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方站在崇禎床頭一丈遠的地方,深深地行了一禮。


    在朝中待的這幾年,李定方也算是略有薄名,而且因為他與寧致遠的關係早已是擺在台麵上來的,不管是不是真的這些天他府上的訪客突然就多了不少,明裏暗裏的示好更是不計其數,讓他有些雲裏霧裏的感覺。


    不,不是雲裏霧裏,而是雲端之上。


    來到皇宮他也沒什麽緊迫感,李定方覺得崇禎這次有可能會殺了他,他也不怕,不是有底氣,而是真的不怕。


    “李愛卿莫非真的不怕死嗎?”崇禎突如其來有些莫名其妙的一句話正中李定方的心裏,聲音低沉,語氣頹然。


    即使他見著這李定方一到這兒竟然一言不發,也已經生不出氣了,崇禎還有很重要的話來說,房內一時變得靜悄悄的,隻有他們兩人。


    李定方搖了搖頭,看著崇禎現在半靠在床上的模樣實在有失體麵,由一個飯都吃不飽病的快死的人到了現在這一步,還有什麽可奢求的呢,還有他那個弟弟,現在在寧夏也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所以他也堅持著一直沒有出京,就像他當時一直都沒有去寧夏而是呆在京城一樣。


    作用或許不大,但是好歹心安。


    “陛下有何吩咐不妨直說?”李定方淡淡的問道。語氣不卑不亢,給了崇禎一種感覺,他是遇見了四年前的寧致遠,那個在寧夏孑然一身一窮二白的書生,連那個官名都是有名無實的,現在想起來,崇禎覺得自己那時候就應該想到,那是一個不會屈居人下的人,而且那時候還很弱小的寧致遠也不會有什麽篡國的心思,建議自己破釜沉舟也實在可行。


    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自己現在的情況已經跌倒了穀底,崇禎心裏想法卻是越來越清晰,一切曆曆在目之後蔚然一歎。


    “李愛卿覺得現如今京都情況如何啊...”


    “城破隻是時間的問題,不過若皇上現在開始堅守集全城之力還能守上些時候。”李定方話中沒有一絲波動。


    “李愛卿這個模樣是因為知道了朕想殺了你還是有恃無恐了?”崇禎也出奇很能耐得住性子,眯著眼睛問道,原本頹喪的氣息一掃而空,還是有著遠超常人的威嚴。


    “皇上什麽時候想殺害微臣了?”李定方頓時滿臉驚色,“莫非就是現在?陛下,微臣冤枉啊...”


    崇禎臉色一變,陰沉無比,李定方這誇張的諷刺模樣著實讓人痛恨,唿吸聲也異常的急促許久才緩下來,“就是徐澹雅死的那日,不過李愛卿福大命大,所以被救了!”


    “那天那群黑衣人是皇上的人?”李定方神情依舊很誇張,“那為什麽要殺徐姑娘呢,又為什麽要殺微臣呢...”


    崇禎冷著臉不說話,直直盯著李定方的表演。


    李定方一直就不是浮誇的人,隻是幾息之後臉色又重新恢複了過來,甚至變得更加凝重,從懷中掏出了一遝書信。


    “所以微臣可以說皇上這是自食其果嗎?”李定方淡淡的話語中似乎帶著一絲嘲諷。


    崇禎一愣,然後看著這些書信臉色漸變,來來迴迴正是李定方與城外賊軍的書信,信中李定方在勸對方退兵,對方迴話說不可能,他們受了寧致遠的命令不破京城誓不還,而原因正是...崇禎有害寧致遠和徐澹雅的行動。


    “朕為天子,難不成還要受這些氣?”崇禎低吼道。


    李定方微微撇著嘴嘛不說話,眼下的情況難道還沒有給這位天子一個清醒的認識?兵臨城下危在旦夕矣。


    “照著信上所言,李愛卿應當是忠臣了?”崇禎隨即平靜了下來,讓李定方有些感歎誰也不會是沒有腦子的人,崇禎身為皇上發脾氣有城府變化無常也是正常的事情。


    “忠臣不敢當,卻也是從來都沒有做過損害朝廷利益的舉動,為官幾年,半兩銀子的賄賂都未曾受過!”李定方挺起胸膛與崇禎直視,這話他可以說的理直氣壯。


    這氣勢與底氣讓崇禎微微有些動容,但是臉上依舊麵無表情,李定方著實是一個能幹的人不錯,否則就算是自己再無人可用也不會提拔些庸人如此之快,隻是後來寧致遠的事情讓他知道,這種事情還是不要猶豫的好,寧致遠的經驗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既是忠臣,為何與賊子走得如此之近?”崇禎冷笑。


