈三娘失陷賊人,即使沒有從賊,想必也被玷汙了。”
“來日捉了梁山泊賊人後,爹爹便去城裏麵,給你說門好親。”
祝彪聞言默然,知道扈三娘被俘之後,無論有沒有被玷汙,在世人的眼裏,她都被玷汙了。
想到自己未過門的妻子,就這樣被賊寇給弄沒了,祝彪心中大恨,誓要捉住朱武,以雪心頭之恨。
正要點起人馬,出兵攻打梁山泊,祝朝奉卻喝止了他,道:
“前日一番大戰,莊中已經有許多人家帶孝。”
“再和梁山泊鬥下去,隻怕人心不穩。”
“待我修書一封,給州裏麵送去!”
一邊寫著書信,祝朝奉一邊向眾人道:
“可恨梁山泊賊人是從壽張縣過來,祝家莊卻在陽穀縣。”
“壽張縣的官兵不願惹事,陽穀縣的官兵不願來剿壽張縣的賊人。”
“為今之計,隻有讓州裏出麵,強令兩縣相助。”
“憑老夫的薄麵,想必數日之內,州中便有人來。”
曾經做過朝奉郎,祝朝奉在州裏麵,頗有幾分顏麵。鄆州城的官員接到信後,想必會派出兵馬,同時讓陽穀縣和壽張縣,帶著人來支援。
聽到祝朝奉隻是一封書信,便能讓州縣的人帶兵前來。欒廷玉和祝彪等人,俱是歎服不已。幾個人一邊安撫莊戶,一邊厲兵秣馬,打算等官兵前來後,共同討伐梁山。
梁山泊營寨之中,朱武雖不知祝朝奉的打算,卻從扈成的鏡像中,得知扈家莊和祝家莊已經鬧翻。
可惜於不能把被俘士卒救迴,朱武一邊命王倫離間兩莊關係,一邊整訓士卒,等待陳達前來。
數日之後,眼看陳達已帶著人到達濟州,即將前來支援。梁山泊的探子,卻得到一個消息,鄆州捕盜巡檢,帶領五百官兵,前來支援祝家莊。
與此同時,陽穀縣和壽張縣的知縣,命都頭聚集了數百人,和州城五百官兵,並稱三路大軍。欲要三路合圍,把梁山泊消滅在獨龍岡。
“三路大軍,一千多人。”
“再加上祝家莊的人馬,梁山泊這番危矣!”
“還請寨主下令,速速返迴梁山。”
被三路合圍給嚇住了,王倫聽到這個消息後,便向朱武建議,盡快撤兵迴山。
史進、石秀等人雖沒有被嚇住,卻同樣認為敵軍勢大,梁山泊應該暫避。攻打祝家莊的事情,不必急於一時。
雖然有心將攻打祝家莊的事情長期化,以便利用敵人,磨合麾下兵馬。朱武卻不願意灰溜溜地退走,而是閉目沉思,想著如何收場。
猛然,他哈哈大笑數聲,向眾人道:
“本來我還想著,梁山泊人馬增多後,錢糧從哪裏來。”
“這次壽張縣出兵,卻給了我們個好機會。”
“你們都來說說,破了壽張縣後,應該如何處理?”
竟然不和眾人商議如何逃迴梁山泊的事情,反而詢問他們,打破縣城後怎麽辦。
王倫等人大驚,不知朱武打算。還是宋萬對朱武更加信服,率先道:
“我和王頭領、杜頭領,都是壽張縣人。”
“壽張縣的府庫,我們一清二楚。”
“寨主想打壽張縣,我宋萬第一個支持!”
“破了壽張縣後,請寨主允我報仇!”
朱武聞言大笑,當即允了這件事。又看著仍有些懵懂的眾人,向他們道:
“難道你們忘了,陳達兄弟的人馬,正扮作商隊過來。”
“既然壽張縣出兵,咱們就把兵引過來。讓陳達兄弟的商隊,趁機攻打壽張縣。”
“隻要打破壽張縣,梁山泊不但能解三路合圍,還能得到錢糧,不用為山寨擴大後發愁。”
“宋萬、王倫、杜遷幾位兄弟若想報仇,也是輕而易舉!”
