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被兩頭白僵咬死的,其中一頭道行已深,快要化作黑僵了。”
白菊仙檢查完屍體之後,取出一瓶化毒符水清洗了一下手,接著對村民們說道:“你們身上有可能沾染了屍毒,我這裏有解毒丸,你們每人吃上一粒就沒事了。另外這四具屍體要盡快燒了,以免發生屍變。”
說著,白菊仙從懷裏掏出一個棕色藥瓶,倒出一大把拇指大的烏黑藥丸子,給在場每人發放了一粒。
前來鬧事的村民接過藥丸,忙不迭的生吞了下去。
有些人幹咽不下去,憋的直泛白眼,即使這樣最後也硬咽進肚裏。
這救命的玩意,誰舍得浪費了。
等到眾人放下心來,白菊仙詢問道:“你們誰能告訴我,他們四人是在哪裏遇見僵屍的?”
眾村民一聽忽然說不出話來,他們真不知道這四人什麽時候被僵屍咬傷了。
這時,有一個哭哭啼啼的婦女忽然小聲說道:“大前天是俺當家爺爺的祭日。那天早上,俺當家和他兄弟到朱氏墓園給祖宗上墳。下午迴來後身上就多了不少傷痕。
俺問他怎麽受傷了?
當家的說是被一隻野猞猁給咬了。當時俺也沒在意。
誰知道昨天人還好好的,今天就沒氣了。”
隨著這人說完,其他三人的家屬也說了一些大同小異的話,無非是被野狗或夜貓抓傷的區別。
聽完這些,白菊仙很是疑惑不解,小聲自語道:“不對啊!為何他們到死也沒一個人說實話,反而編造了可笑的理由。”
就在這時,韓宣武忽然開口道:“四位死者都是姓朱,而且都在同一天去了朱氏墓園上墳。由此推斷,兩頭僵屍一定藏在朱氏墓園裏。
至於他們為何到死都不說原因,想必是受了某種逼迫。有人或勢力不讓他們說出來。”
“對啊!朱氏墓園,朱家!”白菊仙恍然大悟。
前來鬧事的村民都是朱家村人,村民之間都是親戚關係。朱家村祖上是延恩侯朱家次子,朱氏墓園也是延恩侯朱家的分支墓地。
延恩侯朱家是前明唐王的血脈。
當年大齋朝立國時,為顯示本朝寬宏大量和善待前朝皇室,特意挑選了唐王的嫡三子封其為延恩候。
從某種角度上看,朱家村村民血液裏仍然流淌著一絲前明皇家血脈。
想明白後,白菊仙立即衝白景奇說道:“七哥,我有事要馬上出去一趟!你派人將這四具屍體盡快燒掉!”
話剛說完,她急切的邁步就走。
“哎,慢著!”白景奇一把拉住妹妹的胳膊,著急的說道:“你一個姑娘家的去除僵屍,我做哥哥的哪能放心!你今天哪裏也不許去。
這種危險事情,咱們上報順天府就好了!”
“七哥,我學了十幾年的茅山法術,區區兩頭白僵,妹妹我還不放在眼裏。而且……”
話說道最後,白菊仙忽然湊到白景奇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白景奇聽完表情一鬆,變得稍微有點意動,但最後還是搖頭表示不同意。
接著,他高聲吩咐道:“來人,送小姐迴府!沒有我的命令,小姐哪裏也不許去。
另外馬上派人和村民一起去順天府報官,說是城外朱家村有僵屍出沒,已經咬死了四人。”
白菊仙深知七哥為人霸道,做事果斷,一旦心裏有了決定,誰也改變不了他的心意。
因此她根本沒跟七哥爭辯,老老實實的在別人護送下離開了百草堂。
然而,白景奇卻沒想過普通人能看得住一個身懷異術的修煉者嗎?
等閑雜人等離去,白景奇迴過頭,向韓宣武滿是歉意道:“韓先生抱歉,事出突然,讓老弟你久候了!”
“沒什麽,我們現在去山西票號如何?”韓宣武無所謂道。
“行啊,咱們馬上就走!韓老弟,請!”
