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一切,在一眾文武官員的治理下,有條不紊的向良好的方向發展著。忙了數月之後,元起終於把手頭亟待解決的事情暫時都處理完了,一切都上了正軌,元起也就不再事事都詳細過問了,難得的空閑了下來,每天拉著錦衣的柔荑,在薊城內大街小巷閑逛,或者去附近的山中遊覽山中景色。


    然而好景不長,元起和錦衣的纏綿隻持續了三天,就被孫策打破了。這一早,元起擁著錦衣,像往常一樣踏出州牧府大門,想要去街上買一些食材迴來,元起已經答應錦衣,要親自下廚料理午飯。古時候男人的地位是尊貴的,除了廚師之外,絕少會有人為自己的妻子做飯,元起的這一決定,讓錦衣喜不自勝,心中泛起了無限的甜蜜。


    可是兩人剛剛走出府門,就看到一身戎裝的孫策拉著韁繩立在門外。孫策看到元起和錦衣出府,立刻拱手行禮道:“弟子拜見師父、師娘。”孫策來到幽州的時間也不短了,可是直到如今,每次聽到孫策稱唿自己為師娘,錦衣總是覺得比較別扭。


    元起伸手捏了捏錦衣的柔荑,示意錦衣不要在意,然後坦然的對孫策說道:“伯符,你有何事?”經過扶搖子的首肯,孫策已經正式拜在了元起門下,成為了元起的開山大弟子。


    “師父,嘿嘿,是這樣啊,前些日子你忙的很,某也不好意思打擾你,可是現在你不忙了,是不是可以指點一下弟子的武藝了?”孫策厚著臉皮說道。


    無力的翻了個白眼,元起向錦衣的方向努了努嘴,道:“某怎麽不忙?沒看到某要陪你師娘出去嗎?”孫策像是沒看到元起的暗示一樣,理直氣壯的說道:“師父啊,前兩天我聽趙將軍談笑間說自己的往事,其間說到高興處,趙將軍說了句:兒女情長,則英雄氣短矣。徒兒不知其意,所以就來請教師傅了,你看…”


    錦衣撲哧一聲笑了出來,隨即用衣袖掩著嘴角,柔聲說道:“伯符一赳赳武夫,也知道拐著彎說你了。夫君去指點伯符武藝,衣兒自己去買食材就可以了。”


    元起狠狠的瞪了孫策一眼,然後向錦衣很正氣凜然的說道:“為夫英雄,斷不會讓人說某貪戀溫柔,不假政事。”隨後話鋒一轉,又道:”不過午飯一定讓某親自下廚,你買好了食材派人到軍校場告訴某一聲。”


    錦衣掩嘴笑著點了點頭,就轉身離去了。


    元起和孫策策馬來到軍校場舉起手中混元戟,斜指天空,口中說道:“伯符,你的槍法剛猛有餘而韌性不足,咱們就先從這一招格擋開始。”


    孫策欣喜的答應了一聲,然後就策馬向元起衝來,手中重槍灌聚起力量,重重的輪向元起的混元戟。


    元起朗聲說道:“看好了!”斜向舉起戟杆,迎向了孫策的重槍。


    鐺——


    一聲巨響過後,元起和孫策錯馬而過。孫策的一記殺招,在元起精妙的格擋之下無功而返。拍馬奔出十幾步之後,孫策調轉馬頭,手中槍筆直的指向元起,但是卻沒有再次發起進攻,而是低下頭思索了起來。元起也不打擾他,安靜的坐在馬上,等待著孫策。


    半炷香的時間過去了。孫策抬起了頭,開口問道:“師父,某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一招格擋,看似簡單,卻每次都能在細微處有所變化,從而應對各種不同的攻擊呢?”


    元起說道:“你能發現這招格擋之中的細微變化,已經算是觀察入微了。這一招格擋,重要之處不在於招式,而在於臨陣對敵時的應用。”


    孫策又苦思了一會兒之後,忽然說道:“某明白了。這招格擋,關鍵的地方,是要看對方的攻擊方向和力度,依據對方的攻擊,調整握戟的尺度和出戟格擋的方向,是不是這樣?”


    元起笑道:“正是如此。戟法之道,不但是格擋要這麽用,其他招式的運用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成不變的招式是死的,隻有在戟法招式中加入你意境,才能讓戟法變得活過來,才能讓戟法通靈。從而達到以不變應萬變,以無招破有招的境界。當然了,兵器之間道理都是相通的”


    聽到元起這麽一說,孫策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隨即又苦著臉說道:“師父,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可是想要真正做到,卻是太難了.”


