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萬裏之外,大海上驚濤翻湧。


    漆黑的大海在冥靈的祈禱聲中暴躁起來。


    無數如山的巨浪在海麵上來迴衝擊。


    在彼此的撞擊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那巨大的響聲,在天地之間來迴迴蕩。


    “天地間的所有神明,請聆聽我們真誠的唿喚。”


    “請賜予我們力量,完成我們的心願。我們願意為此付出鮮血和臣服。”


    ……


    一位黑衣祭司站在海邊的礁石上,對著天空伸出雙手,用一種特殊的古老的語調,召喚著天地間的某種神秘的力量。


    九天九夜的唿喚,已讓他的雙眼布滿血絲,血紅得可怖。


    蒼白的頭發在狂風中飄落。


    估計再這麽堅持下去,他一定會變成一個圓圓的光頭。


    隨著他將手裏的法器刺入自己的胸口。


    綠色的血液從他的身體裏流出來,像小河奔入大海一樣,噴灑入大海中。


    整片大海,變得更加地憤怒。


    那綠色的血液明明不多,卻像墨水侵染白紙一般,迅速將黑色的海洋染出了一片碧綠的顏色。


    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閃閃發光。


    在綠色的海洋中,無數憤怒的靈魂在咆哮,尖利的嗓音似乎刺透了蒼穹。


    然而這樣的力量卻並不能維持太久。


    那位黑衣祭司聲音開始沙啞,血液開始枯竭。


    遲遲沒有等來期盼的迴應,他苦澀地閉上了眼睛。


    他想靠自己的血液來和海裏的某位大能締結上某種盟約。


    然而對方並沒有迴應他。


    反而最後迴應他的,是從西邊出現的一團金光。


    那刺目的金光在海麵上顯現出一張手掌的模樣。


    充滿了不可抗拒的威嚴。


    隨後一巴掌拍下。將那位黑衣祭司拍成了血沫塵埃。


    這大概便是海裏那位保持沉默的原因。


    因為,佛插手了。


    哪怕這裏是屬於海洋,佛也要管。


    有意見的人,都被超度了。


    誰還敢多言。


    世間之下,沒有多少人能注意到一個小小的海邊。


    哪怕剛剛死去一個幾乎堪比地府大能的家夥。


    即使是大能又如何,在佛出手下,大能皆塵土。


    大能之上,還有神,神之上,還有仙,仙旁有佛。


    差距那麽大。真和大炮打蚊子差不多。


    更別說那些普通人了。


    佛道之爭,從南朝開始。


    主張佛道一致,而以道教為本,佛教為跡,提倡本跡說。


    然就二者優劣而言,主張道教居首位。


    到了北朝後。佛道之抗爭不僅為雙方之論爭而已,更加上當權者之政策壓迫。


    此即曆史上著名的‘三武滅佛’。


    北魏太武帝與北周武帝之摧殘佛教,死傷慘烈,經書燒盡。


    隨著之後隋代統一南北,通過八年爭鬥,定了道、儒、佛之順位。


    唐朝則有三次召集僧道於內殿論議。


    宋代道教就更活躍了。有王重陽創立全真教。


    宋徽宗時期,佛道之爭,尤為激烈。


    道士林靈素要求重啟夷夏之辯,改革佛教歸入道門。


    這可是要教化吞噬佛教。


    林靈素對宋徽宗說“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刹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發頂冠執簡”。


    到元朝時,丘處機依附成吉思汗,把道教列為國教。


    其後邱處機第五代教主之弟子李誌常占有佛寺,破壞佛像。


    宋元時期,道教鼎盛一時無量。


    兩教爭鬥無非處於門戶之見。


    佛道之爭至今已經走向融合。


    儒、釋、道三教聖人共聚一堂,那麽三教之間的界限已是混淆不清。


    民間的祠廟中反映尤為明顯。


    這便是如今佛道的狀況。


    “佛道二教因為各有其特色與信眾。


    對立結果往往意氣用事,各成派係,排斥異己,或互相詆毀,如佛徒著笑道論,道流亦作笑佛論以敵之,各揭彼短,以揚己善,極盡對罵之能事。


    然佛道二教經魏晉南北朝、隋、唐數代之發展而更深入民間,牢不可拔,影響後世學術思想甚巨。


    如新字體、詞匯之廣及學術領域,儒、釋、道三教融合而產生宋代理學等,可謂思想文藝上之重大刺激。”


    (以上為引論,不代表作者觀點)


    當然也有人認為,佛道之爭,道教7負1平,一直在輸。


    連地府都被滲透了個徹底。


    然而接下來就不是平民百姓能參與討論的了。


    因為老子早就說過。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為物,本不再口舌之爭。


    ……以下省略千字。


    話說迴來。


    這次有疑似佛教大能出手,滅了外族祭司。


    而且地點並不在華夏之內。


    還是引來了諸多外部勢力的關注。


    畢竟地盤是個大問題。不管哪種勢力,第一看重的便是自己的地盤。


    沒有自己地盤的zj,如無根浮萍。最終隻會被其它勢力蠶食掉所有。


    或許這是那位想要展露胳膊的一次試探。


    倒黴的是那個意圖不明,想要尋求海神幫助的異族祭司。


    剛好衝了別人的黴頭。


    當然大多數人,根本不了解佛為什麽要出手。


    想要透露的意思,估計也隻有少數高層大佬能夠明白。


    反正某位隱藏在深海之下的海神,算是間接被佛打了一次臉。


    連自己的忠誠信徒都在自己麵前拍死。


    出手保一下阻攔一下都不敢。


    甚至出聲譴責一下都沒有。


    畢竟兩者之間,差了整整一個量級啊。


    惹不起,真的惹不起。


    就算宙斯在這兒,估計也隻能黑著臉,小聲罵上幾句。


    畢竟現在大家都靠信仰吃飯。


    信徒多少,決定了上層的力量……


    陳魁他們這次跑去九華山的菩薩道場。


    也虧他們身後都有不同的特殊背景。


    不然光衝他們心中那自私的目地,怕是早被人一巴掌拍死了。


    在華夏裏。


    異族信徒倒是可以隨便欺負。


    牽涉到道佛之間,就不得不謹慎對待了。


    畢竟,打狗也得看主人嗎。、


    更何況,陳魁後麵不光光是站著道教。


    還有一位身居高位的地藏王菩薩呢。


    某些人甚至懷疑陳魁這次行動,都是受了他師傅的指示。


    現在他又是地府的代理閻羅。


    沒有接觸過內幕的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屬於哪邊布下的棋子。


    給了陳魁在中間混水摸魚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輪迴:從地府臨時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星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星語並收藏輪迴:從地府臨時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