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心急了
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會選擇聽之任之,然後大力發展屯田事務,慢慢的實現開荒令的初衷。
但朱子明不會,他作為一個後來者太明白提升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重要性,因為這不單單是對百姓開荒有利,對整個征南將軍府都有利。
就比如缺鐵這個老問題,因為缺鐵將軍府沒法大量製造兵器鎧甲,導致自身實力大受影響。
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興建一座煉鐵廠生產生鐵,大量製造鐵製農具,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另外就是大量征集耕牛,以牛耕的方式提升耕種效率,使得一個人能夠管理的土地大大增加,從而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
兩個辦法都得實施,無論是建煉鐵廠,還是收集耕牛,都對將軍府有重大意義。
尤其是興建煉鐵廠,對將軍府的發展更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隻要有一座正常生鐵的煉鐵廠,產量壓根不用太高,一年生產出幾百噸生鐵,就能基本滿足將軍府的需求。
前世身為冶金廠的小職員,別的可能不太會,但要說煉鐵煉鋼絕對手到擒來。
而且作為冶金廠的職員,對中國鐵礦分布情況不說了如指掌,但大概情況還是知道的。
恰好在他所管轄的境內,霍邱縣一帶就有大型的鐵礦礦山,後世探明的礦石儲量高達十幾億噸,若能發現礦石開采冶煉都不算難事。
此事早就在做了,當初打下壽春後,朱子明麵對逃亡至淮南,幾乎近在咫尺的徹裏不花餘部都選擇了視而不見,反而下令李勇往西打下安豐,然後又一路把霍邱縣占領了,目的正是為了霍邱的鐵礦。
有鐵礦才能煉鐵,有了鐵才能煉鋼,有鋼鐵就能有一隻鋼鐵雄獅,想要大力發展火器才有資格,不然一切都是在做白日夢。
當然,朱子明還知道後世安徽馬鞍山附近也有大量鐵礦石,但現在他勢力離著馬鞍山還遠著,中間隔著一個廬州不說,還有大江阻隔,注定隻能等以後再去開發。
現在先把霍邱的鐵礦找到,把煉鐵廠建起來,煉出第一爐鐵比什麽都重要。
關於煉鐵廠的選址,朱子明心裏也是有計較的,首先肯定不能建在壽春。
因為將來勢力一旦南下,壽春就會成為前沿陣地,可能會經常性受到騷擾,甚至發生大戰。
把他設想的工業區建在戰場前線,怎麽看都有種傻逼行為的感覺。
事實上,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廬州(後世合肥)。
為什這麽說呢?
首先廬州地處要衝之地,扼受住了壽春至金陵一線的水陸交通要道,如果沒有大運河的開挖,這裏反而是曆代王朝進入江南的戰略要地。
三國時期,東吳勢力就老想爭奪這塊重地,然後經由長江水道沿開挖的濡須水進入巢湖,再沿巢湖至南淝河北上轉入東淝河。
如此便可直撲壽春,隻要打下了壽春,又可沿潁水水道繼續北上,威脅到曹魏腹地乃至當時的都城許昌。
隻可惜孫權不咋滴,遇上了張遼老大哥,隻用八百人就在逍遙津大破東吳十萬大軍,打得孫權丟盔棄甲、倉皇而逃,最後差點被張遼生擒活捉了。
自此之後孫權老實了,張遼則一舉名震天下,成全了他的一世英名。
前人的是非成敗不去多說,隻說朱子明將來少不了也要借助這條古道進軍攻下廬州,進而飲馬長江、窺探金陵這座自古有名的帝王之宅!
可惜現在廬州還在元廷手裏,賈魯自壽春突圍之後,便是往南逃到了廬州城,顯然是準備繼續在廬州抵抗朱子明。
賈魯和徹裏不花是真的煩,就像跟他杠上了一樣,都把他當成生死大敵。
賈魯在廬州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反攻,徹裏不花則在淮南舔舐傷口。
天花病毒都沒能要了徹裏不花的命,不得不說對方是真的頑強,就跟個打不死的小強似的。
現如今恢複了一點元氣,竟然又準備對占據壽春城的朱子明一方動手,還好屬下勸止住了他,叫他別再犯糊塗了,咱們是打不贏朱子明的。
徹裏不花雖然心有不甘,可還是無奈的認命了,暫時隻要朱子明不去招惹他,他也不會理會朱子明的。
廢話好像有點多了,再迴到如何選址這個問題上,既然廬州不行,壽春也不行,就隻能另找其它地方修建煉鐵廠。
結合自身戰略的需求,朱子明最後把目光落到了廬州西邊的六安上。
其中有三個原因,首先六安、霍邱兩地距離更近,並且有大別山區的保護,六安很安全!