白景奇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讓韓宣武走在前麵。
山西票號和百草堂就隔了幾條街,兩人走了兩三裏路,便到了山西票號。
取銀子的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波折,非常順利。
票號掌櫃見了票根和密押,又對了對暗號,確定一切無誤後,很快就取來了三千兩銀子。
韓宣武大略清點了一遍,便將所有銀子轉給了白景奇。
片刻後,韓宣武提著一大包藥材上了一輛租來的馬車,跟白景奇揮手告別,然後從容離去。
迴到自家院子,韓宣武也沒耽擱,取出兩副三陽益氣湯,按照方子上寫的,開始煎熬起來。
另外,藥劑中人參的劑量是他現稱的,也就是兩根參須子的事。
一個時辰後,他端著一碗黑漆漆,散發著濃鬱苦澀氣味的中藥,進了臥室。
此時,虎頭躺在床上已經睡去。
韓宣武也不管他睡得正香,走上前將虎頭叫醒。接著吩咐他把三陽益氣湯喝了。
虎頭十分懂事,知道師父是對他好。也不問為什麽,接過藥湯就咕咚咕咚的一口氣喝光了。
三陽益氣湯裏加了不少安神的藥物,在藥效的作用下,虎頭很快昏昏沉沉的重新睡了過去。
忙活完徒弟的事,韓宣武將剩下的一碗喝光,然後在臥室裏打了一個地鋪,也很快陷入了夢鄉。
……
晚上,月色朦朧,冷風唿嘯,月亮外圍多了一層白茫茫的光圈。一眼望去,天上模模糊糊的像是隔了一層毛玻璃。
京師義莊,十分沉寂,幾乎沒人在院裏隨意走動。而韓宣武是例外。
快到子時的時候,韓宣武從雲南省棺堂裏走出。
剛剛,他又將十八座棺堂清掃了一遍,勾銷了八隻幽魂。
可惜這些幽魂生前都處在社會底層,大多是平民百姓,最好的也隻是一位石雕匠師,手藝很不錯。
一晚上,他總共得了十一點功德,又學會了趕大車,挑擔,石雕等技藝,似乎沒什麽用處。
不過,他們這些人一生的記憶和經曆對韓宣武用處頗大,讓他更加深入的知悉了各省各地底層社會的真實情況。
如果讓韓宣武形容此時大齋老百姓的境況,他隻會說一個字慘!
若是用三個字形容就是太慘了!
雖然不是“千裏無雞鳴,貧民百遺一”,但也到了“貧無立錐地,遍地狼煙起”的程度。
“大齋朝積重難返,佛祖也救不了它!”韓宣武心裏想道。
白菊仙檢查完屍體之後,取出一瓶化毒符水清洗了一下手,接著對村民們說道:“你們身上有可能沾染了屍毒,我這裏有解毒丸,你們每人吃上一粒就沒事了。另外這四具屍體要盡快燒了,以免發生屍變。”
說著,白菊仙從懷裏掏出一個棕色藥瓶,倒出一大把拇指大的烏黑藥丸子,給在場每人發放了一粒。
前來鬧事的村民接過藥丸,忙不迭的生吞了下去。
有些人幹咽不下去,憋的直泛白眼,即使這樣最後也硬咽進肚裏。
這救命的玩意,誰舍得浪費了。
等到眾人放下心來,白菊仙詢問道:“你們誰能告訴我,他們四人是在哪裏遇見僵屍的?”
眾村民一聽忽然說不出話來,他們真不知道這四人什麽時候被僵屍咬傷了。
這時,有一個哭哭啼啼的婦女忽然小聲說道:“大前天是俺當家爺爺的祭日。那天早上,俺當家和他兄弟到朱氏墓園給祖宗上墳。下午迴來後身上就多了不少傷痕。
俺問他怎麽受傷了?
當家的說是被一隻野猞猁給咬了。當時俺也沒在意。
誰知道昨天人還好好的,今天就沒氣了。”
隨著這人說完,其他三人的家屬也說了一些大同小異的話,無非是被野狗或夜貓抓傷的區別。
聽完這些,白菊仙很是疑惑不解,小聲自語道:“不對啊!為何他們到死也沒一個人說實話,反而編造了可笑的理由。”
就在這時,韓宣武忽然開口道:“四位死者都是姓朱,而且都在同一天去了朱氏墓園上墳。由此推斷,兩頭僵屍一定藏在朱氏墓園裏。
至於他們為何到死都不說原因,想必是受了某種逼迫。有人或勢力不讓他們說出來。”
“對啊!朱氏墓園,朱家!”白菊仙恍然大悟。
前來鬧事的村民都是朱家村人,村民之間都是親戚關係。朱家村祖上是延恩侯朱家次子,朱氏墓園也是延恩侯朱家的分支墓地。
延恩侯朱家是前明唐王的血脈。
當年大齋朝立國時,為顯示本朝寬宏大量和善待前朝皇室,特意挑選了唐王的嫡三子封其為延恩候。
從某種角度上看,朱家村村民血液裏仍然流淌著一絲前明皇家血脈。
想明白後,白菊仙立即衝白景奇說道:“七哥,我有事要馬上出去一趟!你派人將這四具屍體盡快燒掉!”
