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和高迎祥對著幹了許久。
可以說盧總督就是踩著高迎祥同誌上位的,而這次春節剛過他便追著高闖王一路從陝西來到了這兒,實在是盡心盡力,不像左良玉洪承疇他們雖然也是同樣追來了,就是在一個舒服有糧食的地方等著,但不得不說對付反賊這種方式賊有效,一定能派上用場。
盧象升同誌先是看了一場聲勢浩蕩的戰爭場麵,楊嗣昌沒有給他分配任務所以他便沒有隨便摻和,也不因為大老遠沒能打上仗而忿忿不平,畢竟在十萬人對三十萬人的戰場上,正麵交鋒自己的作用也不太大,但是總歸是有些失望,本以為就這麽完了,哪像還有自己上場的時候,而且還是重頭戲。
說實話,此刻站在滁州東城門口的盧象升覺得自己以前對於高迎祥的看法有些偏頗了,他們並不是隻會鑽山溝刨土欺負小孩...而已,在重兵之下他們還能做出攻城的決定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本質隻是一群上不了台麵的土鱉。
接到楊嗣昌的命令讓他全權處理,盧象升卻是鬆了口氣,索性這並不是一個滿嘴放炮的兵部尚書,不會隔空遙控指揮。
他手下兩萬多人,平均下來高迎祥二十個打他一個,當然,這種算法是不完全對的,但是也能看出實力的懸殊。
盧象升不怵,他已經擊退過高迎祥幾次,都是以少勝多,甚至現在的兵力還比之前多了幾千人。
高闖王同樣不怵,自己以前是吹了點小虧不錯,但那時自己大意,而且現在,他都能感覺到自己的手下不再是那群烏合之眾了...至少不完全是吧?
高迎祥一麵把滁州圍了起來,一麵還要防備著其他官兵的偷襲,好在人多,否則真不夠用。
盧象升反複在城牆上轉了幾圈,不管在什麽時候,他身上總是有著讓手下信服的氣質,是最沉穩的那一個,之前麵對高迎祥十幾萬大軍而且還是斷糧三天的情況都能扭轉,盧象升在他的士兵眼裏儼然已經被神話了。
戰爭的開始是在城東,城東五裏橋。
橋既然叫五裏橋,自然是有著它的緣由,顧名思義,橋長五裏,由此可見橋下的大河之寬,而且那條河不僅寬,而且水勢洶湧澎湃。
橋長五裏,所以民兵人數隻布置了三萬,而官兵的參戰的人數,隻有四千,沒錯,就是關寧鐵騎。
場麵很喧囂,叫聲很慘痛,關寧鐵騎儼然成了高迎祥的噩夢,也是官兵對待他的秘密武器,六年過去了,即使這個武器已經不再是秘密,高迎祥也組建了十倍有餘的重甲騎兵來應對他,但是關寧鐵騎對上高迎祥的時候依舊是百試不爽。
照理來說,這場戰爭剛剛開始在城東,結束還遙遙無期,三萬民兵很多,但是對於高迎祥來說不算損失太嚴重,而且也不會全都戰死,高迎祥及時組織了重甲騎兵來準備應對,然後...場麵一時亂了,前後相堵。
盧象升沒有想到,高迎祥也沒有想到,這場滁州之戰,從一開始,就是結尾。
場麵地勢狹小,兵力的優勢無從發揮,而且城東一亂,哀聲一片,喊聲陣陣,就在那小橋上,步兵沒能有素的後撤,而是混亂在了原地,關寧鐵騎分散殺人,突破了五裏橋,像反賊後方殺去,絕大部分的反賊不清楚狀況,官兵不是在前麵嗎?難道那三萬人都死了...?一個人的恐懼,導致所有人的潰敗。
不明真相的反賊們爭先奔走著,這隻是城東,高迎祥的手下,所以帶著自己重甲騎兵來到城東的高闖王看著這兵敗如山倒的一幕有些懵了。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張獻忠,城東沒他什麽事,但是場麵實在混亂,而且他心裏對於未來也實在沒底,攻打南京信心不足,於是拔腿就跑,和他一起跑的還有他那八九萬的民兵。
一部分民兵在混亂,一部分逃跑了...,敗局似乎已經注定。
有了第一個,後麵的就很自然了。
高迎祥反應了過來,看著來去如山一般的士兵哀嚎著朝自己跑來,而後麵根本沒有多少追兵,大嚎了幾嗓子殺了幾個人,沒有絲毫作用,反而民兵更加瘋狂地朝自己奔來與自己的騎兵相碰撞,思緒碰撞了幾息,高迎祥歎了口氣,保存實力要緊,瞬間決定拔腿就跑。
三十萬的大軍打得過十餘萬的官兵,四十萬反而打不過兩萬多的官兵。
大有大的好處,更有它的壞處。
.........
