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周子
大秦:剛成神祗,開局點化秦始皇 作者:鴻鵠不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章台宮中黑龍現,祖神大人現身,點化嬴政登臨天人,這個消息被章台宮中的六國使臣傳迴自己的國家,立馬掀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個消息無論從哪個角度想對六國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像齊楚這些國家一開始隻是高層知道這些消息,對下層則是采取封鎖的策略。
但是以韓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卻不怎麽配合,使臣迴到宮中之後消息直接“唰”的一下穿遍了,從皇宮飄到宮外,再從宮外飄到全國各地,再然後從韓國飄向了所有國家。
一時間,所有人都知道了嬴政得到了祖神點化,他是真龍天子,還有的消息越穿越神,直接說嬴政本來就是神,隻不過下凡來戲弄六國的。
消息傳來,六國人人自危,沒有人願意站在秦國的對立麵,因為那可是在跟真龍作對呀。
這件事讓六國完全陷入了慌亂,若非六國不約而同的封鎖了通往秦國的所有道路,恐怕整個國家的人都給遷走了。
嬴政每天被敖風折磨完之後,灰頭土臉的迴到宮中繼續批閱奏折。
他的身體素質和功力在敖風的幫助下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而他被祖神點化的消息傳開又讓六國禍亂,可謂是雙喜臨門呀。
李斯和宋繚也沒有讓他失望,宋繚在跟嬴政講完“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的計策之後,立刻開始著手實施。
而恰好此時六國陷入了混亂,宋繚趁機往六國派去了很多人,帶著滿車的金銀珠寶,那些金銀珠寶最後全部會變成白蟻的肥料。
白蟻長成,再堅固的長堤都會潰掉。
李斯這個時候也沒閑著,他一方麵協助宋繚在六國裏麵飼養更多的白蟻,一方麵在思考自己對六國的戰略。
宋繚的這個辦法雖然可以做到用最小的損失來滅掉六國,但所需要的時間太長了,而且在開始的一段時間是看不到任何成效的。
更重要的是,嬴政采用了宋繚的計策,那豈不是對自己的威脅嗎?
李斯是要做那個一人之下的人,而現在宋繚官及內史,和自己一樣,但嬴政用了宋繚的計策,那不是說宋繚有超越自己一頭的趨勢嗎?
這李斯怎麽可能坦然接受。
他和宋繚都是想盡辦法向上爬的人,現在有人想要爬在他的頭上,那他就得想盡辦法把他給拽下來,然後順道扔下懸崖,直接屍骨無存。
所以,他在協助宋繚往六國送“白蟻”的時候,順道把自己的一個門客給送了過去。
這個門客是李斯在暗地裏供養的,而像這樣的門客,李斯還有好幾個,他們的用處就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體現出來的。
不久之後,這個門客將會被六國奉為上賓,成為和秦國對抗的關鍵。
但六國不知道的是,他們所信賴的這個關鍵,卻隻不過是李斯的傀儡,最後他將成為李斯爬向高處的扶梯。
這些都是後話了,起碼在現在看來,宋繚的“白蟻”計劃進行的很順利。
他每天都會去向嬴政報告,嬴政也對宋繚更加讚賞。
“宋大人,這幾日怎麽不見李斯來見寡人?”自從第一次被宋繚無意中撞見之後,嬴政都開始非常警惕。
畢竟是一國之君,總是灰頭土臉,甚至臉上帶著淤青的見臣子總歸不好。得虧自己後空尚無主人,不然的話,還以為自己是個妻管嚴呢。
“想必是李大人忙於公事吧,應該有空抽開身就會來見殿下的。”宋繚道。
“李大人這倒比你這宋大人還要忙呀。”嬴政大笑。
“計劃能進展地這麽順利,還得虧李大人從中協助,幫了我不少的忙啊!”宋繚竟然替李斯說起話來。
“哈哈,你們二人能這般互相幫扶寡人倒也是放心了。正好我這幾日要去小閉關幾天,朝中若無大事不要驚擾我,其他事情你和李斯看著解決就好了。”
