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三個月過去了。傳統的中秋佳節就要來臨。中秋節前夕,這三個月來一直被扶搖子嚴格要求、艱苦訓練的元起終於得以暫時放鬆一下。
中秋節當日,扶搖子和元起師徒二人還抽空,登了一次聞名於世的幽州台。幽州台是燕國的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台,因燕昭王當初在台上堆滿了黃金,用以招賢納士,每招納一位賢士,燕昭王都會取過一部分擺在台上的黃金予以賞賜。久而久之,黃金台成為了幽州薊郡的一處象征。但是隨著歲月的變遷,燕國早已不複存在,又經曆了數個朝代,黃金台的名聲也隨著歲月的洗禮,變成了今天的幽州台。但仍不失為一處名勝古跡。
元起站在幽州台上,心中思緒萬千,一時之間,感慨不已。這個世界究竟是另外的世界,還是時光迴朔,我來到了古代?但是似乎有有些不一樣.扶搖子看出了元起有心事,站在台上歎息了一聲,悠悠問道:“元起,你可是有什麽心事?”元起迴頭看了師父一眼,也是歎息著說道:“站在幽州台上,可仰視蒼天,俯視大地,令人心曠神怡。然而,在這樣一處充滿著先賢古事的地方,徒兒看到的,卻是江山搖搖欲墜之困境.
扶搖子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不錯,可憐高高在上的天子和大臣們卻還茫然不知,猶自內鬥不休,唉,將要病入膏肓矣。想當年為師去投軍,卻屢屢遭到上司輕視。讓為師空有一身本事,卻找不到報國之門,若非如此,為師又怎會甘心隱居山林?
師徒二人在幽州台上又呆了一會兒,便下山迴府了。畢竟,這個世界是個十分注重禮節的,待會中秋酒宴上若是看不到這師徒二人,恐怕元鷹就要發飆了。
等到師徒二人迴到州牧府,酒宴已經快要開始了。依律法,幽州境內的主要官員們,必須在中秋佳節之際,來到州牧府匯報這一年的工作情況。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有資格向元鷹匯報工作,隻有幽州治下十一位郡國太守和國相,以及九十位縣令才有這個資格。這個世界初期,皇帝為了防止諸侯們擁兵自重,所以大肆推行推恩令,準許各地藩王可以將自己的領地再劃出一部分,分給自己的子侄。這一政策雖然穩固了統治,但同時也造成了十三州又一部轄下郡治的混亂。比如用幽州舉例,幽州境內就劃分成十個郡和一個遼東屬國,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自然就是太守,元鷹以前就在並州出任州牧。而屬國的最高長官就叫國相,簡稱相.進入到州牧府,元起立刻就感到了喜慶的氛圍,倒不是元起的第六感作祟,而是府中招待各地官員們的流水宴,已經從大廳中擺到院子裏來了。大廳所有的門窗都被打開了,可以讓裏麵的人看清楚外麵院落裏的情形,也方便坐在院子裏的人隨時向大廳中的人敬酒。元起跟在扶搖子身後,一路向大廳中走去。已經落座的官員們,看著這一老一少昂然向大廳方向走去,紛紛低聲議論了起來。
“快看,那兩個人是誰啊?怎麽如此不知禮節?看樣子是要徑直去大廳裏落座啊。”
“就是就是,咱們身為一縣縣令,尚且不能坐到大廳裏去,這兩人,瘋了不成?”
“要我說,保不齊是什麽沽名釣譽之輩,來打秋風的。”
“噓!噤聲!你們難道沒看過並州傳來的戰報麽?”
“看過了啊,咱們的州牧大人斬殺上萬辛蠻精兵,憑著這偌大的功勞,升遷為幽州牧啊。”
“既然看過戰報,就應該知道那少年是誰了?”
“是誰?啊——難不成是州牧大人的那位號稱‘小霸王’的公子?”
“除了‘小霸王’元起二公子之外,誰還敢這麽理直氣壯的區大廳裏落座?”
頓時,院子裏噤若寒蟬,沒有人再敢於發出議論。彈指之間滅掉辛蠻數千精兵,一招將辛蠻左兵衛斬落馬下的“小霸王”,威名還是很響亮的.
扶搖子年紀雖然看上去已近七旬,卻耳朵尖得很,將院子裏眾人的議論一句不拉的聽了進去,微笑著迴頭對元起低聲說道:“元起,你很有名氣嘛,這麽多人都知道你的名字,還送了你一個‘小霸王’的稱號。”元起壓低了聲音,輕飄飄的拍過去一記馬屁:“還不是師父教導有方?”扶搖子小聲笑罵著:“混小子,你大破辛蠻的時候,為師還沒見到你呢,幹為師何事?”