從高迎祥兵圍滁州到狼狽逃走前前後後隻有兩天的時間,楊嗣昌還沒有布置好自己的戰略然後就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愣愣的,頓時感覺臉上一片火辣辣的疼,似乎有被打腫了的跡象。
他原本打算布置好了這一切就抽空去找那夥反賊練練手偷襲一下,沒想到事情來得如此突然,他知道,至此,高迎祥徹徹底底成全了盧象升,就連自己,也成了陪襯。
兩相對比實在太過明顯,隻要崇禎不是傻子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差距,楊嗣昌是個孝子,是個好官,是個出色的戰略規劃者,但是他也是一個人,被下屬搶了風頭,大大的風頭,心裏難免生出了一絲間隙,原有的好好栽培盧象升的想法也消失不見。
盧象升,自求多福吧!
楊嗣昌放開了一切,準備迴京去了。
.........
高迎祥迎來了自己最慘痛的失敗,他在奔跑著,至於到底損失了多少人,他不知道,但是看見自己身後還有著許多重甲騎兵也就稍稍放心了些,有了這個,他就有了底氣。
盧象升一直追著追著,從早上追到了晚上,直到精疲力盡他才收手,因為邊跑著邊殺人,所以隻是跑了五十裏,然後高迎祥同誌擺脫了追兵。
這五十裏不是一般的五十裏,沿路走去,統統都是屍體,鋪滿了這五十裏路,隻是僅僅這一項,可以看出至少死了五六萬的人馬,盧象升是個讀書人,但是絲毫沒有手軟。
不管怎麽樣,暫時擺脫了追兵的高闖王覺得很幸福,幾年前他隻剩下幾千人鑽了山溝,出來後變成了十幾萬人,但是現在,手上還有著數萬的重甲騎兵,還怕什麽?
在一旁養精蓄銳良久的左良玉和洪承疇得到了出場機會。
左良玉似乎就是認準了張獻忠這個老弟兄,在張獻忠跑後第一時間就跟了上去,他們這一對好搭檔早已就是習慣了這樣的經曆。
至於李自成,跑著跑著就覺得很鬱悶,他知道攻打南京這事情有難度,但是也不會想到白的這麽徹底這麽簡單,而且,他明明就什麽都沒幹好不好,他很不想跑,他認為當時的情況下高迎祥隻要卯足勁和盧象升死耗著勝利就來了,也不用這麽狼狽的逃跑,但是顯然沒有,而李自成也不會在這件事拚上自己的家底。
跑吧跑吧,隻是現在逃跑遠沒有前幾年那麽輕鬆了,李自成心情很沉重。
.........
寧大官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這些與他的關係都不大,在經過了一段坎坷泥濘的路程之後,突然平坦開闊了起來,人煙也多了起來,給寧致遠的感覺就是,兩廣已經到了。
就像五柳先生寫的桃花源記那般,走進桃花源之前一路陰暗艱難,到了之後豁然開朗猶如人間仙境,放在這兒倒是相似,不過那是前麵一段相似,畢竟寧致遠到現在還沒有看到城牆。
沿途休整了幾天,整支隊伍看起來氣色好了許多,這群當兵的確實適應能力很強,進了廣西,寧致遠也拿著地圖仔細端詳著,不出意外應該馬上就要到全州了。
放下了地圖,果然不久便看見了城牆,寧致遠示意馬車停了下來。
“喂,本公子說你們兩個啊...”寧大官人瞧著兩個女孩無精打采的模樣有些擔心,不會這麽快就水土不服吧,有這麽明顯嗎?“你們看看本公子外麵那些親兵,一路風餐露宿都精神陣陣的,你們兩個就一直呆在馬車上哪裏不舒服...”
