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白冊:該給我補充故事了
我在秋後刑場當劊子手那些年 作者:桃符字公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管家哭的這叫一個淒涼啊,鄭春跟他親兒子有什麽區別?
李朝生這時皺起眉頭,四處看了看,發現這裏應該不存在第三個人,可是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呢?
鄭春為何會死,那吊死在門口的麻六姐姐是怎麽迴事?
莫非是鄭春殺了麻六姐姐之後,心灰意冷,服毒自殺?
李朝生皺眉,這時無意間掃了一眼桌子,這時就見桌子上竟然放著一張紙,紙上麵竟然還有字。
父母養我不容易,終生難報父母恩。
我父一生隻有一子,我疼我弟,即是孝敬我父。
今,你殺我弟,我不殺你,就如殺父之仇不得報,我心難平。
然,你我夫妻一場,恩愛有加,你之情我亦是難還,今將隨你而去。
地府之中再續前緣,我願當牛做馬,償還你的恩情!
麻紅梅絕筆!
看到這張紙上並不算工整,但是卻略顯清秀的毛筆字,李朝生忍不住長歎一聲,扶弟魔害死人啊!
本來就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彼此恩愛,本可以白頭偕老,結果就因為一個不爭氣的小舅子,家中錢財如無底洞一般的被他花掉,才有了今天這宗人命案。
一家三口無一幸免,全成了陪葬品,真是令人意難平啊。
李朝生歎了口氣,這時周圍已經聚滿了人,很快衙門裏的捕快到了,出了人命案子,他們得來了事啊。
不久仵作,縣令都來了,見到縣令,李朝生把人拉到一旁道:“大人,事情已經辦完,邪物也誅殺了,至於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李朝生緩緩的跟縣令說著,縣令點頭表示明白,緊跟著一拱手道:“多謝李哥兒施以援手,否則不知我陽穀縣還要死掉幾人。”
二人說著仵作過來拱手道:“縣尊大人,屍體已經查驗完畢,那具女屍是上吊自縊而死,至於那具男屍,是喝了砒霜毒死的。”
仵作說完這話,縣令點點頭道:“屍體帶迴去,相關人員帶迴去,結案。”
“是!”
一群人拱手,自然去衙門裏錄筆供,結案,案子就這樣結束了,李朝生沒跟著去衙門,站在屋裏看了看後院那顆高大的槐樹有些愣神。
這槐樹年頭有些久啊,李朝生想著再次看了這大槐樹一眼,等有空讓老管家把這棵樹砍了,時間久了,這樹別成精了。
“李哥兒,你看完沒,看完出來一趟,這裏上封條了。”
兩個捕快這時對李朝生說道,李朝生聽了這話擺擺手道:“行,那辛苦了。”
說完李朝生轉身出了屋子,溜溜達達往家走,走著走著,李朝生突然想起來,自己不是要給河蚌與龜兒子修水池子嗎?
正好去城外找個泥瓦匠,想著李朝生出了城。
要說泥瓦匠陽穀縣最出名的就是海星村的曹瓦匠,祖傳三輩泥瓦匠,手藝沒的說,就連陽穀縣的城牆都有他們老曹家的功勞。
這時李朝生來到了海星村,到了這裏一打聽曹瓦匠還在家,到了曹瓦匠家裏,就看見一個婆娘對一個男人破口大罵。
“喝喝喝~一天到晚就知道喝,家裏這點錢都讓你換酒了,日子還過不過啊。”
曹瓦匠聽了這話苦著臉道:“婆娘,你就再給我點錢,這沒酒我渾身不得勁啊。”
“要錢,要錢沒有,你都多少天沒有活了?少廢話趕緊出去找活去,你要是找不到活,別說酒,飯老娘都給你戒了。”
曹瓦匠這時黑著臉道:“你這婆娘咋不通情理呢?這幾天是淡季,大家夥都忙著秋收呢,秋收過了就有活了。”
“秋收過了就有活了是吧,那行,那就等秋收過了,你在喝~”
兩口子站在院裏鬥嘴,這時院門外李朝生喊了一句:“曹瓦匠在家嗎?找你幹點活啊。”
“哎,在的。”
一聽有活找曹瓦匠,曹瓦匠的媳婦兒,扯著嗓子應了一句,李朝生這時走到大門口,媳婦兒踢了曹瓦匠一腳道:“趕緊,開門,沒看主顧上門了嗎?”
