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擺渡船在江麵上起伏飄蕩,我這心也跟著飄飄忽忽,抬頭望著遠處的豐都鬼城,害怕倒是不至於,但是心裏多少有點不太踏實。


    總覺得,這次好像會發生點什麽不一樣的事情。


    好在功夫不大,這船就到了豐都名山腳下,抬頭望,山上是一片林木蒼翠,無數的建築點綴其中,許多樓台亭閣依山而立,看上去竟是景色秀麗,風光大好,絲毫沒有鬼城陰森恐怖的意味。


    不過這時候,我腦海裏浮現出了昨夜李娜跟我說的話。


    記得她跟我說:凡哥,你去豐都鬼城,可一定要注意點,普通人去豐都鬼城,大多都是旅遊去了,但隻有一些有機緣的人,和一些修行人,才能夠發現豐都鬼城的秘密……


    這鬼城有什麽秘密,我是暫時還沒發現,此時此刻我就覺得有點蛋疼。


    因為這小雨始終淋淋漓漓,跟得了尿道炎似的。


    這句形容詞在腦海裏冒出來,我都不由暗暗得意,你們在別的書裏都夠嗆能看到如此精髓的比喻句。


    下了船,來到景區,首先就看到了一個牌坊,上寫:天下名山。


    在這四個字的上麵,還有兩個碩大的字:鬼城。


    在景區遊客中心的廣場上還有一座白無常的雕像,頭戴高帽,拿著扇子,雕像上寫著:你也來了。


    這個就挺有意思了,能在景區看到白無常的雕像,可能普天下也就隻有這個地方能這麽幹了。


    進入鬼城,記得看到的是哼哈祠,裏麵供奉的自然就是哼哈二將,這都是武王伐紂時的故事,後來兩人成為了鎮守山門的神將。


    後麵是報恩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也就是幽冥教主,統管陰曹地府的。


    提到陰曹,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但未必知道這裏“曹”的意思。


    其實“曹”就是古代的官署管理機構,相當於現在的某某“司”,某某“局”。


    陰曹地府的意思,就是陰間之曹,地下之府。


    人們常會聽說六案功曹,這裏麵指的就是:天曹、地曹、冥曹、神曹、人曹、鬼曹。


    六案功曹就是陰間官名,負責呈送陰間公文給陰天子的。


    而這位地藏王菩薩,也就是幽冥教主,他其實就是四大菩薩之一,隻不過其他三位菩薩,觀音、文殊、普賢都是以普度眾生為主,地藏菩薩卻主要是救度地獄裏的“罪鬼”。


    所以說我們平時念誦地藏經,就會有度化鬼魂的作用。


    我經常跟大家說,沒事不要亂念地藏經,會招鬼道眾生,但這個說法實際上並不被一些大和尚所認可。


    包括大家如果去廟裏問,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念任何經都不會招鬼,反而因為你念經,這些鬼道眾生都會來為你護法,所以念吧,有好處。


    這麽說其實也對,念經確實是有好處,鬼道眾生也確實是能為你護法,但前提是你必須要有一定的德行,你還得長期堅持念,人家才能為你護法啊。


    如果你啥也不懂,想起來就念,想不起來就不念,也沒什麽德行,虔誠心也不夠,你猜鬼道眾生會不會為你護法?


    (


    答案是非但不會給你護法,反而會來氣,你念幾句經把人家招來了,然後你又不念了,你猜人家會不會扒拉你?


    所以說,和尚們讓你念經確實是為你好,但你一定要頭腦清醒,先想想自己有沒有那個耐心和德行,能不能度化鬼道眾生。


    如果啥也做不到,你還是別惹那個麻煩。


    須知:若是鬼道眾生成為你的護法,說白了就是開始跟著你了。


    我不是給大家潑冷水,也不是反對念經,我是提倡念經的,但是我更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念,做好心理準備哈。


    言歸正傳,我在這豐都鬼城裏頂著毛毛雨轉悠了半天,走了奈何橋,過了寥陽殿,那個傳說中三百多斤的鐵礅也看到了,三生石也瞻仰了。


    前麵就是三十三重天和玉皇殿,過去之後走不遠就是鬼門關了。


    我覺得此處應該上個圖,翻了好久手機,終於找到了。


    傳說進鬼門關也不是隨便進的,門前有16個鬼王把關,還有兩個小鬼看門。在世為善的亡魂能順利通過,而在世作惡的亡魂會被打入地獄受刑。


    而在豐都鬼城,還有一個新的說法:過了鬼門關,一生都平安。


    過了鬼門關就是黃泉路,黃泉又稱為九泉,表示非常深的泉,這個名稱也是有來曆的。


    正所謂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地下極深處就是黃泉,所以黃泉就是地下水,古人在墓穴中能夠挖出黃色的水,打泉井至深時,水也是黃色的,故而得名,代表死後埋葬之處。


    白居易的《長恨歌》裏麵有一句“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這裏的碧落,就是道家的說法,最初道家除了九重天,還有六天的說法,碧落就是六天裏麵的第一層天空,古人觀天象,見碧霞滿空,因此叫做碧落。


    先說好,我這可不是水字啊,是在給大家講解傳統文化,這是正經事。


    不過這六天、九重天、三十三重天,其實都不是實數,隻不過古人的一種比喻,一種構想,限於篇幅,我就不長篇大論了,感興趣的去百度吧。


    總之我沿著道路前行,又看到一塊勸誡碑,這是奉勸人們要向善從善的,以免死後在地獄受刑。


    最後就來到了天子殿,這裏供奉的就是閻羅王,兩旁是四大判官,牛頭馬麵,十大陰帥等等。


    有人可能會說,這閻羅王不是佛教裏的嗎,為什麽很多道教也信這個?


    其實“閻王”的稱謂是從梵語中音譯過來的,是閻魔羅的簡稱,又作閻羅,是古印度傳說中管理陰間事務之王。


    佛教創立後也沿用了這一說法,傳入我國後又與道教相結合,演變成十殿閻羅。


    所以大家不必太較真這些東西,因為任何文化都是有著傳承融合的過程,就像和尚敲的木魚,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玩意最早是道教的,時至今日道教也在用木魚,這可不是佛教的專屬法器。


    當時我看了天子殿之後,就跟著遊覽的人群往兩廂廊房走去。


    因為,這兩旁就是傳說中的十八地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北出馬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半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半仙並收藏東北出馬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