“嗚...,還有,沒看見幾個小侍女都活蹦亂跳的。咱們下去走走。”
語氣不容置疑,寧大官人先一步下了馬車,寇白門撇撇嘴有些不情願地走了下來,他其實沒什麽不適,隻是覺得路上時間這麽快就過去了有些不舍而已,此刻下來走走雖然有些不合適但是與自己夫君一塊也沒什麽了。
至於徐澹雅,本來是睜著眼睛,然後看見兩人走了下去又閉上了眼睛,對於寧致遠的話充耳不聞。
她能與寧致遠和平交談就已經很神奇了,要想她去大街上拋頭露麵地逛著,在這個年代一般的大家閨秀都不會做的事情她更加不會去做,何況,她身體也沒感覺到什麽不適。
“下來哈,本公子最後再與你說一次...”寧大官人笑著又說了一遍。
徐澹雅皺著眉毛捂住耳朵像隻土撥鼠似的往被褥中鑽著,忽然感覺身上輕飄飄的,一睜眼,她已經被抱了起來。
時間已經是到了三月,不知道是這極南的兩廣氣候確實是要燥熱一些還是原本的天氣本該就是這樣,徐澹雅臉上通紅著一片,身子也有些發熱,額頭滲出了幾滴的細小的汗珠。
“放開...放開我!”身體連同床褥一起被抱了起來她瞪著美眸蹬著小腳要掙脫,卻無濟於事,徐澹雅有些怒了。
寇白門半張著嘴巴看著這一切,親衛充耳不聞。
“你可是我姐啊,可不能讓你出事,下來吧。”寧大官人放下了被包成一團的女孩,眼裏都帶著笑意。
.........
全州是廣西地區最靠東北部的一個城市,與湖南相連,是一座小城。
當寧致遠一行人進入城池的時候身邊十幾人高大的護衛難免吸引了許多目光,這樣的組合哪裏都很特殊,好賴似乎這兒是沿海地區百姓見多了生意人所以也沒有注意多久,沿著街道走著,這雖然是小城,但是街邊也是極為熱鬧的,這倒讓他有些驚訝。
對於兩廣,寧致遠沒有什麽看法,但是在他想來既然是很亂的不受朝廷控製那也不會好到哪兒去,如今看來倒是錯了,細細想來自己的推測毫無道理,在這兒水稻一年兩季,比起金陵來都要好,而且商業發達,可以說,崇禎錯過了這兒簡直就是錯過了一座金礦。
他甚至看到了天下鏢局,也沒有停留,心裏覺得這是李今是就算做的再出色這種小地方都不應該有的東西,但還是有了,想來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新開的分店,心裏不免有些觸動。
表麵上這兒一片和諧安詳,比起大明富庶的江浙來也不逞多讓,但是寧致遠至少能感覺到四五道不懷好意的目光,有對著自己的,有對著寇白門和徐澹雅的。
寧大官人繼續走著臉上已經掛上了冷笑。
徐澹雅一路皺著眉,沒有在馬車上往外看的新奇與性質,身子不自覺往旁邊靠著幾乎都要掛在寧大官人身上了也沒有絲毫覺悟,看來是真的不習慣這種做派,寇白門也隻是拉著寧致遠的手倚著,雖然看見了許多新奇的東西也沒有去上前細看的打算,不過寧致遠本業沒打算讓兩個女孩來放鬆買什麽東西的,隻是下來逛逛,僅此而已。
看來這兒的問題是真的不少...
寧致遠心裏呢喃著,然後開始往迴走了。
徐澹雅狠狠捏了寧大官人腰間的軟肉一下,輕輕地撇嘴說道,“讓你再逼我下來,你就是下來瞎晃悠的什麽都沒買!”
寧致遠頓住了腳步,然後看了看寇白門的神情,覺得自己似乎越活越迴去了。
怎麽也要買點東西給自己的女孩啊,至於徐澹雅,看不出來她還會說這種話,應該順便獎勵一下。
或許寧大官人是真的有些緊張了,看著表情淡定,心裏其實有些忐忑,不知道在這會遇上什麽麻煩,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而且這個環境還很危險,實在很難保持平靜。
.........
