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均田令
時間就在這樣緊張且忙碌的日子中一天天度過。
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都恢複了旺盛的生機,開始蓬勃發展,而在吳國公府治下,更是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首先是保甲鄉三級基層行政製度的搭建,整個新納之地為兩個完整的府,安慶府和廬州府,以及揚州府最西端的滁州和全椒兩地,縣級機構共計二十個!
二十個縣級轄區內,有人口共計一百六十餘萬,當然按照元廷官方統計數據肯定沒有這麽多,甚至連一半都沒有,隻有少得可憐的六七十萬人。
但在兩個府內隻生活六七十萬人明顯有點扯淡,安豐路當初沒清查人口時更加誇張,整個路按照元廷給出的數據隻有不到十萬人。
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人口數量蹭蹭往上漲,到現在吸納了大量外來人口後,安豐路的人口已逼近百萬。
所以,說實話,元廷的統計數據真的信不得,一切還得靠自己,靠自己才能拿到最為真實的基層人口數據。
當然,也不能全怪元廷統計數據與真實數據差距太大,主要還是看各自的統計方法。
比如,隻統計青壯勞力,老人小孩不做統計,十六歲以下及五十歲以上的人口不做統計,占據人口一半還多的女性不做統計……
這樣一個路、一個府最後隻統計出來十幾二十萬人也是能理解。
人類社會的人口數量分布一般是呈現橄欖球形態的,即中間多、兩頭少!
不健康的社會形態或者老齡化社會不做討論。
這樣中間的人口差不多占社會的六到七成,這是男性、女性一起算的,如果隻算男性,最多隻有三成五左右!
而古代尤其是亂世,男性數量往往會銳減,所以整個社會中青壯男性能有三成就算不錯了。
如果官方隻統計青壯男性,得到的數據必然大量失真,同時古代豪紳地主又有隱匿人口的習慣,普通老百姓也害怕繳納丁口錢從而隱匿自家兒子。
總之,隱匿人口的現象在清朝雍正施行攤丁入畝政策前那都是正常操作。
畢竟不隱匿人口豪紳地主吃啥,而普通老百姓一生一大窩,如果不隱匿自家人口,僅僅丁口錢一項隻怕就能叫一大家子傾家蕩產。
官方人口統計不準是一項政策性的問題,朱子明改變了政策,統計時無論男女老少皆記錄在案。
其後施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使得老百姓隱匿丁口的動機消失,最後再順利的施行均田令,人口自然而然就增加了。
兩個府外加滁州、全椒兩個縣,統計出一百六十餘萬人口真心不多,如果算到青壯勞動力身上,不就五六十萬的樣子嘛?
說句客觀一點的話,真別覺得古代統治者很蠢,相反他們非常的聰明。
我耗費人力物力、時間心血統計一大堆無用人口數據出來做甚?
看著隔應自己嗎?
幹脆就一切從簡,隻統計對官府有用的人口,沒用的你愛怎樣就怎樣。
這樣你也省心我也省力,你好我好大家好,何樂而不為呢?
隻不過朱子明畢竟來自後世,觀念怎麽可能跟封建統治者一樣嘛?
在他看來,人口自然是轄地內所有人口總和,那管什麽男女老少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分類。
對下麵的官員的要求也是盡管把人口統計出來,因為唯有掌握了準確的人口數量,朱子明才好決定均田令怎麽施行,不然盲人摸象,終歸不能窺得全貌也。
早期的開荒令無疑是有瑕疵的,隻顧著讓大家開荒種地,增加糧食產量,並未對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紳加以限製。
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傻子都知道會出問題。
豪紳地主占據大量社會資源,在開荒行動中占盡先機,長此以往,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最後終將被吞噬。
雖然土地數量確實多了,攤丁入畝政策下,也虧不到吳國公府。
可問題在於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就相當於變相的土地兼並。
而土地兼並會導致什麽後果,不說也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曆朝曆代之所以會垮塌不正是因為土地兼並太過嚴重,導致大量老百姓失去土地,最終淪為災民、流民,變成社會的不穩定成分。
當這樣的不穩定成分積累到一定程度過後,戰亂和起義也就爆發了。
在一波接著一波的起義浪潮猛烈衝擊之下,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也隻有接受毀滅的份。
而明知開荒令有問題,相當於變著法的在幫助地主豪紳完成土地兼並,朱子明又怎麽可能不加以限製。
畢竟他可不想自己建立的王朝成為短命王朝,那樣說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所以,開荒令得到了改良,變成了如今的均田令。
均田令規定,十六歲及以上成年男子可獲得荒地二十畝,十五歲及以上成年女子則可獲得荒地十五畝。
荒地開墾出來後就是你的,並且三年內開墾出來的荒地不收賦稅。
然後是未成年男子和女子,十三歲以下無力自食其力者,吳國公府會發放五畝荒地,記在父母名下!
