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麵對董承的質問,無言以對。
董承憤憤然道:“袁氏若是忠臣,就應該立刻出來迎接陛下!”
蔡邕苦笑道:“此事在下卻無法決定。國舅不必動怒,袁大公子的做法雖然不大合理,但畢竟目前時局不同以往,他未得父命,不敢決斷大事那也是情有可原的。”這話有些意思沒有挑明,董承卻聽明白了,皺起眉頭來。歎了口氣,神色緩和下來,道:“既如此,我們便和陛下暫時駐紮在城外便是。希望袁公的迴複能快些來到。”蔡邕連忙道:“國舅不必著急。袁大公子派出了八百裏加急快馬去往幽州傳訊,相信幾日之後就有迴信了。”
艾朗讓手下人分發食物和布匹絹帛,他自己則在這難民一樣的營地裏漫步起來。實在難以想象,原本是大漢帝國最顯貴的這一群人,如今竟然淪落到了逃難的地步。看來什麽都是假的,隻有手中的地盤和軍隊才是硬道理。
艾朗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幹幹瘦瘦身著儒衫頜下山羊須麵目陰沉的男子迎麵而來,猛然想起當日在董卓的酒宴上好像見過這麽個人。當時他一直很安靜,艾朗見他的位次很低,也沒過多的關注,之後也就忘記這麽號人了。卻沒想到今天竟然會碰到他,可是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那人猛然看到艾朗,微微一愣,走了上來,笑著抱拳道:“溫侯別來無恙?”
艾朗抱拳迴了一禮,道:“我記得在董卓的酒宴上看過你,你怎麽會來到這裏?”
那人歎了口氣,道:“郭汜李榷牛輔鬥得不可開交,關中已經成為了一座鼎爐,我若不走,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隨即看了一眼艾朗,笑道:“沒想到堂堂溫侯,如今居然淪落到成了袁紹的走狗了!”
艾朗哈哈一笑,道:“混不下去了,不就隻好給人賣命了!人嘛,都是如此,能雄霸一方就雄霸一方,否則就隻好給人賣命!日子總是要過的,要是看不開就隻好抹脖子了!”
那人大感訝異,深深地打量了艾朗幾眼,看他神情頗有些刮目相看的意味。鄭重地抱拳道:“溫侯想必還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叫賈詡。”
艾朗一愣,以為自己聽錯了,突然一把抓住了賈詡的雙臂,興奮地問道:“你說你叫賈詡?賈詡賈文和?”
賈詡微笑著點了點頭,道:“沒想到溫侯還聽過我的名字!”話語中頗有些自嘲的味道。
艾朗心中激動不已,眼睛看著賈詡,嘴巴裏幾乎要流出口水來了。賈詡啊!那個擺了曹操一道差點玩死了曹操的家夥!人才啊!
賈詡看見艾朗眼中火熱熾烈的光芒,不由得暗自心驚,不明白對方怎麽會突然變成這個樣子?第一次,心裏不由得升起害怕的感覺來。他就是在千軍萬馬的亂軍之中也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艾朗拿著賈詡在旁邊的木墩子上坐了下來,拍著他的手欣喜無限地道:“太好了!太好了!竟然讓我遇見了先生!”賈詡心裏發怵,趕忙把手縮了迴去,幹笑了一下,問道:“溫侯究竟想做什麽?”
艾朗道:“我希望先生能夠做我的人,幫我!”說著目光灼灼地盯著賈詡,一副滿懷期望的樣子。
賈詡聽到艾朗的話,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不過卻覺得他這話說出來實在有夠歧義的,笑了笑,點頭道:“好!”隨即抱拳道:“溫侯既然開口了,我賈詡便為溫侯效力!”
艾朗一愣,他原本以為像賈詡這樣的人才,那一定會拿架子端起來,就像諸葛亮對劉備那樣,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居然連人都沒有看見,到了第三次,還磨了許久才最終得到了諸葛亮。這種事情倒是有些像大學裏的男生追女生,即便那女生心中千肯萬肯,那也要考驗得你九九八十一難才罷手。艾朗難以置信地問道:“先生,你,你同意了?就這麽同意了?”
賈詡嗬嗬一笑,道:“這難道還有假的嗎?”
艾朗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喜道:“太好了!得到了先生,就相當於得到了十萬雄獅啊!”