其次有淠河水運方便運輸,練出的生鐵和器具可以快速運輸至下轄各地。
古代水運乃是最高效的運輸方式,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夠跟水運相比。
最後六安處在廬州西邊,距離廬州僅僅一百多裏地,隻要打下六安就能威脅到廬州西麵,或者繼續往南拿下舒城,又可以反過來包圍廬州。
屆時配合自壽春東淝河畔乘船南下的北麵大軍兩麵夾擊,廬州必然難以支撐,想不被破都難。
隻要破了廬州,那麽向南幾十公裏就能毗鄰大江,金陵這座帝王之宅可就距離不遠了呀!
想想是不是有點小激動,隻要占據了金陵,那就是真正的一方霸主,距離一統天下跨進了一大步。
哎!
可惜一切都還隻是一個設想而已,真要等到實現哪一天,還不知是什麽時候,想想又不免叫人挺失落的。
如今一切都還在等,等李勇把消息傳迴來,等煉鐵廠建起來,等春暖花開,等鳥語花香,等……可為何總感覺時不我待呢?
哎,還是太急切了!
起兵至今不過短短半年,他便已坐擁一方,麾下兵馬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四千人!
雖然看起來確實不如劉福通等人發展的快,但步子太大很容易扯著蛋好嗎?
你看劉福通等人兵馬雖多,可內部問題、外部問題哪一條不足以致命?
稍有閃失便會崩盤,哪有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來的穩當?
隻是道理誰都懂,可心急就是改不了,沒辦法,人的本性如此嘛!
……(未完待續)
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會選擇聽之任之,然後大力發展屯田事務,慢慢的實現開荒令的初衷。
但朱子明不會,他作為一個後來者太明白提升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的重要性,因為這不單單是對百姓開荒有利,對整個征南將軍府都有利。
就比如缺鐵這個老問題,因為缺鐵將軍府沒法大量製造兵器鎧甲,導致自身實力大受影響。
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興建一座煉鐵廠生產生鐵,大量製造鐵製農具,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另外就是大量征集耕牛,以牛耕的方式提升耕種效率,使得一個人能夠管理的土地大大增加,從而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
兩個辦法都得實施,無論是建煉鐵廠,還是收集耕牛,都對將軍府有重大意義。
尤其是興建煉鐵廠,對將軍府的發展更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隻要有一座正常生鐵的煉鐵廠,產量壓根不用太高,一年生產出幾百噸生鐵,就能基本滿足將軍府的需求。
前世身為冶金廠的小職員,別的可能不太會,但要說煉鐵煉鋼絕對手到擒來。
而且作為冶金廠的職員,對中國鐵礦分布情況不說了如指掌,但大概情況還是知道的。
恰好在他所管轄的境內,霍邱縣一帶就有大型的鐵礦礦山,後世探明的礦石儲量高達十幾億噸,若能發現礦石開采冶煉都不算難事。
此事早就在做了,當初打下壽春後,朱子明麵對逃亡至淮南,幾乎近在咫尺的徹裏不花餘部都選擇了視而不見,反而下令李勇往西打下安豐,然後又一路把霍邱縣占領了,目的正是為了霍邱的鐵礦。
有鐵礦才能煉鐵,有了鐵才能煉鋼,有鋼鐵就能有一隻鋼鐵雄獅,想要大力發展火器才有資格,不然一切都是在做白日夢。
當然,朱子明還知道後世安徽馬鞍山附近也有大量鐵礦石,但現在他勢力離著馬鞍山還遠著,中間隔著一個廬州不說,還有大江阻隔,注定隻能等以後再去開發。
現在先把霍邱的鐵礦找到,把煉鐵廠建起來,煉出第一爐鐵比什麽都重要。
關於煉鐵廠的選址,朱子明心裏也是有計較的,首先肯定不能建在壽春。
因為將來勢力一旦南下,壽春就會成為前沿陣地,可能會經常性受到騷擾,甚至發生大戰。
把他設想的工業區建在戰場前線,怎麽看都有種傻逼行為的感覺。
事實上,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廬州(後世合肥)。
為什這麽說呢?
