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晚了
穿成團寵後她隻想認真搞事業 作者:椰子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若棠拿過弓箭,又是一箭射出,倒數第二個大頭蒜碎裂開來,跌落在地。
她再度把弓箭遞給秦月儀。
如此來迴三四次,秦月儀沒有一次挨到了大蒜的邊,胳膊卻漸漸酸痛起來,不知哪一箭後,她忽然崩潰了,蹲在地上抱住自己的頭,“不比了,我根本就比不過你!”
溫若棠冷然一笑,“不比了?晚了。”
她搭上一枚羽箭,弓弦緊繃,而那泛著金屬光澤的箭頭,竟明晃晃地對著蹲在地上的秦月儀!
“三姑娘,手下留情,手下留情……啊!”
旁邊的小廝和丫鬟求饒之語還未說完,箭已離弦。
秦月儀從未覺得自己離生死這麽近,她的腿已經軟了,腦中一片空白,隻等著那鋒銳的箭頭穿入自己的頭顱。
可是下一刻,“叮”的一聲,她用以挽發的碧玉步搖落地,青絲飄散,而那羽箭則一頭撞進旁邊的泥土中,箭尾微微抖動,似乎猶有餘威。
丫鬟撲上來,哭著道:“姑娘,姑娘,咱們走吧……”
秦月儀有些發怔,抬頭看向溫若棠。
她並不知道,溫若棠也舒了口氣。
剛才那一箭,她故意射歪,就是怕傷及秦月儀的性命,但若不給出重重一擊,秦月儀恐怕又難以得到教訓。
所以射中步搖,剛剛好。
“你現在明白了嗎?”溫若棠問。
秦月儀不搖頭也不點頭,隻是定定地看著,說來也怪,這一箭後,她的內心忽然平靜了許多。
“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短處,若總看著的短處踐踏他人,最終隻會遭到反噬。”溫若棠輕輕歪了歪頭,周身的氣勢柔和多了,“我並不太會講大道理,我也不想與你為敵,我隻想知道,你為什麽處處與我作對。”
秦月儀知道自己輸了,但是細細想來,好像這一場比拚,都是她一個人在暗暗較勁,溫若棠甚至都不想接招。
“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麽你這樣的女子,偏偏是個水性楊花的人。”秦月儀站了起來,不顧旁邊小丫鬟的死命拉扯,紅著眼睛說出內心想法,“你要砍要殺,隨便,但我真的看不慣你對一個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溫若棠著實想了想,才遲疑地問:“水性楊花,你是說……陸清徽的事?”
提到這個名字,秦月儀驟然上前,抓住溫若棠的手腕,“陸公子何辜?你之前對他千般萬般好,哄得他與你定了親,可現呢?你始亂終棄,又不肯與他結為夫婦,你憑什麽把他這樣耍來耍去?!”
“我沒有耍他。”
“你知道他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嗎?他每天喝得爛醉如泥,喝醉後就癱在街頭巷尾,嘴裏還喊著‘溫姑娘’,喊著‘溫將軍’,在大家眼裏,他已經成了個笑話……”
她的語氣越來越低,但誰都能聽出來其中蘊含的痛苦。
溫若棠看著她,沉默了好一會兒。
陸清徽在自己的生活裏,同樣是主角兒,會有其他人把他當成最要緊的那個;而對於秦月儀來說,陸清徽的委屈,就是她的委屈。
溫若棠歎了口氣,“你隻見到我與陸清徽解除婚約,卻未見到陸清徽背著我流連煙花之地;你隻見到陸清徽爛醉如泥,卻沒見到我以前求而不得時的模樣。秦月儀,以前的我,就是現在的你。”
秦月儀再一次愣住了。
最後那句話,是她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可現在就像是擂鼓一樣,一下一下敲著她的心。
溫若棠又補了兩句,“你愛慕陸清徽,大可在他低穀的時候陪著他,改變他。你過來為難我,真的沒有絲毫意義。”
秦月儀不知道該怎麽應對,驟然起身,披頭散發地向外麵走去。
丹雪小聲問要不要攔住,溫若棠搖搖頭,“今天的事,我隻能做到如此,讓她走吧,或許想一想就明白了。”
馬笑兒已把前麵的客人們安排妥當,憂心忡忡地問:“姑娘,咱們店裏的糕餅真的不太夠,雖然比其他糕餅鋪子的價格要高,但買的人還是很多,要不要從明天起多做一些?”
