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3月1日
李自成一如曆史上記載所樣,入京後先是安撫了一番城中的百姓,接著為了補充軍餉,放縱士兵搜刮大臣王公貴族的家,將所抄沒的金銀財寶充作軍餉。
接著又派出幾百人前往山海關勸降,其實吳三桂是早有投誠之意,一直沒有主動去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手裏掌握著大明目前來說最具戰鬥力的部隊,關寧軍。
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可以說一點也不低於八旗軍,要不然後來,吳三桂的部隊也不能一直從北打到南,被封為平西王。
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統帥,他怎麽可能會和其他總兵一樣,貿然選擇投誠,即使要投誠也要達到自己的心裏要求。
不過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李自成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居然派人抓起了吳三桂的家人,而且把他們殺了,這讓吳三桂非常憤怒,勸降的人還沒到就直接派出人對李自成的人進行伏擊。
麵對這種情況,李自成當然不會坐視不管,原本隻是想威懾一下吳三桂讓其投誠,沒想到對方居然這麽頑抗,甚至做好了與他一戰的準備。
曆史上寫吳三桂與李自成開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陳圓圓,但真實的原因其實主要還是李自成將吳三桂的家人殺害,所以雙方刀兵相見,最後吳三桂引後金軍入關。
這段曆史其實是為了增加可看性,所以被人給故意加以點綴。
不過現在雙方肯定是會發生一場大戰,這場大戰的最終結局是李自成敗走,最後還死在了迴去的路上,那張龍椅還沒坐熱就已經死了,相比於和他一樣的張獻忠相比。那就要聰明的多了,老實的待在四川不出來。
李自成幾十萬大軍來攻,吳三桂的關寧軍雖勇。但也對抗不了那麽多人,為了應對李自成。他與多爾袞進行了接觸,一直關注中原事態發展的多爾袞,也在近期與吳三桂有過接觸。
原本就對鹿鼎中原有很大野心的多爾袞,知道李自成與吳三桂是不可能在一起了,所以派出了人接觸,希望雙方合作,把李自成擊退,而後金入主中原。對吳三桂的封賞也是非常高。
吳三桂本就投誠之意,加上多爾袞給出的高官厚祿,吳三桂終於在李自成來攻打時做出了選擇,開關放後金的軍隊進來一同抵抗。
多爾袞是一位久經戰陣的老將,在加上關寧軍的戰鬥力和八旗組建在一起,自然也就不同凡響了,不是李自成這種完全依靠農民充數的軍隊所能比擬的,甚至可以說完全虐他數倍。
兩支最為精銳的部隊加在一起,戰鬥力自然是更上一層樓,曆史的軌跡就是那麽驚人的相似。即使你在怎麽改變,很多事情還是會照著同樣的軌道發展。
李自成敗走,多爾袞率領大軍迅速入京。順治在那座百年皇城裏舉行了登基儀式,一切都照著曆史發展。
這讓南方的大明官員還沒迴過神,這皇帝就換了人,接著南方也開始上演了一出爭奪皇位的鬧劇,魯王,唐王,等在自己的支持者下登基,繼承大統,各自宣布自己是正統。
他們的使者前往還沒有陷落的城市。開始招攬各地的官員,像兩廣這樣的重地。沈猶龍又是老臣,自然是各方所極力拉攏的對象。紛紛邀請他們前往自己的地方上任,共同商討驅除韃虜的大策。
當然他們一邊招攬也不忘記一邊謾罵吳三桂這個漢奸,有負皇恩,愧對先皇,但不管怎麽罵,人家就是活的好好的,而且還沒有一點事情,後金對他更是禮遇有加,即使以前雙方鬧過矛盾也不要緊。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多爾袞這個人是顧全大局有王者風範的人,用好了吳三桂可以說對於後金統治中原至關重要。
光憑後金的八旗軍想要守住那麽大片的江山是不可能的,而且南方還有幾十萬殘明的力量,這些軍隊就是戰鬥力在不怎麽樣,但也至少能抗衡八旗一陣,八旗總共才十幾萬人,能耗多久。