兩人一邊低聲交談,一邊走進了大廳中。此刻,大廳中坐滿了人,身為幽州牧的元鷹,自然是坐在中央的主位上,他身邊左右兩側的第一個座位都空著。從第二個座位開始,左邊坐著的,是元鷹直屬的官吏們,另外元起部下的張衝和田謀也在其間。右手邊,坐著的都是幽州各地的地方官員,坐在第二個位子上的,是一位身穿白色錦袍,麵容剛毅的將軍,年紀大約在三旬左右。此刻,這位將軍正饒有興致的看著自己。在這位將軍之下,依次坐著十餘人,想來都是各地的郡守和遼東屬國相。
扶搖子和元起昂然走到元鷹身前,分別在元鷹下手左右的第一個空位上坐了下來。隨著兩人的入座,大廳裏響起了一片低聲的抽氣聲。能夠坐在大廳裏的,都是一郡太守,眼界和消息自然不是外麵那些縣令可比的,縱然驚奇,也隻是發出抽氣之聲,卻沒有人進行討論。
那位先前關注元起的白袍武將,看著坐在自己上首的元起,微一沉吟,便向元起說道:“想必,這位少年英雄就是昔日大破辛蠻、斬殺左兵衛的虎威將軍了?”元起聞言,不敢怠慢,連忙抱拳行禮:“某正是元起,還未請教將軍尊姓大名?”那白袍將軍微微一笑道:“某乃是遼西太守公孫入雲。”“某久仰公孫將軍威名,將軍之名如雷貫耳。”公孫入雲還了一禮:“元將軍言過了,入雲雖薄有功績,怎比得上將軍‘小霸王’之名號?現今在這燕趙大地,誰人不知元將軍大名?”或許是因為元起奮勇抗擊辛蠻,斬殺辛蠻左兵衛的事情,讓公孫入雲覺得很對脾氣,所以公孫入雲對元起說話的口氣,竟有惺惺相惜的意味。
元鷹看到元起和公孫入雲相處融洽,心中感到一陣歡喜,隨即安排侍從上酒上菜,正式開始了酒宴。
席間,眾位官員觥籌交錯,相互敬酒,其樂融融。更有些胸中飽讀詩書的官員們,開始吟詩作對起來,贏得一陣喝彩。
中秋節當日,扶搖子和元起師徒二人還抽空,登了一次聞名於世的幽州台。幽州台是燕國的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台,因燕昭王當初在台上堆滿了黃金,用以招賢納士,每招納一位賢士,燕昭王都會取過一部分擺在台上的黃金予以賞賜。久而久之,黃金台成為了幽州薊郡的一處象征。但是隨著歲月的變遷,燕國早已不複存在,又經曆了數個朝代,黃金台的名聲也隨著歲月的洗禮,變成了今天的幽州台。但仍不失為一處名勝古跡。
元起站在幽州台上,心中思緒萬千,一時之間,感慨不已。這個世界究竟是另外的世界,還是時光迴朔,我來到了古代?但是似乎有有些不一樣.扶搖子看出了元起有心事,站在台上歎息了一聲,悠悠問道:“元起,你可是有什麽心事?”元起迴頭看了師父一眼,也是歎息著說道:“站在幽州台上,可仰視蒼天,俯視大地,令人心曠神怡。然而,在這樣一處充滿著先賢古事的地方,徒兒看到的,卻是江山搖搖欲墜之困境.
扶搖子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不錯,可憐高高在上的天子和大臣們卻還茫然不知,猶自內鬥不休,唉,將要病入膏肓矣。想當年為師去投軍,卻屢屢遭到上司輕視。讓為師空有一身本事,卻找不到報國之門,若非如此,為師又怎會甘心隱居山林?
