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荊州南部三郡之後,泰山傳令鎮守三郡的關威等人做好準備,一旦得到元表真正身死的消息,立刻提兵前來,協助泰山一起攻打襄陽。


    或許是泰山虔誠的祈禱起了作用,三日後,元表還真就一命嗚唿,駕鶴西遊了。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泰山表麵上很是悲痛,心中卻樂的沒邊沒沿了,裝作強忍悲痛的樣子,獨自一人躲進了帳篷裏,不許其他人進入,至於泰山一個人在帳篷內是哭還是笑,那就隻有泰山自己清楚了。


    從帳篷內出來之後,泰山當即召集南部三郡的兵馬,高舉著誅殺蔡瑁逆賊,為元表、元琦父子報仇的大旗,堂而皇之地開始圍困襄陽,明目張膽的進行奪權。元表死後,一向和蔡家不對付的蒯家,在蒯良、蒯越兄弟的帶領下,紛紛叛出襄陽,投靠了泰山。泰山對蒯家兄弟的歸降很是欣喜,當即任命二人為軍中參謀。有了蒯家兄弟做榜樣,那些自感大勢已去又善於明哲保身的人,紛紛偷跑出城,向泰山效忠。


    不能怪蒯家兄弟等人沒骨氣,元表還活著的時候,他們代表的家族就和蔡瑁代表的蔡家,水火不容,隻是那個時候元表還能很好的調和各方矛盾,現在沒了元表,蔡瑁又奪了荊州的軍政大權,蒯家兄弟等人就不得不考慮自己未來的出路了,顯然,投效已經占據了南部三郡的泰山,他們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要是留在襄陽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們的腦袋,就要搬家了,生死抉擇之間,他們當然要選擇投效泰山了。


    還有一些荊州的官員,平時就和泰山的關係很好,比如說伊籍,伊籍是繼蒯氏兄弟之後最先投靠泰山的,而且伊籍還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拉來了自己的好友馬良,和水軍校尉文聘。泰山對這二人也是相當器重。對於這樣的人才,泰山可是不會嫌多的。在荊州,像伊籍這樣的官員,還有好幾位。他們都是在元表治下鬱鬱不得誌的人,覺得在元琮或者說在蔡瑁手下,他們不會有什麽前途,索性就站到泰山這邊來了。


    短短數日之間,從荊州各地來歸降的文臣武將,先後有三十餘位之多,讓泰山意氣風發,開始向襄陽用兵,戰鬥剛一開始,蔡瑁就下令把城中文武的家人全部強行帶到了州牧府,防止再有人出城投降泰山。誰料蔡瑁的這一決定,讓一些遊移在中間的搖擺人,對蔡瑁徹底失去了希望,暗中和泰山達成了協議,他們將暗中打開城門,迎接泰山入主襄陽,一飲一啄,莫不天定。


    在裏應外合之下,蔡瑁的堅守僅僅堅持了一天,就宣告失敗,蔡瑁自己,也被關威斬殺,襄陽十幾萬軍民,盡歸泰山所有。泰山進入襄陽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抄了蔡家,蔡氏滿門被全部抄斬,一個不留。至於元琮,泰山卻沒有殺他,而是派人把他送到了零陵郡內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讓元琮在那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養老。


    元表死後,荊州不可一日無主,在龐統和馬良的謀劃下,泰山舊部和新近加入的荊州官員,一致請求泰山出任新的荊州牧,泰山假意再三推脫,最後隻好無奈的答應暫時擔任荊州牧,等日後找到真正有才能的人,他再退位讓賢。


    當泰山身披錦袍,手執荊州牧的大印,緩步走到州牧府大廳之後,臉上笑意盎然,看向龐統說道:“軍師,景升兄生前的位置,我可坐得?”


    龐統笑道:“主公已經是荊州牧了。”


    泰山微微一笑,大步走到主位前,轉身坐了下去。就在泰山的屁股挨上座椅的那一刻,大廳外忽然想起了一陣悅耳的鼓樂之聲,那是一眾荊州官員,在向泰山表示祝賀呢,恭喜泰山登上荊州牧寶座的同時,他們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向泰山表達自己的忠心。


    關威和張武兄弟二人,也是意氣風發,大步走進了大廳,看到泰山安坐在州牧的寶座上,兩人哈哈一笑,向泰山說道:“大哥,咱們終於有自己的地盤了。”聽著二人的話,泰山心中忽然生出了一陣不悅,什麽叫咱們的地盤?那是我泰山一個人的地盤!泰山畢竟是泰山,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態,誇獎了關威、張武幾句。泰山很清楚,沒有這兄弟倆十幾年的跟隨,自己是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麵的,而且在以後的日子裏,泰山還要靠著兩人去給自己打江山呢,別忘了,泰山這個荊州牧,現在隻掌握荊襄九郡中的四郡罷了,後麵的日子裏,還少不了一番戰鬥呢。


    轉頭看向龐統,泰山笑著說道:“本府能坐領荊州,軍師居功至偉。今日喜樂,軍師有什麽要求,但說無妨!”


