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生是吧,朕知道了,很好,要不這樣吧,我去找人,讓你重迴太學,這樣行事方便些。”


    經過他這一提醒,劉誌依稀記起,桓帝親政之後,發生過一件很著名的事件,“黨錮之禍”。


    似乎就是因為反對宦官專權,太學生們聚眾鬧事引起的,具體的內容他也記不清了。


    可見這些太學生們的力量不容小覷,何況從古到今,讀書的年輕人都有個通病,喜歡議論國家大事,激揚悲憤。


    他們大多都是官宦子弟,用得好的話,也是一股不容小視的勢力。


    “朕先給你個郎中,也好便宜行事,以後的前程,就看你自己了。”


    對於劉誌來說,這些官職都是句空話,但他金口玉言,皇帝親口封的官職,誰敢說是假的。


    “諾,臣遵命。”


    鄧演躬身一禮,雙眼中迸射出激動而興奮的光芒。


    天降奇遇,隻要他能緊緊抓住,何愁不能重振鄧氏昔日榮耀。為了這個目的,哪怕拿命去賭,也值了。


    幾個人裏麵,他是最清醒的,知道此事有多危險,一旦敗露,萬劫不複。


    邱老二左看看、右看看,鄧演和樊超都得了封賞,就他兩手空空,頓時就有些急了。


    這麽好的機會,他要是錯過了,真是該遭雷劈啊。


    “陛下,我可以幫您去遊說蘇小手的師門,讓他們效忠皇上您。”


    “哦?”


    劉誌有些不相信,“你真有這個把握?”


    這小子隻是個不入流的小癟三,他能和蘇小手搭上話,就已經讓他很驚奇了,憑什麽胡吹大氣。


    “不瞞陛下說,我早逝的兄長便是盜門中人,還是蘇小手的師兄,當年也很得門主喜愛。”


    邱老二神情黯然,“可惜他後來為了掩護同門失手被擒,被官府殺了頭。所以,當時門主便許諾,日後我若有求於他,定不推辭。”


    原來是有這層關係在,這就難怪了。而且從上次他們義救袁著來看,也是些性情中人,能夠分得清大是大非。


    “行,隻要你能把盜門拉過來,朕一樣不會虧待你。”


    這次他沒有事先封賞,一來還是不太相信他的能力,二來嘛,盜門如果投靠他,也需要進行安撫,到時候一並賞賜也不遲。


    得了劉誌的親口許諾,邱老二也是喜滋滋的,顯然認為自己肯定能手到擒來。


    正說著話,便聽到外麵有人敲門,樊超立刻起身去看,卻是董班和陸奉。


    他們講課迴來,看到了鄧演留下的字條,所以便過來了。


    董班人很敏感,一進來就發現氣氛不對,這些人雖然平日裏也對劉誌比較尊重,但也還在朋友範疇之內。


    可現在這副畢恭畢敬的樣子,仿佛對方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一般,著實讓人費解。


    樊超偷偷把自己衣襟上的印章撩給他看,那是劉誌的私印,上麵刻了他的名字,並不是大漢傳國玉璽。


    玉璽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征,目前名義上歸他使用,實際上還是掌控在梁太後手裏。


    別說帶出來了,就是在宮中,他也無權私自拿走,自有專門的掌印黃門侍郎,而且還是太後的心腹。


    沒有她的懿旨,根本無法調動。


    但即使是私印,也一樣是皇帝的身份象征。古代對印鑒的規定十分嚴格,如果有人敢假冒私刻皇帝印章,那可是誅九族的重罪,等同於謀逆。


    所以鄧演才會在見到印章之後,立刻下拜,不再有任何猜疑。


    董班曾經做過李固手下長史,自然也是懂的,無比震驚地抬頭看著劉誌。


    後者卻衝他微微一笑,柒分貴氣,三分威嚴,那份與眾不同的氣質油然而生。


    當然,這也少不了他們在知道劉誌的身份之後,眼中自動增加的光環加成。


    “草民董班,拜見陛下。”


    他做過官,禮儀方麵自然是無可挑剔,陸奉的反應也不慢,微微一愕,便也跟著拜倒。


    “兩位請起,坐這邊來,朕有事與你們相商。”


    這兩人早就算是他的屬下,所以劉誌說話的時候也隨意些。


    等他們坐下,鄧演便主動地將整件事情詳細地述說了一遍,董班聽後,眼中閃過異彩。


    他來京都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老師,如今能夠與陛下說上話,是不是也意味著他老人家起複有望了。


    看到他激動而又充滿希冀的目光,劉誌哪裏會不懂他的心思,歎息一聲。


    “抱歉,李公的事情,朕是真的無能為力,我曾經在太後麵前略微提了兩句,她便大發雷霆,還說……永不錄用。”


    劉誌並沒有隱瞞,而是選擇了如實相告,半點也沒有利用此事吊著他的意思。


    “永不錄用?”


    董班的臉上由震驚到頹喪,再到一片黯然,“可惜了他老人家那顆拳拳愛民之心,卻無法繼續報效國家了。”


    “不過,這件事情的根源卻不在太後身上,我能感覺得到,太後其實很欣賞李公,對於他的罷免也心存內疚。”


    當初李固被罷免太尉之職時,就有許多人想不通,他是太後父女倆一手提拔上來的,一直以來都委以重任。


    怎麽可能忽然間翻臉,而且還毫無半點迴旋的餘地。


    “陛下的意思是說,症結都在大將軍身上?”


    誰都知道大將軍梁冀和李固格格不入,之前就頗多衝突,後來又因為迎立新帝的問題,幾乎撕破了臉。


    他想整垮太尉,是人人皆知的事實,但讓他們想不通的是,太後為什麽會同意罷免李固。


    如果能夠搞清楚真正的原因,也許還有一線希望。


    “關於李公的問題,我已經有些猜想,但目前還無法證實,容我再慢慢調查,此事急不得。”


    董班感激地點點頭,“讓陛下費心了,其實老師如今正在安心治學,並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我們這些做弟子的白替他操心罷了。”


    李固本就遭到梁冀的忌憚,所以董班說話的時候十分謹慎,生怕給他惹禍上身了。


    他對李固的這份心,也是劉誌最欣賞他的地方,所謂忠孝節義,便是指的他這種人吧。


    “這個朕都知道,你不用擔心。”


    劉誌笑了笑,“怎麽樣,董兄可願意追隨於朕,共除國賊?”


    以董班對梁冀的仇恨,本來是沒什麽問題,但他與其他人不同,有著老師這個顧忌,害怕出事之後連累於他。


    所以劉誌還真不敢確定,他會不會選擇跟隨自己。


    “我……”


    果然,董班剛剛衝動地開口,又立刻打住了,臉上現出糾結矛盾的神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就是喜歡偷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共賞清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共賞清歌並收藏朕就是喜歡偷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