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千人等待文山殿開啟的時候,人群中發生一些騷動,響起一陣驚唿。


    在驚唿的同時,這些人紛紛轉頭往入口方向看去。


    “他竟然也來登文山。”


    “那這次登文山可就精彩了。”


    “才子榜排名第三的唐彥!”


    聽到這些驚唿議論聲,蘇夜知道前來的人是誰,對其也是有了一些興趣。


    從入口走進來的十一個十七八歲的儒生。


    他便是唐彥!


    唐彥身材並不多麽高大,一米七八的身高,身材修長,穿著青色錦衣,腰環玉帶,五官英俊,膚色很白,頭戴羽冠,將長發束在腦後,隨著他走過來,長發微動。


    這是一個十足的書生打扮,看起來有些文弱,但絕對不能小覷。


    唐彥能夠位列才子榜第三,豈是小角色而已。


    他現如今的修為,已經達到四極境巔峰。


    就算是全力施展的神浩宗神子,都未必能夠將他擊敗。


    唐彥以前不是第一次前來登文山。


    他以前就來登過三次文山,而且取得很不錯的成績,得到莫大的好處,對於他的儒道修煉很有幫助。


    此次距離他上次前來登文山,已經相隔半年時間。


    他現在的修為比之前提升一些,儒術造詣更加精深,自然更有信心。


    文山一共分為七個層次,分別為闖文風潮、跨萬書海、金聲玉振、文曲星照、雷鳴聖音、引出聖魂、坐而論道。


    唐彥之前就達到第五階段,能夠登上文山五千米海拔的位置,成功觸發雷鳴聖音的異象。


    經過半年時間的修煉提升,還有精心準備,唐彥這是打算登頂文山頂峰,闖過七個關卡。


    唐彥走進文山殿前的廣場,諸多儒生和年輕修士不敢阻攔,紛紛讓開。


    唐彥也不客氣,坦然受之。


    他可是個十分高傲的儒生,而他也有高傲的資格。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掃視一圈,然後落在蘇夜身上。


    他們此前雖然沒有見過麵。


    但是這幾天時間以來,唐彥可是聽說過不少關於蘇夜的事跡,特別是他擊敗朱玉明、柳乘風的事情。


    朱玉明和柳乘風身為聖道院的儒生,結果卻被蘇夜擊敗,相當於聖道院丟臉。


    身為聖道院的天才儒生,自然要為書院找迴場子。


    唐彥稍稍打量蘇夜一眼,然後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希望在登文山的時候,你能夠看到我的背影。”唐彥輕鬆說道。


    他不是說要在文山中打敗蘇夜。


    而是希望蘇夜能夠看到他的背影。


    這比前麵那句話更具挑釁意味。


    唐彥認為蘇夜都跟不上他,根本不需要他出手對付蘇夜。


    這是何等的狂妄!


    不過,唐彥確實有這個囂張的資本。


    聽說唐彥這樣說,聖道院的儒生都不覺得過分,反而覺得很振奮人心。


    蘇夜在儒道方麵,確實比不上唐彥。


    那些年輕修士認為唐彥這是自信的表示。


    “那我們拭目以待。”蘇夜聳了聳肩,不客氣說道。


    現在說大話一點意義都沒有。


    隻有登文山的時候,拿出實力打臉,那樣才爽。


    說了這話,唐彥不再例會蘇夜,轉身走到另外一邊,等待文山殿開啟。


    又過一盞茶時間,一直緊閉的沉重石門,緩緩開啟。


    文山殿開啟!


    隨著石門打開,從文山殿裏麵走出三個身穿寬鬆麻布素衣,麵容蒼老,滿頭華發,戴著羽冠,身材不再挺拔,宛如書孰先生的老者。


    可不要因為他們這樣的裝扮就小覷他們。


    他們可是大儒,儒術超凡,儒道造詣高深。


    他們張口便是金口玉言,喝斷山河。


    三位大儒在聖道院當中,有著不低的地位,很受敬仰。


    這三位大儒都姓陳,來自同一個家族,分別成為陳大、陳二、陳三。


    至於他們的真名是什麽,年輕儒生已經沒人知道。


    在聖道院當中,隻有寥寥幾人才知道而已。


    這三位大儒職責便是主持文山考核,維持文山的穩定。


    文山不是實物,想要一直維持著傳承下去,可不是放在那裏就可以,需要強大的大儒管理,進行各種小修小補。


    他們也是得益於主持文山事宜,才能讓他們達到這種層次。


    也是因為文山,他們大部分時間隻能待在文山殿,不能四處走動,不能遊曆天下。


    世間事,有得必有失吧!


    三個姓陳的大儒倒是比較好認,陳大比較高瘦,陳二比較矮,陳三比較胖。


    “文山殿開啟,想要登文山的人請入殿。”陳大掃視一眼大殿前方的儒生和修士,平靜說道。


    至於修士前來登文山,陳大三人並沒有異議。


    這種事情又不是第一次,他們早就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說完這話,三個大儒便轉身走迴文山殿,倒是幹脆利落。


    隻要遵守聖道院的規矩,聖道院並不介意外來的儒生和修士,在聖道院當中進行各種考核和修煉。


    這便是聖道院的宗旨,有教無類,海納百川。


    這些早就做好準備,躍躍欲試的儒生和修士,沒有遲疑,懷著興奮的心情,向著文山殿走進去。


    蘇夜不急不緩走進文山殿裏。


    當這些人走進文山殿以後,立即看到形成實質的才氣,在大殿裏麵沉浮,輕慢湧動,就像一個才氣充斥的世界。


    這些才氣呈現七彩色澤,流轉好看的光芒,沒有彌漫出強大的威壓,甚至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站在文山殿裏麵,感覺格外舒服,連神經都有點鬆弛。


    文山殿內部十分寬闊,可以容納上千人,地板上刻有無數直徑不到一米的圓形陣圖。


    這些陣圖內部還可有複雜的銘文,正在吸收文山殿裏的才氣,閃爍淡淡的光芒。


    文山殿周圍的牆壁、石柱和穹頂上,都銘刻很多陣圖、銘文、圖案,還有各種文字,包含詩詞歌賦,還有聖賢文章。


    而在大殿深處,有著一座高台,高度有五米左右,乃是用玉石打造而成的玉台,流轉瑩瑩光芒,透著一種神性。


    在玉台之上,放著一座金色小山。


    這座金色小山,乃是聖道院開山祖師孔聖以一座山峰祭煉而成。


    這座金色小山乃是一件威力非常強大的聖器。


    不過這件聖器沒有用來殺敵,而是用來培養弟子,幫助他們提升修為。


    那便是文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帝傳承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玉並收藏大帝傳承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