將自己打算說出,王倫、史進等人,個個都是大喜。壽張縣人馬不過數百,如今傾巢而出,合圍梁山人馬。陳達帶領的人隻要用得好,即使人數不多,同樣能破縣城。
想到破縣城後能帶來的好處,仇人在縣城的宋萬,更是搶先說道:“我對壽張縣熟悉,就由我去送信,告知陳達兄弟!”
史進有心立功,同樣不甘示弱,向朱武請命道:“我和陳達兄弟熟悉,應該由我前去,帶他打破壽張縣。”
兩人爭先恐後,都想打破縣城,實現自己目的。
最終,朱武在考量後,命令兩個人道:
“史進兄弟武功高強,宋萬兄弟熟悉壽張縣城。”
“你們兩人就一正一副,帶人潛入縣城,為陳達打開城門。”
“其餘具體事情,由陳達兄弟決定!”
對陳達更信任些,朱武給史進、宋萬安排了具體任務,卻讓陳達管總,任由他來發揮。
史進、宋萬聞言,雖然有些不甘,卻知道這次攻打縣城的主力是陳達,靠的也同樣是出其不意。故而在領到命令後,兩人各選了幾個心腹,帶上朱武書信,前去告知陳達。
朱武則帶領梁山泊士卒,拔營離開獨龍岡,做出迴水泊的架勢,引誘壽張縣兵馬,前來攻打自己。
壽張縣的人不知是計,又從沒有想過梁山泊還有人打縣城。在兩個都頭帶領下,縣城三四百士兵,一股腦地出動。城內空虛之下,被史進和宋萬帶人,輕易混入其中。
然後,在朱武帶領人馬,和壽張縣士兵對峙時,壽張縣的縣城,猛然被陳達攻破。甚至就連知縣,都被抓個正著。
縣城消息傳來,壽張縣的士兵,個個驚慌失措。就在兩個都頭帶人迴縣城時,朱武率領馬軍,將人輕易衝散。官兵大多被俘,兩個都頭身死。
帶著這些俘虜,朱武麾下人馬,直奔壽張縣城。
孰料話剛出口,祝朝奉便勃然變色,斥責道:
“賢侄好沒道理!”
“扈三娘遇賊被俘,應當自我了斷,以全自己名節。”
“如何讓我們祝家莊,擔上通賊罪名?”
命人將扈成的禮物扔出去,把扈家莊來人,全都趕了出去。
而後,祝朝奉又對和扈三娘定下婚約、還有些不舍的祝彪道:
“扈三娘失陷賊人,即使沒有從賊,想必也被玷汙了。”
“來日捉了梁山泊賊人後,爹爹便去城裏麵,給你說門好親。”
祝彪聞言默然,知道扈三娘被俘之後,無論有沒有被玷汙,在世人的眼裏,她都被玷汙了。
想到自己未過門的妻子,就這樣被賊寇給弄沒了,祝彪心中大恨,誓要捉住朱武,以雪心頭之恨。
正要點起人馬,出兵攻打梁山泊,祝朝奉卻喝止了他,道:
“前日一番大戰,莊中已經有許多人家帶孝。”
“再和梁山泊鬥下去,隻怕人心不穩。”
“待我修書一封,給州裏麵送去!”
一邊寫著書信,祝朝奉一邊向眾人道:
“可恨梁山泊賊人是從壽張縣過來,祝家莊卻在陽穀縣。”
“壽張縣的官兵不願惹事,陽穀縣的官兵不願來剿壽張縣的賊人。”
“為今之計,隻有讓州裏出麵,強令兩縣相助。”
“憑老夫的薄麵,想必數日之內,州中便有人來。”
曾經做過朝奉郎,祝朝奉在州裏麵,頗有幾分顏麵。鄆州城的官員接到信後,想必會派出兵馬,同時讓陽穀縣和壽張縣,帶著人來支援。
聽到祝朝奉隻是一封書信,便能讓州縣的人帶兵前來。欒廷玉和祝彪等人,俱是歎服不已。幾個人一邊安撫莊戶,一邊厲兵秣馬,打算等官兵前來後,共同討伐梁山。
梁山泊營寨之中,朱武雖不知祝朝奉的打算,卻從扈成的鏡像中,得知扈家莊和祝家莊已經鬧翻。
可惜於不能把被俘士卒救迴,朱武一邊命王倫離間兩莊關係,一邊整訓士卒,等待陳達前來。
數日之後,眼看陳達已帶著人到達濟州,即將前來支援。梁山泊的探子,卻得到一個消息,鄆州捕盜巡檢,帶領五百官兵,前來支援祝家莊。
與此同時,陽穀縣和壽張縣的知縣,命都頭聚集了數百人,和州城五百官兵,並稱三路大軍。欲要三路合圍,把梁山泊消滅在獨龍岡。
“三路大軍,一千多人。”
“再加上祝家莊的人馬,梁山泊這番危矣!”