賈詡見艾朗如此看重自己,倒也有些意外,不過卻並不受寵若驚,他自視還是很高的,在他自己看來,憑自己的能耐,又何止相當於十萬雄獅。
蔡邕過來了。艾朗見他情緒不高的樣子,不禁問道:“大學士怎麽耷拉著腦袋啊?”
賈詡笑道:“大學士定然是遭到董承等人的非議了。”
蔡邕看了一眼賈詡,好奇地問道:“這位先生是……?”
賈詡抱拳道:“在下賈詡,如今是溫侯府中幕僚。”艾朗見他如此介紹自己,心裏就像是喝了蜜一樣的高興。
蔡邕暗自奇怪,不過聽對方說是呂布的人,便也不敢失禮,抱拳道:“原來是賈詡先生。”隨即好奇地問道:“先生如何知道是董承等人非議在下了?”
賈詡笑道:“這太簡單了。董承等人以保駕的朝廷重臣自居,不見袁家的人親自出來迎接本就心中不悅了,如今又知道進不了洛陽,肯定憤恨難當,不拿大學士出氣又如何發泄呢?”
蔡邕禁不住苦笑道:“我可真是費力不討好啊!”
艾朗道:“大學士你是太善良了!這年頭,總是好人受罪!”
蔡邕苦笑了一下,隨即希冀地道:“希望袁公的迴信快些來到,那樣我也算對同僚們有個交待了。”
賈詡笑著搖了搖頭。
艾朗見狀,不禁問道:“先生你搖頭是什麽意思?”蔡邕也感到奇怪。
賈詡看了一眼蔡邕,道:“大學士不必渴望袁紹的書函。袁紹是不可能接納皇帝和朝廷的。袁紹如今兵威正盛,其雄心是囊括四海定鼎宇內,皇帝在他眼裏隻會礙眼,又怎會接納皇帝?我看他十之八九會想辦法把皇帝和朝廷逼走!”
艾朗知道在《三國演義》裏麵,袁紹確實沒有迎接逃難東來的皇帝,而曹操卻接走皇帝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禁奇怪地道:“把皇帝握在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好嗎?真不明白袁紹是怎麽想的?”
董承憤憤然道:“袁氏若是忠臣,就應該立刻出來迎接陛下!”
蔡邕苦笑道:“此事在下卻無法決定。國舅不必動怒,袁大公子的做法雖然不大合理,但畢竟目前時局不同以往,他未得父命,不敢決斷大事那也是情有可原的。”這話有些意思沒有挑明,董承卻聽明白了,皺起眉頭來。歎了口氣,神色緩和下來,道:“既如此,我們便和陛下暫時駐紮在城外便是。希望袁公的迴複能快些來到。”蔡邕連忙道:“國舅不必著急。袁大公子派出了八百裏加急快馬去往幽州傳訊,相信幾日之後就有迴信了。”
艾朗讓手下人分發食物和布匹絹帛,他自己則在這難民一樣的營地裏漫步起來。實在難以想象,原本是大漢帝國最顯貴的這一群人,如今竟然淪落到了逃難的地步。看來什麽都是假的,隻有手中的地盤和軍隊才是硬道理。
艾朗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幹幹瘦瘦身著儒衫頜下山羊須麵目陰沉的男子迎麵而來,猛然想起當日在董卓的酒宴上好像見過這麽個人。當時他一直很安靜,艾朗見他的位次很低,也沒過多的關注,之後也就忘記這麽號人了。卻沒想到今天竟然會碰到他,可是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那人猛然看到艾朗,微微一愣,走了上來,笑著抱拳道:“溫侯別來無恙?”
艾朗抱拳迴了一禮,道:“我記得在董卓的酒宴上看過你,你怎麽會來到這裏?”
那人歎了口氣,道:“郭汜李榷牛輔鬥得不可開交,關中已經成為了一座鼎爐,我若不走,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隨即看了一眼艾朗,笑道:“沒想到堂堂溫侯,如今居然淪落到成了袁紹的走狗了!”
艾朗哈哈一笑,道:“混不下去了,不就隻好給人賣命了!人嘛,都是如此,能雄霸一方就雄霸一方,否則就隻好給人賣命!日子總是要過的,要是看不開就隻好抹脖子了!”
