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韓宣武眉毛一挑,臉上露出幾分異色。
莫禮身為魔黨客卿,不僅能言善辯,看人眼色的功夫也是不差。
他見對方起了興趣,連忙說道:“前輩有所不知,屍神窟在京師修煉界其實並不算一個秘密,您隨便找一個同道問問,也能了解個大概。”
“你仔細說說看。”韓宣武摸摸下巴,一副若有所思表情。
“好咧,要說這屍神窟——”
突然,兩人隔壁巷子裏傳來一陣動靜,有人高聲喊道:“你們兩個到這邊,其餘幾個到那邊胡同找找,千萬不要讓反賊跑了!”
“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跟我走!”
韓宣武眉頭一皺,一擺手示意莫禮跟上。說完轉身就走。
莫禮見此情形,苦笑了一下,隻得老老實實的跟了上去。
片刻後,城陽大街左近一座茶樓裏,韓宣武和莫禮兩人在二樓雅座相對而坐。
兩人身前,茶桌上擺滿了各色點心和花生瓜子等幹果。
樓下大堂裏中央,說書先生居中而坐,正繪聲繪色說著三國演義,恰巧講到關二爺拖刀戰黃忠。
樓上雅座,莫禮屁股沾了半邊椅子,神情十分恭敬。
“這迴沒人打擾了,你把自己知道的細細道來。”韓宣武磕著瓜子,翹著二郎腿,一副聽你講故事的做派。
莫禮一看,舔了舔嘴唇,表情恭敬的開口道:
“前輩,屍神窟建於順治帝十三年,傳說是由原始巫教大巫和五台山行衍大師兩方監督建造而成。
屍神窟位於京師東城,離紫禁城九裏又九,北靠三大海泡,南臨五城營,其地正好是京師風水死穴,是北方最好的養屍地之一,與北邙山閻羅穀和湘西祖屍洞並稱天下三——”
這時,韓宣武不耐煩的打斷了他的話:“好了,這些眾所周知的事情就不要再講了。”
“您要問的是...?”莫禮臉色微變,接著小心問道。
“我想問兩百多年大齋為什麽非要在京師裏建造屍神窟?除了養屍,它的真正用處是什麽?屍神窟裏隱藏了什麽秘密?
朝廷難道不知萬一屍神窟裏的僵屍失去了控製,到時京師裏必定死傷枕藉,生靈塗炭!
如此天大隱患,明眼人一看便知!當時為何無人阻止?”
韓宣武一連竄的發問,頓時把莫禮問懵了。
一時間,他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唉,你迴去後給我全力打探屍神窟的情報!一絲一毫都不能漏過,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在下一定全力以赴!”莫禮立即拍胸脯保證道。
說完,他眼珠子提溜一轉,忽然小聲問道:“前輩,若是我打探清楚了,到時該怎樣聯係您?”
“這個容易,你把情報全寫在紙上,到時埋進城南土地廟的石碑底下,以後我會去取的?”韓宣武輕鬆的說著。
莫禮聽完這話,心裏大急。
”那...那三屍腦神丹一旦發作,我可怎麽辦呀?前輩可不能甩手不管我啊!”
“放心!隻要我不發動,三屍腦神丹一年隻會發作一次。在這之前,你隻要辦好了事情,解藥自會給你。”
“七天!最長七天,莫某就是拚了命也要把屍神窟的秘密挖出來。”莫禮咬牙切齒的發誓道。
“嗬嗬,那我拭目以待吧!”
韓宣武笑了笑,隨意的迴了一句,接著起身站了起來,揮手示意道:“我先走了,你不要送了,咱們以後再見!”
“前輩慢走!”