    龐統聞言,臉上的神色忽然一整,歎息了一聲,說道:“伐人之國而為樂,非仁者之兵。”泰山聞言,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殆盡,冰冷的看向龐統,緩緩說道:“昔日武王伐紂之時。亦曾前歌後舞,難道喜樂之人,就當不得仁者的稱唿了麽?退下!”


    龐統也不行禮,深深地看了泰山一眼,轉身走出了大廳。龐統投效泰山,實際上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和大多數投降過來的荊州官員們,是同樣的目的,隻是龐統把投效的時間提前了而已。從本質上講,龐統和荊州官員們,都是士族出身。而泰山是平民出身,讓一群士族去侍奉平民,這本身就顯得很不合理,隻是形勢所迫。被泰山得了勢。也就隻好順水推舟的認泰山為主了。龐統雖然沒覺得自己委屈,甚至還一心一意的為泰山設謀出策,但是剛才泰山的那句話,著實讓龐統高興不起來。對龐統來說,襄陽是他的故鄉,他不想聽到任何人以踐踏自己的故土為樂趣,包括泰山。龐統是正直的,他沒有反駁泰山的意思,隻是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而已。可是他卻選錯了時機,正在興頭上的泰山,是聽不得這樣的話的。


    龐統走後,關威和張武看到泰山很不高興,連忙勸慰道:“大哥,軍師勞苦功高,你又何必和他計較這些小事?”


    泰山聞言,也醒悟了過來,深知自己剛才太過小氣了,龐統的作用和關威、張武是一樣的,沒有龐統,單靠關威、張武是根本不可能拿下半部荊州的,泰山連忙伸手向外一指,急道:“還不快去把軍師追迴來!”關威張武得令,連忙跑了出去,連拉帶拽的把龐統帶迴了大廳中。


    泰山假惺惺的站起身來,向著龐統行了一禮,用自責的口氣說道:“軍師,某剛才一時失言,還請軍師不要掛懷。”為了表示自己的真誠,泰山也不自稱本府了,而是改迴了以前的自稱。看到泰山向自己道歉,龐統也不懊惱,“臣有失言,望主公不要在意。”龐統向著泰山還了一禮說道。泰山大笑了起來,上前拉住龐統的手,恢複了往日對龐統的敬重之意。


    今天或許注定是泰山樂極生悲的日子,在經過對關威和張武稍有不滿的小插曲後,龐統的話也一度引起了泰山的不悅,在主動道歉,和龐統恢複良好的君臣關係之後,馬良又走進了大廳,繼續給泰山添堵。


    馬良長得很奇特,他的兩道眉毛,是白色的。因此在荊襄地區有句諺語,叫做“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意思是說馬家的五個兄弟各個都有大才,而其中最出色的一個人,就是長著白眉毛的馬良。因為出色,元表生前讓馬良擔任情報官的職位,泰山入主襄陽以後,保留了馬良的這一職位。


    不過今天,馬良可不是來給泰山報喜的,而是來報憂的:“主公,剛剛收到消息,孫策根本就沒有死,他率領呂蒙、丁奉襲取了江夏郡,臨近江夏的長沙原本就是孫堅曾經統治過的地方,現在也已經倒向了孫策那邊,江夏、長沙兩郡,現在已經是孫策的地盤了。”


    “你說什麽?!”大廳中的所有人,異口同聲的發出了一聲驚唿!這可是一個意料之外的狀況,連智謀卓絕的龐統都沒能預料到一絲一毫。孫策竟然是詐死,還趁機攻占了江夏和長沙,那兩個郡,可是荊州的屯糧之所啊,尤其是江夏,荊州的一半錢糧,都要經過江夏,一個江夏郡,就等於是三分之一個荊州!


    更重要的是,江東和荊州兩家,有殺父之仇,現在泰山繼任荊州牧,自然也就相當於是把這份仇恨繼承了下來,孫策現在占據了江夏和長沙,就等於是把觸手從江東伸進了荊襄,隨時可以對荊州發起一場占據地利的戰爭。


    泰山知道,孫策一定是有備而來的,從他不惜詐死就能看出這一點。以現在的形勢,泰山剛剛繼任荊州牧,內部還沒有理順,是絕沒有可能去奪迴江夏和長沙的,恐怕短期之內,荊州將會保持著這種分裂的狀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落知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落知陽並收藏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