.........(未完待續。)
可以說盧總督就是踩著高迎祥同誌上位的,而這次春節剛過他便追著高闖王一路從陝西來到了這兒,實在是盡心盡力,不像左良玉洪承疇他們雖然也是同樣追來了,就是在一個舒服有糧食的地方等著,但不得不說對付反賊這種方式賊有效,一定能派上用場。
盧象升同誌先是看了一場聲勢浩蕩的戰爭場麵,楊嗣昌沒有給他分配任務所以他便沒有隨便摻和,也不因為大老遠沒能打上仗而忿忿不平,畢竟在十萬人對三十萬人的戰場上,正麵交鋒自己的作用也不太大,但是總歸是有些失望,本以為就這麽完了,哪像還有自己上場的時候,而且還是重頭戲。
說實話,此刻站在滁州東城門口的盧象升覺得自己以前對於高迎祥的看法有些偏頗了,他們並不是隻會鑽山溝刨土欺負小孩...而已,在重兵之下他們還能做出攻城的決定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本質隻是一群上不了台麵的土鱉。
接到楊嗣昌的命令讓他全權處理,盧象升卻是鬆了口氣,索性這並不是一個滿嘴放炮的兵部尚書,不會隔空遙控指揮。
他手下兩萬多人,平均下來高迎祥二十個打他一個,當然,這種算法是不完全對的,但是也能看出實力的懸殊。
盧象升不怵,他已經擊退過高迎祥幾次,都是以少勝多,甚至現在的兵力還比之前多了幾千人。
高闖王同樣不怵,自己以前是吹了點小虧不錯,但那時自己大意,而且現在,他都能感覺到自己的手下不再是那群烏合之眾了...至少不完全是吧?
高迎祥一麵把滁州圍了起來,一麵還要防備著其他官兵的偷襲,好在人多,否則真不夠用。
盧象升反複在城牆上轉了幾圈,不管在什麽時候,他身上總是有著讓手下信服的氣質,是最沉穩的那一個,之前麵對高迎祥十幾萬大軍而且還是斷糧三天的情況都能扭轉,盧象升在他的士兵眼裏儼然已經被神話了。
戰爭的開始是在城東,城東五裏橋。
橋既然叫五裏橋,自然是有著它的緣由,顧名思義,橋長五裏,由此可見橋下的大河之寬,而且那條河不僅寬,而且水勢洶湧澎湃。
橋長五裏,所以民兵人數隻布置了三萬,而官兵的參戰的人數,隻有四千,沒錯,就是關寧鐵騎。
場麵很喧囂,叫聲很慘痛,關寧鐵騎儼然成了高迎祥的噩夢,也是官兵對待他的秘密武器,六年過去了,即使這個武器已經不再是秘密,高迎祥也組建了十倍有餘的重甲騎兵來應對他,但是關寧鐵騎對上高迎祥的時候依舊是百試不爽。
照理來說,這場戰爭剛剛開始在城東,結束還遙遙無期,三萬民兵很多,但是對於高迎祥來說不算損失太嚴重,而且也不會全都戰死,高迎祥及時組織了重甲騎兵來準備應對,然後...場麵一時亂了,前後相堵。
盧象升沒有想到,高迎祥也沒有想到,這場滁州之戰,從一開始,就是結尾。
場麵地勢狹小,兵力的優勢無從發揮,而且城東一亂,哀聲一片,喊聲陣陣,就在那小橋上,步兵沒能有素的後撤,而是混亂在了原地,關寧鐵騎分散殺人,突破了五裏橋,像反賊後方殺去,絕大部分的反賊不清楚狀況,官兵不是在前麵嗎?難道那三萬人都死了...?一個人的恐懼,導致所有人的潰敗。
不明真相的反賊們爭先奔走著,這隻是城東,高迎祥的手下,所以帶著自己重甲騎兵來到城東的高闖王看著這兵敗如山倒的一幕有些懵了。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張獻忠,城東沒他什麽事,但是場麵實在混亂,而且他心裏對於未來也實在沒底,攻打南京信心不足,於是拔腿就跑,和他一起跑的還有他那八九萬的民兵。
一部分民兵在混亂,一部分逃跑了...,敗局似乎已經注定。
有了第一個,後麵的就很自然了。
高迎祥反應了過來,看著來去如山一般的士兵哀嚎著朝自己跑來,而後麵根本沒有多少追兵,大嚎了幾嗓子殺了幾個人,沒有絲毫作用,反而民兵更加瘋狂地朝自己奔來與自己的騎兵相碰撞,思緒碰撞了幾息,高迎祥歎了口氣,保存實力要緊,瞬間決定拔腿就跑。
三十萬的大軍打得過十餘萬的官兵,四十萬反而打不過兩萬多的官兵。
大有大的好處,更有它的壞處。
.........