所以利用漢人統治漢人才是關鍵,後金的將領喜歡看三國演義,打戰基本上抱著三國來打,處理政務也自然會想到裏麵的一些典故,其中諸葛亮七擒七縱是多爾袞最為喜歡的。
雖然對吳三桂沒有這麽做,但至少也算是大方,拋棄了前嫌,重要吳三桂讓其帶兵。
吳三桂當然也要為新主子遞上投名狀,後金入關了,他的關寧軍也就可以騰出手來,繼續開始了征伐。
南方各派還在為誰是正統打的火熱之時,而入主中原的後金已經在加快北方的控製,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始一統天下。
幾位先後登基的皇帝,都派人來勸沈猶龍加入自己這方,此時他的新軍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形成戰鬥力,但至少在兩廣的地界沈猶龍還是非常有實力的,得到了當地的官員和士紳的支持。
如果他能加入可以說就能迅速的讓自己一方實力壯大,沈猶龍在江南一代的影響力非常大,在加上他和澳洲人有過來往,都知道他能從澳洲人那裏弄來錢,新朝廷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有了這層關係在,拉攏沈猶龍就更有必要了,不過張天文給他的建議是靜觀其變,一旦他加入了任何一方其實對於他來說都不會有太多的好處,畢竟他不是最先支持者,而且也不可能成為權力的話語者。
有了張天文的提醒,沈猶龍對於這些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私底下澳洲人給他透露,桂王朱由榔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要想繼續保持現在的地位,必須要找到一個新的支持者,一個完全是自己扶持上位的皇帝才能給予他最大的利益。
沈猶龍雖然對於利益不重視,但對於名留青史卻是異常在乎,而且這是一個不錯的好機會,所以他必須把握住,就在幾方勢力派出代表與他談的時候,他也派出親信前往桂王的駐地與之磋商。(未完待續。)
李自成一如曆史上記載所樣,入京後先是安撫了一番城中的百姓,接著為了補充軍餉,放縱士兵搜刮大臣王公貴族的家,將所抄沒的金銀財寶充作軍餉。
接著又派出幾百人前往山海關勸降,其實吳三桂是早有投誠之意,一直沒有主動去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手裏掌握著大明目前來說最具戰鬥力的部隊,關寧軍。
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可以說一點也不低於八旗軍,要不然後來,吳三桂的部隊也不能一直從北打到南,被封為平西王。
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統帥,他怎麽可能會和其他總兵一樣,貿然選擇投誠,即使要投誠也要達到自己的心裏要求。
不過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李自成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居然派人抓起了吳三桂的家人,而且把他們殺了,這讓吳三桂非常憤怒,勸降的人還沒到就直接派出人對李自成的人進行伏擊。
麵對這種情況,李自成當然不會坐視不管,原本隻是想威懾一下吳三桂讓其投誠,沒想到對方居然這麽頑抗,甚至做好了與他一戰的準備。
曆史上寫吳三桂與李自成開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陳圓圓,但真實的原因其實主要還是李自成將吳三桂的家人殺害,所以雙方刀兵相見,最後吳三桂引後金軍入關。
這段曆史其實是為了增加可看性,所以被人給故意加以點綴。
不過現在雙方肯定是會發生一場大戰,這場大戰的最終結局是李自成敗走,最後還死在了迴去的路上,那張龍椅還沒坐熱就已經死了,相比於和他一樣的張獻忠相比。那就要聰明的多了,老實的待在四川不出來。
