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天氣陰冷,寒風唿嘯。


    大街上來往行人,身上都穿著厚厚的棉襖,有些怕冷的人,頭上還帶著遮耳的狗皮大帽,兩手抄在棉手套裏,低頭走路,盡量躲著寒風。


    育嬰堂門前左右兩邊,原先有兩座石獅子。


    後來一天晚上石獅子被人搬走了,現在隻剩下兩個沉甸甸,半人多高的石頭墩子。


    天氣很冷,韓宣武緊了緊衣服,提提肩上的點心袋子,快走向育嬰堂大門。


    穿過大街,韓宣武路過石墩時,突然從石墩子後麵,跳出一個小蘿卜頭。


    他看上去大約有四五歲大,身材瘦小黝黑,纖細的脖子上頂著一顆大腦袋,讓人看得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會折斷了脖子。


    此外,他身上套著好幾件破爛衣裳,這些衣裳都很寬大,一看就是大人的衣服。


    韓宣武對這些衣裳並不意外,因為它們都是自己捐給育嬰堂的。


    不錯,這些衣裳是韓宣武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


    也許有人覺得晦氣,不那過是迷信罷了。


    衣服就是衣服,跟死人沒關係,洗幹淨後一樣穿。


    小蘿卜圖看見韓宣武來了,表情非常激動,一下子撲向他...他背後的袋子。


    “武爺,我們可想死你了,這會給我們帶什麽吃食?土豆還是棒子麵?”


    韓宣武怕他摔倒,趕緊一手抓住他肩膀,將他攔下來。


    “小心點!我這迴買可是好東西。點心!你聞聞香不?”


    韓宣武打開點心袋子,將袋口湊到孩子眼前,臉上帶著幾分嘚瑟。


    小蘿卜頭聞著點心香味,看著裏麵極其誘人的各種幹果蜜餞點心香餅。兩隻黑眼珠子瞪得老大,口水止不住的流下來。


    韓宣武問:“想吃嗎?”


    “想!”小蘿卜頭拚命地點頭。


    “想吃,以後見了我不要叫武爺,要叫武哥,聽見了嗎?”


    “聽見了!可...可是以前不是你讓我們叫武爺的嗎?”


    小蘿卜頭略顯委屈的看著韓宣武,他覺得武爺仿佛變了一個人。


    韓宣武聽完這話,臉上不禁一熱。


    他前身年紀小,有年輕人的通病,既熱血又中二,因為羨慕無賴混混的威風排場。所以非常愛麵子,喜歡拔份充大頭。


    之前在義莊裏別人叫他武爺是因為他本事大又有求於他。


    這也就罷了,但現在讓一群孩子叫他武爺,韓宣武丟不起那個人。


    “咳咳!以後叫我武哥!你快去通知虎頭他們,說我來了。”韓宣武咳嗽一聲,轉移了話題。


    “那個...那個...”小蘿卜頭支支吾吾,猶豫的不肯走。


    韓宣武見狀笑道:“等會兒多分你一塊點心。快去吧!”