十三歲以上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未成年人,吳國公府會分別發放十五畝和十畝的荒地耕種,三年內不收取任何賦稅。
且成年過後,可至各鄉備案,領取差額的荒地,以此來保障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
按照朱子明的預計,安豐府、信陽府、廬州府、安慶府四府內,共計三百多萬人口將分出去近三千萬畝的荒地!
三千萬畝的荒地大概差不都兩萬平方公裏的麵積,占了如今吳國公府治地四分之一的土地。
這是吳國公府分給老百姓的利益,實實在在的利益往往比什麽承諾都更加有說服力。
通過這麽一次均田行動,轄地內的老百姓對吳國公府的認同度直線攀升,有的老百姓甚至在家裏給朱子明立牌位建生祠,日夜香火不斷的供奉。
各地老百姓口中,有的全是對吳國公府和朱子明的溢美之詞,三百萬人的民心自此全被朱子明掌握在了手中。
沒辦法,華夏數千年的農耕文明造就了老百姓對土地有著銘刻進入骨子裏的熱情,統治者隻要肯給他們分發土地,他們便願意為之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未完待續)
時間就在這樣緊張且忙碌的日子中一天天度過。
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都恢複了旺盛的生機,開始蓬勃發展,而在吳國公府治下,更是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首先是保甲鄉三級基層行政製度的搭建,整個新納之地為兩個完整的府,安慶府和廬州府,以及揚州府最西端的滁州和全椒兩地,縣級機構共計二十個!
二十個縣級轄區內,有人口共計一百六十餘萬,當然按照元廷官方統計數據肯定沒有這麽多,甚至連一半都沒有,隻有少得可憐的六七十萬人。
但在兩個府內隻生活六七十萬人明顯有點扯淡,安豐路當初沒清查人口時更加誇張,整個路按照元廷給出的數據隻有不到十萬人。
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人口數量蹭蹭往上漲,到現在吸納了大量外來人口後,安豐路的人口已逼近百萬。
所以,說實話,元廷的統計數據真的信不得,一切還得靠自己,靠自己才能拿到最為真實的基層人口數據。
當然,也不能全怪元廷統計數據與真實數據差距太大,主要還是看各自的統計方法。
比如,隻統計青壯勞力,老人小孩不做統計,十六歲以下及五十歲以上的人口不做統計,占據人口一半還多的女性不做統計……
這樣一個路、一個府最後隻統計出來十幾二十萬人也是能理解。
人類社會的人口數量分布一般是呈現橄欖球形態的,即中間多、兩頭少!
不健康的社會形態或者老齡化社會不做討論。
這樣中間的人口差不多占社會的六到七成,這是男性、女性一起算的,如果隻算男性,最多隻有三成五左右!
