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玉帝的決心
玉帝又喝了兩壺酒,這才歎了口氣道:“光明,你說同樣都是邁入聖境的人,做人之間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
……您有上春晚的資質,堯自在心中暗道。
就聽玉帝繼續道:“太清、玉清、上清三位師兄,都是盤古大神元神所化,性格或無為,或灑脫,或嚴謹,都堪稱聖人中的楷模。
女媧娘娘更是宅心人厚,大慈大悲,當年捏土造人,煉石補天,幹得哪一樣不是驚天誌偉的大功德!
就算是朕的那位接引師兄,雖然做事愛講謀略,為了西方大興想盡辦法,但行事風格也不會不擇手段,至少要顧及‘聖人’二字的臉麵。
可那個準提道人呢……唉!
仗著自己是聖人,做起事來的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
先是在西天門外縱容弟子偷襲愛卿,如今竟然親自出手殺人滅口,真是給‘聖人’二字抹黑,簡直是無恥至極!”
堯自在對玉帝的這種說法,還是非常認同的。
縱觀整個封神大劫,要說哪方勢力最無恥,可能有人會說是截教,因為截教幫助大反派商紂王,且使用的手段也談不上什麽光明正大。
也有人說最無恥的是闡教,因為闡教的仙人看似行事磊落,但為了保住本教大能級別的人物,手段也是十分毒辣。
比如說是在破“十絕陣”時,就是讓門下許多三四代弟子做了大劫的“炮灰”。
但是截教和闡教的作風比起西方教來說,隻能算是小巫見大巫,西方在封神大劫時的做法,那真叫是一個如狼似虎、如饑似渴。
特別是這個準提聖人,不擇手段的搶法寶、搶人、搶地盤,他的口頭禪就是“此物與我西方有緣”、“你與我西方有緣”、“你全家都與我西方有緣”……
反正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與我有緣”,就把人和寶物都忽悠走了。
被準提道人帶走的仙人有孔宣、馬元、法戒等。
除此之外,闡教的燃燈道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道人以及懼留孫,也不知何時成了西方教的人。
一想到那個燃燈道人,堯自在不由就感到牙根直癢。
相比起來,準提聖人雖然做事無恥了些,可是他那也是為了西方的事業。
而燃燈道人則為了一己之私,使盡了各種下三濫的手段,搶了趙公明大哥的定海神珠,又在大劫中屢次偷襲截教高手,且下手都非常殘忍,往往是不留活口。
也不知他是如何在大劫後,心安理得坐上“古佛”這個位置的?
真是應了華仔的那句名言——坐好車的人就一定是好人嗎?
總之在原有封神的劇本裏,這一場大劫過後,截教眾仙十不存一,要麽上了封神榜,要麽被西方‘有緣了化了’。
同時闡教也沒好到哪去,雖然沒有像截教那樣被滅了教,但最大的勝利果實卻被西方教取走了,且自己還損失了五大高手,可謂是元氣大傷。
而西方教呢?
大劫後,已是有了與道門和天庭抗衡的實力,沒有損失不說,還賺了不少,成為了真正的大贏家。
要不然也不會在封神大劫後,又有實力策劃了西遊劫難,徹底將道門和天庭邊緣化。
自己身為道門弟子,堯自在自然要想辦法杜絕此事發生,這樣才不辜負老師的厚望。
堯自在對著玉帝躬身施禮道:“還請陛下息怒,您是我們的主心骨,不能讓怒火影響了您的判斷。”
“唉……”
玉帝幹了一碗酒歎道:“愛卿的意思我懂,隻是朕咽不下這口惡氣!
好了好了,朕現在的心緒好了不少,你說說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事?”
堯自在沉吟一下,看向玉帝道:“陛下如果要反擊,臣到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參考。”
“哈哈哈……我就說你小子不能當縮頭烏龜嗎,快說快說!”玉帝頓時來了精神頭。
“是。”堯自在道:“臣先說下策,那就是繼續追查黑大國一案,別看他已經身死,但還是能夠查到些他與西方溝連的蛛絲馬跡。
有了這些證據,陛下就可以已天庭的名義,讓西方給我們一個解釋。
臣已經開始做這件事了,但隻是建議太白金仙大仙子和赤腳大仙先小查,還沒有擴大。”
玉帝搖了搖頭道:“此策不是很好,如今人證已死,就算愛卿查到證據,對方來個死不認賬,我們也拿他沒轍,小查一下,肅清餘毒也就算了。
中策是什麽?”