    元起笑道:“嗬嗬,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學會不就不難了嘛,我們再來…”


    被元起一激,孫策立刻精神抖擻了起來:“某堂堂江東猛虎,有何懼哉?看招!”自從上次敗在元起手上之後,孫策已經默認了一個事實,當今世上能夠被稱為小霸王的,隻有元起一人。所以孫策便不在以小霸王自稱。


    看到孫策恢複了鬥誌,元起哈哈一笑,挺起手中混元戟,和孫策戰到了一處。兩人你來我往,看似拚殺的兇險激烈,實則兩人都有留手,以防危急中收手不及誤傷到對方。不過兩人的過招卻是真實的,戟影重重籠罩著對方的要害,隻有在真實的戰鬥中,才會對戟法的領悟更進一步,這個道理,兩人自然都很明白。


    在兩人交手的過程中,不時會出現停頓,要麽是孫策有所感悟,停下來思索一陣;要麽是元起發現了孫策槍法中的破綻,為他進行一番講解和演練。在兩人的切磋中,時間過得很快,太陽已經懸在正空了。


    一名天歸營的精銳策馬奔跑進軍校場,來到距離元起十步遠的地方翻身下馬,單膝跪地稟報:“稟主公,夫人吩咐小人叫主公迴府。夫人還說,張龍將軍迴來了,在府中等候主公。”


    “張龍迴來了?”元起聽到這句話,不由一陣激動,再也顧不得其他,翻身上馬,直奔府中而去。


    張龍是元起和趙虎的同門師兄弟。對於這一點,孫策是知道的。雖然沒有見過麵,但是張龍那小槍王的名號卻早已是如雷貫耳。他也知道元起、趙虎和張龍三人之間感情很好,就和親兄弟一樣。連忙也策馬跟在元起身後,一起迴到了府中。


    元起和孫策一路狂奔迴到府中,看到張龍和趙虎並肩站在州牧府門口,等待著元起迴來。元起翻身下馬,快步走上府門口的台階,臉上是無盡的欣喜之色。張龍和趙虎也是帶著歡喜,大步迎了下來,三人在台階中段站定,相互看了看,然後歡唿著抱在了一起。


    “哈哈,咱們三兄弟又在一起了!”元起興奮地喊道。


    張龍眼中帶著深深的眷戀,隨著元起一起歡唿道:“大師兄,某迴來了,某想死你們了。”


    趙虎沒有說話,隻是用雙臂緊緊地擁抱著元起和張龍。


    錦衣靚麗的身影在府門口出現,她被眼前這一幕深深的感動了。從小到大,錦衣在錦尚的教導下,接觸的都是一些文人墨客,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性格豪放的武人。她習慣於文人之間委婉的交流,但是卻不喜歡過於轉彎抹角的說話。直到這一刻,當她看到元起師兄弟三人,三個大男人,真情洋溢的擁抱在一起,熱切而真誠的情感,瞬間觸動了錦衣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那種奔放的熱情,兄弟之間毫無隔閡的情誼,讓錦衣的眼角不由變得濕潤了起來。


    看到錦衣走了出來,元起用力拍打了下張龍的後背,說道:“來,張龍,去見過你的嫂子,某和衣兒成親之後,你還沒見過衣兒呢。”


    張龍轉身用盡量文雅的舉止向錦衣行了一禮:“張龍見過嫂嫂。”錦衣連忙擺手示意張龍不用多禮。


    元起又叫過孫策,不無得意的對張龍道:“這是你師兄我的開山大弟子,江東小霸王孫伯符!”孫策禮貌的對張龍拱手行禮,口中說道:“孫策拜見師叔,小霸王之稱師父就不要再提了,徒兒會臉紅的。”這段時間以來,孫策跟在元起身邊,在元起的潛移默化之下,待人接物變得謙和了許多,不在像以前一樣盛氣淩人。不過,孫策的態度也是分人的,對待元起以及其麾下眾將,孫策顯得很隨和,對待其他的人,還是顯得傲氣十足,不過總體說來,他性格上的缺陷已經改正了很多。


    張龍笑嗬嗬的拍了拍孫策的肩膀,隨意的說道:“哪來那麽多的禮節,元起師兄沒告訴過你,他最討厭這些繁文縟節了麽?”孫策聞言,微微聳了聳肩,裝作一臉委屈的說道:“師父也沒告訴過我他討厭這些禮節啊,害的某裝模做樣很是辛苦。”


    一句話,說的幾人都是哈哈大笑了起來。其實孫策知道元起的習慣,隻是在漢代,尊師重道是必須的禮節,孫策可以隨意的和元起交談、比武,但是在禮節上,卻不能偷工減料。私下裏,元起也曾勸過孫策幾次,不要老是拜來拜去的,可是孫策答應的很痛快,行動卻依舊如故。不過在元起的勸說下,再加上師徒兩人性格上的相似之處,二人之間倒是相處的極為融洽,可以說是亦師亦友了。


    錦衣輕移蓮步,款款走到元起身邊,柔聲說道:“張龍今天來的正好,夫君說要親自下廚呢,不如大家就留下來一起品嚐品嚐。”


    張龍和趙虎同時轉過頭看向元起,驚訝的說道:“師兄還會下廚?怎麽我們兄弟倆從來不知道?”


    孫策適時的湊了一句:“大家有口福了。”


    看著這三個人一唱一和的打趣,錦衣忍不住掩住嘴角,輕笑了起來,一雙美目卻偷偷看向元起,眼神中閃動著無盡的幸福。


    元起立即露出一副很神往的表情:“某可是號稱全球通的,廚藝更是一絕,保證你們吃了這頓想下頓的,餘味繞梁,三月不迴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落知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落知陽並收藏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