    “臣與致遠相識於崇禎二年,那時候臣食不果腹命懸一線,致遠也隻是一個農家子弟,一心想著可舉報國何來反賊之說?”李定方說的坦坦蕩蕩。即使從初次見麵開始他就知道寧致遠不太安分,但是說是反賊還是不恰當。


    反賊到了他們那個程度,救了千萬百姓的性命和誅殺數十萬異族的壯舉,那還叫反賊嗎?不能吧。


    “那現在又如何?”崇禎也不相信寧致遠從吃不飽飯開始就就想著造反,那也有些扯淡了。


    “幾個月之前致遠還從未有過侵占大明的舉動吧,現在...是什麽原因陛下也知道!”


    “就為了一個女子?”崇禎覺得異常荒唐。


    “就為了一個女子他可以連命都不要做出這種事來有什麽好奇掛的?!”李定方迴應道,“陛下也不是因為覺得這位女子無足輕重所以才有此舉動的吧,隻怕也是認為致遠還沒有足以碾壓大明的實力!”


    “他憑什麽有這樣的實力!”崇禎有些不甘。


    李定方這則有些意味深長了,看著崇禎充滿病態紅色滿是皺紋的臉,“論土地陛下您是致遠的二十倍有餘,這個問題你一定也知道,不過也確實應當再了解一遍了...”


    “說起來也簡單,殺盡領地內的貪官鄉紳。”


    崇禎沉默,寧致遠幾年前就是這麽勸誡他的,而自己也照實做了,取得的效果如此驚人。


    “你可知道朕找你來所為何事?”崇禎半響後才緩緩開口道,身子舒展了一些讓自己躺起來更舒服。


    “如果不是要殺微臣的話,那現在應當是無事了。”李定方神情自若,他剛剛已經拿出來了勸解城外寧夏士兵退軍的書信,所以崇禎也該打消了求和的想法吧。


    “不,朕要你去求和!”崇禎打起精神,雙眼冒出精光,鋒芒畢露。


    .........


    就像壓倒傷痕累累那些漠西蒙古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們的援兵撤退,大明朝廷風雨飄搖中的最後一擊也終於來了。


    李自成躲進了山溝,但河南的張獻忠可不安分,同樣不安分的還有他們手下的反賊,過慣了吃肉喝酒**擄掠的日子誰能吃得下糠咽菜,再加上現在朝廷的威信簡直就是降到了有史以來的冰點,能不能通過這一關還是未知數,以張獻忠同學的性格,觀望到這兒就夠了,差不多可以反了。


    投降一波之後他們的實力非但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失,反而隱隱有了增強,手下已經有了十一二萬的人馬了,而且關鍵的是張獻忠同誌的性格大變,深知有一支厲害軍隊的重要性了,否則在這戰火紛飛的夾縫裏,他連自己的屍骨都守不好,於是很自然而然地重用了他的其中一個幹兒子,張定國。


    收幹兒子確實是一個十分不錯的籠絡人心的方法,幾乎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有人白白叫爹還讓他們忠心無比,要是碰到一個能力超群的幹兒子,那就更是賺大了。


    張獻忠此時就是這個狀態,誠然以他的性格原本就算再怎麽樣也不會讓張定國掌握多大的權力,但是現在真的不一樣了,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打打遊擊小打小鬧就能混下去的。


    總之就是再次的揭竿而起,幾乎隻是兩天的時間就立刻從一個小縣城發展地席卷了整個河南,其中當然張定國是功不可沒,但是這河南兵力空虛左總兵進京勤王更是關鍵所在,這河南滿打滿算的兵力雖然還有四萬,但對於一個諾大的省份來說,完全不算什麽,其中一萬多人正是在熊總督手下。


