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場“掛燈籠”的表演太過精彩絕倫,已經壓過了之前精心準備的燈光秀,預訂為今天的全場最佳,所以大家看得一點都不無聊,甚至熱情高漲,都跟著少年們到處走、到處看,不時地點評一下別人的參賽作品。
毫無疑問,今天的燈會辦得很成功。
最後,在今天的燈會拔得頭籌的,是隔壁鎮上來的一個老頭。他帶來的,是一盞一對男女胖娃娃,分別騎在龍和鳳身上的豪華紙糊燈籠,無論是造型結構,還是色彩圖畫,都無可挑剔。
而且,那一男一女兩個胖娃娃,畫得栩栩如生,兩人手上拉著一條橫幅,橫幅上書寫著的幾個大字,龍飛鳳舞,極為醒目——人人平等。
領著這個老頭來參賽的,算是淩菲的半個熟人——是那個老街上,賣香燭紙錢的鋪子王老板,一個精神矍鑠的老頭。
見到這個王老板,淩菲不由得又想起了周桂英。當時,她還懷疑過這位王老板,或許也不是凡人,那個時候還想著要問一問秦川。隻是時日漸久,就將這事給忘了。
這位拔得頭籌的老手藝人,在隔壁鎮上開了個店鋪,專賣這種純手工的紙紮燈籠,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也算是老字號了。
說起來,他跟王老板也算是半個同行。王老板經常去他那裏拿些貨,一來二去的,關係倒也不錯。
這次,就是王老板知道淩菲這裏搞了這樣一個活動,便通知了這位老友。沒想到居然真的拿到了第一名。
第一名的獎品,是那輛價值20萬的汽車。
那老頭自然是不會開車的,倒是將他的兒子和孫子給樂瘋了。尤其是孫子,當場就說要去考駕照。
對這個結果,張篾匠一家表示了不服氣。
其實他們家跟這個老手藝人,算是撞了創意。
張篾匠做的同樣是龍鳳呈祥的一盞燈籠,一龍一鳳交頸纏綿,比起王老板的朋友,或許是可以表現出來的“男女平等”的概念,他們家體現得更多的倒像是“遊龍戲鳳”的玩笑。
其實在淩菲看來,單論視覺效果的話,其實是各有千秋。
張篾匠在於將竹篾的編織玩到了極致,一龍一鳳的神態都可看出來各有不同,但缺點是顏色有些單調,畫工上有不足。
而那位老手藝人,跟他恰恰相反,他的燈籠架子或許沒做出這種百變的花樣,技巧上不足,但那個畫工,絕對稱得上是藝術。
這個東西,是看個人的評判標準的,但張篾匠一家卻堅持認為,聞初雪那幾個老師給出評分的時候,就因為那“人人平等”幾個人而偏心了對方,認為這場比賽不公平。
吵著吵著,這事就吵到了淩菲麵前來,就連張長軍在一邊做調解都沒有。
“淩菲,你給評評理。”張篾匠的老伴和兒媳婦紛紛到淩菲這裏來討公道,“這既然是比的燈籠,那問什麽要牽扯個人感情?我知道聞老師不喜歡我們,到在這種事情上麵,也要牽扯個人感情嗎?”