而古代尤其是亂世,男性數量往往會銳減,所以整個社會中青壯男性能有三成就算不錯了。
如果官方隻統計青壯男性,得到的數據必然大量失真,同時古代豪紳地主又有隱匿人口的習慣,普通老百姓也害怕繳納丁口錢從而隱匿自家兒子。
總之,隱匿人口的現象在清朝雍正施行攤丁入畝政策前那都是正常操作。
畢竟不隱匿人口豪紳地主吃啥,而普通老百姓一生一大窩,如果不隱匿自家人口,僅僅丁口錢一項隻怕就能叫一大家子傾家蕩產。
官方人口統計不準是一項政策性的問題,朱子明改變了政策,統計時無論男女老少皆記錄在案。
其後施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使得老百姓隱匿丁口的動機消失,最後再順利的施行均田令,人口自然而然就增加了。
兩個府外加滁州、全椒兩個縣,統計出一百六十餘萬人口真心不多,如果算到青壯勞動力身上,不就五六十萬的樣子嘛?
說句客觀一點的話,真別覺得古代統治者很蠢,相反他們非常的聰明。
我耗費人力物力、時間心血統計一大堆無用人口數據出來做甚?
看著隔應自己嗎?
幹脆就一切從簡,隻統計對官府有用的人口,沒用的你愛怎樣就怎樣。
這樣你也省心我也省力,你好我好大家好,何樂而不為呢?
隻不過朱子明畢竟來自後世,觀念怎麽可能跟封建統治者一樣嘛?
在他看來,人口自然是轄地內所有人口總和,那管什麽男女老少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分類。
對下麵的官員的要求也是盡管把人口統計出來,因為唯有掌握了準確的人口數量,朱子明才好決定均田令怎麽施行,不然盲人摸象,終歸不能窺得全貌也。
早期的開荒令無疑是有瑕疵的,隻顧著讓大家開荒種地,增加糧食產量,並未對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紳加以限製。
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傻子都知道會出問題。
豪紳地主占據大量社會資源,在開荒行動中占盡先機,長此以往,強者越來越強,弱者越來越弱,最後終將被吞噬。
雖然土地數量確實多了,攤丁入畝政策下,也虧不到吳國公府。
可問題在於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就相當於變相的土地兼並。
而土地兼並會導致什麽後果,不說也相信大家都知道吧。
曆朝曆代之所以會垮塌不正是因為土地兼並太過嚴重,導致大量老百姓失去土地,最終淪為災民、流民,變成社會的不穩定成分。
當這樣的不穩定成分積累到一定程度過後,戰亂和起義也就爆發了。
在一波接著一波的起義浪潮猛烈衝擊之下,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也隻有接受毀滅的份。
而明知開荒令有問題,相當於變著法的在幫助地主豪紳完成土地兼並,朱子明又怎麽可能不加以限製。
畢竟他可不想自己建立的王朝成為短命王朝,那樣說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所以,開荒令得到了改良,變成了如今的均田令。
均田令規定,十六歲及以上成年男子可獲得荒地二十畝,十五歲及以上成年女子則可獲得荒地十五畝。
荒地開墾出來後就是你的,並且三年內開墾出來的荒地不收賦稅。
然後是未成年男子和女子,十三歲以下無力自食其力者,吳國公府會發放五畝荒地,記在父母名下!
十三歲以上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未成年人,吳國公府會分別發放十五畝和十畝的荒地耕種,三年內不收取任何賦稅。
且成年過後,可至各鄉備案,領取差額的荒地,以此來保障大多數老百姓的利益。
按照朱子明的預計,安豐府、信陽府、廬州府、安慶府四府內,共計三百多萬人口將分出去近三千萬畝的荒地!
三千萬畝的荒地大概差不都兩萬平方公裏的麵積,占了如今吳國公府治地四分之一的土地。
這是吳國公府分給老百姓的利益,實實在在的利益往往比什麽承諾都更加有說服力。
通過這麽一次均田行動,轄地內的老百姓對吳國公府的認同度直線攀升,有的老百姓甚至在家裏給朱子明立牌位建生祠,日夜香火不斷的供奉。
各地老百姓口中,有的全是對吳國公府和朱子明的溢美之詞,三百萬人的民心自此全被朱子明掌握在了手中。
沒辦法,華夏數千年的農耕文明造就了老百姓對土地有著銘刻進入骨子裏的熱情,統治者隻要肯給他們分發土地,他們便願意為之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