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分鏡究竟是什麽呢?如果用小說來打比方來說,就是等同於文筆吧。


    最低標準的分鏡,僅僅要求能夠把故事用畫麵表述出來,不會讓人誤解就夠了。而好的分鏡,需要掌握的就太多了。


    想要學好分鏡,多看電影是沒錯的。因為漫畫分鏡本來也脫胎於電影分鏡。


    俯視鏡頭、仰視鏡頭、魚眼鏡頭……等等。要想運用這些技巧,首先得知道這些鏡頭各是什麽,又有什麽樣的意義。


    比如說,想要表示一個人物高大威猛,可用仰視鏡頭,想要表示一個人渺小,無助,就用俯視鏡頭。想要展現遼闊宏偉的景象,則可以用鳥瞰鏡頭。


    不過電影的分鏡要考慮攝影機的機位和調度問題,漫畫和動畫卻可以天馬行空。比如一個鏡頭,從車子的側麵進入車窗,穿過司機的前麵,再從另一邊的車窗出來,這在現實中是拍不出來的,而動畫導演卻可肆無忌憚地用這樣的鏡頭。


    漫畫的分鏡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漫畫是有格子的。


    分鏡的格子有橫格、豎格、斜格之分。其中橫格給人安定,寂靜感,豎格則給人突然插入感。而斜格,則是不穩定,不舒服的感覺,常用於動作場麵中。


    如何分配格子,使得閱讀起來美觀,也要聯係實際來說。比如登載在雜誌上的漫畫,打開後是對頁的。漫畫家便會根據兩頁放在一起的效果,來設計分鏡。而圍脖上的漫畫,就不會講究這個了。


    李耳所畫的是剛才看到的長鏡頭。整個鏡頭的畫麵很多,以一秒二十四幀來計算,也超過一百多張畫了。


    而將它畫成分鏡便需要作出取舍。


    首先是快!


    劍氣飛出是一格,緊接著便畫麵一轉,劍氣欺近魔王。


    然後是慢!


    魔王眼睛的特寫,側身。一格接近三分之二頁的全景跳躍,和劍氣擦肩而過。下麵是三個並排的豎格,頭發的律動,腳尖和劍氣錯過,劍氣劃破裙角。


    再是爆發!第一格,背後視角的中遠景,表示魔王落地。第二格靜止,第三格勁風唿嘯,將背景上的草木割得支離破碎!


    一靜一動,這便體現出了畫麵的節奏感!


    李耳把筆一擱,內心有所明悟。所謂的動作分鏡,主要還是三個階段!


    那就是動作起始!動作過程!動作結束!


    隻要畫到了這三個畫麵,一個動作在讀者腦海裏就有了完整的映像。


    比如剛才那個分鏡,也可以完全簡略為三格!


    劍氣出一格,人物閃躲一格,人物落地是一格。


    其餘的格子都是在這基礎上增加的罷了!


    李耳再接再厲,將整部動畫都化成了漫畫的分鏡。雖然他的畫技一般,不過他主要要練習的是分鏡的能力,所以畫得好不好倒無所謂。


    這種再翻譯的過程,讓李耳領悟了一些東西。動畫雖然是參考的漫畫原作,但它畢竟不能照搬原作。而他將這部分鏡頭再轉為漫畫後,就和原作不一樣了。


    和原作比起來,他畫的那些分鏡有處理得更好的部分,也有處理得比漫畫要差的部分。李耳通過將自己和作者北方的漫畫原作對比,又得到了更多的領悟。


    於是他突然想到,何不將小電視裏的動畫“翻譯”成漫畫呢?


    說幹就幹。李耳打開了最近一部很火的,叫《一拳超人》的新番,拉開進度條,直接畫了起來。


    這一次他打算把完成度弄高一點,所以用鉛筆打了底稿。


    ……


    劇烈的爆炸撕開了城市的平靜,濃煙滾滾籠罩碧藍的天空。驚慌失措的路人,突然出現的深坑。


    頭上長著犄角,酷似短笛大魔王的怪人在深坑裏跳出,傾斜的斜格中,怪人滯空停留,三個光彈在他身體前瞬間成型。光彈呈弧形射向遠方,激起一連串更加恐怖的爆炸。


    他落了下來,一個失去父母蹤影的小女孩在他麵前哭泣。他緩步走去,一連串的橫格將這個過程拉得緩慢而詭異。


    怪人伸出手,像是要幫助小女孩,但下一格中,那隻手突然變成猙獰的怪爪。


    逆光打在怪人巨大的身軀上,和他巨大的爪子比起來,下麵的小女孩是如此弱小而脆弱。啪擦,爪子無情地合攏。


    “什麽人?”


    灰塵散去。一個穿著老式超人披風的光頭男放下小女孩,一臉呆萌地看著怪人。


    “我是,興趣使然的英雄。”


    ……


    一口氣畫完了整部漫畫,李耳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一看表,已經十二點了,他居然不知不覺畫了將近八小時的時間?