溫若棠搖搖頭,“且不說我們的人手不夠,單是盯著烘烤爐子的火候,就是個體力活,青屏這段時間把眼睛都熬紅了,咱們怎麽還能再往上加?”
不是流水線製作,就是這點不好,不過……
溫若棠笑了起來,“你放心,糕餅和早點不一樣,糕餅在很多人眼裏,隻能用來錦上添花,誰也不會吃它來飽肚子,所以這樣的東西往往是以稀為貴,今天秦月儀來鬧了一通,棠記食坊限量供應的名聲傳了出去,生意隻會更好。”
果然,自打這天開業後,棠記食坊的生意一日好過一日,不少人一大早就趕過來排隊,一排就是小半個時辰,但這些人不僅不抱怨,還聚在一起說這家的果幹多麽獨特清甜、糕餅多麽軟糯好吃。
當然,這頗為一致的口風,也得益於不少窮書生會過來。
他們隻點一碗牛乳茶,就在這裏坐上一天,作為掌櫃的馬笑兒不僅不黑臉,看到茶盞空了,還笑吟吟地問他們要不要加一些白水。
書生們不免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即使是占便宜,也占得通體舒服,在當下這種靠一根筆杆子可以把黑說成白、白說成黑的世道,他們很樂意為這樣的鋪子說一些好話。
賬本上,每日所賺的錢不斷在增長,溫若棠細細地算了下,如果照這麽下去,單是這兩個鋪子,每個月都能淨入八百兩。
而且果幹這種東西相較於水果來說好儲存很多,隻要在秋日碩果累累之時多烘一些出來,就能保證整個冬天不斷貨。
關乎食材,永遠是事不宜遲,溫若棠打算去郊外瞧瞧,看看有沒有便宜的小莊子,如果能買一個下來,打造出冰窖和糧倉,以後碰上例如供貨的糧商忽然不做了的突發事件,也不會憂愁。
溫夫人聽說溫若棠要去京郊,趕忙說:“我們溫家在京郊本身就有一個莊子,何必再買呢?更何況莊子在建時就挖了地窖,一應房屋倉庫都是你外公在時安排好的,都能用得上。”
她再度把弓箭遞給秦月儀。
如此來迴三四次,秦月儀沒有一次挨到了大蒜的邊,胳膊卻漸漸酸痛起來,不知哪一箭後,她忽然崩潰了,蹲在地上抱住自己的頭,“不比了,我根本就比不過你!”
溫若棠冷然一笑,“不比了?晚了。”
她搭上一枚羽箭,弓弦緊繃,而那泛著金屬光澤的箭頭,竟明晃晃地對著蹲在地上的秦月儀!
“三姑娘,手下留情,手下留情……啊!”
旁邊的小廝和丫鬟求饒之語還未說完,箭已離弦。
秦月儀從未覺得自己離生死這麽近,她的腿已經軟了,腦中一片空白,隻等著那鋒銳的箭頭穿入自己的頭顱。
可是下一刻,“叮”的一聲,她用以挽發的碧玉步搖落地,青絲飄散,而那羽箭則一頭撞進旁邊的泥土中,箭尾微微抖動,似乎猶有餘威。
丫鬟撲上來,哭著道:“姑娘,姑娘,咱們走吧……”
秦月儀有些發怔,抬頭看向溫若棠。
她並不知道,溫若棠也舒了口氣。
剛才那一箭,她故意射歪,就是怕傷及秦月儀的性命,但若不給出重重一擊,秦月儀恐怕又難以得到教訓。
所以射中步搖,剛剛好。
“你現在明白了嗎?”溫若棠問。
秦月儀不搖頭也不點頭,隻是定定地看著,說來也怪,這一箭後,她的內心忽然平靜了許多。
“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短處,若總看著的短處踐踏他人,最終隻會遭到反噬。”溫若棠輕輕歪了歪頭,周身的氣勢柔和多了,“我並不太會講大道理,我也不想與你為敵,我隻想知道,你為什麽處處與我作對。”
秦月儀知道自己輸了,但是細細想來,好像這一場比拚,都是她一個人在暗暗較勁,溫若棠甚至都不想接招。
“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麽你這樣的女子,偏偏是個水性楊花的人。”秦月儀站了起來,不顧旁邊小丫鬟的死命拉扯,紅著眼睛說出內心想法,“你要砍要殺,隨便,但我真的看不慣你對一個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溫若棠著實想了想,才遲疑地問:“水性楊花,你是說……陸清徽的事?”