嬴政說完擺擺手就要讓宋繚離開,但突然又把他給叫住了。
“狄大人如果閉關醒來,萬萬不敢怠慢,讓他協助你們處理國事。”
宋繚離開的時候還在想這個狄大人是誰,他記得有這麽一個人卻不知道究竟出現在哪裏。問了問左右才知道,原來就是嬴政壽宴的時候為數不多得到造化丹的人之一。
宋繚拍了拍自己腦袋,他太沉迷於官場中的爭鬥,反而把這些不怎麽參與政事的人給淡忘了。
這個狄大人想來也是天縱奇才,能被嬴政這般看重,自己也必須重視起來才行。
白蟻計劃進行的比宋繚想象中的要順利很多,很顯然六國受到嬴政章台宮事件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一件事件越是平靜,其下就越是蓄著洶湧的海浪。這就像是一條大自然的鐵律,任誰也擺脫不了。
果不其然,暴風雨終於還是來臨了。
前幾日。楚王親自接見了一個人,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和楚王徹夜暢談了一天一夜,終於是不舍的分開。
再下一天,這個人直接被楚王拜相。
他也不負楚王的期望,竟然在擔任相國的短短幾天裏麵就把國內的混亂還給鎮壓了下來,甚至還把宋繚布置在魏國中的幾隻白蟻給抓獲了好幾個。
這一度讓宋繚懷疑自己的計劃暴露了,若非是其他幾個國家一點動靜都沒有,他都要直接去找嬴政請罪了。
楚相平定國內混亂的方法也很簡單,他把宋繚布置的白蟻找到,列舉鐵證,對外宣稱說,是這些人受了秦國的錢,開始對秦進行無腦宣傳。
這麽幾番折騰,打心底本就不願意相信嬴政是真龍的國民漸漸平複了下來。
楚國內部環境好轉,帶動著其餘五國也開始好轉,顫巍巍的六國終於在這個時候安靜了下來。
安靜下來的六國也開始重新正視這個被楚王拜相的人,他叫周子,本來就是楚國人,隻不過由於戰亂而逃到了秦國。
現在故國麵臨危險,周子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重迴故土的路,並且願意為了故國而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這個消息無論從哪個角度想對六國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像齊楚這些國家一開始隻是高層知道這些消息,對下層則是采取封鎖的策略。
但是以韓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卻不怎麽配合,使臣迴到宮中之後消息直接“唰”的一下穿遍了,從皇宮飄到宮外,再從宮外飄到全國各地,再然後從韓國飄向了所有國家。
一時間,所有人都知道了嬴政得到了祖神點化,他是真龍天子,還有的消息越穿越神,直接說嬴政本來就是神,隻不過下凡來戲弄六國的。
消息傳來,六國人人自危,沒有人願意站在秦國的對立麵,因為那可是在跟真龍作對呀。
這件事讓六國完全陷入了慌亂,若非六國不約而同的封鎖了通往秦國的所有道路,恐怕整個國家的人都給遷走了。
嬴政每天被敖風折磨完之後,灰頭土臉的迴到宮中繼續批閱奏折。
他的身體素質和功力在敖風的幫助下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而他被祖神點化的消息傳開又讓六國禍亂,可謂是雙喜臨門呀。
李斯和宋繚也沒有讓他失望,宋繚在跟嬴政講完“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的計策之後,立刻開始著手實施。
而恰好此時六國陷入了混亂,宋繚趁機往六國派去了很多人,帶著滿車的金銀珠寶,那些金銀珠寶最後全部會變成白蟻的肥料。
白蟻長成,再堅固的長堤都會潰掉。
李斯這個時候也沒閑著,他一方麵協助宋繚在六國裏麵飼養更多的白蟻,一方麵在思考自己對六國的戰略。
宋繚的這個辦法雖然可以做到用最小的損失來滅掉六國,但所需要的時間太長了,而且在開始的一段時間是看不到任何成效的。
更重要的是,嬴政采用了宋繚的計策,那豈不是對自己的威脅嗎?