堯自在迴道:“中策是請陛下再去一趟紫霄宮,向道祖老爺言明此事,請他老人家為天庭做主。”
“也不妥。”玉帝搖了搖頭道:“光明你有所不知,準提是老爺的記名弟子,為了顧及他的麵皮,估計老爺最多也就是訓斥他幾句,達不到廢聖的目的。”
廢聖!
堯自在眼睛一眯,壓低了聲音道:“陛下,您下定決心了?”
玉帝點點頭,眼中神光閃動,沉聲道:“說說你的上策。”
“後發之人,一擊致命。”堯自在眼中也是神芒閃爍,表情堅毅的看向玉帝繼續道:
“陛下您想,黑大國為何隱藏了這麽多年都沒有暴露,恰恰是最近才露出的馬腳?”
“為何?”玉帝皺起了眉。
堯自在繼續分析著:“那是因為西方教慌了,急了!
如今咱們天庭依次收了冥界和龍族,前些日更是滅了妖庭,讓我們的實力大增。
西方教想急於了解我們的各方麵情況,這才讓黑大國頻繁的活動了起來。
如果臣估計的不錯,他們下一步定會有大的動作,皆時臣一定會把握機會,對他們反戈一擊。”
“你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麽?”玉帝問道。
堯自在搖了搖頭,臉上卻現出了幾分自信:“陛下您別忘了,我們還有一隻“嗡嗡嗡”在他們那裏,有什麽風吹草動,臣會第一時間向您稟告的。”
“嗯。”
玉帝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但臉上也現出幾分擔憂道:“此上策雖好,隻是我覺得還是有些心中無底?
堯自在聞聽此言,臉上也現出了思索的神情,權衡利弊後,決定把自己的另一個算計也說出來。
玉帝又喝了兩壺酒,這才歎了口氣道:“光明,你說同樣都是邁入聖境的人,做人之間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
……您有上春晚的資質,堯自在心中暗道。
就聽玉帝繼續道:“太清、玉清、上清三位師兄,都是盤古大神元神所化,性格或無為,或灑脫,或嚴謹,都堪稱聖人中的楷模。
女媧娘娘更是宅心人厚,大慈大悲,當年捏土造人,煉石補天,幹得哪一樣不是驚天誌偉的大功德!
就算是朕的那位接引師兄,雖然做事愛講謀略,為了西方大興想盡辦法,但行事風格也不會不擇手段,至少要顧及‘聖人’二字的臉麵。
可那個準提道人呢……唉!
仗著自己是聖人,做起事來的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
先是在西天門外縱容弟子偷襲愛卿,如今竟然親自出手殺人滅口,真是給‘聖人’二字抹黑,簡直是無恥至極!”
堯自在對玉帝的這種說法,還是非常認同的。
縱觀整個封神大劫,要說哪方勢力最無恥,可能有人會說是截教,因為截教幫助大反派商紂王,且使用的手段也談不上什麽光明正大。
也有人說最無恥的是闡教,因為闡教的仙人看似行事磊落,但為了保住本教大能級別的人物,手段也是十分毒辣。
比如說是在破“十絕陣”時,就是讓門下許多三四代弟子做了大劫的“炮灰”。
但是截教和闡教的作風比起西方教來說,隻能算是小巫見大巫,西方在封神大劫時的做法,那真叫是一個如狼似虎、如饑似渴。
特別是這個準提聖人,不擇手段的搶法寶、搶人、搶地盤,他的口頭禪就是“此物與我西方有緣”、“你與我西方有緣”、“你全家都與我西方有緣”……
反正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與我有緣”,就把人和寶物都忽悠走了。
被準提道人帶走的仙人有孔宣、馬元、法戒等。
除此之外,闡教的燃燈道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道人以及懼留孫,也不知何時成了西方教的人。
一想到那個燃燈道人,堯自在不由就感到牙根直癢。
相比起來,準提聖人雖然做事無恥了些,可是他那也是為了西方的事業。
而燃燈道人則為了一己之私,使盡了各種下三濫的手段,搶了趙公明大哥的定海神珠,又在大劫中屢次偷襲截教高手,且下手都非常殘忍,往往是不留活口。
也不知他是如何在大劫後,心安理得坐上“古佛”這個位置的?