首先廬州地處要衝之地,扼受住了壽春至金陵一線的水陸交通要道,如果沒有大運河的開挖,這裏反而是曆代王朝進入江南的戰略要地。
三國時期,東吳勢力就老想爭奪這塊重地,然後經由長江水道沿開挖的濡須水進入巢湖,再沿巢湖至南淝河北上轉入東淝河。
如此便可直撲壽春,隻要打下了壽春,又可沿潁水水道繼續北上,威脅到曹魏腹地乃至當時的都城許昌。
隻可惜孫權不咋滴,遇上了張遼老大哥,隻用八百人就在逍遙津大破東吳十萬大軍,打得孫權丟盔棄甲、倉皇而逃,最後差點被張遼生擒活捉了。
自此之後孫權老實了,張遼則一舉名震天下,成全了他的一世英名。
前人的是非成敗不去多說,隻說朱子明將來少不了也要借助這條古道進軍攻下廬州,進而飲馬長江、窺探金陵這座自古有名的帝王之宅!
可惜現在廬州還在元廷手裏,賈魯自壽春突圍之後,便是往南逃到了廬州城,顯然是準備繼續在廬州抵抗朱子明。
賈魯和徹裏不花是真的煩,就像跟他杠上了一樣,都把他當成生死大敵。
賈魯在廬州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反攻,徹裏不花則在淮南舔舐傷口。
天花病毒都沒能要了徹裏不花的命,不得不說對方是真的頑強,就跟個打不死的小強似的。
現如今恢複了一點元氣,竟然又準備對占據壽春城的朱子明一方動手,還好屬下勸止住了他,叫他別再犯糊塗了,咱們是打不贏朱子明的。
徹裏不花雖然心有不甘,可還是無奈的認命了,暫時隻要朱子明不去招惹他,他也不會理會朱子明的。
廢話好像有點多了,再迴到如何選址這個問題上,既然廬州不行,壽春也不行,就隻能另找其它地方修建煉鐵廠。
結合自身戰略的需求,朱子明最後把目光落到了廬州西邊的六安上。
其中有三個原因,首先六安、霍邱兩地距離更近,並且有大別山區的保護,六安很安全!
其次有淠河水運方便運輸,練出的生鐵和器具可以快速運輸至下轄各地。
古代水運乃是最高效的運輸方式,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夠跟水運相比。
最後六安處在廬州西邊,距離廬州僅僅一百多裏地,隻要打下六安就能威脅到廬州西麵,或者繼續往南拿下舒城,又可以反過來包圍廬州。
屆時配合自壽春東淝河畔乘船南下的北麵大軍兩麵夾擊,廬州必然難以支撐,想不被破都難。
隻要破了廬州,那麽向南幾十公裏就能毗鄰大江,金陵這座帝王之宅可就距離不遠了呀!
想想是不是有點小激動,隻要占據了金陵,那就是真正的一方霸主,距離一統天下跨進了一大步。
哎!
可惜一切都還隻是一個設想而已,真要等到實現哪一天,還不知是什麽時候,想想又不免叫人挺失落的。
如今一切都還在等,等李勇把消息傳迴來,等煉鐵廠建起來,等春暖花開,等鳥語花香,等……可為何總感覺時不我待呢?
哎,還是太急切了!
起兵至今不過短短半年,他便已坐擁一方,麾下兵馬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四千人!
雖然看起來確實不如劉福通等人發展的快,但步子太大很容易扯著蛋好嗎?
你看劉福通等人兵馬雖多,可內部問題、外部問題哪一條不足以致命?
稍有閃失便會崩盤,哪有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來的穩當?
隻是道理誰都懂,可心急就是改不了,沒辦法,人的本性如此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