等他們七嘴八舌地說完了之後,淩菲才淡淡道:“燈會開始之前,評委們已經說過了規則,你們要是不認同這個規則,可以不參賽,參賽了也可以退賽。”
言下之意,評委們說了算。
張篾匠一家碰了個釘子,哪裏肯福氣,眼見他們就要鬧起來,淩菲直接叫來了警察,什麽都不用交代,光是警察們手上的電棍,就已經很有威懾力了。
這種事情,算是意料之內的,也不算破壞了氣氛,畢竟燈會結束之後,馬上就是猜燈謎的環節了,流程沒有收到影響,大家的心情更加沒有受到影響。
淩菲準備的貴重獎品,大部分都已經在這一個環節發放完畢。隻要是參賽的,人人有獎。除了特等獎——那輛價值20萬的汽車,其他的獎項分為5等,從價值幾萬的數碼產品和手表飾品,到幾十塊錢的零食、玩具……總之是沒讓人空手而歸。
至於參賽的燈籠,淩菲隻留下了特等獎和前麵三等的,其他的全部由大家帶迴去。
不過因為好多人為了追求效果,用的是油燈或者蠟燭,為了確保不出意外,全都讓他們滅了燈之後再離開的。
猜燈謎的環節,原本是打算放在圖書館進行得。畢竟怎麽看,那邊的文化氛圍都是最濃的。不過後來考慮到人數過多,就放在了外麵,空闊的場地上麵,周邊都有用紅色的絲帶圍了一圈,劃清楚了界限。
猜燈謎用的燈籠,依然是統一采購的大紅燈籠,單個的看或許很一般,但成片成片的看,卻頗有一種震撼的效果。
猜燈謎的話,準備的獎品基本上都是些小東西,比如零食、扇子和一些熒光棒之類的小玩具,猜中一個拿一樣,沒一會,就有些小孩的懷裏就抱了一堆的東西。
淩菲正逛著的時候,陳依依找了過來:“姓張的那家人還在鬧,怎麽處理?”
“不用處理。”淩菲說,“今天這場麵做起來了,就已經不單單是我們的事了,這種小事,會有人替我們處理的。這麽點小事,值得你著急忙慌的?佟嘉年也沒勸著你一點?這以後這麽大一個攤子,就你現在這性子,你撐得住嗎?”
“怎麽就撐不住了?”陳依依對這個表示說法不認同,“那不是因為那些事你村裏人嘛!我又不知道你打算怎麽處理跟他們的關係,所以才來問問你。”
“沒這個必要。”淩菲笑著說,“先讓村裏人慢慢習慣,習慣村裏的變化,習慣被外人融入、改變的生活,對了,陸哲那邊聯係上了嗎?”
“還沒呢!”說起這個,陳依依也有些擔憂,“許攸寧已經打過幾次電話了,電話一直都打不通,你說,會不會是出事了?”
淩菲目光一閃,看向秦川,但沒等秦川說什麽,她就很快又調轉了頭去,朝陳依依說道:“不管是不是出事了,都等消息吧!”
陳依依的嘴唇動了動,似乎是想說什麽,但最後還是什麽都沒有說。
毫無疑問,今天的燈會辦得很成功。
最後,在今天的燈會拔得頭籌的,是隔壁鎮上來的一個老頭。他帶來的,是一盞一對男女胖娃娃,分別騎在龍和鳳身上的豪華紙糊燈籠,無論是造型結構,還是色彩圖畫,都無可挑剔。
而且,那一男一女兩個胖娃娃,畫得栩栩如生,兩人手上拉著一條橫幅,橫幅上書寫著的幾個大字,龍飛鳳舞,極為醒目——人人平等。
領著這個老頭來參賽的,算是淩菲的半個熟人——是那個老街上,賣香燭紙錢的鋪子王老板,一個精神矍鑠的老頭。
見到這個王老板,淩菲不由得又想起了周桂英。當時,她還懷疑過這位王老板,或許也不是凡人,那個時候還想著要問一問秦川。隻是時日漸久,就將這事給忘了。
這位拔得頭籌的老手藝人,在隔壁鎮上開了個店鋪,專賣這種純手工的紙紮燈籠,祖上傳下來的手藝,也算是老字號了。
說起來,他跟王老板也算是半個同行。王老板經常去他那裏拿些貨,一來二去的,關係倒也不錯。
這次,就是王老板知道淩菲這裏搞了這樣一個活動,便通知了這位老友。沒想到居然真的拿到了第一名。
第一名的獎品,是那輛價值20萬的汽車。
那老頭自然是不會開車的,倒是將他的兒子和孫子給樂瘋了。尤其是孫子,當場就說要去考駕照。
對這個結果,張篾匠一家表示了不服氣。
其實他們家跟這個老手藝人,算是撞了創意。
張篾匠做的同樣是龍鳳呈祥的一盞燈籠,一龍一鳳交頸纏綿,比起王老板的朋友,或許是可以表現出來的“男女平等”的概念,他們家體現得更多的倒像是“遊龍戲鳳”的玩笑。
其實在淩菲看來,單論視覺效果的話,其實是各有千秋。
張篾匠在於將竹篾的編織玩到了極致,一龍一鳳的神態都可看出來各有不同,但缺點是顏色有些單調,畫工上有不足。
而那位老手藝人,跟他恰恰相反,他的燈籠架子或許沒做出這種百變的花樣,技巧上不足,但那個畫工,絕對稱得上是藝術。
這個東西,是看個人的評判標準的,但張篾匠一家卻堅持認為,聞初雪那幾個老師給出評分的時候,就因為那“人人平等”幾個人而偏心了對方,認為這場比賽不公平。
吵著吵著,這事就吵到了淩菲麵前來,就連張長軍在一邊做調解都沒有。
“淩菲,你給評評理。”張篾匠的老伴和兒媳婦紛紛到淩菲這裏來討公道,“這既然是比的燈籠,那問什麽要牽扯個人感情?我知道聞老師不喜歡我們,到在這種事情上麵,也要牽扯個人感情嗎?”