莫禮本能的站起來,躬身目送韓宣武離去。
自始至終,韓宣武也沒把他的名字告訴莫禮,而莫禮乖巧之極,根本沒敢問。
等到韓宣武離開了茶樓,莫禮臉上表情頓時垮了,十分頹然的坐迴椅子上,心裏後悔之極。
“麻蛋,早知今天這麽倒黴,老子拚著得罪魔黨高層,也不來趟彌勒教這灘渾水。”
……
今天,對於京師南城的百姓來說。絕對是個讓所有人都無法安心的一天。
先是來了一大群拿刀帶槍的大兵封鎖了琉璃坊,緊接著貓兒眼胡同傳來陣陣槍聲,而後殺聲震天火光四起,滿天黑煙蔓延了小半個南城。
隨後便又彌勒教扯旗造反的傳言,跟著沒多久傳言又變成了朝廷神兵天降滅了剿滅了彌勒邪教。
更有不少老百姓親眼看不少高來高去的奇人異士出沒其間,又看到一張門板大的長刀將一個人劈成了兩半。
最後有人信誓旦旦的說看見了陰兵借道,大量黑煙化形的鬼魅在京城之內四處搗亂。
這一係列可以說是稀奇古怪的事件給了不少有心之人以製造謠言的借口。
如國之將亡,必生妖孽之類的怪話,迅速的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和當天下午發生的事情一同成了各個茶館酒肆的談資。
前些年,大齋被西洋大軍打開了門戶,海禁近乎廢弛。
到今天整個天下民智漸開,西學東漸,有些西洋人的玩意早已盛行天下。新聞報館就是其中一件新鮮事物。
京師裏,最早的幾家報館開在西郊巷子附近,背後有洋人暗中支持。
西郊巷子又稱使館街。英吉利,法蘭西,德意誌等西洋強國的大使館的就建在這裏。
因為今天南城琉璃廠附近又是打槍又是放火的。
這些報館看熱鬧不嫌事大,胡亂編造了大齋朝廷鎮壓人民革命的新聞,堂而皇之的將其刊登在報紙上。絲毫不怕被封了報館。
這時,一些潛伏在京師裏的不懷好意之人也趁機紛紛編造了許多謠言八卦,暗中散播到了京師的各個胡同小巷之中,大部分都是聲稱大齋民心盡失,百姓揭竿而起。或者聲稱朝廷失德官逼民反等傳聞。
相比起京師百姓的不安躁動。大齋朝廷的反應十分遲緩,隔了一整天,才張貼出官府告示,聲明前天朝廷成功搗毀彌勒賊一處巢穴,成功斬首八十餘,賊首劉某某落入法網等雲雲。
此時還沒人知道整件事是由義莊裏一位下九流守夜人發起的。
至此,韓宣武除去一心事,功成身退,
韓宣武眉毛一挑,臉上露出幾分異色。
莫禮身為魔黨客卿,不僅能言善辯,看人眼色的功夫也是不差。
他見對方起了興趣,連忙說道:“前輩有所不知,屍神窟在京師修煉界其實並不算一個秘密,您隨便找一個同道問問,也能了解個大概。”
“你仔細說說看。”韓宣武摸摸下巴,一副若有所思表情。
“好咧,要說這屍神窟——”
突然,兩人隔壁巷子裏傳來一陣動靜,有人高聲喊道:“你們兩個到這邊,其餘幾個到那邊胡同找找,千萬不要讓反賊跑了!”
“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跟我走!”
韓宣武眉頭一皺,一擺手示意莫禮跟上。說完轉身就走。
莫禮見此情形,苦笑了一下,隻得老老實實的跟了上去。
片刻後,城陽大街左近一座茶樓裏,韓宣武和莫禮兩人在二樓雅座相對而坐。
兩人身前,茶桌上擺滿了各色點心和花生瓜子等幹果。
樓下大堂裏中央,說書先生居中而坐,正繪聲繪色說著三國演義,恰巧講到關二爺拖刀戰黃忠。
樓上雅座,莫禮屁股沾了半邊椅子,神情十分恭敬。
“這迴沒人打擾了,你把自己知道的細細道來。”韓宣武磕著瓜子,翹著二郎腿,一副聽你講故事的做派。
莫禮一看,舔了舔嘴唇,表情恭敬的開口道:
“前輩,屍神窟建於順治帝十三年,傳說是由原始巫教大巫和五台山行衍大師兩方監督建造而成。
屍神窟位於京師東城,離紫禁城九裏又九,北靠三大海泡,南臨五城營,其地正好是京師風水死穴,是北方最好的養屍地之一,與北邙山閻羅穀和湘西祖屍洞並稱天下三——”
這時,韓宣武不耐煩的打斷了他的話:“好了,這些眾所周知的事情就不要再講了。”
“您要問的是...?”莫禮臉色微變,接著小心問道。
“我想問兩百多年大齋為什麽非要在京師裏建造屍神窟?除了養屍,它的真正用處是什麽?屍神窟裏隱藏了什麽秘密?