李自成幾十萬大軍來攻,吳三桂的關寧軍雖勇。但也對抗不了那麽多人,為了應對李自成。他與多爾袞進行了接觸,一直關注中原事態發展的多爾袞,也在近期與吳三桂有過接觸。
原本就對鹿鼎中原有很大野心的多爾袞,知道李自成與吳三桂是不可能在一起了,所以派出了人接觸,希望雙方合作,把李自成擊退,而後金入主中原。對吳三桂的封賞也是非常高。
吳三桂本就投誠之意,加上多爾袞給出的高官厚祿,吳三桂終於在李自成來攻打時做出了選擇,開關放後金的軍隊進來一同抵抗。
多爾袞是一位久經戰陣的老將,在加上關寧軍的戰鬥力和八旗組建在一起,自然也就不同凡響了,不是李自成這種完全依靠農民充數的軍隊所能比擬的,甚至可以說完全虐他數倍。
兩支最為精銳的部隊加在一起,戰鬥力自然是更上一層樓,曆史的軌跡就是那麽驚人的相似。即使你在怎麽改變,很多事情還是會照著同樣的軌道發展。
李自成敗走,多爾袞率領大軍迅速入京。順治在那座百年皇城裏舉行了登基儀式,一切都照著曆史發展。
這讓南方的大明官員還沒迴過神,這皇帝就換了人,接著南方也開始上演了一出爭奪皇位的鬧劇,魯王,唐王,等在自己的支持者下登基,繼承大統,各自宣布自己是正統。
他們的使者前往還沒有陷落的城市。開始招攬各地的官員,像兩廣這樣的重地。沈猶龍又是老臣,自然是各方所極力拉攏的對象。紛紛邀請他們前往自己的地方上任,共同商討驅除韃虜的大策。
當然他們一邊招攬也不忘記一邊謾罵吳三桂這個漢奸,有負皇恩,愧對先皇,但不管怎麽罵,人家就是活的好好的,而且還沒有一點事情,後金對他更是禮遇有加,即使以前雙方鬧過矛盾也不要緊。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多爾袞這個人是顧全大局有王者風範的人,用好了吳三桂可以說對於後金統治中原至關重要。
光憑後金的八旗軍想要守住那麽大片的江山是不可能的,而且南方還有幾十萬殘明的力量,這些軍隊就是戰鬥力在不怎麽樣,但也至少能抗衡八旗一陣,八旗總共才十幾萬人,能耗多久。
所以利用漢人統治漢人才是關鍵,後金的將領喜歡看三國演義,打戰基本上抱著三國來打,處理政務也自然會想到裏麵的一些典故,其中諸葛亮七擒七縱是多爾袞最為喜歡的。
雖然對吳三桂沒有這麽做,但至少也算是大方,拋棄了前嫌,重要吳三桂讓其帶兵。
吳三桂當然也要為新主子遞上投名狀,後金入關了,他的關寧軍也就可以騰出手來,繼續開始了征伐。
南方各派還在為誰是正統打的火熱之時,而入主中原的後金已經在加快北方的控製,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始一統天下。
幾位先後登基的皇帝,都派人來勸沈猶龍加入自己這方,此時他的新軍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形成戰鬥力,但至少在兩廣的地界沈猶龍還是非常有實力的,得到了當地的官員和士紳的支持。
如果他能加入可以說就能迅速的讓自己一方實力壯大,沈猶龍在江南一代的影響力非常大,在加上他和澳洲人有過來往,都知道他能從澳洲人那裏弄來錢,新朝廷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有了這層關係在,拉攏沈猶龍就更有必要了,不過張天文給他的建議是靜觀其變,一旦他加入了任何一方其實對於他來說都不會有太多的好處,畢竟他不是最先支持者,而且也不可能成為權力的話語者。
有了張天文的提醒,沈猶龍對於這些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私底下澳洲人給他透露,桂王朱由榔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要想繼續保持現在的地位,必須要找到一個新的支持者,一個完全是自己扶持上位的皇帝才能給予他最大的利益。
沈猶龍雖然對於利益不重視,但對於名留青史卻是異常在乎,而且這是一個不錯的好機會,所以他必須把握住,就在幾方勢力派出代表與他談的時候,他也派出親信前往桂王的駐地與之磋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