曹瓦匠打開門,看到了李朝生,李朝生看著曹瓦匠道:“曹師傅?”
曹瓦匠點頭道:“我是,您是?”
“我陽穀縣城裏的,有個活要找你幫忙幹一下,有空嗎?”
“有有有,他有的是空,來,小哥兒,咱們院裏麵聊。”
聽了這話李朝生笑道:“好。”
三人進了院子,曹瓦匠開口問道:“什麽活啊?”
李朝生開口道:“我準備在院子裏用磚頭砌一個池子,這活你能接嗎?”
聽了這話曹瓦匠道:“可以接,這個不難,您是讓我帶料去,還是您自己買料啊?”
李朝生聽了這話道:“我什麽也不管,人,料都你出,但是質量你要給我保證。”
“質量您放心,出了問題,我一分錢不要,我們曹家三輩泥瓦匠,還沒有一個人說我們活幹得不好。”
“那成,您報個價吧。”
“忘了問了,管飯嗎?管飯我把錢拋出去,不管咱們另算。”
曹瓦匠看著了李朝生認真的說著,其實這點小事李朝生不在意,但是曹瓦匠在意啊,他們這些人賺錢是一分一分從指甲縫裏摳出來的,每一分都是血汗錢,這個必須較真。
李朝生道:“管飯,你說錢吧。”
“管飯,工錢,料錢,這樣你給一兩銀子吧。”
曹瓦匠說道,聽了這話李朝生點頭道:“成,那就一兩銀子,幾天能完工啊?”
“三天就成,這個快。”
曹瓦匠說道,聽了這話李朝生點點頭道:“那行,這活就交給你了,今個能幹嗎?”
曹瓦匠這時點點頭道:“行,我現在就跟你去。”
曹瓦匠說著,就跟李朝生迴到了陽穀縣裏,到了之後,曹瓦匠看了看小院,這小院挺大的,很大地方都是空著的,曹瓦匠看了看道:就在這裏吧,可以修一個長三米,寬兩米,六平方米的池子。
說完曹瓦匠就開始幹活了,第一天打地基,就是挖溝,曹瓦匠拿著鐵鍬就幹了起來,李朝生則迴屋,閑著無聊,拿出白冊,最近又該補充故事了。
李朝生這時皺起眉頭,四處看了看,發現這裏應該不存在第三個人,可是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呢?
鄭春為何會死,那吊死在門口的麻六姐姐是怎麽迴事?
莫非是鄭春殺了麻六姐姐之後,心灰意冷,服毒自殺?
李朝生皺眉,這時無意間掃了一眼桌子,這時就見桌子上竟然放著一張紙,紙上麵竟然還有字。
父母養我不容易,終生難報父母恩。
我父一生隻有一子,我疼我弟,即是孝敬我父。
今,你殺我弟,我不殺你,就如殺父之仇不得報,我心難平。
然,你我夫妻一場,恩愛有加,你之情我亦是難還,今將隨你而去。
地府之中再續前緣,我願當牛做馬,償還你的恩情!
麻紅梅絕筆!
看到這張紙上並不算工整,但是卻略顯清秀的毛筆字,李朝生忍不住長歎一聲,扶弟魔害死人啊!
本來就是一對恩愛的小夫妻,彼此恩愛,本可以白頭偕老,結果就因為一個不爭氣的小舅子,家中錢財如無底洞一般的被他花掉,才有了今天這宗人命案。
一家三口無一幸免,全成了陪葬品,真是令人意難平啊。
李朝生歎了口氣,這時周圍已經聚滿了人,很快衙門裏的捕快到了,出了人命案子,他們得來了事啊。
不久仵作,縣令都來了,見到縣令,李朝生把人拉到一旁道:“大人,事情已經辦完,邪物也誅殺了,至於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李朝生緩緩的跟縣令說著,縣令點頭表示明白,緊跟著一拱手道:“多謝李哥兒施以援手,否則不知我陽穀縣還要死掉幾人。”
二人說著仵作過來拱手道:“縣尊大人,屍體已經查驗完畢,那具女屍是上吊自縊而死,至於那具男屍,是喝了砒霜毒死的。”
仵作說完這話,縣令點點頭道:“屍體帶迴去,相關人員帶迴去,結案。”
“是!”