    小蘿卜頭一聽,樂的兩顆大門牙都露出來了,甩著大鼻涕,一蹦一跳的向育嬰堂裏麵跑去。


    韓宣武笑了笑,重新提起點心袋子,跟在小蘿卜頭後麵進了育嬰堂大門。


    守夜人是陰門行當,每天見得都是死人,平時見不著幾個活人。


    再加上幹這行的大多是孤家寡人,時間久了,心裏難免孤獨寂寞冷。


    所以呢,大多數守夜人都喜歡哪裏熱鬧就往哪裏湊,說是多沾沾人氣。


    平常空閑的時候,有錢的可以到茶樓看戲聽說書。沒錢的就去天橋看耍把式演雜技的。


    韓宣武也喜歡這些東西,但他和其他同行有一個地方不一樣。


    在育嬰堂長大的他,沒有忘本,平均每月迴去一兩趟,不幹別的就是往育嬰堂裏麵送東西,


    大部分都是吃的,還有一部分是漿洗過的死人衣裳和鞋子。


    以前他身上沒多少錢,所以他買的都是紅薯土豆棒子麵等粗糧而且往往一買就是兩三百斤,圖的無非量大便宜。


    即便如此,麵對育嬰堂兩百多嗷嗷待哺的孩子,這點糧食也最多隻夠吃上三天。


    隆皇在世的時候,育嬰堂經費還算寬綽,裏麵的孩子可以撫養到十二歲。


    但到了今朝,一旦超過十歲還沒人要,就會被趕出育嬰堂。


    殘酷嗎?確實很殘酷!


    然而更殘酷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家選擇將棄嬰扔到育嬰堂大門口。


    隻問一句,你養還是不養?


    育嬰堂經費有限,最多養活不超過三百個孩子,再多就養不起了。


    說來讓人很是心酸!


    剛才那小蘿卜頭為什麽不呆在育嬰堂裏,反而頂著刺骨寒風,窩在石墩子底下。


    有人可能猜出來了。


    沒錯,他就是在監視著大門口,防備著有人往這裏扔孩子。


    育嬰堂是由真武大帝廟改建,裏麵建築分布和道觀差不多。


    它分前後兩重院落。前院東西兩邊是側殿和廂房,最北麵坐落著真武大殿。後院是原先道士們居住和會客的地方。


    現在,前院建築全被改建成了九間大通鋪。每間都有二三十個孩子睡在裏麵,年齡從二歲到九歲不等。


    育嬰堂後院成了管事雜役火頭,婆子等人居住的地方。吃水井夥房廁所也都建在這裏。


    此外,後院還改建了一間特殊的屋子叫嬰兒房,又找了兩個失孤的婦人,專門照顧一歲以下的嬰幼兒。


    “武哥來了!”


    “武哥來了,帶著好吃的點心!”


    韓宣武一進大門,就見小蘿卜頭滿臉興奮,一邊不停大聲嚷嚷著,一邊小跑著一間大通鋪裏出來,接著又一頭紮進另一座房子。


    這時候,九間大通鋪裏的孩子們一聽見武爺帶好吃的來了,馬上激動的從鋪上被窩裏鑽出來,光著腳丫子都跑了出去。


    不一會兒,一群穿的破破爛爛,黑黃枯瘦的“小蘿卜頭”們,全都匯聚到大院裏,把韓宣武圍的滿滿登登。


    韓宣武環視四周,沒發現要找的人,於是看向旁邊個子最高的女孩,問道:“英子,虎頭哪裏去了?”


    英子迴答道:“武爺,虎頭帶著拐腿兔嘴他們出去送福了。”


    韓宣武聽完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送福”說起來好聽,其實就是討飯。


    領頭的帶著幾個殘疾孩子到人家門口,對著人跪下磕頭,同時說些吉祥話。


    有些善心的人家看著他們可憐,便會施舍一些飯菜,有時也會給幾文銅錢。


    韓宣武又說道:“嗯,我這迴帶了一些幹果點心。你找幾個人來,把它們分下去吧!盡量平均分。


    另外,以後叫我武哥,武爺二字不好聽!”


    英子默默點頭應道:知道了,武哥!我馬上安排。”


    英子是育嬰堂裏的大姐頭,也就是女童裏的頭。而虎頭則是男孩中的帶頭大哥。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衝突,而衝突總會導致出現不同階級。


    育嬰堂不是天堂,當然也不例外。


    相反,有時候為了一口吃的,孩子爭得極為厲害,往往打的頭破血流。


    於是為了方便管理,育嬰堂曆代管事便默許了大姐和大哥的存在。而曆代孩子頭都有一個特權,便是允許兩人在這裏待到十三歲。


    英子今年十二歲,長相平凡,身材也極瘦,看上去一吹就倒。


    韓宣武卻知道英子人很聰明,性格也十分堅韌。最重要的是手腕高明,很早就收服了所有女孩的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義莊守夜人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道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道字並收藏從義莊守夜人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