朝廷難道不知萬一屍神窟裏的僵屍失去了控製,到時京師裏必定死傷枕藉,生靈塗炭!
如此天大隱患,明眼人一看便知!當時為何無人阻止?”
韓宣武一連竄的發問,頓時把莫禮問懵了。
一時間,他支支吾吾的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唉,你迴去後給我全力打探屍神窟的情報!一絲一毫都不能漏過,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在下一定全力以赴!”莫禮立即拍胸脯保證道。
說完,他眼珠子提溜一轉,忽然小聲問道:“前輩,若是我打探清楚了,到時該怎樣聯係您?”
“這個容易,你把情報全寫在紙上,到時埋進城南土地廟的石碑底下,以後我會去取的?”韓宣武輕鬆的說著。
莫禮聽完這話,心裏大急。
”那...那三屍腦神丹一旦發作,我可怎麽辦呀?前輩可不能甩手不管我啊!”
“放心!隻要我不發動,三屍腦神丹一年隻會發作一次。在這之前,你隻要辦好了事情,解藥自會給你。”
“七天!最長七天,莫某就是拚了命也要把屍神窟的秘密挖出來。”莫禮咬牙切齒的發誓道。
“嗬嗬,那我拭目以待吧!”
韓宣武笑了笑,隨意的迴了一句,接著起身站了起來,揮手示意道:“我先走了,你不要送了,咱們以後再見!”
“前輩慢走!”
莫禮本能的站起來,躬身目送韓宣武離去。
自始至終,韓宣武也沒把他的名字告訴莫禮,而莫禮乖巧之極,根本沒敢問。
等到韓宣武離開了茶樓,莫禮臉上表情頓時垮了,十分頹然的坐迴椅子上,心裏後悔之極。
“麻蛋,早知今天這麽倒黴,老子拚著得罪魔黨高層,也不來趟彌勒教這灘渾水。”
……
今天,對於京師南城的百姓來說。絕對是個讓所有人都無法安心的一天。
先是來了一大群拿刀帶槍的大兵封鎖了琉璃坊,緊接著貓兒眼胡同傳來陣陣槍聲,而後殺聲震天火光四起,滿天黑煙蔓延了小半個南城。
隨後便又彌勒教扯旗造反的傳言,跟著沒多久傳言又變成了朝廷神兵天降滅了剿滅了彌勒邪教。
更有不少老百姓親眼看不少高來高去的奇人異士出沒其間,又看到一張門板大的長刀將一個人劈成了兩半。
最後有人信誓旦旦的說看見了陰兵借道,大量黑煙化形的鬼魅在京城之內四處搗亂。
這一係列可以說是稀奇古怪的事件給了不少有心之人以製造謠言的借口。
如國之將亡,必生妖孽之類的怪話,迅速的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和當天下午發生的事情一同成了各個茶館酒肆的談資。
前些年,大齋被西洋大軍打開了門戶,海禁近乎廢弛。
到今天整個天下民智漸開,西學東漸,有些西洋人的玩意早已盛行天下。新聞報館就是其中一件新鮮事物。
京師裏,最早的幾家報館開在西郊巷子附近,背後有洋人暗中支持。
西郊巷子又稱使館街。英吉利,法蘭西,德意誌等西洋強國的大使館的就建在這裏。
因為今天南城琉璃廠附近又是打槍又是放火的。
這些報館看熱鬧不嫌事大,胡亂編造了大齋朝廷鎮壓人民革命的新聞,堂而皇之的將其刊登在報紙上。絲毫不怕被封了報館。
這時,一些潛伏在京師裏的不懷好意之人也趁機紛紛編造了許多謠言八卦,暗中散播到了京師的各個胡同小巷之中,大部分都是聲稱大齋民心盡失,百姓揭竿而起。或者聲稱朝廷失德官逼民反等傳聞。
相比起京師百姓的不安躁動。大齋朝廷的反應十分遲緩,隔了一整天,才張貼出官府告示,聲明前天朝廷成功搗毀彌勒賊一處巢穴,成功斬首八十餘,賊首劉某某落入法網等雲雲。
此時還沒人知道整件事是由義莊裏一位下九流守夜人發起的。
至此,韓宣武除去一心事,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