等他們七嘴八舌地說完了之後,淩菲才淡淡道:“燈會開始之前,評委們已經說過了規則,你們要是不認同這個規則,可以不參賽,參賽了也可以退賽。”
言下之意,評委們說了算。
張篾匠一家碰了個釘子,哪裏肯福氣,眼見他們就要鬧起來,淩菲直接叫來了警察,什麽都不用交代,光是警察們手上的電棍,就已經很有威懾力了。
這種事情,算是意料之內的,也不算破壞了氣氛,畢竟燈會結束之後,馬上就是猜燈謎的環節了,流程沒有收到影響,大家的心情更加沒有受到影響。
淩菲準備的貴重獎品,大部分都已經在這一個環節發放完畢。隻要是參賽的,人人有獎。除了特等獎——那輛價值20萬的汽車,其他的獎項分為5等,從價值幾萬的數碼產品和手表飾品,到幾十塊錢的零食、玩具……總之是沒讓人空手而歸。
至於參賽的燈籠,淩菲隻留下了特等獎和前麵三等的,其他的全部由大家帶迴去。
不過因為好多人為了追求效果,用的是油燈或者蠟燭,為了確保不出意外,全都讓他們滅了燈之後再離開的。
猜燈謎的環節,原本是打算放在圖書館進行得。畢竟怎麽看,那邊的文化氛圍都是最濃的。不過後來考慮到人數過多,就放在了外麵,空闊的場地上麵,周邊都有用紅色的絲帶圍了一圈,劃清楚了界限。
猜燈謎用的燈籠,依然是統一采購的大紅燈籠,單個的看或許很一般,但成片成片的看,卻頗有一種震撼的效果。
猜燈謎的話,準備的獎品基本上都是些小東西,比如零食、扇子和一些熒光棒之類的小玩具,猜中一個拿一樣,沒一會,就有些小孩的懷裏就抱了一堆的東西。
淩菲正逛著的時候,陳依依找了過來:“姓張的那家人還在鬧,怎麽處理?”
“不用處理。”淩菲說,“今天這場麵做起來了,就已經不單單是我們的事了,這種小事,會有人替我們處理的。這麽點小事,值得你著急忙慌的?佟嘉年也沒勸著你一點?這以後這麽大一個攤子,就你現在這性子,你撐得住嗎?”
“怎麽就撐不住了?”陳依依對這個表示說法不認同,“那不是因為那些事你村裏人嘛!我又不知道你打算怎麽處理跟他們的關係,所以才來問問你。”
“沒這個必要。”淩菲笑著說,“先讓村裏人慢慢習慣,習慣村裏的變化,習慣被外人融入、改變的生活,對了,陸哲那邊聯係上了嗎?”
“還沒呢!”說起這個,陳依依也有些擔憂,“許攸寧已經打過幾次電話了,電話一直都打不通,你說,會不會是出事了?”
淩菲目光一閃,看向秦川,但沒等秦川說什麽,她就很快又調轉了頭去,朝陳依依說道:“不管是不是出事了,都等消息吧!”
陳依依的嘴唇動了動,似乎是想說什麽,但最後還是什麽都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