    一起身,才發現手臂酸麻得像不是自己的。他連忙又坐了下來,用已經僵硬的指戳了戳手臂。結果麻得他直咧嘴。


    握水性筆的指頭那裏都凹陷下去了,半天都彈不起來。看來他今天真的是太拚了。


    看著辦公桌上的成品,上麵鉛筆的底稿還沒有擦去,線也是毫無粗細變化,有時候在邊緣部分還有許多多餘的雜線。


    畫技也算不上多好。在看慣了職業漫畫家畫的稿件的李耳眼裏,簡直就是差到地底了。


    可這是他自己畫的。


    就像第一次下廚的作品一樣,雖然沒有別人做的好吃,但依然十分特別。


    手臂的酸痛緩解了一些的時候,李耳拿起了稿件,一頁一頁翻過去。


    草稿的時候就一遍一遍地校正過了,閱讀起來的流暢感是沒有問題的。繪製也是盡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程度,雖然還是比不上專業人士,但李耳已經很滿足了。


    一邊看,他也一邊跟嗶站裏,漫畫部分的原作分鏡做比較。原作的第一話比較開門見山,上來就是一個大全景的爆炸。而他是參照動畫裏的開頭繪製的,所以感覺更像電影一些。


    有些相似的分鏡,比如怪人出場的時候,選用了人物溢出的手法。也就是將人物放在格子上麵。這可以凸顯角色,一般用於重要角色的出場,和比較重要的瞬間。


    比如有些籃球漫畫,在人物投籃得分的時候,就會用人物溢出,將投籃動作放在格子上。


    接著怪物手變形的兩個同等大小的橫格,這裏也撞了。


    緊接著是這部小短篇的最**,也是爆發點部分,崎玉的名台詞——“我,是興趣使然的英雄。”


    李耳在這裏用了全景,從上至下的俯視鏡頭,側上方斜45度的光影照射下,會使得人物顯得嚴肅而正麵。而臉部則是畫的逗比表情,這樣反而造成了反差。


    名台詞的畫框則放在和披風相對應的斜上角,手的上方。這樣的設計也更方便觀眾在翻頁時第一時間注意到這句台詞。


    對比完以後,李耳對自己的初次分鏡覺得很滿意。雖然很多地方和原作不同,但隻能說是兩種處理方法。就好像做菜做鹹口和甜口一樣,沒有什麽對錯,隻有個人口味的問題。


    不過,隻有他一個人看的話,可能有點偏頗了。他一個人的想法,可不能代表大眾。也許還有什麽問題他沒有發現呢?


    要不要找高巧老師看看?不不不,還是不要麻煩老師了,老師現在又要繪製新卡,又要繪製後麵的原稿,每天睡眠時間都不足五個小時。李耳不想給他增加工作量。


    而公司的同事,就更不要了。他們要真給你評價吧,李耳也不知道該聽不該聽。畢竟在同一個公司裏上班,感覺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遇到你不服氣的評論,無論是昧著良心接受他的建議,還是跟人吵起來,好像都不好。


    幹脆別讓其他的編輯們知道自己畫漫畫這件事算了。


    那還有哪裏可以讓他收到漫畫愛好者的評論呢?


    他不可能拿去投稿。先不說投給其他雜誌社算不算叛變,就說他這畫技,估計也過不了初審那關。


    實體這邊是不可能了,那網站呢?


    華夏有一家叫做“成為漫畫家吧”的網站,最近幾年才建成的。開始隻有一些漫畫初學者,或者同人畫師在上麵連載自己的漫畫。因為上麵的漫畫都是免費閱讀的緣故,慢慢的,也積累了一定的人氣。


    其中點擊最高的一部漫畫“鬼打眼”,居然有兩千多萬點擊。而且還出了實體書,還賣得不錯。


    不過在華夏,最為優秀的漫畫家的第一選擇還是各大漫畫雜誌。所以“成為漫畫家吧”也一直沒有大火起來過。


    《周刊上京少年》的編輯們也知道這個網站,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覺得這樣的網站有什麽威脅。


    可李耳卻不這麽認為。


    網站比起雜誌的劣勢,隻在於內容而已。如果網站也擁有和雜誌一樣多的優秀漫畫家的話,那麽他們廉價的成本,還有同時能容納更多人閱讀的網上觀看方式,無一不是他們的優勢。


    比起一本雜誌對應一個讀者來說,一個網站,卻能在同時提供給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讀者觀看。


    傳統的雜誌還需要印刷成本,和發行成本,等許許多多中間環節。而網站,卻完全可以省略掉這些成本,直接點對點地輸出自己的文化內容!


    在李耳看來,未來的漫畫閱讀方式,搞不好就是這樣的!


    隻不過,“成為漫畫家吧”對自己的盈利方式的定位還不是很清晰。目前還是做著捧紅作者→幫作者聯係實體書商→從中抽成這樣的路線。然後就是靠流量收取一些廣告費了。


    不過這不是李耳要操心的。“成為漫畫家吧”雖然存在這麽多的問題,但每日流量在漫畫網站也是當之無愧的no.1。想要取得讀者的建議的話,在這裏發表最好不過了。


    他打開了“成為漫畫家吧”的簡介的網頁,在一片純白底色中在上方的白色方塊選中了新注冊賬號。在筆名一欄,他猶豫了很久……


    最後他突然想起小時候最愛吃的冰棒的名字,於是打上了這四個字:


    鹽水冰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腦內自帶嗶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鹽水冰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鹽水冰棒並收藏我的腦內自帶嗶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