話剛說完,她急切的邁步就走。
“哎,慢著!”白景奇一把拉住妹妹的胳膊,著急的說道:“你一個姑娘家的去除僵屍,我做哥哥的哪能放心!你今天哪裏也不許去。
這種危險事情,咱們上報順天府就好了!”
“七哥,我學了十幾年的茅山法術,區區兩頭白僵,妹妹我還不放在眼裏。而且……”
話說道最後,白菊仙忽然湊到白景奇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白景奇聽完表情一鬆,變得稍微有點意動,但最後還是搖頭表示不同意。
接著,他高聲吩咐道:“來人,送小姐迴府!沒有我的命令,小姐哪裏也不許去。
另外馬上派人和村民一起去順天府報官,說是城外朱家村有僵屍出沒,已經咬死了四人。”
白菊仙深知七哥為人霸道,做事果斷,一旦心裏有了決定,誰也改變不了他的心意。
因此她根本沒跟七哥爭辯,老老實實的在別人護送下離開了百草堂。
然而,白景奇卻沒想過普通人能看得住一個身懷異術的修煉者嗎?
等閑雜人等離去,白景奇迴過頭,向韓宣武滿是歉意道:“韓先生抱歉,事出突然,讓老弟你久候了!”
“沒什麽,我們現在去山西票號如何?”韓宣武無所謂道。
“行啊,咱們馬上就走!韓老弟,請!”
白景奇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讓韓宣武走在前麵。
山西票號和百草堂就隔了幾條街,兩人走了兩三裏路,便到了山西票號。
取銀子的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波折,非常順利。
票號掌櫃見了票根和密押,又對了對暗號,確定一切無誤後,很快就取來了三千兩銀子。
韓宣武大略清點了一遍,便將所有銀子轉給了白景奇。
片刻後,韓宣武提著一大包藥材上了一輛租來的馬車,跟白景奇揮手告別,然後從容離去。
迴到自家院子,韓宣武也沒耽擱,取出兩副三陽益氣湯,按照方子上寫的,開始煎熬起來。
另外,藥劑中人參的劑量是他現稱的,也就是兩根參須子的事。
一個時辰後,他端著一碗黑漆漆,散發著濃鬱苦澀氣味的中藥,進了臥室。
此時,虎頭躺在床上已經睡去。
韓宣武也不管他睡得正香,走上前將虎頭叫醒。接著吩咐他把三陽益氣湯喝了。
虎頭十分懂事,知道師父是對他好。也不問為什麽,接過藥湯就咕咚咕咚的一口氣喝光了。
三陽益氣湯裏加了不少安神的藥物,在藥效的作用下,虎頭很快昏昏沉沉的重新睡了過去。
忙活完徒弟的事,韓宣武將剩下的一碗喝光,然後在臥室裏打了一個地鋪,也很快陷入了夢鄉。
……
晚上,月色朦朧,冷風唿嘯,月亮外圍多了一層白茫茫的光圈。一眼望去,天上模模糊糊的像是隔了一層毛玻璃。
京師義莊,十分沉寂,幾乎沒人在院裏隨意走動。而韓宣武是例外。
快到子時的時候,韓宣武從雲南省棺堂裏走出。
剛剛,他又將十八座棺堂清掃了一遍,勾銷了八隻幽魂。
可惜這些幽魂生前都處在社會底層,大多是平民百姓,最好的也隻是一位石雕匠師,手藝很不錯。
一晚上,他總共得了十一點功德,又學會了趕大車,挑擔,石雕等技藝,似乎沒什麽用處。
不過,他們這些人一生的記憶和經曆對韓宣武用處頗大,讓他更加深入的知悉了各省各地底層社會的真實情況。
如果讓韓宣武形容此時大齋老百姓的境況,他隻會說一個字慘!
若是用三個字形容就是太慘了!
雖然不是“千裏無雞鳴,貧民百遺一”,但也到了“貧無立錐地,遍地狼煙起”的程度。
“大齋朝積重難返,佛祖也救不了它!”韓宣武心裏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