一群人拱手,自然去衙門裏錄筆供,結案,案子就這樣結束了,李朝生沒跟著去衙門,站在屋裏看了看後院那顆高大的槐樹有些愣神。
這槐樹年頭有些久啊,李朝生想著再次看了這大槐樹一眼,等有空讓老管家把這棵樹砍了,時間久了,這樹別成精了。
“李哥兒,你看完沒,看完出來一趟,這裏上封條了。”
兩個捕快這時對李朝生說道,李朝生聽了這話擺擺手道:“行,那辛苦了。”
說完李朝生轉身出了屋子,溜溜達達往家走,走著走著,李朝生突然想起來,自己不是要給河蚌與龜兒子修水池子嗎?
正好去城外找個泥瓦匠,想著李朝生出了城。
要說泥瓦匠陽穀縣最出名的就是海星村的曹瓦匠,祖傳三輩泥瓦匠,手藝沒的說,就連陽穀縣的城牆都有他們老曹家的功勞。
這時李朝生來到了海星村,到了這裏一打聽曹瓦匠還在家,到了曹瓦匠家裏,就看見一個婆娘對一個男人破口大罵。
“喝喝喝~一天到晚就知道喝,家裏這點錢都讓你換酒了,日子還過不過啊。”
曹瓦匠聽了這話苦著臉道:“婆娘,你就再給我點錢,這沒酒我渾身不得勁啊。”
“要錢,要錢沒有,你都多少天沒有活了?少廢話趕緊出去找活去,你要是找不到活,別說酒,飯老娘都給你戒了。”
曹瓦匠這時黑著臉道:“你這婆娘咋不通情理呢?這幾天是淡季,大家夥都忙著秋收呢,秋收過了就有活了。”
“秋收過了就有活了是吧,那行,那就等秋收過了,你在喝~”
兩口子站在院裏鬥嘴,這時院門外李朝生喊了一句:“曹瓦匠在家嗎?找你幹點活啊。”
“哎,在的。”
一聽有活找曹瓦匠,曹瓦匠的媳婦兒,扯著嗓子應了一句,李朝生這時走到大門口,媳婦兒踢了曹瓦匠一腳道:“趕緊,開門,沒看主顧上門了嗎?”
曹瓦匠打開門,看到了李朝生,李朝生看著曹瓦匠道:“曹師傅?”
曹瓦匠點頭道:“我是,您是?”
“我陽穀縣城裏的,有個活要找你幫忙幹一下,有空嗎?”
“有有有,他有的是空,來,小哥兒,咱們院裏麵聊。”
聽了這話李朝生笑道:“好。”
三人進了院子,曹瓦匠開口問道:“什麽活啊?”
李朝生開口道:“我準備在院子裏用磚頭砌一個池子,這活你能接嗎?”
聽了這話曹瓦匠道:“可以接,這個不難,您是讓我帶料去,還是您自己買料啊?”
李朝生聽了這話道:“我什麽也不管,人,料都你出,但是質量你要給我保證。”
“質量您放心,出了問題,我一分錢不要,我們曹家三輩泥瓦匠,還沒有一個人說我們活幹得不好。”
“那成,您報個價吧。”
“忘了問了,管飯嗎?管飯我把錢拋出去,不管咱們另算。”
曹瓦匠看著了李朝生認真的說著,其實這點小事李朝生不在意,但是曹瓦匠在意啊,他們這些人賺錢是一分一分從指甲縫裏摳出來的,每一分都是血汗錢,這個必須較真。
李朝生道:“管飯,你說錢吧。”
“管飯,工錢,料錢,這樣你給一兩銀子吧。”
曹瓦匠說道,聽了這話李朝生點頭道:“成,那就一兩銀子,幾天能完工啊?”
“三天就成,這個快。”
曹瓦匠說道,聽了這話李朝生點點頭道:“那行,這活就交給你了,今個能幹嗎?”
曹瓦匠這時點點頭道:“行,我現在就跟你去。”
曹瓦匠說著,就跟李朝生迴到了陽穀縣裏,到了之後,曹瓦匠看了看小院,這小院挺大的,很大地方都是空著的,曹瓦匠看了看道:就在這裏吧,可以修一個長三米,寬兩米,六平方米的池子。
說完曹瓦匠就開始幹活了,第一天打地基,就是挖溝,曹瓦匠拿著鐵鍬就幹了起來,李朝生則迴屋,閑著無聊,拿出白冊,最近又該補充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