師徒二人在幽州台上又呆了一會兒,便下山迴府了。畢竟,這個世界是個十分注重禮節的,待會中秋酒宴上若是看不到這師徒二人,恐怕元鷹就要發飆了。
等到師徒二人迴到州牧府,酒宴已經快要開始了。依律法,幽州境內的主要官員們,必須在中秋佳節之際,來到州牧府匯報這一年的工作情況。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有資格向元鷹匯報工作,隻有幽州治下十一位郡國太守和國相,以及九十位縣令才有這個資格。這個世界初期,皇帝為了防止諸侯們擁兵自重,所以大肆推行推恩令,準許各地藩王可以將自己的領地再劃出一部分,分給自己的子侄。這一政策雖然穩固了統治,但同時也造成了十三州又一部轄下郡治的混亂。比如用幽州舉例,幽州境內就劃分成十個郡和一個遼東屬國,郡的最高行政長官自然就是太守,元鷹以前就在並州出任州牧。而屬國的最高長官就叫國相,簡稱相.進入到州牧府,元起立刻就感到了喜慶的氛圍,倒不是元起的第六感作祟,而是府中招待各地官員們的流水宴,已經從大廳中擺到院子裏來了。大廳所有的門窗都被打開了,可以讓裏麵的人看清楚外麵院落裏的情形,也方便坐在院子裏的人隨時向大廳中的人敬酒。元起跟在扶搖子身後,一路向大廳中走去。已經落座的官員們,看著這一老一少昂然向大廳方向走去,紛紛低聲議論了起來。
“快看,那兩個人是誰啊?怎麽如此不知禮節?看樣子是要徑直去大廳裏落座啊。”
“就是就是,咱們身為一縣縣令,尚且不能坐到大廳裏去,這兩人,瘋了不成?”
“要我說,保不齊是什麽沽名釣譽之輩,來打秋風的。”
“噓!噤聲!你們難道沒看過並州傳來的戰報麽?”
“看過了啊,咱們的州牧大人斬殺上萬辛蠻精兵,憑著這偌大的功勞,升遷為幽州牧啊。”
“既然看過戰報,就應該知道那少年是誰了?”
“是誰?啊——難不成是州牧大人的那位號稱‘小霸王’的公子?”
“除了‘小霸王’元起二公子之外,誰還敢這麽理直氣壯的區大廳裏落座?”
頓時,院子裏噤若寒蟬,沒有人再敢於發出議論。彈指之間滅掉辛蠻數千精兵,一招將辛蠻左兵衛斬落馬下的“小霸王”,威名還是很響亮的.
扶搖子年紀雖然看上去已近七旬,卻耳朵尖得很,將院子裏眾人的議論一句不拉的聽了進去,微笑著迴頭對元起低聲說道:“元起,你很有名氣嘛,這麽多人都知道你的名字,還送了你一個‘小霸王’的稱號。”元起壓低了聲音,輕飄飄的拍過去一記馬屁:“還不是師父教導有方?”扶搖子小聲笑罵著:“混小子,你大破辛蠻的時候,為師還沒見到你呢,幹為師何事?”
兩人一邊低聲交談,一邊走進了大廳中。此刻,大廳中坐滿了人,身為幽州牧的元鷹,自然是坐在中央的主位上,他身邊左右兩側的第一個座位都空著。從第二個座位開始,左邊坐著的,是元鷹直屬的官吏們,另外元起部下的張衝和田謀也在其間。右手邊,坐著的都是幽州各地的地方官員,坐在第二個位子上的,是一位身穿白色錦袍,麵容剛毅的將軍,年紀大約在三旬左右。此刻,這位將軍正饒有興致的看著自己。在這位將軍之下,依次坐著十餘人,想來都是各地的郡守和遼東屬國相。
扶搖子和元起昂然走到元鷹身前,分別在元鷹下手左右的第一個空位上坐了下來。隨著兩人的入座,大廳裏響起了一片低聲的抽氣聲。能夠坐在大廳裏的,都是一郡太守,眼界和消息自然不是外麵那些縣令可比的,縱然驚奇,也隻是發出抽氣之聲,卻沒有人進行討論。
那位先前關注元起的白袍武將,看著坐在自己上首的元起,微一沉吟,便向元起說道:“想必,這位少年英雄就是昔日大破辛蠻、斬殺左兵衛的虎威將軍了?”元起聞言,不敢怠慢,連忙抱拳行禮:“某正是元起,還未請教將軍尊姓大名?”那白袍將軍微微一笑道:“某乃是遼西太守公孫入雲。”“某久仰公孫將軍威名,將軍之名如雷貫耳。”公孫入雲還了一禮:“元將軍言過了,入雲雖薄有功績,怎比得上將軍‘小霸王’之名號?現今在這燕趙大地,誰人不知元將軍大名?”或許是因為元起奮勇抗擊辛蠻,斬殺辛蠻左兵衛的事情,讓公孫入雲覺得很對脾氣,所以公孫入雲對元起說話的口氣,竟有惺惺相惜的意味。
元鷹看到元起和公孫入雲相處融洽,心中感到一陣歡喜,隨即安排侍從上酒上菜,正式開始了酒宴。
席間,眾位官員觥籌交錯,相互敬酒,其樂融融。更有些胸中飽讀詩書的官員們,開始吟詩作對起來,贏得一陣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