從高迎祥兵圍滁州到狼狽逃走前前後後隻有兩天的時間,楊嗣昌還沒有布置好自己的戰略然後就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愣愣的,頓時感覺臉上一片火辣辣的疼,似乎有被打腫了的跡象。
他原本打算布置好了這一切就抽空去找那夥反賊練練手偷襲一下,沒想到事情來得如此突然,他知道,至此,高迎祥徹徹底底成全了盧象升,就連自己,也成了陪襯。
兩相對比實在太過明顯,隻要崇禎不是傻子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差距,楊嗣昌是個孝子,是個好官,是個出色的戰略規劃者,但是他也是一個人,被下屬搶了風頭,大大的風頭,心裏難免生出了一絲間隙,原有的好好栽培盧象升的想法也消失不見。
盧象升,自求多福吧!
楊嗣昌放開了一切,準備迴京去了。
.........
高迎祥迎來了自己最慘痛的失敗,他在奔跑著,至於到底損失了多少人,他不知道,但是看見自己身後還有著許多重甲騎兵也就稍稍放心了些,有了這個,他就有了底氣。
盧象升一直追著追著,從早上追到了晚上,直到精疲力盡他才收手,因為邊跑著邊殺人,所以隻是跑了五十裏,然後高迎祥同誌擺脫了追兵。
這五十裏不是一般的五十裏,沿路走去,統統都是屍體,鋪滿了這五十裏路,隻是僅僅這一項,可以看出至少死了五六萬的人馬,盧象升是個讀書人,但是絲毫沒有手軟。
不管怎麽樣,暫時擺脫了追兵的高闖王覺得很幸福,幾年前他隻剩下幾千人鑽了山溝,出來後變成了十幾萬人,但是現在,手上還有著數萬的重甲騎兵,還怕什麽?
在一旁養精蓄銳良久的左良玉和洪承疇得到了出場機會。
左良玉似乎就是認準了張獻忠這個老弟兄,在張獻忠跑後第一時間就跟了上去,他們這一對好搭檔早已就是習慣了這樣的經曆。
至於李自成,跑著跑著就覺得很鬱悶,他知道攻打南京這事情有難度,但是也不會想到白的這麽徹底這麽簡單,而且,他明明就什麽都沒幹好不好,他很不想跑,他認為當時的情況下高迎祥隻要卯足勁和盧象升死耗著勝利就來了,也不用這麽狼狽的逃跑,但是顯然沒有,而李自成也不會在這件事拚上自己的家底。
跑吧跑吧,隻是現在逃跑遠沒有前幾年那麽輕鬆了,李自成心情很沉重。
.........
寧大官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這些與他的關係都不大,在經過了一段坎坷泥濘的路程之後,突然平坦開闊了起來,人煙也多了起來,給寧致遠的感覺就是,兩廣已經到了。
就像五柳先生寫的桃花源記那般,走進桃花源之前一路陰暗艱難,到了之後豁然開朗猶如人間仙境,放在這兒倒是相似,不過那是前麵一段相似,畢竟寧致遠到現在還沒有看到城牆。
沿途休整了幾天,整支隊伍看起來氣色好了許多,這群當兵的確實適應能力很強,進了廣西,寧致遠也拿著地圖仔細端詳著,不出意外應該馬上就要到全州了。
放下了地圖,果然不久便看見了城牆,寧致遠示意馬車停了下來。
“喂,本公子說你們兩個啊...”寧大官人瞧著兩個女孩無精打采的模樣有些擔心,不會這麽快就水土不服吧,有這麽明顯嗎?“你們看看本公子外麵那些親兵,一路風餐露宿都精神陣陣的,你們兩個就一直呆在馬車上哪裏不舒服...”