真是應了華仔的那句名言——坐好車的人就一定是好人嗎?
總之在原有封神的劇本裏,這一場大劫過後,截教眾仙十不存一,要麽上了封神榜,要麽被西方‘有緣了化了’。
同時闡教也沒好到哪去,雖然沒有像截教那樣被滅了教,但最大的勝利果實卻被西方教取走了,且自己還損失了五大高手,可謂是元氣大傷。
而西方教呢?
大劫後,已是有了與道門和天庭抗衡的實力,沒有損失不說,還賺了不少,成為了真正的大贏家。
要不然也不會在封神大劫後,又有實力策劃了西遊劫難,徹底將道門和天庭邊緣化。
自己身為道門弟子,堯自在自然要想辦法杜絕此事發生,這樣才不辜負老師的厚望。
堯自在對著玉帝躬身施禮道:“還請陛下息怒,您是我們的主心骨,不能讓怒火影響了您的判斷。”
“唉……”
玉帝幹了一碗酒歎道:“愛卿的意思我懂,隻是朕咽不下這口惡氣!
好了好了,朕現在的心緒好了不少,你說說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事?”
堯自在沉吟一下,看向玉帝道:“陛下如果要反擊,臣到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參考。”
“哈哈哈……我就說你小子不能當縮頭烏龜嗎,快說快說!”玉帝頓時來了精神頭。
“是。”堯自在道:“臣先說下策,那就是繼續追查黑大國一案,別看他已經身死,但還是能夠查到些他與西方溝連的蛛絲馬跡。
有了這些證據,陛下就可以已天庭的名義,讓西方給我們一個解釋。
臣已經開始做這件事了,但隻是建議太白金仙大仙子和赤腳大仙先小查,還沒有擴大。”
玉帝搖了搖頭道:“此策不是很好,如今人證已死,就算愛卿查到證據,對方來個死不認賬,我們也拿他沒轍,小查一下,肅清餘毒也就算了。
中策是什麽?”
堯自在迴道:“中策是請陛下再去一趟紫霄宮,向道祖老爺言明此事,請他老人家為天庭做主。”
“也不妥。”玉帝搖了搖頭道:“光明你有所不知,準提是老爺的記名弟子,為了顧及他的麵皮,估計老爺最多也就是訓斥他幾句,達不到廢聖的目的。”
廢聖!
堯自在眼睛一眯,壓低了聲音道:“陛下,您下定決心了?”
玉帝點點頭,眼中神光閃動,沉聲道:“說說你的上策。”
“後發之人,一擊致命。”堯自在眼中也是神芒閃爍,表情堅毅的看向玉帝繼續道:
“陛下您想,黑大國為何隱藏了這麽多年都沒有暴露,恰恰是最近才露出的馬腳?”
“為何?”玉帝皺起了眉。
堯自在繼續分析著:“那是因為西方教慌了,急了!
如今咱們天庭依次收了冥界和龍族,前些日更是滅了妖庭,讓我們的實力大增。
西方教想急於了解我們的各方麵情況,這才讓黑大國頻繁的活動了起來。
如果臣估計的不錯,他們下一步定會有大的動作,皆時臣一定會把握機會,對他們反戈一擊。”
“你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麽?”玉帝問道。
堯自在搖了搖頭,臉上卻現出了幾分自信:“陛下您別忘了,我們還有一隻“嗡嗡嗡”在他們那裏,有什麽風吹草動,臣會第一時間向您稟告的。”
“嗯。”
玉帝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但臉上也現出幾分擔憂道:“此上策雖好,隻是我覺得還是有些心中無底?
堯自在聞聽此言,臉上也現出了思索的神情,權衡利弊後,決定把自己的另一個算計也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