李斯是要做那個一人之下的人,而現在宋繚官及內史,和自己一樣,但嬴政用了宋繚的計策,那不是說宋繚有超越自己一頭的趨勢嗎?
這李斯怎麽可能坦然接受。
他和宋繚都是想盡辦法向上爬的人,現在有人想要爬在他的頭上,那他就得想盡辦法把他給拽下來,然後順道扔下懸崖,直接屍骨無存。
所以,他在協助宋繚往六國送“白蟻”的時候,順道把自己的一個門客給送了過去。
這個門客是李斯在暗地裏供養的,而像這樣的門客,李斯還有好幾個,他們的用處就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體現出來的。
不久之後,這個門客將會被六國奉為上賓,成為和秦國對抗的關鍵。
但六國不知道的是,他們所信賴的這個關鍵,卻隻不過是李斯的傀儡,最後他將成為李斯爬向高處的扶梯。
這些都是後話了,起碼在現在看來,宋繚的“白蟻”計劃進行的很順利。
他每天都會去向嬴政報告,嬴政也對宋繚更加讚賞。
“宋大人,這幾日怎麽不見李斯來見寡人?”自從第一次被宋繚無意中撞見之後,嬴政都開始非常警惕。
畢竟是一國之君,總是灰頭土臉,甚至臉上帶著淤青的見臣子總歸不好。得虧自己後空尚無主人,不然的話,還以為自己是個妻管嚴呢。
“想必是李大人忙於公事吧,應該有空抽開身就會來見殿下的。”宋繚道。
“李大人這倒比你這宋大人還要忙呀。”嬴政大笑。
“計劃能進展地這麽順利,還得虧李大人從中協助,幫了我不少的忙啊!”宋繚竟然替李斯說起話來。
“哈哈,你們二人能這般互相幫扶寡人倒也是放心了。正好我這幾日要去小閉關幾天,朝中若無大事不要驚擾我,其他事情你和李斯看著解決就好了。”
嬴政說完擺擺手就要讓宋繚離開,但突然又把他給叫住了。
“狄大人如果閉關醒來,萬萬不敢怠慢,讓他協助你們處理國事。”
宋繚離開的時候還在想這個狄大人是誰,他記得有這麽一個人卻不知道究竟出現在哪裏。問了問左右才知道,原來就是嬴政壽宴的時候為數不多得到造化丹的人之一。
宋繚拍了拍自己腦袋,他太沉迷於官場中的爭鬥,反而把這些不怎麽參與政事的人給淡忘了。
這個狄大人想來也是天縱奇才,能被嬴政這般看重,自己也必須重視起來才行。
白蟻計劃進行的比宋繚想象中的要順利很多,很顯然六國受到嬴政章台宮事件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一件事件越是平靜,其下就越是蓄著洶湧的海浪。這就像是一條大自然的鐵律,任誰也擺脫不了。
果不其然,暴風雨終於還是來臨了。
前幾日。楚王親自接見了一個人,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他和楚王徹夜暢談了一天一夜,終於是不舍的分開。
再下一天,這個人直接被楚王拜相。
他也不負楚王的期望,竟然在擔任相國的短短幾天裏麵就把國內的混亂還給鎮壓了下來,甚至還把宋繚布置在魏國中的幾隻白蟻給抓獲了好幾個。
這一度讓宋繚懷疑自己的計劃暴露了,若非是其他幾個國家一點動靜都沒有,他都要直接去找嬴政請罪了。
楚相平定國內混亂的方法也很簡單,他把宋繚布置的白蟻找到,列舉鐵證,對外宣稱說,是這些人受了秦國的錢,開始對秦進行無腦宣傳。
這麽幾番折騰,打心底本就不願意相信嬴政是真龍的國民漸漸平複了下來。
楚國內部環境好轉,帶動著其餘五國也開始好轉,顫巍巍的六國終於在這個時候安靜了下來。
安靜下來的六國也開始重新正視這個被楚王拜相的人,他叫周子,本來就是楚國人,隻不過由於戰亂而逃到了秦國。
現在故國麵臨危險,周子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重迴故土的路,並且願意為了故國而奉獻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