“嗚...,還有,沒看見幾個小侍女都活蹦亂跳的。咱們下去走走。”
語氣不容置疑,寧大官人先一步下了馬車,寇白門撇撇嘴有些不情願地走了下來,他其實沒什麽不適,隻是覺得路上時間這麽快就過去了有些不舍而已,此刻下來走走雖然有些不合適但是與自己夫君一塊也沒什麽了。
至於徐澹雅,本來是睜著眼睛,然後看見兩人走了下去又閉上了眼睛,對於寧致遠的話充耳不聞。
她能與寧致遠和平交談就已經很神奇了,要想她去大街上拋頭露麵地逛著,在這個年代一般的大家閨秀都不會做的事情她更加不會去做,何況,她身體也沒感覺到什麽不適。
“下來哈,本公子最後再與你說一次...”寧大官人笑著又說了一遍。
徐澹雅皺著眉毛捂住耳朵像隻土撥鼠似的往被褥中鑽著,忽然感覺身上輕飄飄的,一睜眼,她已經被抱了起來。
時間已經是到了三月,不知道是這極南的兩廣氣候確實是要燥熱一些還是原本的天氣本該就是這樣,徐澹雅臉上通紅著一片,身子也有些發熱,額頭滲出了幾滴的細小的汗珠。
“放開...放開我!”身體連同床褥一起被抱了起來她瞪著美眸蹬著小腳要掙脫,卻無濟於事,徐澹雅有些怒了。
寇白門半張著嘴巴看著這一切,親衛充耳不聞。
“你可是我姐啊,可不能讓你出事,下來吧。”寧大官人放下了被包成一團的女孩,眼裏都帶著笑意。
.........
全州是廣西地區最靠東北部的一個城市,與湖南相連,是一座小城。
當寧致遠一行人進入城池的時候身邊十幾人高大的護衛難免吸引了許多目光,這樣的組合哪裏都很特殊,好賴似乎這兒是沿海地區百姓見多了生意人所以也沒有注意多久,沿著街道走著,這雖然是小城,但是街邊也是極為熱鬧的,這倒讓他有些驚訝。
對於兩廣,寧致遠沒有什麽看法,但是在他想來既然是很亂的不受朝廷控製那也不會好到哪兒去,如今看來倒是錯了,細細想來自己的推測毫無道理,在這兒水稻一年兩季,比起金陵來都要好,而且商業發達,可以說,崇禎錯過了這兒簡直就是錯過了一座金礦。
他甚至看到了天下鏢局,也沒有停留,心裏覺得這是李今是就算做的再出色這種小地方都不應該有的東西,但還是有了,想來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新開的分店,心裏不免有些觸動。
表麵上這兒一片和諧安詳,比起大明富庶的江浙來也不逞多讓,但是寧致遠至少能感覺到四五道不懷好意的目光,有對著自己的,有對著寇白門和徐澹雅的。
寧大官人繼續走著臉上已經掛上了冷笑。
徐澹雅一路皺著眉,沒有在馬車上往外看的新奇與性質,身子不自覺往旁邊靠著幾乎都要掛在寧大官人身上了也沒有絲毫覺悟,看來是真的不習慣這種做派,寇白門也隻是拉著寧致遠的手倚著,雖然看見了許多新奇的東西也沒有去上前細看的打算,不過寧致遠本業沒打算讓兩個女孩來放鬆買什麽東西的,隻是下來逛逛,僅此而已。
看來這兒的問題是真的不少...
寧致遠心裏呢喃著,然後開始往迴走了。
徐澹雅狠狠捏了寧大官人腰間的軟肉一下,輕輕地撇嘴說道,“讓你再逼我下來,你就是下來瞎晃悠的什麽都沒買!”
寧致遠頓住了腳步,然後看了看寇白門的神情,覺得自己似乎越活越迴去了。
怎麽也要買點東西給自己的女孩啊,至於徐澹雅,看不出來她還會說這種話,應該順便獎勵一下。
或許寧大官人是真的有些緊張了,看著表情淡定,心裏其實有些忐忑,不知道在這會遇上什麽麻煩,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而且這個環境還很危險,實在很難保持平靜。
.........
.........(未完待續。)