那人大感訝異,深深地打量了艾朗幾眼,看他神情頗有些刮目相看的意味。鄭重地抱拳道:“溫侯想必還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叫賈詡。”
艾朗一愣,以為自己聽錯了,突然一把抓住了賈詡的雙臂,興奮地問道:“你說你叫賈詡?賈詡賈文和?”
賈詡微笑著點了點頭,道:“沒想到溫侯還聽過我的名字!”話語中頗有些自嘲的味道。
艾朗心中激動不已,眼睛看著賈詡,嘴巴裏幾乎要流出口水來了。賈詡啊!那個擺了曹操一道差點玩死了曹操的家夥!人才啊!
賈詡看見艾朗眼中火熱熾烈的光芒,不由得暗自心驚,不明白對方怎麽會突然變成這個樣子?第一次,心裏不由得升起害怕的感覺來。他就是在千軍萬馬的亂軍之中也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艾朗拿著賈詡在旁邊的木墩子上坐了下來,拍著他的手欣喜無限地道:“太好了!太好了!竟然讓我遇見了先生!”賈詡心裏發怵,趕忙把手縮了迴去,幹笑了一下,問道:“溫侯究竟想做什麽?”
艾朗道:“我希望先生能夠做我的人,幫我!”說著目光灼灼地盯著賈詡,一副滿懷期望的樣子。
賈詡聽到艾朗的話,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不過卻覺得他這話說出來實在有夠歧義的,笑了笑,點頭道:“好!”隨即抱拳道:“溫侯既然開口了,我賈詡便為溫侯效力!”
艾朗一愣,他原本以為像賈詡這樣的人才,那一定會拿架子端起來,就像諸葛亮對劉備那樣,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居然連人都沒有看見,到了第三次,還磨了許久才最終得到了諸葛亮。這種事情倒是有些像大學裏的男生追女生,即便那女生心中千肯萬肯,那也要考驗得你九九八十一難才罷手。艾朗難以置信地問道:“先生,你,你同意了?就這麽同意了?”
賈詡嗬嗬一笑,道:“這難道還有假的嗎?”
艾朗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喜道:“太好了!得到了先生,就相當於得到了十萬雄獅啊!”
賈詡見艾朗如此看重自己,倒也有些意外,不過卻並不受寵若驚,他自視還是很高的,在他自己看來,憑自己的能耐,又何止相當於十萬雄獅。
蔡邕過來了。艾朗見他情緒不高的樣子,不禁問道:“大學士怎麽耷拉著腦袋啊?”
賈詡笑道:“大學士定然是遭到董承等人的非議了。”
蔡邕看了一眼賈詡,好奇地問道:“這位先生是……?”
賈詡抱拳道:“在下賈詡,如今是溫侯府中幕僚。”艾朗見他如此介紹自己,心裏就像是喝了蜜一樣的高興。
蔡邕暗自奇怪,不過聽對方說是呂布的人,便也不敢失禮,抱拳道:“原來是賈詡先生。”隨即好奇地問道:“先生如何知道是董承等人非議在下了?”
賈詡笑道:“這太簡單了。董承等人以保駕的朝廷重臣自居,不見袁家的人親自出來迎接本就心中不悅了,如今又知道進不了洛陽,肯定憤恨難當,不拿大學士出氣又如何發泄呢?”
蔡邕禁不住苦笑道:“我可真是費力不討好啊!”
艾朗道:“大學士你是太善良了!這年頭,總是好人受罪!”
蔡邕苦笑了一下,隨即希冀地道:“希望袁公的迴信快些來到,那樣我也算對同僚們有個交待了。”
賈詡笑著搖了搖頭。
艾朗見狀,不禁問道:“先生你搖頭是什麽意思?”蔡邕也感到奇怪。
賈詡看了一眼蔡邕,道:“大學士不必渴望袁紹的書函。袁紹是不可能接納皇帝和朝廷的。袁紹如今兵威正盛,其雄心是囊括四海定鼎宇內,皇帝在他眼裏隻會礙眼,又怎會接納皇帝?我看他十之八九會想辦法把皇帝和朝廷逼走!”
艾朗知道在《三國演義》裏麵,袁紹確實沒有迎接逃難東來的皇帝,而曹操卻接走皇帝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禁奇怪地道:“把皇帝握在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好嗎?真不明白袁紹是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