    除此之外還有開封的陳永福,手下兩萬多的士兵倒是能戰善戰,不過也隻能守得住開封不被李定國攻占了,所以河南一帶已經徹底打上了張獻忠的標簽。


    這個消息當即震驚了全國,更多的人就此終於對大明失望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明還會有什麽好的結果嗎?河南人口之多子啊天下各地之首,所以張獻忠急於擴充實力之下輕易地一下子征兵三十萬,號稱五十萬。


    就此天下聞名。


    這隻是半個月之內的事情,發生的變化之大讓遠在兩廣的寧大官人收到消息之後都有些詫異了,他知道曆史已經偏離了太遠的軌跡,不過是微微有些不滿,為什麽寧夏那邊兵力多達五十萬的精銳還讓張獻忠猖狂成了這樣。


    不過他知道也沒什麽大礙,張獻忠也還算不是太傻的一點終於是沒有虐待在河南的百姓,不像上一世野史記載中的在四川屠殺了千萬人之多,否則那就是誰都救不了他了,寧致遠現在雖然那種為國為民義憤填膺的心緒已經很久沒有過了,但是能讓這些百姓少受一點傷害他也是欣慰的。


    兩廣如此大的地界寧致遠也總共征集起了二十多萬的兵力,經過之前護送柳如是幾女來的寧夏軍隊三個月的訓練已經算得上可戰之兵,事實就證明,當你真正強大起來之後,不管怎麽樣都是強大的,就算是現在日薄西山的大明,不是也可以隨便召集起五十萬的大軍嗎?


    兩廣往上便是湖廣,從這兒出兵卻是地勢險惡軍隊會有些乏力,不過寧致遠也已經整頓好了軍隊,萬事俱備也就隻等著東風吹來就可以從福建那邊北上出發了,他對自己說,這會是最後一次的出遠門。


    東風就是巴特瑪瑙這個蒙古小妞,寧致遠怎麽也不會等懷了孕的她還沒來就會就再度離開,而且趁著這些時間也可以好好陪著這些女人,樂得清閑。


    .........


    左良玉還在京城和城外的反賊打得不要不要的,他的感覺莫過於這些反賊是真的彪悍,張獻忠在河南稱霸的消息傳來差點把他氣的吐血,一時羨慕嫉妒恨百感交加,他認為現在稱王稱霸的就應該是自己才對!於是忿忿不平的向崇禎呈遞了帶著剿匪意向的奏折書,他是沒報什麽希望的。


    然後,崇禎同意了。


    左良玉一時有些愣了,什麽意思?難道皇上知道這兒守不住了所以索性讓我離開?不過管他呢,左良玉帶著自己已經半殘的三萬多昌平軍直奔河南而去。


    他是繞圈的,一大圈,從金陵那兒開始,雖然城外寧夏軍並沒有微臣,但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到河南去隻怕被騎兵追殺的生存下來的寥寥無幾。


    左良玉則還在奔跑中,但是李定國就不一樣了,他有些炸毛了,按照開戰之前寧夏眾將的劃分,河南和陝西都是他應該拿下來的地盤,之所以得到一個對峙的命令就是知道在洪承疇和孫傳庭堅守之下的城池難以攻克,要知道孫傳庭在陝西這麽長的時間具體來說隻幹了兩件事。


    修城牆和練兵,術業有專攻,所以他幹的很不錯,城牆很堅固,兵也很聽話,大炮用起來不太鋒利,照這個估計要攻克陝西的話估計得打上近萬發大炮,於是暫緩。


    李定國決定留下三萬的騎兵和孫傳庭他們對峙就夠了,自己帶著五萬餘人一路風雨雷電的向河南趕去,沿途所見的景象著實讓他唏噓不已,不得不說孫傳庭是一個再聰明的人,小縣城裏依舊有著百姓在生活著,見著李定國等人稍稍有些驚慌但是見他們沒有舉動之後就放下心來,果然如此,寧夏的兵都不會是殘害百姓的。


    但是,李定國沒有在這些地方幾乎很難找著以一個大戶可以用來奪掠糧食的,這是他最鬱悶的地方,很顯然孫傳庭是知道了自己這些人的套路把這些人轉移了,留下這些自己不會動手的百姓,然後集中兵力和糧食守著高大的城牆。


    不過這種打仗不傷害百姓的做法,李定國很讚同。


    雖然看似自己一方吃虧了,實則名聲更加遠揚了一步。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爭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劫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劫者並收藏大明爭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