提到這個名字,秦月儀驟然上前,抓住溫若棠的手腕,“陸公子何辜?你之前對他千般萬般好,哄得他與你定了親,可現呢?你始亂終棄,又不肯與他結為夫婦,你憑什麽把他這樣耍來耍去?!”
“我沒有耍他。”
“你知道他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嗎?他每天喝得爛醉如泥,喝醉後就癱在街頭巷尾,嘴裏還喊著‘溫姑娘’,喊著‘溫將軍’,在大家眼裏,他已經成了個笑話……”
她的語氣越來越低,但誰都能聽出來其中蘊含的痛苦。
溫若棠看著她,沉默了好一會兒。
陸清徽在自己的生活裏,同樣是主角兒,會有其他人把他當成最要緊的那個;而對於秦月儀來說,陸清徽的委屈,就是她的委屈。
溫若棠歎了口氣,“你隻見到我與陸清徽解除婚約,卻未見到陸清徽背著我流連煙花之地;你隻見到陸清徽爛醉如泥,卻沒見到我以前求而不得時的模樣。秦月儀,以前的我,就是現在的你。”
秦月儀再一次愣住了。
最後那句話,是她從來沒有想到過的,可現在就像是擂鼓一樣,一下一下敲著她的心。
溫若棠又補了兩句,“你愛慕陸清徽,大可在他低穀的時候陪著他,改變他。你過來為難我,真的沒有絲毫意義。”
秦月儀不知道該怎麽應對,驟然起身,披頭散發地向外麵走去。
丹雪小聲問要不要攔住,溫若棠搖搖頭,“今天的事,我隻能做到如此,讓她走吧,或許想一想就明白了。”
馬笑兒已把前麵的客人們安排妥當,憂心忡忡地問:“姑娘,咱們店裏的糕餅真的不太夠,雖然比其他糕餅鋪子的價格要高,但買的人還是很多,要不要從明天起多做一些?”
溫若棠搖搖頭,“且不說我們的人手不夠,單是盯著烘烤爐子的火候,就是個體力活,青屏這段時間把眼睛都熬紅了,咱們怎麽還能再往上加?”
不是流水線製作,就是這點不好,不過……
溫若棠笑了起來,“你放心,糕餅和早點不一樣,糕餅在很多人眼裏,隻能用來錦上添花,誰也不會吃它來飽肚子,所以這樣的東西往往是以稀為貴,今天秦月儀來鬧了一通,棠記食坊限量供應的名聲傳了出去,生意隻會更好。”
果然,自打這天開業後,棠記食坊的生意一日好過一日,不少人一大早就趕過來排隊,一排就是小半個時辰,但這些人不僅不抱怨,還聚在一起說這家的果幹多麽獨特清甜、糕餅多麽軟糯好吃。
當然,這頗為一致的口風,也得益於不少窮書生會過來。
他們隻點一碗牛乳茶,就在這裏坐上一天,作為掌櫃的馬笑兒不僅不黑臉,看到茶盞空了,還笑吟吟地問他們要不要加一些白水。
書生們不免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即使是占便宜,也占得通體舒服,在當下這種靠一根筆杆子可以把黑說成白、白說成黑的世道,他們很樂意為這樣的鋪子說一些好話。
賬本上,每日所賺的錢不斷在增長,溫若棠細細地算了下,如果照這麽下去,單是這兩個鋪子,每個月都能淨入八百兩。
而且果幹這種東西相較於水果來說好儲存很多,隻要在秋日碩果累累之時多烘一些出來,就能保證整個冬天不斷貨。
關乎食材,永遠是事不宜遲,溫若棠打算去郊外瞧瞧,看看有沒有便宜的小莊子,如果能買一個下來,打造出冰窖和糧倉,以後碰上例如供貨的糧商忽然不做了的突發事件,也不會憂愁。
溫夫人聽說溫若棠要去京郊,趕忙說:“我們溫家在京郊本身就有一個莊子,何必再買呢?更何況莊子在建時就挖了地窖,一應房屋倉庫都是你外公在時安排好的,都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