“還請寨主下令,速速返迴梁山。”
被三路合圍給嚇住了,王倫聽到這個消息後,便向朱武建議,盡快撤兵迴山。
史進、石秀等人雖沒有被嚇住,卻同樣認為敵軍勢大,梁山泊應該暫避。攻打祝家莊的事情,不必急於一時。
雖然有心將攻打祝家莊的事情長期化,以便利用敵人,磨合麾下兵馬。朱武卻不願意灰溜溜地退走,而是閉目沉思,想著如何收場。
猛然,他哈哈大笑數聲,向眾人道:
“本來我還想著,梁山泊人馬增多後,錢糧從哪裏來。”
“這次壽張縣出兵,卻給了我們個好機會。”
“你們都來說說,破了壽張縣後,應該如何處理?”
竟然不和眾人商議如何逃迴梁山泊的事情,反而詢問他們,打破縣城後怎麽辦。
王倫等人大驚,不知朱武打算。還是宋萬對朱武更加信服,率先道:
“我和王頭領、杜頭領,都是壽張縣人。”
“壽張縣的府庫,我們一清二楚。”
“寨主想打壽張縣,我宋萬第一個支持!”
“破了壽張縣後,請寨主允我報仇!”
朱武聞言大笑,當即允了這件事。又看著仍有些懵懂的眾人,向他們道:
“難道你們忘了,陳達兄弟的人馬,正扮作商隊過來。”
“既然壽張縣出兵,咱們就把兵引過來。讓陳達兄弟的商隊,趁機攻打壽張縣。”
“隻要打破壽張縣,梁山泊不但能解三路合圍,還能得到錢糧,不用為山寨擴大後發愁。”
“宋萬、王倫、杜遷幾位兄弟若想報仇,也是輕而易舉!”
將自己打算說出,王倫、史進等人,個個都是大喜。壽張縣人馬不過數百,如今傾巢而出,合圍梁山人馬。陳達帶領的人隻要用得好,即使人數不多,同樣能破縣城。
想到破縣城後能帶來的好處,仇人在縣城的宋萬,更是搶先說道:“我對壽張縣熟悉,就由我去送信,告知陳達兄弟!”
史進有心立功,同樣不甘示弱,向朱武請命道:“我和陳達兄弟熟悉,應該由我前去,帶他打破壽張縣。”
兩人爭先恐後,都想打破縣城,實現自己目的。
最終,朱武在考量後,命令兩個人道:
“史進兄弟武功高強,宋萬兄弟熟悉壽張縣城。”
“你們兩人就一正一副,帶人潛入縣城,為陳達打開城門。”
“其餘具體事情,由陳達兄弟決定!”
對陳達更信任些,朱武給史進、宋萬安排了具體任務,卻讓陳達管總,任由他來發揮。
史進、宋萬聞言,雖然有些不甘,卻知道這次攻打縣城的主力是陳達,靠的也同樣是出其不意。故而在領到命令後,兩人各選了幾個心腹,帶上朱武書信,前去告知陳達。
朱武則帶領梁山泊士卒,拔營離開獨龍岡,做出迴水泊的架勢,引誘壽張縣兵馬,前來攻打自己。
壽張縣的人不知是計,又從沒有想過梁山泊還有人打縣城。在兩個都頭帶領下,縣城三四百士兵,一股腦地出動。城內空虛之下,被史進和宋萬帶人,輕易混入其中。
然後,在朱武帶領人馬,和壽張縣士兵對峙時,壽張縣的縣城,猛然被陳達攻破。甚至就連知縣,都被抓個正著。
縣城消息傳來,壽張縣的士兵,個個驚慌失措。就在兩個都頭帶人迴縣城時,朱武率領馬軍,將人輕易衝散。官兵大多被俘,兩個都頭身死。
帶著這些俘虜,朱武麾下人馬,直奔壽張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